2022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说明文(解析版)21269.pdf
《2022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说明文(解析版)2126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说明文(解析版)21269.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说明文(解析版)【2022 辽宁沈阳】10(13 分)阅读选文,完成问题。具有艺术气质的中国古代地图 宋协伟 一般来说,人们对地图的关注,更多侧重于其实用功能。然而,地图的内涵与外延绝非止于“用”。地图与艺术的关系以及地图的文化之道也是有待挖掘的。从艺术的维度谈地图,或许可以为我们认识地图提供新的视角。中国地图绘制的历史十分悠久。在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就广泛运用于军事、农牧业生产、城市建设。到汉代,中国的制图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魏晋时期,裴秀提出了系统的地图编制理论与方法“制图六体”,该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绘制的海内华夷图是中国制图史上的重
2、要作品。宋代的科技得到很大的发展,制图内容涉及全国图、域外图、边防图等,制图者通晓天文地理,能写会画。元明两代则是我国传统制图学的高峰期。中国传统的制图学是土生土长的,尤其是明末以前,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影响,有着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也长期领先于其他国家。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技法独特。在中国式的美学思想和中国古典哲学的指导下,古人以中国绘画的独特技法,绘制出融合技术和艺术的中国式地图。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画就是地图,特别是长卷、大场景的画。如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纵 24.8 厘米,横 528.7 厘米,作品描绘了都城汴京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其本身就是一幅地图。如果将其扁平化,就是现
3、代意义上的地图;若再将其浓缩化,就是当今的网络地图。中国古代地图的布局和创作精美、形象。古代地图绘制常按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意境进行。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以描写自然山川为主体,赋予自然以文化的内涵与审美意识。许多中国古代地图多弥漫着绘画的气息,一幅幅精美的地图也就好似一幅幅充满灵性的山水画。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地图和山水画绘制的初衷、手法和目的的差异越来越大。如今,地图和山水画成为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与领域。地图成为一种理性的测绘科学成果,山水画则是一种感性的审美作品。中国古代地图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古代地图作为测绘技术和绘画的结合体,古人在绘制时,不会像现代这样,用缜密的思维从视觉习惯上考
4、虑地图的符号、色彩标准、字体等方面,古地图所体现出来的是制图者如何从艺术的角度来表达客观的事物,如何来提炼要表达的地理要素。所以,古代地图主要用来表示路线和距离,其次用来显示权力、分配土地、征收捐税、管理灌溉,还用于教育以及美学欣赏。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和主观性的特点。制图者往往是在前人所绘地图的基础上绘制出新的版本。因此,在不同的地图中可以看出很多相似的符号。同时,由于绘本地图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不同的地图又不由自主地表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这一风格在中国古代地图的色调、设色手法和地图符号的表达中都可以体现出来。到了近代,地图逐渐成为单纯的实用工具,为追求信息表达的精确性与严谨性,
5、地图之外的艺术性、文化性逐渐被抛弃。时代的发展与现实的需求不停地改变着地图的形态,使地图呈现出不同的面貌。(选自京城雅集话地图,有删改)(1)选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中国古代地图?(2)请从语言特点的角度,分析选文第段加点词语“土生土长”好在哪里。(3)选文第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多精美的中国古代地图好似一幅幅充满灵性的山水画。B.中国古代地图的主要作用是显示权力和用于教育及美学欣赏。C.通常,古代制图者是在前人所绘地图的基础上绘制出新的版本。D.时代在发展,到了近代,地图逐渐成为单纯的实用工具。【答案】(1)历史悠久;绘制技法独特;布
6、局和创作精美、形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很强的延续性和主观性的特点。(2)“土生土长”一词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中国传统的制图学在明末以前,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影响,有着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也长期领先于其他国家”,使道理更加通俗易懂。(3)举例子、列数字。具体有力地说明了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技法独特。(4)B【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解答此题可结合文章第段的段首语来提炼概括作答。(2)本题考查文章语言的赏析。“中国传统的制图学是土生土长的,尤其是明末以前,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影响”中的“土生土长”原义是在当地出生,在当地长大。在这里主要是为了说明“中国传统的制图学在明末以前
