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4136.pdf
《建筑工程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413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4136.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洪港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QB XZJS AQB AQWYH 34-2020(A)建筑工程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2021 年 3 月 16 日 发布 2021 年 3 月 16 日 实施 洪港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制定 第 1 页 共 16 页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2 第二章 术语和定义.2 第三章 机构设置及职责.3 第四章 扬尘防治费用管理制度.3 第五章 扬尘防治方案及技术交底制度.4 第六章 扬尘防治教育制度.5 第七章 扬尘防治检查制度.5 第八章 扬尘防治标识标牌.7 第九章 施工单位职责.7 第十章 专业承包单位职责.8 第十一章 支持附件.8 附件 1:屋建筑工程施工常见
2、扬尘污染因素表 .8 附件 2:市政工程施工常见扬尘污染因素表 .8 附件 3:*省建筑施工工地扬尘防治检查表 .8 附件 4:施工现场扬尘管控简易手册 .8 第 2 页 共 16 页 建筑工程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大气污染防治有关工作部署要求,有效控制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省环境保护条例、*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实施办法、*省建筑工程扬尘污染防治技术导则等制定本制度。环保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政策、涉及面广。公司各部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全面规划、合
3、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我国环保基本“三十二字”方针。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洪港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洪港建司)管理及承包范围内的新建、改建、扩建、拆除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所有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扬尘防治工作。第二章 术语和定义 第三条 扬尘:是指地表松散颗粒物质在自然力或人力作用下进入到环境空气中形成的一定粒径范围的空气颗粒物。第四条 建设施工扬尘: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扬尘和堆场扬尘等,主要包括施工操作产生的扬尘、土方挖填、材料清理、堆放扬尘、物料装卸和运输扬尘等。第五条 施工现场裸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
4、未采取覆盖或绿化措施而裸露的堆土和土地,不包括市政道路路床和已开挖的基坑基底。第六条 车辆冲洗设施:对进出工地的车辆进行冲洗的冲洗机、水池、高压水枪、排水沟等设备设施的综合。第七条 建筑垃圾:指施工现场进场原材料经加工或使用后产生的边角料、废料以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料、废浆及其他废弃物料。第八条 易起尘物料:指工程施工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土方、砂石、灰土、灰浆、灰膏、建筑垃圾、废弃物、工程渣土等易产生粉尘颗粒物的物料。第九条 施工扬尘防治:指对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包括拆除工程、土方开挖/回填工程、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内外装饰工程等过程产生的扬尘进行防治。第十条 施工扬尘防治方案:依据
5、施工现场生产特点与环境状况,由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过程中扬尘污染防治目标、技术措施和行为准则的文件。第十一条 硬化处理:指采取浇筑混凝土或者铺设钢板、预制道板、碎石或其他硬质材料等方法对施工道路和场地进行硬化,防止地面土体扬尘以及施工车辆在施工现场行驶中产生扬尘污染环境。第 3 页 共 16 页 第三章 机构设置及职责 第十二条 成立“扬尘防治”领导小组 组长:公司总经理 副组长:安全生产部副部长 成员:安全生产部、商务部、财务部及项目部管理人员 第十三条 岗位职责 (一)组长负责全面管理,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定期组织检查。(二)副组长具体负责做好扬尘治理的落实、安排、指挥等各项管理工作。负责日常
