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建办公楼项目安全管理专项方案10198.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公建办公楼项目安全管理专项方案1019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建办公楼项目安全管理专项方案10198.pdf(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 建 办 公 楼 项 目 安 全管 理 专 项 方 案 A 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A.1 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略(2)建设地点:略 (3)建设规模:建筑面积 6355.91 平方米,地上 2 层,局部 4 层,半地下工程,最高高度 20.55 米,跨度 25 米,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 A.2 编制依据 序号 规范名称 编 码(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2006(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12(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5)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程 J10498
2、2005(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12(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666-2011(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9)网架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GJ7891(10)钢网架检验及验收标准 JGJ121999(11)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755-2012(1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11(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1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15)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16)建筑地面工程施工
3、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02(1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18)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19)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2006(20)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03(21)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JGJ/T27-2001 (2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A.3 本工程安全专项方案编制计划(1)雨季施工专项方案(2)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3)架体工程安全专项方案(4)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方案(5)起重吊装安全专项方案 B 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B.1 施工安全组织结构图 B.1.
4、1 安全管理体系 总部主管、协助部门:分公司安技科 B.1.2 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总部主管、协助部门:分公司办公室 项目工程师 安保员 安全员 土建作业队 装饰作业队 水电作业队 专业分包队 项目经理 土建工长 副项目经理 项目工程师 水电工长 土建作业队 装饰作业队 水电作业队 专业分包队 项目经理 土建工长 副项目经理 B.2 安全生产责任制 B.2.1 项目经理安全职责 1.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奖惩办法、负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2.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针对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3.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时,按安全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上报和处置,并制定防止同类事
5、故再次发生的措施。B.2.2 安全员安全职责 1.落实安全设施的设置。2.对施工全过程的安全进行监督,纠正违章作业。3.监督劳保用品质量和正确使用。B.2.3 工长安全职责 1.安排施工生产任务时,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2.对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装置和设置进行验收。3.作业前应对本次作业所使用的机具、设备、防护用具及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B.2.4 操作工人安全职责 1.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违规作业。2.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和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3.服从安全监督人员的指导。4.爱护安全设施,正确使用防护用具。5.对不安全作业提出意见,
