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进城招聘考试含答案3185.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进城招聘考试含答案318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进城招聘考试含答案3185.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进城招聘考试 一、教育理论、心理学试题(18 分)1、选择题(12 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中庸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A 终身学习 B 关爱学生 C 为人师表 D 教书育人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职业道德的一切内容都是围绕这一根本问题产生的,都是与这一根本问题相联系的。在教师职业道德中,育人被视为教书的根本目的。综上所述,D 项正确。对小学生的舆论起主要导向作用的是()。A.班干部 B.教师 C.学生自身 D.学生领袖 解析:教师,因为在教育系统中,教师是处
2、于知道地位的,而特别在小学阶段,教师的导向性更强一些。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需要是()A、生理与安全需要 B、社交与尊重需要 C、求知与审美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解析:马斯洛认为:为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丽异的。有人希望成为一位理想的母亲,有人可以表现在体育上,还有人表现在绘画或发明创造上简而言之,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的潜能的需要。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能力是()的总和。A.知识与能力 B.智力与能力 C.体力与智力 D.体力与能力 解析:马克思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3、”。王强考试不及格时总是说:“那些考得好的人都是靠死记硬背的,并不能证明他们有能力,我考得差也不说明我没有能力,其实分数是无所谓的。”这是()判断。A.合理化 B.反向作用 C.补偿 D.压抑 解析:成绩与能力并不直接挂钩的判断具有合理性。(7)文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以及人的教育观念。A.模式 B.规模 C.速度 D.目的 解析: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体现在文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人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8)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并对后世的文化教育及选士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是()。A.汉武帝 B董仲舒 C郑玄 D朱熹 解析: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
4、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9)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绝不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这正是()的“教育学”超出他的前人和同代人的地方。A.培根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 解析:在康德看来,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10)短时记忆中信息主要以()形式存储。A视象代码 B声音代码 C语义代码 D图式 解析: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主要以声音代码的形式储存。(11)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属于()。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强化 解析:学习者
5、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属于自我强化。(12)根据某人所属的人群特征来推测他具有的其他典型特征,这是一种()。A心理定势 B刻板效应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解析:刻板效应就是把某人归为某一类别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认为这个人也具有这个类别的特征。2(13)品德形成的标志是()。A道德信念的形成 B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 C价值内化 D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解析:品德形成的标志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14)教学的根本目的是()。A.教授知识 B.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C.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D.发展能力 解析: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15
6、)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解析】示范模仿式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为主要特征。因此,答案选 C。(16)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解析】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因此,本题选 B。2、写出你最崇拜的两位教育家的名字以及他们的主要教育思想和一句名言。
7、(6 分)名字 主要教育 思想 他(她)的教育名言 孔子的代表作论语,他的教育思想是因材施教,为人师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温故而知新”。孟子的学生乐正克的学记,他主张循序渐进,启发式教学。二、数学课程标准知识试题(22 分)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在各个学段中,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8、。要初步培养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新课程中的数学评价,要建立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三、数学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60 分)1 小红前面有 6 人,后面有 18 人,这一排共有(25 )人。解:6+18+1=25(人);2,6 个好朋友见面,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15 )手。第一个人与另外 5 个人共握 5 次手;第二个人与除第一个人外 4 人共握 4 次手 第三个人与除第一、二个人外 3 人共握 3 次手;第四个人与除第一、二、三个人外 2 人共握 2 次手 第五个人与除第一、二、三、四个人外 1 人共握