7、,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影响,有着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也长期领先于其他国家”,语言生动形象,使道理通俗易懂。(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理解。选文第段画线句中的“如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纵 24.8 厘米,横 528.7 厘米”列举了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以及介绍了图画的长和宽,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技法独特。(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ACD.正确。B.有误,结合原文“古代地图主要用来表示路线和距离,其次用来显示权力、分配土地、征收捐税、管理灌溉,还用于教育以及美学欣赏”可知“中国古代地图的主要作用是显示权力和用于教育及美学欣赏”理解有误。故选:B。答案
8、:【2022 辽宁营口】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为废旧手机找好“归宿”寇江泽 旧手机都去哪儿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更新换代不断加快,越来越多废旧手机被淘汰下来。有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手机社会保有量达到 18.56亿部,废旧手机产生量和闲置量也逐年增长,预计“十四五”期间闲置总量累计将达到 60 亿部。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安全有效回收利用废旧手机,值得深入探讨。废旧手机其实有“两副面孔”。一方面,废旧手机可以称得上是宝贵的资源,其中的很多元器件金、银等贵金属成分含量丰富,品位远高于同质量的金、银矿石,再利用潜力巨大。被回收的废旧手机,主要有 3 种去向:上市时间短、功能完好的
9、手机经翻新后,流入二手市场;有一定损坏的,可用零部件被拆解再利用;完全无法使用的,还可以用于提炼原材料。一旦废旧手机拆解大规模产业化成为现实,电子产品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将加快形成,极大助力我国低碳化、绿色化发展进程。另一方面,若处置不当,废旧手机便会成为巨大的污染源,铅、镉等重金属可能会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比如,一块手机电池所含的镉能污染 6 万升水,相当于 3200 桶标准桶装水。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废旧手机资源回收利用率仅 4%左右,每年新增闲置手机进入正规回收领域的不足 30%。大量闲置的废旧手机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去向无从监测,不仅会产生巨大的资源浪费,还会埋下
10、环境污染风险隐患。近年来,我国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快速发展,各大手机厂商推出以旧换新和回收服务,一些二手交易平台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大规模开展废旧手机回收业务,加快了行业发展。尽管如此,我国废旧手机整体资源化利用率依然偏低。解决废旧手机回收利用问题,需要综合治理。政府部门、手机厂商、个人用户等要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从政策层面看,应完善法律法规,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提高个人信息泄露违法成本、切实保护用户隐私。从执行层面看,必须建设规范有序的回收体系,建立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强环保宣传,提升公众的循环经济、资源回收意识,推动个人用户积极参与回收。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商
11、务部等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实施废旧手机等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利用行业规范管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废旧物资回收处理体系,为废旧手机找好“归宿”,就能为美丽中国建设助力添彩。(选自 2022.4.26人民日报)22选文第段有什么作用?23概括选文段说明的主要内容。24选文第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5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废旧手机资源回收利用率仅 4%左右,每年新增闲置手机进入正规回收领域的不足 30%。【答案】22以智能手机更新换代不断加快,越来越多废旧手机被淘汰下来的现象,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说明对象);运用
12、问句,引发读者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说明。23主要说明废旧手机再利用潜力巨大,处置不当的危害,回收现状及回收利用的办法。24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答出两种即可),具体准确突出地说明了若处置不当,废旧手机会成为巨大的污染源,甚至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25“仅”是“只有”的意思,起强调作用,强调我国废旧手机资源回收利用率低;“不足”是“不到”的意思,起修饰限制作用,说明每年新增闲置手机进入正规回收领域的还不到 30%;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解析】22本题考查对段落内容的理解和作用分析。通过第段中旧手机都去哪儿了”的内容可知,段落首句运用反问句式,语言生动活泼