6、拒绝违章指挥。B.2.5 承包人对分包人的安全生产责任 1.审查分包人的安全施工资格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不应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分包人。2.在分包合同中应明确分包人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3.对分包人提出安全要求,并认真监督、检查。4.对违反安全规定冒险蛮干的分包人,应令其停工整改。B.2.6 分包人安全生产责任 1.分包人对本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负责,认真履行分包合同规定的安全生产责任。2.遵守承包人的有关安全生产制度,服从承包人的安全生产管理,及时向承包人报告伤亡事故并参与调查,处理善后事宜。B.3 安全教育 1.对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内容: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度和安全
7、纪律,讲解安全事故案例。2.对作业队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内容:2.1.了解所承担施工任务的特点,学习施工安全基本知识、安全生产制度及相关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2.学习机械设备和电器使用、高处作业等安全基本知识。2.3.学习防火、防毒、防爆、防尘、防雷击、防触电、防高空坠落、防物体打击、防坍塌、防机械伤害等知识及紧急安全救护知识。2.4.了解安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防护用具、用品使用基本知识。B.4 安全技术交底 1.单位工程开工前,由栋号工长将工程概况、施工工艺、安全技术措施向承担施工的作业队负责人进行交底。3.结构复杂的部位施工前,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有针对性地向承担施工的作业队负责人进行详
8、细的安全技术交底。4.项目经理部保存双方签字确认的安全技术交底记录。B.5 安全检查 1.由安委会根据施工过程的特点确定安全检查内容,指派检查负责人和检查人员。2.安检人员进行安全检查时携带必要的检测仪器、设备。3.安全检查采取随机抽样、现场观察、实地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并记录检测结果。4.安委会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立即发出整改通知单,受检单位应对安全隐患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5.安检人员对检查出的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向责任人当场指出,限期纠正。C 架体构造简图 C.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各杆件位置 C.2 构配件 C.3 立杆基础 C.4 立杆接头
9、 C.5 水平杆 C.6 水平杆 C.7 连墙杆 C.8 连墙杆(连楼板)C.9 连墙杆(连柱)C.10 连墙杆(连剪力墙)C.11 连墙杆(设置预埋件)C.12 抛撑 C.13 定型门洞 用 80mm 方通拼接,侧面包彩钢板,顶部铺双层脚手板。C.14 剪刀撑 C.15 横向斜撑 C.16 卸料平台(落地式)D 施工洞口、临边防护措施 D.1“四口”安全防护 D.1.1 预留洞口安全防护 1.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尺寸小于 250mm 但大于 25mm 的孔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盖设,盖板应能防止挪动移位。2.边长在 250-500mm 的洞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盖住洞口。盖板须保持四周搁置
10、均衡,并应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3.边长为 500-1500mm 的洞口,利用钢管扣件在洞口上紧靠洞口边搭设井字型平台,平台上每隔一定距离铺设木枋,在木枋上铺钉木板形式进行防护。盖板上刷黄黑警示色油漆,并用红色油漆标识“禁止移动”。也可采用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钢筋网格的间距不得大于 200mm。4.边长在 1500mm 以上的洞口 4.1.主体结构施工时,利用钢管扣件在洞口上搭设井字形平台,平台上铺设硬质材料(木枋模板)进行防护。洞口四周搭设防护栏杆(采取双道栏杆形式,下道栏杆离地 500mm,上道栏杆离地 1100mm,立杆高度 1200mm),在栏杆外侧张挂“当心坠落”安全警示
11、标志牌。4.2.安装及装修施工时,洞口四周搭设防护栏杆(采取三道栏杆形式,下道栏杆离地 100mm,中道栏杆离地 500mm,上道栏杆离地 1100mm,立杆高度 1200mm),洞口下张设安全平网,在栏杆外侧张挂“当心坠落”安全警示标志牌。4.3.防护栏杆距洞口边不得小于 200mm。D.1.2 管道井口安全防护 1.管道井口必须设置固定式防护门或设置两道防护栏杆,固定式防护门应用1416 钢筋制作栅栏门,并予以牢靠固定。栅门高度不低于1500mm,竖向钢筋间距不大于 150mm。2.管道井内首层和首层以上每隔两层(不大于 10m)支设一道水平安全网,网应封闭严密。网边与井壁周边间隙不得大于
