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第八章干燥题26695.pdf
《化工原理第八章干燥题2669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第八章干燥题26695.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 干 燥 干 燥 静 力 学 5.1 在总压为 760mmHg 的 N2和 C3H6O(丙酮)体系中。已知丙酮的露点为 15,相对湿度为 0.4,求出体系的温度为多少 丙酮的阿妥因常数 A=7.11212,B=1204.67,C=223.5,阿妥因公式 lgPDA-B/(t+C)PD-mmHg t-5.2 温度为 20,总压为 760mmHg的空气中,水汽分压为 12.03mmHg,求其 H、Hs 及 值。若温度保持不变,总压加倍和减半,求空气的相对湿度及饱和湿度Hs(即最大吸湿能力)有何变化?由此判断总压对干燥过程的影响。5.3 在总压为 760mmHg下,用 N2气干燥含少量苯的物料以回
2、收苯。干燥器入口氮气中苯的蒸汽分压为 94.57mmHg,温度为 74,干燥器出口气体中苯蒸汽分压为 95.27mmHg,若每小时可干燥出 4kg 的苯,求每小时送入干燥器的气体为多少 m3(以干燥器入口状态计)。等 焓 干 燥 过 程 5.4 空气的干球温度为 20,湿球温度为 16,此空气经予热器后,温度升高到 50送入干燥器,离开干燥器时温度降至 30,干燥器绝热操作(等焓),试求:(1)出口空气的湿含量、焓及相对湿度;(2)100m3新鲜空气予热到 50所需热量及通过干燥器所移走的水分?5.5 空气在常压、20、湿度为 0.01kg 水/kg 干空气状态下予热到 120后进入理想干燥器
3、,废气出口湿度为0.03,物料温度为20,物料含水量由3.7%干燥至0.5%(均为湿基),干空气量为 8000kg/h,求:(1)每小时加入干燥器的湿物料量;(2)废气出口温度及干燥器的热效率。5.6 如图所示,现有一常压(p=101.3kPa)操作干燥装置,假定干燥装置热损失可以不计,试求:(1)抽风机的体积流量,m3/h (2)预热器加入热量为多少 kJ/h (3)干燥器中补充热量为多少 kJ/h?(已知绝干物料比热为 1.5kJ/kg)(4)在湿度图上表示出空气从预热器进口至干燥器出口状态变化过程(用简图表示,可任选H-I 图或 t-H 图作图)。5.7 某湿物料在气流干燥器内进行干燥,
4、操作压力为 101KN/m2,湿物料的处理量为 1kg/s,湿物料的含水量为 10%,产品的含水量不高于 2%(以上均为湿基),空气的初始温度为 20,湿度为 0.006kg水/kg 绝干气体,若将空气预热至 140进入干燥器,并假定干燥过程近似视为等焓过程(即 IH1=IH2)试求:(1)当气体出干燥器温度选定为 80,进干燥器物料温度为 18;预热器所加入的热量及热效率;(2)若气体出干燥器温度选定为 45,气体离开干燥器时,因在管道及旋风分离器中散热,温度下降了 10,问此时是否会发生物料反潮现象?(已知水的饱和温度和饱和蒸汽压间的关系为:ts=3991/(16.5-lnPs)-234,
5、Ps-KN/m2,ts-有关参数:ro=2492kJ/kg;Cg=1.01kJ/kg;Cv=1.88kJ/kg 5.8 采用如图示的废气循环干燥流程干燥某种湿物料,温度 t0为 20,湿度 H0为 0.012kg 水/kg干气的新鲜空气与从干燥器出来的温度 t2为 50,湿度 H2为 0.079kg 水/kg 干气的部分废气混合后进入予热器,循环比(废气中绝干空气的量与混合气中绝干空气量之比)为 0.8。混合气升高温度后再进入常压干燥器。离开干燥器的废气除部分循环使用外余下的放空。湿物料经干燥后湿基含水量自 47%降到 5%,湿物料流量为 1.5103kg/h,假设予热器的热损失可忽略,干燥器
6、作为等焓干燥过程,试求:(1)新鲜湿空气流量(Kg/h);(2)予热器所需热量。5.9 一个干燥系统的操作示意图如图所示。热空气进入第一个干燥器,从第一个干燥器出来的湿空气经过第二加热器提高温度后,进入第二干燥器,从第二干燥器出来的湿空气再经冷凝器冷却冷凝,析出一部分水分后再经过第一加热器加热,送入第一干燥器,重复上述操作过程。干燥器都是绝热的,干燥是在等湿球湿度下进行,有关的数据见图。要求:(1)在湿空气的湿度图上用线段及箭头示意绘出上述操作的过程,并附以必要的 文字说明;(2)设空气消耗量为 L=1kg 绝干空气/s,求每个加热器中供给的热量,要注明单 位(忽略热损失)。注:有关的量在示意
7、图上难以找到准确值时,可以符号代替。5.10 将空气调节至干燥操作所需的状态,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状态A TA=30 露点Tda=20,V=500m3(湿空气)/h 状态 B 通过换热器(即冷却冷凝器)后,空气中失去的水分量为 4.9kg/h 状态 C 通过预热器后,空气的温度tc=60(干球)试求:(1)绘出空气状态变化的HI图或TH图;(2)空气离开时的温度 tB及湿度 HB;(3)空气离开预热器时的相对湿度 c;附注;(1)干燥操作在常压绝热条件下进行的;(2)忽略送风机前后空气温度的差异;(3)水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如下表:温度 10 15 20 30 40 50 60 蒸汽
8、压 KPa 0.0125 0.0174 0.0238 0.0433 0.0752 0.1258 0.2031 实 际 干 燥 过 程 5.11 将干球温度为 16、湿球温度为 14的空气予热到 80,然后进入干燥器,出口气体的相对湿度为 50%,干燥器每小时把 2 吨含水量为 50%的湿物料干燥到含水量为 5%(均为湿基)。(1)试作等焓干燥操作线图(示意图),并求所需空气量。(2)如果热损失为 116kw,忽略物料进出干燥器的焓值变化,问空气用量及热消耗量有何变化?干 燥 速 度 和 干 燥 时 间 5.12 下列三种空气用作干燥介质,问哪一种空气干燥介质推动力较大?(干燥为恒速阶段,推动力
9、用 t 和 H 表示。)(1)t=60,H=0.01kg 水/kg 干空气 (2)t=70,H=0.036kg 水/kg 干空气 (3)t=80,H=0.045kg 水/kg 干空气 5.13 要将一种非多孔物料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每批物料的生产能力为 1000kg 干料,干燥面积为 55m2,如果恒速干燥速率为 1.1kg 水/m2h,试估计将此物料从 0.15 kg 水/kg 干料干燥至 0.005所需的时间?已知临界含水量 Xc=0.125,平衡水分 X*=0。5.14 在常压绝热干燥器内干燥某湿料。每小时将 500kg 的湿物料从最初含水量 20%降至 2%(均 为湿基)。to=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工 原理 第八 干燥 2669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