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植被与土壤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3465.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植被与土壤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346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植被与土壤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3465.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每日一练)人教版 2022 年高中地理植被与土壤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 选择题 1、短命植物又称短营养期植物、短期生植物,是人们对生长发育快、生活周期短、生长于温带荒漠地区的一类植物的总称。主要生长在干旱区。在我国,此类植物主要生长在新疆北部(即天山中西部的伊犁盆地、准噶尔盆地),约有 200 多种。植物利用早春雨水和融化的雪水提供的土壤、湿度和一定的温度生长发育,并在夏季干热季节来临之前短短的 2 个月左右时间里迅速完成生活周期,随后整个植株或地上部分干枯死亡,以种子或地下器官休眠渡过对植物生长不利的季节,来年春季再由种子或地下器官形成新的个体,这类植物包括一年生短命植物和多年生类短命植物
2、两类。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分布在我国的短命植物只在春季生长旺盛的原因是()降水丰沛土壤水分较多热量适宜光照充足 A.B.C.D.(2)推测短命植物的形态特征是()A.叶片厚 B.多肉有刺 C.根系浅短 D.植株粗壮 答案:B C【提示】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解析:暂无解析 2 【解答】(1)根据材料对短命植物的描述可知,春季气温回升,热量条件较好,且冰雪融水提供水源,水热组合好,适合短命植物的生长,故正确;春季降水不丰沛,也不是光照最充足的时间段,故错误。所以答案选 B。(2)根据材料对短命植物的描述和其生长期的长短可知,短命植物根系短浅,故 C 正确;该类植物生长期短,不会形成多肉、叶片
3、厚、植株粗壮的特点,A、BD 错误。所以答案选 C。2、淇澳岛西北部的红树林湿地是目前珠海市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最集中连片的林分。岛上既有桐花树等乡土红树林,也有高大的无瓣海桑,繁荣混生,成为独特风景。下图为无瓣海桑根部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淇澳岛上的红树林是()A.常绿阔叶林 B.针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热带雨林(2)笋状根是无瓣海桑的典型特征,涨潮时它会出露在水面上方,其作用是()A.支撑高大的树干 B.利于削减风速 C.给鱼类提供食物 D.利于根系呼吸 答案:A D【提示】主要的植被类型 3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主要植被类型。(2)本题主要考查了
4、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解答】(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淇澳岛位于珠海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淇澳岛上的红树林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选 A。(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涨潮时海水淹没无瓣海桑,土壤颗粒间隙充满了水分,笋状根出露在水面上方,利于根系呼吸,保证了无瓣海桑的生存及生长。故选 D。3、读“部分陆地沿某方向的自然植被依次分布状况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甲植被最可能是()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温带草原(2)形成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A.地形 B.水分 C.土壤 D.热量 答案:C 4 D【提示】主要的植被类型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
5、异规律 解析:(1)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布。(2)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解答】(1)从图中甲对应的要素看,年降水量低于 400mm,其对应的太阳辐射量因气候较为干旱而较高,而年均温相对较高,因此对应的植被最可能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故选 C。(2)图中显示的自然带分布基本上体现了南北方向的变化,符合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基础应是热量。故选 D。4、下图为“某山地的气温、降水量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甲地区最可能的自然带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5 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荒漠带 (2)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