9、 1 次手;第六个人已经与前面 5 人都握过手,6 个人共握手有:5+4+3+2+1=15(次)3 把一个长 5 分米,宽 4 分米,高 3 分米的长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把一个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它的半径只能是:4/2=2cm 2*2*2+4*3=4 把一张长 25 厘米,宽 18 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边长是 5 厘米的小正方形,最多可以剪(15)个这样的小正方形。255=5,185=33,53=15 个!5 某小学四、五年级的同学去参观科技展览。346 人排成两路纵队,相邻两排前
10、后各相距米,队伍每分钟走3 65 米,现在要过一座长 629 米的桥,从排头两人上桥至排尾两个离开桥,共需要(11 )分钟。(3462-1)+62965=71565=11(分钟)答:从排头两人上桥到排尾两人离开桥,共需要 11 分钟 6 一个圆锥形状的沙堆,占地面积的周长是米,高 3 米,这堆沙的体积是()立方米。如果每立方米沙重吨,这堆沙重(85 )吨。沙堆的底面半径是:2=4(米)沙的体积是:1/3423=16=(立方米)沙的重量是:85(吨)答:这堆沙的体积是立方米,这堆沙重 85 吨 7 教师提供课题和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出学习结果的方法属于()
11、。A.研究一探讨法 B.发现学习 C.暗示教学法 D.范例教学法 发现学习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方法为目标,利用基本教材使学生通过一定的发现步骤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学习的主要内容必须由学生自我发现。根据题意,选择 B 项。8.一门课结束后,教师会编制一套试题,全面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这种测验属于()。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9.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应是()。A.教育学知识 B.教育心理学知识 C.教学论知识 D.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 10.下列不属于小学中的德育方法的有()。A.说服法 B.榜样法 C.谈话法 D.陶冶法 解析 我国小学的德育方
12、法主要有: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和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11.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兴趣爱好分为不同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A.活动课时制 B.分组教学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12.提出范例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A.瓦根舍因 B.布鲁纳 C.巴班斯基 D.赞科夫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空 2 分,共 28 分)13.180 的 2/3 是();90 米比 50 米多()%。120,80 14.00 读作(),6 在()位上,表示()。15.是由 5 个()和 6 个()组成的;也可以看作是由()个 1/100 组成的。56 16.分解因式:a3-ab2=(
13、)。a(a+b)(a-b)17.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与()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18.根据课程的任务,可以将课程划分为()型课程、()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基础 拓展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 分)19.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考的是除法如何转化为乘法,即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由于 0 没有倒数,因此若乙数为 0,则这句话不对.故答案为:20.一件商品,先涨价 20,然后又降价 20,结果现价与原价相等。()涨价后的价格是原价百分数:1+20%=120%,现价是涨价后价
14、格的百分数:1-20%=80%,现价是原价的百分数:80%120%=96%;故答案为:21.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 9,表示甲数是乙数的 9 倍。()4 甲数除以乙数有可能余数不为零,若余数为零,则甲数是乙数的 9 倍;否则,甲数不是乙数的倍数。故答案为:22.两个自然数的积一定是合数。()1 和 2 是自然数,但是 12=2,2 是质数,所以两个自然数的积一定是合数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23.计算:8-2sin45(2-)0-1/3-1 24.如图,已知直线 y=kx-3 经过点 M,求此直线与 x 轴,y 轴的交点坐标。五、应用
15、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0 分)25.快、中、慢三辆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公路追赶前面的一个骑车人,这三辆车分别用 6 分钟、10 分钟、12 分钟追上骑车人。现在知道快车每小时走 24 千米,中车每小时走 20 千米,那么,慢车每小时走多少千米(6 分)解:24x6144(km)20 x10200(Km)追击路程:200-14456(Km)追击时间:1064(分)追击速度:56414(km/时)12-102(分)14x228(Km)200+28228(Km)2281219(Km/时)答:慢车每时行 19 千米。答:慢车每小时走 19 千米。26.甲、乙两港相距 720 千米,轮船
