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实验(一)924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实验(一)9240.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下述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ABCD实验方案片刻后在 电极附近滴入 溶液置于光亮处实验目的验证铁钉发生析氢腐蚀验证 电极被保护验证乙炔的还原性验证甲烷与氯气发生化学反应2.A.B.C.D.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装置 可用于除去 中含有的少量 气体按装置 所示的气流方向可用于收集、等用图 所示装置蒸干 饱和溶液制备 晶体用图 所示装置分离 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3.A.组:制备少量乙酸乙酯B.组:除去粗盐水中的泥沙C.组:用 提取碘水中的碘D.组:配制 溶液用下列各组仪器或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4.下图的实验装置用来分离 和 气体并干
2、燥。图中 为止水夹,为分液漏斗的活塞,通过 形管和止水夹分别接、两球胆,现装置内的空气已排尽。为使实验成功,甲、乙、丙中盛放的溶液分别是()A.饱和溶液、盐酸、硫酸B.饱和溶液、硫酸、饱和溶液C.饱和溶液、硫酸、硫酸D.硫酸、饱和溶液、硫酸5.A.实验室制乙烯B.用水吸收氨气C.稀释浓硫酸D.海带灼烧成灰下列实验装置、试剂选用或操作正确的是()6.A.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 B.用铜片和稀硝酸制 C.用锌粒和稀硫酸制 D.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 下列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合理的是()7.A.B.下列实验装置图完全正确的是()称量氢氧化钠固体除去 气体中的 C.D.实验室制取蒸馏水大理石和稀盐酸制
3、 8.A.B.C.D.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 构成铜锌原电池 检查装置气密性 利用排空气法收集 9.A.B.C.D.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装置可用于除去 中含有的少量 气体按装置所示的气流方向可用于收集、等装置可证明非金属性 装置向左推动针筒活塞可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10.A.B.C.D.下表中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选项操作和现象结论向纯碱中滴加足量浓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溶液变浑浊酸性:盐酸 碳酸 苯酚取某溶液少量,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 取少量 试样加
4、水溶液,加稀硫酸酸化,滴加 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该 试样已经变质在新制的银氨溶液试管中加入适量葡萄糖溶液,振荡,水浴加热,试管内壁附有一层银白色金属葡萄糖是还原性糖ABCD11.根据下列操作及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序号操作及现象结论将 氨水稀释成,测得 由 变成 稀释后 的电离程度减小常温下,测得饱和 溶液的 大于饱和 溶液常温下水解程度:向 冷水和沸水中分别滴入 滴 饱和溶液,前者为黄色,后者为红褐色温度升高,的水解程度增大将固体 加入 饱和溶液中,一段时间 同温下溶解度:后,检验固体成分为 12.A.B.C.D.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其对应目的的是()编号实验操作目的取 加入 水中(水的密
5、度近似看作)配制 溶液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避免造成误差使滴定结果偏低向 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加热 证明升高温度能促进 水解向盛有铜片的试管中加入浓硫酸,加热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ABCD13.对四支分别盛有无色溶液的试管,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现象结论滴加氯水和,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红色原溶液中有 滴加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有 用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无 滴加稀 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一定无 14.A.B.C.D.根据下列实验内容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内容结论某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物质一
6、定是氨气某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改溶液一定含有大量碳酸根离子测定同浓度 和 溶液的,前者大于后者碳元素非金属性弱于硫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饱和溶液,搅拌并继续煮沸出现浑浊制备 胶体ABCD15.A.B.C.D.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向盛有 滴 溶液的试管中滴加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 溶液证明 能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 向 甲苯中加入 滴酸性 溶液,振荡;向 苯中加入 滴酸性 溶液,振荡;证明与苯环相连的甲基易被氧化向 溶液中通入 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验证淀粉
7、已水解ABCD16.A.B.C.D.下图装置可用于收集气体 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你认为正确的是()选项气体试剂现象结论酸性 溶液溶液褪色 有氧化性溴水溶液褪色能发生加成反应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 不一定是 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有酸性和漂白性ABCD17.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将 通入酸性 溶液中,紫色褪去证明 具有漂白性B在滴有酚酞的 溶液中,加入 溶液后红色褪去证明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向 溶液中滴入 滴 证明在相同温度下,氢氧化镁的溶解A.B.C.D.的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 滴 的 溶液,又生成红棕色沉淀度大于氢氧化铁的溶解度D测定等物质的量
8、浓度的 与 溶液的,后者较大证明非金属性 ABCD18.选项操作及现象结论将少量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蔗糖变黑体积膨胀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葡萄糖与新制 共热,产生红色沉淀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分别点燃集气瓶中的乙烯和乙炔,乙炔产生的黑烟更浓 乙炔的含碳量高于乙烯溴乙烷与 乙醇溶液共热产生的气体通入 酸性溶液中,溶液褪色产生的气体为乙烯A.B.C.D.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19.A.B.C.D.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配制溶液时,将称量的放入烧杯中加计量的水搅拌溶解配制溶液时,将溶解后的溶液立即注入容量瓶配制的溶液时,将量取的浓放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释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
9、中的下层液体放出,然后再将上层液体放出20.A.B.C.D.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 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 溶液和稀盐酸21.A.B.C.D.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除去 中混有的:用澄清石灰水洗气除去 固体中混有的: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除去 溶液中混有的:加入过量铁粉,过滤除去 粉中混有的: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22.A.B.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仅用溶液便可鉴别亚硝酸
10、钠和食盐重结晶时,溶液冷却速度越慢得到的晶体颗粒越大乙酸与乙醇的混合液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水洗后的酸式滴定管未经标准液润洗,则测定结果偏低23.A.():加过量铁粉,过滤B.():加过量溶液,过滤C.():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气D.食盐(碘):加热,升华下列除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方法不合理的是()24.A.B.C.D.下列有关试验的做法不正确的是()分液时,分液漏斗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到处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配置氢氧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检验时,往试样中加入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25
11、.A.钠保存在煤油中B.用棕色试剂瓶盛放新制的氯水C.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盛放 溶液D.向盛放氯化亚铁溶液的试剂瓶中加少量铁粉实验室保存下列试剂的方法不正确的是()26.A.B.C.D.某同学对 与 反应后所得固体进行研究,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得固体中 质量分数的是()取 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得到 固体取 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 取 混合物与足量 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到 固体取 混合物与足量水反应,加热,使气体完全逸出,冷却至室温后测得气体体积为(已换算为标准状况)27.A.B.C.D.下列方法不能用于鉴别 和 固体的是()分别加热两种固体,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分别取两种固体溶于水,滴加 溶液,观察是否生成沉淀分别取两种固体各 ,滴入几滴水振荡,用手触摸试管底部分别取等质量的固体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称重28.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实验现象苯酚浑浊液 溶液盐酸浑浊液变澄清,后又变浑浊 溶液 溶液饱和 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后颜色加深 溶液足量氯水乙醇溶液变为黄色,后溶液分层,上层为紫红色,下层为无色溶液溶液盐酸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有大量气体生成ANaOHBFeCl3KSCNKClC KIDN Sa2O3Ba(N)O3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