13、。起到了引出下文的说明内容,引起读者思考,激发阅读兴趣的作用;通过第段中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更新换代不断加快,越来越多废旧手机被淘汰下来。有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手机社会保有量达到 18.56 亿部,废旧手机产生量和闲置量也逐年增长,预计十四五”期间闲置总量累计将达到 60 亿部。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安全有效回收利用废旧手机,值得深入探讨”的内容可知,以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废旧手机数量不断增加的现象和产生背景,引出文章的说明对象。故答案为:以智能手机更新换代不断加快,越来越多废旧手机被淘汰下来的现象,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说明对象);运用问句,引发读者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
14、趣,引出下文说明。2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通过第段中“废旧手机其实有两副面孔”。一方面,废旧手机可以称得上是宝贵的资源,其中的很多元器件金、银等贵金属成分含量丰富,品位远高于同质量的金、银矿石,再利用潜力巨大。被回收的废旧手机,主要有 3 种去向:上市时问短、功能完好的手机经翻新后,流入二手市场:有一定损坏的,可用零部件被拆解再利用;完全无法使用的,还可以用于提炼原材料。一日废旧手机拆解大规模产业化成为现实,电子产品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将加快形成,极大助力我国低碳化、绿色化发展进程”的内容,可概括为:说明废旧手机的价值和再利用的重要意义;通过第段中另一方面,若处置不当,废旧手机便会成
15、为巨大的污染源,铅、镉等重金属可能会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比如,一块手机电池所含的镉能污染 6 万升水,相当于 3200 桶标准桶装水。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废旧手机资源回收利用率仅 4%左右,每年新增闲置手机进入正规回收领域的不足 30%。大量闲置的废旧手机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去向无从监测,不仅会产生巨大的资源浪费,还会埋下环境污染风险隐患“的内容,可概括为;废旧处置不当,会成为巨大的污染源;通过第段中近年来,我国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快速发展,各大手机厂商推出以旧换新和回收服务,一些二手交易平台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大规模开展废旧手机回收业务,加快了行业发展。尽管如此
16、,我国废旧手机整体资源化利用率依然偏低”的内容,可概括为:我国废旧手机整体资源化利用率依然偏低:通过第中“解决废旧手机回收利用问题,需要综合治理。政府部门、手机厂商、个人用户等要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从政策层面看,应完善法律法规,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提高个人信息泄露违法成本,切实保护用户隐私。从执行层面看,必须建设规范有序的回收体系,建立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强环保宣传,提升公众的循环经济、资源回收意识,推动个人用户积极参与回收”的内容,可概括为:解决废旧手机回收利用问题的具体措施。故答案为:主要说明废旧手机再利用潜力巨大,处置不当的危害,回收现状及回收利用的办法。24本题考查对
17、说明方法的理解和作用分析。联系句中比如,一块手机电池所含的镉能污染 6 万升水,相当于 3200 桶标准桶装水的内容可知,此句同时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发法,联系上文“另一方面,若处置不当,废旧手机便会成为巨大的污染源,铅、镉等重金属可能会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内容可知,具体准确地突出了废旧手机如果处置不当,会成为巨大的污染源,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引起大家的重视。故答案为: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答出两种即可),具体准确突出地说明了若处置不当,废旧手机会成为巨大的污染源,甚至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2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说明文语言的能力。解答时,首先
18、理解词语本义,再结合句子内容和语境,分析其语培义和表达效果,“仅”是“只有”的竞思,起到了强调作用,联系句中我国废旧手机资源回收利用率仅 4%左右的内容可知,强调了我国废旧手机资源回收利用率低的现状;“不足”是“不到”的意思,起带了程度上的限制作用,联系句中“每年新增闲置手机进入正规回收领域的不足 30%的内容可知,具体准确地说明每年新增闲置手机进入正规回收领域的还不到 30%的现状:“仅”“不足两个词语,同时体现出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故答案为:“仅”是“只有”的意思,起强调作用,强调我国废旧手机资源回收利用率低;“不足”是“不到”的意思,起修饰限制作用,说明每年新增闲置手机进入正规回收
19、领域的还不到 30%;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2022 吉林省】(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7-20 题。(9 分)中国航天的硬核浪漫 蛟龙入海、嫦娥奔月、鸿雁传书曾经,这些流传在中华大地上的呢喃,是华夏儿女对星空和深海的想象。如今,在中国科学家执着的探索下,神话变成了现实。一个个国之重器,承载着国人的梦想。它们的名字,也集结了传统智慧与探索未知的浪漫。AG600 别名“鲲龙”,取意“鯤鶥展翅,蛟龙入海”,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既能在陆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而“鲲鹏”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上古神兽。据庄子逍遥游记载:“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
