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年哲学考研试题真题41508.pdf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年哲学考研试题真题4150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年哲学考研试题真题41508.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学 2007 年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马哲、外哲、中哲、伦理 考试科目:哲学史 A 卷 中国哲学部分 一、解释概念、命题。(5 分*3)1.前识“前识”是非子在解老篇批判的一种观点。是指那种在没有接触事物之前就行,在没有了解规律之前就动。前识这种东西是毫无根据的妄想。举例说,明明看一眼就知道牛是什么颜色,却要在屋子里冥思苦想,这是愚蠢的办法。之后非子提出与前识论相对立的“缘道理”的唯物主义认识论。2.性三品 1)董仲舒在人性论问题上,提出了性三品说,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圣人之性是天生的善,斗筲之性是天生的恶,都是不可改变的,因此,也
2、可以不叫做性。只有中民之性,可以经过教化成为善性,可以叫做性。2)他认为人性虽包含了善的素质,但都是昏昏沉沉冥顽不灵的,不经过教化还不能成为善。要达到性善必须经过统治者的教化。担当教育者任务的就是封建统治者。所以,圣王的任务是“继天成性”。3.顿悟成佛 1、顿悟成佛:顿悟是说凭自己本有的智慧“单刀直入”,一下子悟出佛理来。2、顿悟成佛的理论基是本性即佛:人人都有成佛的本性,主人人都能成佛的观点。所以,人的差别不在于有无佛性,而在于觉与不觉,这样就把成佛的途径全部转移到对自己本性的觉悟,提倡求于心,这是他顿悟成佛说的出发点。二、简述题。(10 分*2)1.简述孟子“良知良能”思想。1、含义:道德
3、观念都在人“心”中,都是人生来在本性中就固有的,不是后天获得的。这种不用学习、思虑就具有的知识才能就是“良知良能”。2、所以,求知识、才能没有别的办法,只要把失散掉的天赋本性找回来就成,不必在实践中学习。“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做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一切不必依赖客观存在,只要主观上做到“诚”“明乎善”,就完全符合天之道的诚了。尽心即思诚。3、基于这种“良知良能”,孟子轻视感性认识,特别强调抽象的神秘的理性认识。小人用感官去认识外物,大人用心去认识事物的本性。4、宿命论思想。人的理性思维是天赋的,理性思维的任务是认识天的意志。人的一切主观努力都是为了如何不违背
4、天命,而能够得到一个恰如其分的结果。2.简述郭象“独化论”思想。1、独化论是郭象哲学的核心。他用“独化于玄冥之境”的观点,说明世界万物的生成变化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物的生成 1)天地万物是“自生”“自造”的,所以“无”不能生“有”。“独化”是对于自生,自造的概括。独化有两方面意思:一方面,天地万物的生是自然而然的;另一方面,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都是各处独立、互不相关而突然发生的。2)事物只是一个个独自突然发生和变化着的孤立体,无根无源,互不相关,就连每个事物自身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一下子就冒了出来。所以“有”不能生“有”。3、玄冥之境 1)玄冥:用以描述一种混沌不分的状态或一种不知不觉,不要
5、是非,不分彼此的精神境界。2)“独化于玄冥之境”是指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主宰的。3)但这种自然而然也不是没有一种决定的因素。天地万物的独化,就个体来讲是突然的无原因的无根据的互不相关,但就世界整体性来讲,又是互不可缺的。它们各自在整个世界中所处的地位是确定不移的,所具的本性是不可改变的,因此世界万物又是完全和谐的。4)这种和谐是由“命”“理”决定的。就人的认识及主观能力而言,“命”或“理”就是“造物主”的代名词。4、这样,理论部的产生了矛盾。他只能用一切都是偶然的巧合来进行解释这个矛盾。三、论述题。(20 分*2)1.孔子礼学与荀子礼学之间的关系。二、孔子的礼 1、指周礼,就是
6、西周统治者制定的一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礼节仪节等。其中心容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分封制和世袭制。2、复兴周礼不完全因袭周礼。完全因袭,已不再能充分地发挥周礼的作用了,所以,他对周礼有一定的补充和发展“损益”3、复礼是为了强调道德教化。4、周礼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完全是“亲亲”的,孔子主在维持的原则下,在一定程度实行“贤贤”作为补充。5、提出“仁”作为礼的容。二、荀子的礼 1、“礼”与孔子提出的不同。人生来就有欲望,对这些欲望没有度量,就会发生争夺、造成社会的混乱。统治者为了防止这种争夺混乱,所以制定“礼”。所以,荀子把“礼”看作衡量标准。2、礼的容:“分”“别”1)“别”:“礼”
7、就是使社会上各个阶级的人都有恰当的地位,长幼有序。这种等级制度不是按血缘关系世袭的,而是根据地主阶级的政治标准建立的。王公大夫的子不合标准一样是老百姓,平民努力学习,搞好政治关系,也可以做官。打破了“世卿世禄”的宗法等级制度。2)“分”: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群。这是因为人有分工(等级区分、职业分工)。至于人之所以能有这些分工在于一定的社会制度、道德规的约束。社会的不平等成为天经地义。3、法是根据礼的制度来制定。2.分析朱熹的“道心”“人心“关系。2、“道心”和“人心”。1)含义:本体的心,是天理的体现,叫做“道心”;感性情欲则为“人心”;受到物欲引诱而为不善的心,是“人欲”。2)“人心”“