12、 20mm,网底距下方物体(或横杆)不得小于3m。3.施工层应搭设操作平台,并满铺跳板。4.施工中,管道井不得作为垂直运输通道和垃圾通道。D.1.3 通道口安全防护 1.建筑物的主出入口必须设置安全通道防护棚,安全通道防护棚用钢管扣件搭设。2.防护棚宽度应略宽于通道口,长度根据建筑物高度确定,高度在15m 以下的建筑物,通道棚长度3m;高度在 15-30m 的建筑物,通道棚长度4m;高度超过 30m的建筑物,通道棚长度5m,通道棚长度从外脚手架外排立杆开始计算。3.防护棚顶部可采用 50mm 的木板或相当于 50mm 厚木板强度的其他材料,当采用竹芭等强度较低的材料时,应采用双层防护棚,层间距
13、为 600mm。安全通道两侧采用密目安全网封闭。4.安全通道棚正立面可设置安全标语或警示标示牌。5.安全通道棚两侧标语可参考“安全标语”内容选择。D.2“临边”安全防护 D.2.1 基坑临边安全防护 1.基坑临边采用钢管防护时,防护栏杆的高度不低于1.2m,基坑防护栏距坑边的距离不小于 0.5m,防护栏杆立杆间距不大于 2m。2.基坑临边采用钢板网做防护时,采用常规的菱形孔状的板网,分镀锌和涂塑两种。一般最普遍应用的钢板网的材质为低碳钢板,固定钢板网用 15*30*3 的角钢。D.2.2 楼层临边安全防护 1.当临边窗台高度低于 0.8m,外侧高差大于 2m 时,要按照要求搭设防护栏杆。2.楼
14、层临边防护采用钢管扣件搭设。防护采用三道栏杆形式,扫地杆离地高度200mm,下设踢脚板;中道栏杆离地高度 700mm,上道栏杆离地高度 1200mm,立杆高度 1300mm,立杆间距 2000mm。钢管表面涂刷红白警示色油漆,栏杆内侧张挂“当心坠落”安全警示标志牌。D.2.3 楼梯临边安全防护 1.楼梯及休息平台临边处搭设防护栏杆。2.防护栏杆采用双道护栏形式,下道栏杆离楼梯面高度为450mm,上道栏杆离楼梯面高度为 950mm。3.钢管表面涂刷黄黑警示色油漆。E 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E.1 临时用电管理 E.1.1 用电技术交底 1.首先进场后对电工进行全面的宏观交底,目的是落实用电组织设
15、计的意图,现场临时用电的整体布局。2.针对每一个分部分项的作业程序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交底。如:对现场临时用电线路的敷设,设备、照明装置的安装,室内布线等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地要求。3.对施工现场用电人员的交底,其内容应包括:使用及操作电器设备时应注意和需要符合的规定。E.1.2 电工及用电人员 1.电工必须经过按国家现行标准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工作;其他用电人员必须通过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2.安装、巡检、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必须由电工完成,并应有人监护。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3.各类用电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
16、,并应符合下列规定:3.1.使用电气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应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严禁设备带“缺陷”运转;3.2.保管和维护所用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3.3.暂时停用设备的开关箱必须分断电源隔离开关,并应关门上锁;3.4.移动电气设备时,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做妥善处理后进行。E.2 接地与防雷 E.2.1 一般规定 1.在施工现场专用变压器的供电的TNS 接零保护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连接。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电箱)电源侧零线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2.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保护
17、应与原系统保持一致。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采用 TN 系统做保护接零时,工作零线(N 线)必须通过总漏电保护器,保护零线(PE 线)必须由电源进线零线重复接地处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形成局部 TNS 接零保护系统。3.在 TN 接零保护系统中,通过总漏电保护器的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之间不得再做电气连接。4.在 TN 接零保护系统中,PE 零线应单独敷设。重复接地线必须与 PE 线相连接,严禁与 N 线相连接。5.使用一次侧由 50V 以上电压的接零保护系统供电,二次侧为 50V 及以下电压的安全隔离变压器时,二次侧不得接地,并应将二次线路用绝缘管保护或采用橡
18、皮护套软线。当采用普通隔离变压器时,其二次侧一端应接地,且变压器正常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与一次回路保护零线相连接。以上变压器尚应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6.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电力系统严禁利用大地做相线或零线。7.接地装置的设置应考虑土壤干燥或冻结等季节变化的影响,并应符合规定,接地电阻值在四季中均应符合规范要求。但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只考虑在雷雨季节中土壤干燥状态的影响。接地装置的季节系数值:7.1.埋深 0.5(m),水平接地体 1.41.8,长 23m 的垂直接地体 1.21.4。7.2.埋深 0.81.0(m),水平接地体 1.251.45,长 23m 的垂直接地体 1.