6、的是()A.山地东坡是的迎风坡 B.西坡较东坡雪线高 C.山地西坡出现永久积雪的海拔约为 5030 米 D.西坡较东坡森林植被丰富,林线较高 答案:C D【提示】主要的植被类型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根据图中信息,甲地最冷月气温在 0以下,年降水量为 350mm,属于半干旱地区,因此最可能的自然带是温带草原带,C 正确。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一般分布在最冷月气温在 0以上,年降水量为 800mm 以上的湿润地区,A 错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一般分布在最冷月气温在 0以下,年降水量为 400mm 以上的半湿润地区,B 错误。温带荒漠带一般分布在年降水量在 200mm 以下
7、的干旱地区,D 错误。故选 C。(2)据图中信息判断,西坡降水量比东坡大,可知,西坡为迎风坡,东坡为背风坡,A 错误。西坡的最热月气温比东坡低,因此西坡出现终年积雪的区域所处海拔比东坡低,即西坡较东坡雪线低,B 错误。图中显示丙地海拔为 2000 米,夏季气温为 19,根据“海拔升高 1000 米,气温下降约 6”,计算可以得出,西坡夏季 06 出现在丙地以上 3167 米处,因此山地西坡出现永久积雪的海拔约为 2000+3167=5167 米,C 错误。西坡降水丰富且冬季气候温和,因此西坡较东坡森林植被丰富,林线较高,D 正确。故选 D。5、被称为“世界的尽头”的巴塔哥尼亚地区,塔状尖峰与冰
8、川交错分布。地质学家称,这里的山体由大面积熔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塔状尖峰是在板块运动、外界营力和山体岩性等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山地从 3000 米以上到 200 米左右皆有冰川分布,东部高原上的树都不高,且都几乎倾向东南一侧。下左图为巴塔哥尼亚地区示意图,下右图为塔状尖峰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推测巴塔哥尼亚山脉上塔状尖峰的形成过程是()A.板块俯冲变质作用节理发育风力侵蚀重力脱落 B.板块碰撞火山活动节理发育外力侵蚀重力脱落 C.板块张裂火山活动节理发育外力侵蚀重力脱落 D.地壳抬升变质作用节理发育冰川侵蚀重力脱落(2)与同纬度相比,该地冰川海拔低至 200 米左右的主导因素是()A.
9、西风 B.洋流 C.坡度 D.植被(3)“几乎倾向东南一侧”的树所处自然带为()A.常绿硬叶林带 B.落叶阔叶林带 C.山地针叶林带 D.灌丛荒漠带 答案:B A 7 D【提示】主要的植被类型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2)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分异规律。(3)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的判断。【解答】(1)根据地图可判断,巴塔哥尼亚地区位于南美大陆南部,巴塔哥尼亚山脉为安第斯山脉的南端山脉,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南极洲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下方,地壳褶皱隆起抬升形成山脉。板块的碰撞使得火山活动频繁,大量岩浆喷出
10、地表,在地表流动,并冷却凝结形成熔岩。材料已知“熔岩多垂直节理”,故容易遭受外力侵蚀。这里地处西风带,西风自西部广阔的海洋吹来,摩擦力小,在高山上流动速度极快,形成强风,并且在高山上形成丰富的冰雪,在大风与冰川等外力的作用下,这些垂直节理进一步加大加宽,岩石变得破碎不稳定,最后在重力作用下沿垂直节理脱落坍塌,形成尖峰。故选 B。(2)根据“山地从 3000 米以上到 200 米左右皆有冰川分布”可知,冰川分布范围广,且分布海拔低,是典型的低海拔海洋性冰川。这里地处西风带,西风从太平洋带来大量水汽,遇到山脉阻挡不断抬升,降雪量大,使得这里形成了仅次于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的全球第三大冰原区,故西风、降
11、水是主导因素,A 正确。故选 A。(3)东部高原指山脉东侧的巴塔哥尼亚高原,西风被山脉阻挡,东侧降水少,气候干旱,西风穿过山地峡谷,风速加快,属于典型的温带灌丛荒漠带,“树都不高,且都几乎倾向东南一侧”等。故选 D。8 6、读南美洲简图,完成下列小题。(1)因安第斯山而得名的安山岩是一种喷出岩。按成因分类,下列岩石与之属于同一类的是()A.玄武岩 B.花岗岩 C.大理岩 D.石灰岩(2)、两地自然带类型和成因分别是()A.地热带荒漠带东北信风带;地常绿阔叶林带巴西暖流 B.地热带草原带秘鲁寒流;地温带荒漠带西风背风坡 C.地热带草原带赤道低压带;地常绿阔叶林带巴西暖流 D.地热带荒漠带副高、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2022 年高 地理 植被 土壤 考点 题型 解题 方法 346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