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林时钟到成长时钟,成长股投资本质是速度与加速度的“博弈”21389.pdf
《从美林时钟到成长时钟,成长股投资本质是速度与加速度的“博弈”2138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美林时钟到成长时钟,成长股投资本质是速度与加速度的“博弈”21389.pdf(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从美林时钟到成长时钟,成长股投资本质是速度与加速度的“博弈”核心观点 从美林时钟到成长时钟,成长股投资本质是速度与加速度的“博弈”本篇为新兴产业比较框架估值篇,基于对历史上六大产业生命周期的复盘,核心结论:1)传统视角下,按照渗透率速度的变化,新兴产业生命周期分为导入期加速期减速期;但进一步考虑加速度,加速期可以再被分为两个小阶段,我们将前半段称为“奇点时刻”;2)加速度与“奇点时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历史上新兴产业的相对估值中枢,几乎高度一致地与渗透率加速度同步触顶;3)类似美林时钟的量价视角,沿加速度与速度视角,成长股时钟也有四象限,奇点加速减速反奇点,对应超额收益来源分别为,戴维斯双击业
2、绩龙头进阶第二增长曲线。成长股渗透曲线与生命周期理论的再审视 投资者对于成长股有两大共性认知:1)渗透率曲线服从种族增长 S 型曲线,2)新兴产业生命周期有导入期加速期减速期三阶段,对应主题赛道龙头三种投资策略。经过深度复盘,我们认为上述理论有待完善:第一,新兴产业有四种成长模式,S 型曲线普适于技术创新,但并不普适于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消费升级;第二,生命周期三阶段理论仅考虑了渗透率一阶导/速度的变化,如果进一步考虑渗透率二阶导/加速度的变化,生命周期应当有四个阶段:导入期奇点时刻加速期减速期;渗透率二阶导/加速度不容忽视,是因为其对产业估值有着深刻的影响。加速度决定估值,相对估值的“天
3、花板”常现于“奇点时刻”历史上六大新兴产业的相对估值,与其渗透率的二阶导/加速度有稳定的相关性,在“奇点时刻”(开始于渗透率突破 5%,结束于渗透率加速度达峰),产业相对估值中枢趋势抬升,并与渗透率加速度几乎同时触顶,这一阶段产业前景由“暗”到“明”、业绩增速由“乱”到“稳”、产业规模由“量变”到“质变”,驱动投资者由分歧走向共鸣。进入加速期后,相对估值中枢通常走平;到减速期,相对估值中枢回落压力加大,能否稳住的关键,在于是否有龙头进阶、国产替代等其他逻辑补充支撑。速度决定业绩,超额收益的“天花板”常现于加速期 相对估值顶不等于超额收益或相对股价顶,渗透率二阶导/加速度触顶之后,产业生命周期由
4、奇点时刻进入加速期,由于渗透率一阶导/速度仍在上行,产业业绩放量增长,投资者依然可以把握产业机会,事实上,历史上六大经典新兴产业中的五个,相对股价顶都出现于加速期(互联网、智能手机、手游、LED、TWS),一个出现在减速期(空调)。投资者需要明确的是,在不同阶段,超额收益的来源不同,奇点时刻挣戴维斯双击,且估值贡献远大于业绩,在加速期挣业绩红利。沿成长股投资时钟四象限,关注“1+8”奇点时刻组合 类似于美林时钟中库存周期量-价,成长股渗透率加速度-速度也是一前一后的两个变量,由此成长股投资时钟可归为四个象限:象限 I 奇点(加速度升+速度升),戴维斯双击;象限II加速期(加速度落+速度升),业