16、往返两港需要 35 小时,逆流航行比顺流航行多花 5 小时,帆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行驶 24 千米,问帆船往返两港需要多少小时(6 分)解:轮船,顺流用时:(35-5)2=15 小时 顺水船速为每小时:72015=48 千米 逆流用时:35-15=20 小时 逆流船速为每小时:72020=36 千米 水速为每小时:(48-36)2=6 千米 帆船,顺水速度为每小时:24+6=30 千米 逆流速度为每小时:24-6=18 千米 答:帆船往返两港需要 64 小时。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 y=ax2+bx+c(a0)的图像经过 M(1,0)和 N(3,0)两点,且与 y轴交于 D(0,3
17、),直线 l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过点 A(-1,0)的直线 AB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和 x 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 6,求此直线的解析式(3)点 P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P 与直线 AB 和 x 轴都相切,求点 P 的坐标 分析(1)根据函数图像过 x 轴上两点 M(1,0)和 N(3,0),设出函数两点式,将 D(0,3)代入解析式,求出 a 的值,即可求出函数解析式;(2)根据过点 A(-1,0)的直线 AB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和 x 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 6,再由于 AC=3,BC=4,求出 B 点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5(3)设圆 p 与 AB
18、相切于点 QQ,与 x 轴相切于点 c,证明,得到,求出 pc 的长,即可求出 P 点坐标。6 7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设计到了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切线的判定和性质。根据画出图形,数形结合法回答此题。全市中小学教师考试小学数学学科知识考试内容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1、在钟面上,9 点半时,时针与分针所夹的角是(钝)角;3 点半时,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锐)角。2、甲乙两袋大米,从甲袋倒 到乙袋,则两袋米的重量相等,原来乙袋米的重量是甲袋米的(80)%。3、做一个圆柱形的无盖水桶,底面直径为 6 分米,高 8
19、分米,至少要用()平方米的铁皮,这个水桶的容积是()升。(精确到两位小数)4、2/7 的分子增加 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增加(21)。5、2 平方米 5 平方分米=()平方米;7 小时 45 分=(七又四分之三 )小时 6、两个非连续自然数的和乘以它们的差,积是57,这两个自然数是(8)和(11)。二、判断(每个 1 分,共 5 分)1、真分数的倒数一定比原来的数大。(对)2、甲数和乙数的比是 5:4,乙数比甲数少 25%。(错)3,在一个有余数的除法中,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 5,那么商不变,余数扩大 5 倍.(对)8 4、一个数的倍数总比这个数的约数大。(错)5、长方形既是轴对称
20、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对)三、选择(每个 2 分,共 10 分)1、甲、乙两人各行一段路,路程的比是 5:4,两人的速度比是 4:5,那么,甲乙两人所用的时间比是(C)。A、1:1 B、5:4 C、25:16 D、16:25 2、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是 8 厘米和 12 厘米,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是(A)厘米。A、20+4(根号 13)B、24(根号 13)C、35 D、48 3、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 3 倍,则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C)。A、3 倍 B、6 倍 C、9 倍 D、12 倍 4,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10 厘米,如果在它每边中间各剪去一个边长 1 厘米的小正方形,
21、剩下图形的周长(A)A、增加了 8 厘米 B、减少了 8 厘米 C、和原来相等 5、某宾馆的标准间每个床位标价为 a 元,“五.一”黄金周期间床位上浮 x%,则“五.一”黄金周期间标准间的床位价为(C)。A、ax%B、a+x%C、a(1+x%)D、(1-x%)四、计算(共 20 分)1、脱式计算,能用简算的用简算(每个 3 分,共 12 分)9999=1/4=3/2(6/5)8/7=2/52/540%=25 分之 4 2、列综合算式计算(共 12 分)(1)、从 8 里减去 3 的 5/6,所得的差被 11/5 除,商是多少 (2)、一个数的 2/3 比这个数的 8/9 少 14,这个数是多少
22、(用方程解答)63 五、应用题(每个 5 分,共 15 分)1、小明沿长、宽相差 25 米的游泳池跑了 4 圈作下水前的准备活动,已知共跑了 600 米,这个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250 2、一根电线用去 1/3 后又接上 6 米,这样比原长多 1/15,这根电线原长多少米 15 3、甲、乙两车分别从 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刚出发时,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 5:4,它们相遇后,甲车的速度提高了 20%,乙车的速度提高了 30%,这样,当甲车到达 B 地时,乙车距 A 地还有千米,A、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54 刚出发时,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 5:4 相遇后,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5
23、*(1+20%):4*(1+30%)=15:13 时间一定,路程比等于速度比 解设 AB 两地相距 X 千米,则 4/9X:(5/=15:13 解得 X=54 小学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测试题 9 一,单项选择题(30 分)1,新课程课堂教学三维目标值的是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C)A,文本与课堂 B,教师与学生 C,知识与技能 D,课堂与评价 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既有基础性,普及型和(A)A,发展性 B,强制性 C,义务性 D,合作性 3,随意从放有 4 个红球和 1 个黑球的口袋中摸出一个球,摸出(B)A,黑球的可能性大 B,红球的可能性大 C,一样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小学 数学教师 进城 招聘 考试 答案 318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