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考点精题训练6027.pdf
《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考点精题训练602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考点精题训练6027.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考点精题训练 选择题 1、终年积雪区与夏季最大融化区之间的界线即为融雪末期雪线,直接反映着冰川的进退。高亚洲(又称中央亚洲)是位于亚洲中部地势较高的大山脉地区(范围见下图),区域内积雪、冰川分布广泛。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近几十年,高亚洲融雪末期雪线高度总体上表现为升高趋势,但兴都库什、西喜马拉雅地区融雪末期雪线高度反而呈微弱的下降趋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山地冰雪融化带对应的山地自然带是()A.冰川带 B.山地荒漠带 C.山地苔原带 D.山地针叶林带(2)受地形地势影响,高亚洲融雪末期雪线高度变化的空间分布规律大致是()A.沿“希萨尔阿莱山东昆仑祁连
2、山”一线降低 B.沿“喜马拉雅青藏高原内部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一线降低 C.沿“横断山青藏高原内部兴都库什山”一线降低 D.自青藏高原内部及喜马拉雅高海拔地区向外围呈环状逐渐降低(3)兴都库什、西喜马拉雅地区融雪末期雪线高度呈微弱下降趋势的原因最可能是()2 A.降水集中在冬季且增加 B.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 C.地壳相对其他区域下沉 D.退耕(牧)节水政策推行得力 答案:B D A【提示】主要的植被类型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解析:(1)本题考查陆地自然带的分布。(2)本题考查雪线高度的分布。(3)本题考查雪线的影响因素。【解答】(1)融雪末期雪线即永久冰川雪线,其下部
3、对应山地荒漠带自然带。故选 B。(2)大陆内部气候的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白天温度高,融雪量大,融雪末期雪线高度高。高亚洲处于亚欧大陆内部,海拔高,且大致呈中南高,西、北、东低的分布格局,故融雪末期雪线高度自青藏高原内部及喜马拉雅高海拔地区向外围较低海拔地区呈环状逐渐降低的特点。3 故选 D。(3)兴都库什、西喜马拉雅地区融雪末期雪线高度呈微弱下降趋势,说明冰雪补给量大于消融量,冬季降水多,融化和蒸发等消耗少,增加冰雪储存量,降低融雪末期雪线高度;兴都库什、西喜马拉雅地区不受夏季风影响;整个高亚洲区域地壳相对上升;退耕(牧)节水政策主要影响山麓地带,不会影响到冰川带附近。故选 A。2、土壤湿度
4、是指土壤的实际含水量,通常用土壤含水量占烘干土重的百分数表示:土壤湿度=(土壤含水量烘干土重)100%。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植被覆盖和土壤湿度年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1)该地的雨季主要集中在()A.12、1 月 B.10、11 月 C.7、8 月 D.5、6 月(2)甲时期土壤湿度最低,主要原因是该时期()A.气温回升快,蒸发强烈 B.植被覆盖低,下渗严重 C.农作物较少,灌溉用水少 D.地形起伏大,地表径流少 答案:C A【提示】4 土壤的功能及养护 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
5、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土壤湿度是指土壤的实际含水量,一般雨季土壤湿度大,且持续时间较长,图中约 225 天时土壤湿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约为 78 月,故该地的雨季主要集中在 7、8 月。故选 C。(2)该地的雨季主要集中在 7、8 月,春季土壤湿度没有上升,应该是华北地区、不是东北(有春汛),甲时期约为 97129 天,时间约为 3 月4 月,此时华北地区正值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强烈,雨季未到,土壤湿度最低,A 对。植被覆盖低,下渗少,B 错;农作物返青,灌溉用水多,C 错;华北地区地形平坦,D 错。故选 A。3、下图所示植物根系发达,可长达 15 米,能
6、从很深很广的地下吸取水分。该类植物可能属于下列哪一植被类型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温带草原 D.荒漠植被 答案:D【提示】主要的植被类型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5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植物根系发达,可长达 15 米,能从很深很广的地下吸取水分,说明当地缺水,为荒漠植被。故选 D.4、19902015 年期间,地球上平均每小时消失的森林面积约为 1000 个橄榄球场大小,拉丁美洲和非洲是全球森林蕴藏量最丰富的地区,也是森林锐减的主要地区,而我国由于大力植树造林成为全球森林面积增加最多的国家。下图为 19902015 年世界森林面积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
7、)19902015 年世界森林植被减少最多的类型是()A.热带雨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2)世界森林总面积的变化直接导致的后果是()A.地势较低的沿海平原缩小 B.西欧形成干旱少雨的气候 C.亚马孙平原洪涝灾害增多 D.大气中二氧化碳比重上升 6 (3)19902015 年间,为治理沙漠化,我国植树造林规模最大的地区在()A.长江流域 B.沿海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高原 答案:A D C【提示】主要的植被类型 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土地荒漠化及其防治 解析:(1)本题以世界森林面积变化图文材料为情景,考查森林破坏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
8、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2)本题以世界森林面积变化图文材料为情景,考查森林破坏的影响,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3)本题以世界森林面积变化图文材料为情景,考查森林开发与保护的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解答】(1)由图示信息可知,森林减少最多的地区是非洲和南美洲低纬度地区及东南亚,这是热带雨林的主要分布区。故选 A。(2)热带雨林面积减小直接影响着全球的碳氧平衡,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由此带来的间接后果是全球变暖、冰川融化
9、、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被淹没等。7 故选 D。(3)我国沙漠化问题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不适宜大规模植树,故我国为治理沙漠化植树造林规模最大的地区在西北地区。故选 C。5、下图为“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甲地的自然带是()A.温带草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北半球不同大陆的西岸,甲自然带向内陆深入程度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 B.洋流性质 C.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 答案:C A【提示】主要的植被类型 8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的分布。(2)本题主要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地理 必修 植被 土壤 考点 训练 602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