5、绩红利;象限III减速期(加速度落+速度落),龙头进阶;象限 IV 反奇点(加速度升+速度落),第二增长曲线。上述四个象限中,历史上奇点时刻超额收益弹性最强,关注“1+8”奇点时刻组合:全产业链或处于奇点时刻的储能,产业链细分环节或处于奇点时刻的 N 型电池、跟踪支架、SiC、MiniLED、DDR5、机器视觉、智能座舱(HUD/天幕)、TAVR。风险提示:疫情超预期恶化,流动性超预期收紧,产业政策超预期收紧 第一,渗透率增长 S 型曲线是有条件的,并非所有新兴产业渗透率的增长都服从 S 型曲线;S 型曲线普遍适用于技术创新,并不完全适用于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消费升级。第二,仅考虑一阶导(
6、渗透率速度),成长股有三个阶段,导入期加速期减速期;若 加入二阶导(渗透率加速度),成长股则有四个阶段,导入期奇点时刻加速期减速期;奇点时刻到加速期的分野,是加速度的顶。第三,奇点时刻之所以重要,且有必要单独划分,是因为历史证明,渗透率速度决定业绩,而加速度才决定估值;新兴产业相对估值中枢大多出现在奇点时刻触顶,在加速期走平,减速期回落或走平,呈现“”型或“厂”型。第四,估值顶股价顶,超额收益顶大多出现在加速期;投资者需要明确不同阶段超额收 益的来源,奇点时刻挣戴维斯双击钱(且估值贡献幅度远大于业绩),加速期挣业绩钱。第五,进入减速期后,业绩剪刀差回落,相对估值中枢也有下移压力,但投资机会并没
7、有关闭;投资者视角从产业链逻辑转向龙头逻辑,挣龙头进阶+格局优化的钱。第六,接近成熟期时,相对估值中枢可能下行到底部区域,投资机会仍未完全关闭,投资者可以积极挖掘第二增长曲线带来的下一个奇点时刻与戴维斯双击机会。第七,将渗透率的加速度和速度,这样一前一后的两个变量,将成长股生命周期及投资策 略进行阶段拆分,可以形成成长股投资时钟,类似于库存周期量价视角下的美林时钟。第八,当前或已位于奇点时刻的集群化大产业链为储能,或处于奇点时刻前夕的包括智能 汽车、元宇宙;此外,或已处于奇点时刻的产业链细分环节包括:N 型电池、跟踪支架、碳化硅 SiC、MiniLED、DDR5、机器视觉、智能座舱零部件(HU
8、D/天幕)、TAVR。我们在 2021 年 9 月 2 日发布的论空间,“开箱”专精特新小巨人深度研究中,首次提出新兴产业链比较的五维度模型,五大比较维度分别为成长、粒度、景气、筹码、政策,在前述报告中,我们对成长(业绩空间)、粒度(竞争格局)两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业绩空间三支柱理论(即业绩空间渗透率+国产率+市占率的综合提升空间)。进一步地,我们在 2022 年 1 月 6 日发布的穿越凛冬寻找景气逆行者与领航者深 度研究中,上线产品华泰策略新兴产业链景气指数,为新兴产业链景气维度的比较搭建了定量框架。本篇报告中,我们将聚焦估值(筹码)问题,完善我们的产业链比较“拼图”。估值与筹
9、码问题可以拆解为两点来理解:第一,中长期的估值中枢变化,第二,短期的筹码拥挤度 变化。本篇报告将重点探讨中长期估值中枢变化问题,并试图厘清其与渗透率的互动关系。成长股的四种模式 vs 渗透率曲线的两种形态 我们在论空间,“开箱”专精特新小巨人中提出,产业经济学视角下,新兴产业的渗 透率成长曲线通常是种族增长的 S 型曲线,全球智能手机、挪威新能源车等经典案例均符合此规律。我们进一步审视了近 30 年内国内外比较经典的技术变革,包括上世纪 90 年 代兴起的美国互联网产业、国内空调产业,2010 年后兴起的国内 LED 产业、国内手游产业,2019 年后兴起的全球 TWS 产业、国内新能源车产业
10、。上述七大产业的渗透率增长也基本符合 S 型种族增长曲线,尽管天花板、渗透速度等多有差异,但曲线形态高度相似,说明渗透率增长的 S 型曲线有其稳定性、普适性和重要的前瞻意义。但上述结论可能有边界。新兴产业的成长逻辑,可以分为两类:第一,供给侧创新,第二,需求侧升级。后者主要对应消费升级,代表性案例为医美、植发、扫地机器人等,前者在工信部“专精特新”的释义文本中,得到进一步明确,供给侧创新又可分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其中,技术创新居于优先地位,信息技术创新的代表为互联网、智能手机、智能车,能源技术创新的代表为新能源车、光伏、风电、氢能,医药生物技术创新的代表为创新药等;