6、检查,定期检查的组织,全员扬尘治理工作的教育,配合做好现场宣传工作。具体负责现场扬尘治理各项工作的协调。负责项目扬尘治理工作的宣传、培训工作。(三)组员具体负责扬尘治理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负责扬尘治理的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扬尘治理的宣传;培训工作会场安排、资料收集整理。(四)财务部负责扬尘治理防治费及时到位,专款专用,列账清晰便于检查。(五)商务部负责扬尘治理防治费及时计提。第四章 扬尘防治费用管理制度 第十四条 各项目部应单独设立“扬尘防治专项资金”科目,使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挪用。第十五条 须将合同工程造价款的一定比例作为专项资金,每个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部应编制
7、扬尘防治资金计划,上报公司财务、安全生产部及分管领导审批,专项资金根据不同阶段对扬尘防治和文明施工的要求,实行分阶段使用,原则上由项目部按计划进行支配使用,由项目部扬尘防控员(安全员)提出申请,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第十六条 专项资金用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现场围挡设置费用 (二)施工场地扬尘防治的费用:(1)道路硬化。(2)裸土覆盖。(3)种植草皮。(4)场地管养。(三)车辆冲洗费用。(四)建筑垃圾处理费用。(五)施工降尘费用。(六)扬尘信息化费用。(七)扬尘防治宣传教育和培训费用:(1)扬尘防治宣传标语牌、横幅等宣传用品费用。(2)各类人员的扬尘防治教育培训、操作证培训、复训,经常性
8、教育培训等费用。(3)现场警戒警示标志等其他扬尘防治费用。(4)应急预案措施费、演练费。第十七条 各项目部在编制扬尘防治资金计划时,在充分考虑扬尘防治需要的同时,还要考虑利用现有的设备和设施,挖掘潜力,讲究实效,扬尘防治资金的投入与工程进度同步,避免扬尘防治资金脱节现象。第十八条 属于专项资金范围内费用的使用与报销,按财务规定要求,经项目部经理审核签字确认后,方可向财务部门报销,公司财务部根据项目部使用情况每季度予以汇总,并同项目部对账,发现差错,及时整改。第 4 页 共 16 页 第十九条 公司财务部与项目部每季度出专项资金投入与使用的报表:(一)扬尘防治费用年度预算表 (二)扬尘防治费用预
9、算与使用对照表 第二十条 公司对财务与项目部专项资金投入与使用的情况,由公司分管领导、安全生产部负责人、财务负责人每季度进行一次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如下:(一)检查项目部扬尘防治资金投入使用的台账、报表等。(二)实物与账册是否相符。(三)报销手续是否齐全,报销凭证是否有效。(四)财务设置科目与列入科目、记帐是否符合要求。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相关责任人及时予以调整整改,如屡次违反,公司将对责任人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第二十一条 项目部编制的专项资金不足有缺额时,应及时追加投入资金额,新增的计划仍按上述审批的要求执行;项目部在工程竣工后,其专项资金尚有盈余,由项目部以福利、奖励等形式予以分配,或累
10、计到下一个承接工程项目作为专项资金的积累。第五章 扬尘防治方案及技术交底制度 第二十二条 施工单位各项目部应结合项目特点及实际情况,编制扬尘防治专项方案,明确扬尘防治目标、职责、措施等,内容应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方案应按规定经审核、审批后严格组织实施。第二十三条 工程开工前,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扬尘防治逐级技术交底制度。(一)实行开工前的施工单位、分包单位,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向施工班组长交底,施工班组长向作业人员分别进行交底。书面说明,作业中针对易扬尘施工作业,易污染环境的作业,潜在污染环境因素的施工作业,做好扬尘防治技术交 底工作,并做好参加交底人员的名单,记录内容。(二)向各类人员
11、,以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介绍工程建设项目各部门分部分项工程概况;扬尘治理工作;针对易扬尘施工作业采取的具体措施;作业中应注意的扬尘防治事项;作业人员应遵守公司制定的扬尘防治制度和切实执行扬尘防治 措施;作业人员发现扬尘达到大气污染预警时分别应采取的切实有效措施。(三)坚持每天作业前,班组长应针对当天的工作任务、条件、环境,要求和施工中扬尘防治注意事项向具体作业人员进行交底。做好参加人员和交底内容记录备查。各工种、各分部分项工程扬尘防治技术交底,要同时进行。(四)坚持易扬尘、易污染环境的施工作业,单独进行各种扬尘防治技术交底的制度。第二十四条 技术交底要全面准确、针对性强,不能流于形式,要交底到
12、基层施工班组及作业人员,杜绝和防止走过场。第二十五条 技术交底要经交底人与接受交底人签字方能生效;交底字迹要清晰,必须本人签字,不得代签。第二十六条 技术交底后,项目部负责人、班组长等相关安全管理人员,要对安全交底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监督操作人员严格按照交底要求进行施工,禁止违章作业现象,并做好记录。第 5 页 共 16 页 第六章 扬尘防治教育制度 第二十七条 作业人员上岗前,施工单位各项目部应组织以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为主要内容的扬尘防治入场教育培训和考核。第二十八条 扬尘防治教育培训内容.(一)新员工入场“三级教育”培训有关扬尘防治的内容。(二)教育培训“六必须”
