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10月)模拟试题17040.pdf
《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10月)模拟试题1704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10月)模拟试题17040.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 2019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试题 文 科 综 合地理部分 第 I 卷(选择题 共 14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下面为世界两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 1-2 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两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区域位于非季风区,降水较少 B 乙区域自然资源较为缺乏 C 甲区域全都属于外流区 D 乙区域植被根系非常发达 2图中乙区域大力发展灌溉农业,但近几年灌溉面积却不断缩小。其原因主要是()A 保护环境,退耕还林、还牧 B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石化工业 C 经济水平提高,劳动力成本上升 D 不合理灌溉,导致次生盐渍化 槟
2、榔喜高温多雨,当气温低于 5时植株开始出现寒害,要求降水充足且分布均匀,忌积水.下图显示某海岛区域。据此完成 3-4 题。3关于该海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势中低周高 B 年太阳辐射量周多中少 C 年降雨量北多南少 D 夏秋季节受台风影响较大 4图中槟挪生长最易受寒害影响的种植区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读我国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完成 56 题。5图示产业链“煤炭开采一焦化一化工之间形成的主要联系是 A 信息联系 B 商贸联系 C 生产协作联系 D 科技联系 6近年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对该地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2-A 改善空气质量 B 减轻运输压力 C 减少
3、煤炭开采 D 减少劳动就业 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区际商品贸易与区际要素流动的一种替代,又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本与技术在区际间的流动。据此回答 78 题.720 世纪 80 年代初,世界产业开始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这些产业一般为 ()A 劳动密集型产业 B 资金密集型产业 C 技术密集型产业 D 能源密集型产业 8关于世界产业的转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最大的受益者是发达国家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这种产业转移也可以由发展中国家转移到发达国家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环境恶化 A B C D 下图为我国四条不同的能源进口路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9单位能源单位距离运输费用最高
4、的线路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下列关于图示能源进口线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丙、乙两线路维护成本最高 B 甲线路沿线水土流失多发 C 丁线路更适宜冬季航行 D 丙线路地形平坦,工程量最小 11我国能源进口建设多条线路主要是为了 A 节省运输成本 B 均衡国内能源进口 C 提升能源安全 D 降低能源进口消耗 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8 分)格尔木市(3625N,9453E)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属大陆高原气候,年太阳总辐射量在 66187356 MJ/m2,年均日照时数在 32003600 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 4.3,年平均降水总量 43mm,年平均降水天数 27
5、天.下图是格尔木各月日均最高气温和日均最低气温分布图。(1)根据材料解释格尔木年太阳总辐射量大的原因.(6 分)-3-(2)近年来,格尔木市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高原特色产业,其中“枸杞、蔬菜、羊成为三大主导产业。试从地理环境角度分析格尔木的枸杞色红粒大,肉厚且绿色无公害的主要原因.(6 分)(3)近年来,政府着力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建设。格尔木拥有大量的国有未利用荒漠化土地,地势平坦开阔.你是否赞成在该地大力建设光伏发电站?请根据材料信息说明理由.(6 分)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 28 分)材料 1:2017 年 4 月 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涉及河北省雄县、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海省 西宁市 第四 高级中学 2019 届高三 地理 上学 第二次 10 模拟 试题 1704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