11、制度创新为次,管理制度创新的代表为云计算/SaaS(各类企业上云,提升管理效率);商业模式创新居后,代表性案例为网购、O2O、直播电商、CXO 等。技术创新以外的成长模式,可能更倾向于线性增长渗透。我们选取云计算、网购与 CXO、医美分别作为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消费升级的代表性产业,观察其渗透率的增长路径。上述产业的渗透率增长均不符合 S 型种族增长曲线特征,而更接近于线性增长。换言之,当我们考虑某个新兴产业的成长节奏时,可能首先需要区分,其成长模式到底是技术创新,还是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消费升级。上述四条路经的成长节奏或有较大差异。生命周期的两个变量 vs 投资时钟的四个象限 通常投
12、资者认为,在某个新兴产业进入成熟期前,有三个阶段导入期、加速期、减速期(当然,结合前述讨论,此处仅针对技术创新模式的新兴产业),上述视角大体上没有问题,这是沿着渗透率的速度,或者其一阶导/斜率的思路,进行的阶段划分。当渗透率速度开始明显上升(一般情况下,这个临界点处于渗透率 5%左右),产业生命周期从导入期切换到加速期;当渗透率速度触顶时,加速期结束,产业生命周期切换到减速期;当渗透率速度下降到 0 附近时,减速期结束,产业生命周期切换到成熟期,此时产业内涵也不再符合“新兴”特征。但事实上,如果我们把渗透率的加速度,或其二阶导纳入分析框架中,上述三阶段模型会变为四阶段,在三阶段模型下的“加速期
13、”,存在两个显著不同的子阶段,加速期前段,渗透率速度与加速度同步上升,加速期后段,渗透率速度仍然在上升,但加速度已触顶回落。我们将前一个阶段命名为“奇点时刻”,取“从量变到质变”之意,在奇点时刻,渗透率速度与加速度同步上行,产业故事站稳,业绩持续超预期,投资逻辑从主题转向赛道。为何要将加速度纳入新兴产业生命周期的划分框架?为何奇点时刻有必要单独从加速期中划分出来?我们梳理了历史上六大新兴产业(美国互联网、国内空调、全球智能手机、国内手游、国内 LED、全球 TWS),发现其估值中枢,与渗透率的加速度(而非速度)有稳定的、显著的关联性新兴产业相对估值趋势性抬升的时点,几乎都出现在奇点时刻初(渗透
14、率突破 5%),相对估值中枢的顶,几乎都出现在奇点时刻末(渗透率加速度触顶,通常对应 20%左右的渗透率)。换言之,新兴产业全生命周期中最显著的一次戴维斯双击机会,大概率在奇点时刻兑现。当渗透率加速度触顶、产业迈过奇点时刻后,投资者应当降低挣“估值钱”的预期。在展开案例分析前,我们进行两处说明:1)此处的相对估值,我们以行业指数估值相对于大盘指数估值衡量,对于 A 股,大盘指数选取 Wind 全 A,对于美股,大盘指数选取标普 500,选择相对估值能够剔除市场带来的影响,如宏观贴现率对估值的影响、市场风险偏好系统性变化对估值的影响,相对估值能够保留较为纯粹的产业因素;2)相对估值中枢与相对估值
15、的概念不同,前者指行业指数能够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站稳的估值平台,是个中期变量,而相对估值是个短变量,相对估值可能在奇点时刻后再创新高(如交易泡沫化),但通常无法长期站稳。1993-1995:美国互联网 以每百户家庭互联网接入量表征互联网渗透率,1992 年底美国互联网渗透率不到 5%,2007 年底渗透率超过 200%,美国互联网产业经历了较为完整的渗透率提升四阶段:1Q93 前导入期(渗透率90%):行业渗透率斜率变缓,但在经过上两个阶段的快速成长后,狂热的资本继续追加投入,涌入二级市场的资金已经远远超过新用户增长度与行业业绩增速,互联网泡沫扩大;行业相对估值在新世纪初触顶,然后在一年半时间内