19、151.3。7.3.埋深 2.53.0(m),水平接地体 1.01.1,长 23m 的垂直接地体 1.01.1。8.PE 线所用材质与相线、工作零线(N 线)相同时,其最小截面应符合规定。PE 线截面与相线截面的关系:8.1.相线芯线截面 S16(mm2),PE 线最小截面 5(mm2)。8.2.相线芯线截面 1635(mm2),PE 线最小截面 S/2(mm2)。9.保护零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配电装置和电动机械相连接的 PE 线应为截面不小于 2.5mm2 的绝缘多股铜线。手持式电动工具的 PE 线应为截面不小于 1.5mm2 的绝缘多股铜线。10.PE 线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严禁通过工
20、作电流,且严禁断线。11.相线、N 线、PE 线的颜色标记必须符合以下规定:相线 L1(A)L2(B)L3(C),相序的绝缘颜色依次为黄、绿、红色;N 线的绝缘颜色为淡兰色;PE 线的绝缘颜色为绿/黄双色。任何情况下上述颜色标记严禁混用和互相代用。E.2.2 保护接零 1.在 TN 系统中,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做保护接零:1.1.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1.2.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1.3.配电柜与控制柜的金属框架;1.4.配电装置的金属箱体、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1.5.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线的钢索、起重机的底座和轨道
21、、滑升模板金属操作平台等;1.6.安装在电力线路杆(塔)上的开关、电容器等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及支架。2.在 TN 系统中,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可不做保护接零:2.1.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坪的干燥房间内,交流电压 380V 及以下的电气装置金属外壳(当维修人员可能同时触及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和接地金属物件时除外);2.2.安装在配电柜、控制柜金属框架和配电箱的金属箱体上,且与其可靠电气连接的电气测量仪表、电流互感器、电器的金属外壳。E.2.3 接地与接地电阻 1.TN 系统中的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在 TN 系
22、统中,保护零线每一处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10。在工作接地电阻值允许达到 10 的电力系统中,所有重复接地的等效电阻值不应大于 10。2.在 TN 系统中,严禁将单独敷设的工作零线再做重复接地。3.每一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采用 2 根及以上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体做电气连接。不得采用铝导体做接地体或地下接地线。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光面圆钢,不得采用螺纹钢。接地可利用自然接地体,但应保证其电气连接和热稳定。4.移动式发电机供电的用电设备,其金属外壳或底座应与发电机电源的接地装置有可靠的电气连接。5.移动式发电机系统接地应符合电力变压器系统接地的要求。下列情况可不另做保护接零:5.
23、1.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在同一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5.2.不超过 2 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 5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6.在有静电的施工现场内,对集聚在机械设备上的静电应采取接地泄漏措施。每组专设的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100,高土壤电阻率地区不应大于 1000。E.2.4 防雷 1.在土壤电阻率低于200*m 区域的电杆可不另设防雷接地装置,但在配电室的架空进线或出线处应将绝缘子铁脚与配电室的接地装置相连接。2.施工现场内的起重机、井字架、龙门架等机械设备,以及钢脚手架和正在施工的在建工程等
24、的金属结构,当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的防雷装置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以外时,应按规定安装防雷装置。当最高机械设备上避雷针(接闪器)的保护范围能覆盖其他设备,且又最后退出现场,则其他设备可不设防雷装置。施工现场内机械设备及高架设施需安装防雷装置的规定:2.1.地区年平均雷暴日15(d),机械设备高度60(m);2.2.地区年平均雷暴日15,40(d),机械设备高度32(m);2.3.地区年平均雷暴日40,90(d),机械设备高度20(m);2.4.地区年平均雷暴日90(d),机械设备高度12(m);3.机械设备或设施的防雷引下线可利用该设备或设施的金属结构体,但应保证电气连接。4.安装避雷针(接闪
25、器)的机械设备,所有固定的动力、控制、照明、信号及通信线路,宜采用钢管敷设。钢管与该机械设备的金属结构体应做电气连接。5.施工现场内所有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 30。6.做防雷接地机械上的电气设备,所连接的 PE 线必须同时做重复接地,同一台机械电气设备的重复接地和机械的防雷接地可共用同一接地体,但接地电阻应符合重复接地电阻值的要求。E.3 配电线路 1.室内配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或电缆。2.室内配线应根据配线类型采用瓷瓶、瓷(塑料)夹、嵌绝缘槽、穿管或钢索敷设。潮湿场所或埋地非电缆配线必须穿管敷设,管口和管接头应密封;当采用金属管敷设时,金属管必须做等电位连接,且必须与 PE 线相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办公楼 项目 安全管理 专项 方案 1019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