13、:必须围挡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设置冲洗设施;必须及时洒水作业;必须落实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三)教育培训“六不准”: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裸土不进行覆盖;不准高空抛撒建筑垃圾;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粉尘材料不入库。(四)教育培训“六个百分百”:施工工地周边 100%围挡、物料堆放 100%覆盖、出入车辆 100%冲洗、施工现场道路及材料堆场 100%硬化、拆迁工地 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 100%密闭运输。(五)教育培训 施工现场扬尘管控简易手册、施工扬尘通用防治措施 各类工程施工扬尘防控重点 常见施工扬尘污染因素等。第二十九条 扬尘防治教育培训要求:(一)
14、对所有进场人员进行防尘教育培训,时长不少于 1 个小时。(二)不定期进行绿色施工宣传教育,每季度不少于 1 次。(三)组织防尘管理小组系成员每季度召开施工扬尘防治专题会,公司每季度不少于一次,项目部每月不少于一次。(四)现场采用新材料或新工艺时组织工人进行相关教育。第三十条 施工单位应建立扬尘防治教育培训制度,完善扬尘防治教育培训档案。第七章 扬尘防治检查制度 第三十一条 扬尘防治检查组织形式分为:定期扬尘防治检查、日常性扬尘防治检查、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扬尘防治检查、安全员不定期对扬尘防治的巡查自查。第三十二条 定期扬尘防治检查 (一)定期扬尘防治检查由公司扬尘防治小组组织对项目部进行扬尘防治
15、综合性检查,每月不得少于一次。(二)定期扬尘防治检查必须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检查前应确定扬尘防治检查内容,对象,范围,日期和组织形式;检查面要宽,有深度,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检查后做好扬尘防治检查总结并上报扬尘防治检查报告。第三十三条 经常性扬尘防治检查 由项目部、安全生产部组织实施,采取个别的、日常的巡视方式。在施工生产过程中,进行经常性的预防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及时消除,保证施工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扬尘。在扬尘防治检查中,应做好检查记录,并将检查记录作为项目文件资料进行保。第三十四条 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扬尘防治检查 项目部应根据*市本地季节变化,特别是旱季干燥多风和雨季短 时强降雨
16、等特殊情况。按扬尘发生的规律对易发的潜在扬尘污染隐患,突出重点进行季节检查;由于节假日前后,员工注意力在过节上,思想放松,因而应在节假日前后 第 6 页 共 16 页 进行有针对行的扬尘检查。第三十五条 安全员不定期对扬尘防治的巡查 安全员进行扬尘防治巡视和检查。检查施工现场扬尘防治措施的执行情况;扬尘隐患整改情况;检查责任人的处分情况等。第三十六条 综合性扬尘防治检查内容。(一)查思想、查意识检查各部门是否把国家的扬尘防治方针,政策法规真正得到贯彻执行;员工本岗位扬尘防治知识和技能是否掌握,员工在生产中是否有不规范行为;(二)查制度、查管理 检查项目负责人是否重视扬尘防治工作,扬尘防治管理机
17、构是否健全,扬尘防治管理人员是否配齐,扬尘防治责任制及各项扬尘防治 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否建立健全,全员扬尘防治教育培训是否落实,新员工“三级教育”中是否增加了扬尘防治的内容,扬尘防治管理人员是否到岗,检查要求制定的目标,计划,方案,措施和各种台账,记录,报表等是否齐全有效,检查扬尘防治费用是否按规定提取 和有效实施;(三)查隐患、查整改 检查劳动条件,生产设备以及相应扬尘防治设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符合规定,对过去查处的“隐患”是否已按期按要求进行整改;(四)查事故处理检查扬尘事故是否及时,如实报告,是否有隐瞒不报,虚报或迟 报现象;是否按“四不放过”要求找出原因,严肃处理,并采取有效 措施,
18、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第三十七条 经常性扬尘防治检查内容.(一)检查扬尘防治管理,制度落实情况,扬尘防治的方针,政策,标准和规章制度是否落实,扬尘防治管理人员是否到位并认真履行职责,新员工上岗前是否进行扬尘防治教育和扬尘防治技术培训,扬尘防治物资是否按规定采购,配备和使用,“扬尘防治技术交底”是落实到具体操作人员。(二)检查施工现场扬尘隐患,控制措施是否有效,作业环境,扬尘防治设施是否符合劳动保护要求,扬尘源识别是否充分,风险控制,应急补救措施是否合理并具有针对性,扬尘产生作业点是否进行重点控制和检查,是否有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行为等。(三)检查扬尘隐患是否及时进行整改。发现扬尘隐患和问题要及 时制
19、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发生扬尘防治责任事故要遵循“四不放 过”原则严肃处理。第三十八条 尘防治专项检查内容.(一)针对公司扬尘防治管理体系与培训方面的扬尘防治检查内容、扬尘防治责任制的落实。(二)新员工“三级教育”增加有关扬尘防治的内容。(三)扬尘防治机构,专(兼)职人员配备和工作管理。(四)日常扬尘防治教育记录。(五)针对施工现场扬尘防治项目部自查内容,核查扬尘隐患,纠正违章;(六)施工生产“扬尘防治技术交底”的落实;(七)作业现场劳动环境是否合理;(八)施工现场的扬尘源控制情况;(九)扬尘防治用品采购配置情况;(十)扬尘防治用品使用及工具的安全状况;第三十九条 整改落实 第 7 页 共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工程 扬尘 污染 防治 管理制度 413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