16、快速回落,回到 1.6x 左右的震荡位,此后直至 07年年中,美国互联网渗透率接近饱和时,标普 500 信息技术行业相对估值均维持在 1.6x 一线附近。这一阶段市场经历显著的产能出清,头部玩家更加集中,且头部玩家受益于海外扩张全球互联网渗透率加速提升。1995-1998:中国空调 以城镇居民每百户空调拥有量表征空调渗透率,1994 年底渗透率不到 5%,2020 年底渗透率超过 150%,国内空调产业经历了较为完整的渗透率提升四阶段:1Q95 前导入期(渗透率75%):渗透率速度触顶回落,行业业绩增长高峰迈过,但空调行业相对估值基本持平在 0.8x一线,原因有三:第一,经过前期的行业洗牌,这
17、一阶段上市空调企业终于迎来了龙头进阶,CR3 市占率稳步提升,对应龙头ROE长期稳定在较高水平;第二,2010年后龙头成功“出海”,国产替代带来新的增长动能;第三,14 年后北向资金入市,空调作为外资偏好的白马风格,收获投资者结构变化带来的估值溢价。2006-2011:全球智能手机 4Q05 前导入期(渗透率5%):上世纪 90 年代智能手机就在美国面世,但此时受到技术成本限制,智能手机的售价较高,普及缓慢。且 A 股消费电子企业并未切入智能手机核心供应链,01-05 年期间估值随熊市大环境同步走弱。1Q06-1Q12 奇点时刻(渗透率 5-30%):05 年四季度智能手机渗透率首次突破 5%
18、,07 年 6 月苹果推出 iPhone 3G,开启了智能手机全触屏的新时代。但由于 08-09 年上半年次贷危机的影响,智能手机渗透率的提升节奏被“打乱”,直到 09 年三季度 A 股消费电子行业营收同比才转正,2010 年 4 季度,划时代产品 iPhone 4 发布,消费电子相对估值达到 3.2x,较期初的0.4x 大幅抬升。2Q12-4Q13 加速期(渗透率 30-55%):这一阶段全球智能手机渗透率继续加速上行,A 股消费营收同比趋势上行,业绩放量兑现,行业相对估值中枢基本稳定在 3.2x 一线。1Q14-3Q16 减速期(渗透率 55%-75%):智能手机渗透率在达到 55%后增速
19、放缓,2016 年渗透率到达 75%,由此进入基本饱和状态;Vivo、Oppo、华为等国产智能手机厂商在此期间快速抢夺市场份额,行业内部竞争加剧,消费电子相对估值从 3.2x趋势下滑至 2.0 x 一线。2012-2014:中国手游 3Q12 前导入期(渗透率5%):随着 09 年后 iPhone 和安卓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游戏开始兴起,这一阶段国内爆款手游以代理国外游戏开发者产品为主,且主要为单机产品,如神庙逃亡、愤怒的小鸟等。彼时 A 股上市游戏公司主营业务仍然是端游页游。4Q12-2Q14 奇点时刻(渗透率 5-25%):12 年三季度国内移动游戏渗透率首度突破 5%,以大掌门、我叫 M
20、T等为代表的国产爆款手游出现,实现千万级流水,点燃一级、二级市场投资热情。13 年下半年开始,国内老牌端游厂商大举入局手游领域,腾讯接连推出休闲类爆款手游天天爱消除、天天酷跑和节奏大师,网易推出迷你西游等,完美世界推出爆款手游射雕侠侣。14 年二季度手游渗透率突破 20%,渗透率加速度触顶。在此期间内,A 股游戏行业相对估值从 3.8x 上升至 7.1x。3Q14-3Q16 加速期(渗透率 25-50%):国内手游渗透率继续加速上行,现象级产品开始为龙头游戏厂商带来业绩释放红利;15 年 3 月网易梦幻西游手游上线,开启长期霸榜;15年 10 月,腾讯王者荣耀上线,moba 手游迎来高光。16
