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诫子书练习题新人教版16837.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诫子书练习题新人教版1683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诫子书练习题新人教版16837.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诫子书练习题新人教版 1 第十五课诫子书 练习题及答案(基础与拓展)阅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0.文言是古代的书面语体,年代久远,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技巧的朗读能够有效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效率。朗读请注意:一、把握停顿,读准节奏,切忌太快;二、揣摩虚词,读出韵味,注意模仿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1.下列各组句中加括号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夫学须静(也)贤哉,回(也)!B 学而时习(之)君子(之)行。C 静(以)修身 可(以)为师矣。D 思而不学(则)殆 险躁(则)不能治性。2.选出下列括号中词语用法与“温故而知新”的“新”用法相同的一项()A.非淡泊无以(明)志
2、B.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C.非学无以(广)才 D.非宁静无以致(远)3.下面句中“以”字用法与“静以修身”的“以”相同的一项是()A.幸甚至哉,歌以咏志。B.东临碣石,以观沧海。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D.非宁静无以致远。4.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从否定的形式肯定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强调只要能做到“淡泊”“宁静”就可以“明志致远”。B.“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指出放纵懈怠、轻薄浮躁带来的恶果将使人追悔莫及,警示儿子不要浪费光阴。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D.“非宁静无
3、以致远”“学须静也”的“静”不是单纯的安静、沉静,而有淡泊名利,不为外物所动摇的意味。5.阅读颜氏家训勉学篇选段,完成文后练习。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别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馀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於谚曰:“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四 单元 第十五 子书 练习题 新人 1683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