20、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鲲龙”的命名,既体现了其水陆两禍的特色,也蕴含着航天人的期冀和祝福。在成功实现陆上首飞和水上首飞后,2020 年 7 月 26 日,“鲲龙 AG600 成功实现海上首飞。“蛟龙”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相传,蛟和龙居深水中,蛟能发洪水,龙能兴云雨。我国首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取“蛟龙”入水,乘风破浪、以利万物的美好寓意。目前,“蛟龙”号的作业能力可达 7000 米。能在全球海洋面积 99.8%的海城潜行。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标识为“揽星九天”。2020 年 7月 23 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
21、探测器成功发射。“天问”之名源于屈原的长诗天问,表达了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自古以来,“北斗”就是中华民族的指路明灯。北斗,共有七星,因在北方聚成斗形。故被称为“北斗”,又名“北斗七星”,上古时期被用来判断方向、确定季节、知晓时辰,至今都是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中国古代诗人对北斗七星有着无限遐思。当中国科学家开始研制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便以这-传统文化中富意光明和方向的星座命名。2020 年 6 月 23 日,“北斗三号”系统最后-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至于“嫦娥工程”
22、和“玉兔”号则源自我们熟知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承载着古人对月球的浪漫想象。在神话中,“玉兔”是古人同情嫦娘进而添补的温暖情节。如今,“玉兔”是我们追求和平的象征。“玉兔”的善良、纯洁、敏捷和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既形似又神似。在古代,人们用“鸿雁”指代信差。汉武帝时,苏武被匈奴扣留多年。后来汉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匈奴单于谎称苏武已死。这时,有人暗地告诉汉使真相并出主意,让他对匈奴说,汉皇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雁足上系着苏武的帛书,证明他确实未死,只是受困。这样,匈奴无法谎称苏武已死,只得把苏武放回汉朝。自此,“鸿雁传书”用来指代书信传递。“鸿雁传书,永不失联”,用“鸿雁”命名全球地轨卫星
23、通信系统,承载了航天人的美好祝福。西游记中,孙悟空在进过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后,具备了“火眼金睛”的技能。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命名“悟空”,取义“领悟、探索太空”,希望它能够如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别太空中暗物质的踪影。2015 年 12 月 17 日,“悟空”成功发射升空,虽然设计寿命只有 3 年,但经过评估,目前它仍在太空服役。(选自青年文摘2021 年第 18 期,有删改)17.下面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 分)A.2020 年 7 月 23 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计划发射。B.“北斗七星”在上古时期只被用来判断方向。C.“玉兔”是追求和平的象征,与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没有关联
24、。D.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命名“悟空”,希望它能够识别太空中暗物质的踪影。18.请写出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2 分)“蛟龙”号的作业能力可达 7000 米,能在全球海洋面积 99.8%的海城潜行。19.概括本文的说明对象。(2 分)20.“中国航天的硬核浪漫”中的“浪漫”一词如何理解?(3 分)【答案】17.D 18.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蛟龙”号的作业能力强大,潜行范围广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9.中国各个国之重器名字中传统智慧与浪漫。20.名字中蕴含着航天人的期冀和祝福;有乘风破浪、以利万物的美好寓意;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寓意光明和方向
25、;追求和平的象征;承载了航天人的美好祝福。【解析】17.A.根据第段中的“2020 年 7 月 23 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可知本项“计划发射”有误;B.根据第段中和“上古时期被用来判断方向、确定季节、知晓时辰,至今都是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可知本项“只被用来判断方向”有误;C根据第段中的“玉兔的善良、纯洁、敏捷和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既形似又神似”可知本项“与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没有关联”有误;故选 D。18.考查说明方法。画线句中有准确的数字,所以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前一个数字“7000 米”,准确地说明了“蛟龙”号的作业能力强大。后一个数字“99.8%”准确地说明了“蛟龙”号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全国各地 中考 语文试题 分类 汇编 说明文 解析 2126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