21、 年三季度手游渗透率逼近 50%,渗透率速度触顶,在此期间,A股游戏行业相对估值进一步上移至 9.0 x,考虑主要爆款产品并非来自于 A 股游戏开发商,事实上估值已经呈现泡沫化。4Q16-3Q20 减速期(渗透率 50%-75%):随着手游渗透率增速的高峰走过、政策逆风扰动(18 年游戏版号暂停发放)、以及行业洗牌(腾讯网易凭借旗舰产品不断扩张其市场份额),A 股游戏行业估值中枢趋势性回落,PSTTM(相对全 A)从期初的 9.0 x下跌至 3.8x。A 股游戏行业估值中枢难以站稳高位,除了产业本身的生命周期+政策因素外,前期估值预期中包含的国产替代、龙头进阶逻辑被证伪,也是重要因素。2013
22、-2015:中国 LED 4Q12 前导入期(渗透率5%):2010 年起随着我国禁用高于100W 白炽灯,LED 照明在国内市场逐步受到关注,但彼时由于LED 芯片价格尚高,市场对 LED 能否在国内普及存在疑虑,缓慢渗透下,LED 行业的估值波动性强而趋势性弱。1Q13-1Q15 奇点时刻(渗透率 5-25%):随着 LED 照明产品的价格走低且应用场景不断拓宽,行业渗透率开始加速提升,估值中枢随之上移。从渗透率突破 5%到渗透率的加速度触顶期间,A 股 LED 行业相对估值由期初的 2.1x 上升至最高位的 4.8x。2Q15-4Q16 加速期(渗透率 25-50%):这一阶段渗透率加速
23、度触顶回落,渗透率速度仍在向上,行业业绩放量,相对估值基本维持在 3.0 x 一线。1Q17-3Q19 减速期(渗透率 50%-80%):这一阶段渗透率速度开始放缓,同时,LED 行业产能过剩、竞争格局恶化,内部价格战拖累行业整体盈利能力;LED 行业相对估值中枢从 3.0 x 一线趋势回落至 1.5x。2019Q3-Q4:全球 TWS 2Q19 前导入期(渗透率5%):2016 年 9 月,苹果推出取消了 3.5mm 耳机接口的新品手机 iPhone 7,并正式发售无线耳机 AirPods,将 TWS 耳机带入消费者视野。起初 Airpods 生产门槛高,产能约束比较明显,渗透率(以 Air
24、pods 累计出货量/活跃iPhone 用户数计)低位缓慢爬坡。产业趋势尚不明朗,A 股消费电子相对估值并未明显 price in 赛道未来的成长性。3Q19-4Q19 奇点时刻(渗透率 5-15%):2019 年 3 月苹果推出 AirPods 第二代,在手机结构升级(后续多家手机品牌取消3.5mm 耳机接口设计)、TWS 耳机成本降低和新产品面世的带动下,Airpods 渗透率开始加速提升,伴随着产业趋势明朗化,A股消费电子相对估值也随之上移。从 2Q19 渗透率突破 5%,到4Q19 渗透率加速度触顶,半年时间内 Airpods 渗透率快速提升10pct 至 15%,消费电子相对估值由
25、2.0X 上修至 3.0X 一线。1Q20-3Q20 加速期(渗透率 15-20%):Airpods 渗透率继续加速上行,A 股消费电子营收增速持续放量,行业相对估值基本维持在 3.0 x 一线。4Q20 至今减速期(渗透率 20%-35%):TWS 耳机渗透率天花板有限,Airpods 渗透率到 20%后,渗透速度已经开始呈现放缓之势,当然,在此期间“缺芯”及航运紧张等供给侧约束,也对Airpods渗透率提升节奏构成一定负面影响;A股消费电子相对估值从 3.0 x 一线回落至 2.0-2.5x 区间。2020-2021:中国新能源车 2020 年 9 月前导入期(渗透率5%):2018 年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时钟 成长 投资 本质 速度 加速度 博弈 2138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