8、道心”的区别,是朱熹对“人心惟危,道心惟危,惟精惟一,允执其中”,这句话的发挥。“人心”“道心”也不是两个不同的心,它是同一个精神主体,从追求和满足于耳目的欲望上来讲,就叫做“人心”;从追求和实行天理上来讲,就叫做“道心”。3)“道心”和“人心”是一个心,所以它不分圣凡是人人都具有的。而圣凡的区别在于,圣人能精察道心,不杂耳目的私心,专一于天理,此即所谓“惟精惟一”。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没有过分或不足的差错,而合乎“天理”的所谓中道,此即所谓“充执其中”。超凡入圣的办法,并不是简单地消灭“人心”,而是使“人心”完全服从于“道心”。3、存天理灭人欲:朱熹的整个人性理论,是要克服“气质之性”
9、带来的不善思想和行为,使“人心”服从于“道心”,这就必须讲到心修养的问题,朱熹认为这种修养的原则就是“去人欲存天理”。外国哲学部分 一、解释概念、命题。(5 分*3)1.逻各斯(LOGOS)2.先天综合判断 3.解释学 二、简述。(10 分*2)1.笛卡尔的二元论思想容及其实质。2.如何理解启蒙,启蒙理性与启蒙哲学的在联系。三、论述。(20 分*2)1.康的哲学的二律背反的论证过程及其实质。2.维也纳学派的经验证实原则及其理论困难。大学 2007 年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马哲、外哲、中哲、伦理 考试科目:哲学通论 B 卷(一)名词解释(5 分*6)1.唯理论 2.怀疑论
10、3.本体论 4.人本主义 5.6.哲学的知识论立场(二)简答题(15 分*4)1.简述辩证法的批判性 2.如何理解“清理地基”的工作方式 3.简答哲学与常识的主要差异 4.为什么说哲学基本问题不能说是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三)论述题(20 分*3)1.试述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2.试论辩证法的自在性和自为性 3.人对自然的依赖性与人对自然的超越性的矛盾,表现为哪种派别冲突?你如何理解?大学 2008 年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马哲、外哲、中哲、伦理 考试科目:哲学史 A 卷 中国哲学部分 一、解释概念、命题。(5 分*3)1.天人感应 董仲舒的思想 天是有意志的,并提出了“人
11、副天数”的著名命题。人是天的副本,人和天有相同的生理的和道德的本质,这就是天与人是合一的,天与人可以交感。天创造人是要人来实现天的意志的,因此人的行为符合天意,天就喜欢;违反天意,天就震怒。2.得意在忘象 王弼的思想 1、首先研究了周易略例明象中言、象、意三者的关系。言:卦辞,代表语言;象:卦象,代表物象;意:义理,代表事物的规律 2、语言表达物象,物象是包涵义理的。但语言不等于物象,物象不等于义理,所以要得到物象要抛弃语言;要得到义理,应该抛弃物象。3、在他看来,言只是得象的工具,象只是得意的工具。所以得到义理就应抛弃物象。如果拘泥于物象,则妨碍对义理的认识,拘泥于语言,则妨碍对物象的表达,
12、所以要想真正把握义理,就得忘掉物象。只有抛弃物象的限制,才能认识事物的规律。3.书 二、简述题。(10 分*2)1.简述老子“道”生万物的生成论思想。1、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是“道”,把“道”第一次作为哲学最高畴首次提出,整个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从“道”那里派生出来的。道是万物的根本。2、“道”具有两重涵义:一是指世界万物的总根源,一是指世界万物的总规律。1)作为世界万物总根源的“道”:整个宇宙都是从“道”中生化出来的。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作为世界万物总规律的“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运动变化,都是以“道”作为准则的。在老子看来,“道”所依据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法则,他说:
1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道的认识 1、道是恍惚幽深的。道是一种很抽象的东西,无声,无形,无体,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2、道与具体的事物的关系“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即是无。“无名,天地之始”天地从“道”产生出来,道无体无形无体。“有名,天地之母”天地以下都是具体事物,可以用名称表示。三、评价:老子把没有任何具体规定性的“无”或“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万物的根本。看到了世界的统一性。2.简述华严宗“理事无碍”命题的哲学含义。1、事法界和理法界:华严宗把世界区分为理和事,本体和现象两个世界。2、本体与现象不是绝对割裂的,现象世界依赖于本体世界而存在,本体世界即存在于现
14、象世界中。世界如同金做的狮子,金是本体,狮子的形相是现象,没有金便没有金狮子,金即存于金狮子中。3、这样处理本体和现象的关系,目的在于论证现象世界没有“自性”,一切事物都是各种条件集合而成,是虚幻的东西,只有本体世界是真实的。如金狮子,是工匠用金子做成的的,金是因,工匠是缘,狮子相缘合而成有生有灭,可金子的本性没有改变。4、华严宗认为这种说法,既论证了物质世界的虚幻,又论证了本体世界的真实,是最圆满的说法。5、“理事无碍”的目的:论证佛教的彼岸世界与此岸世界的关系。生活与世俗生活不能截然分开,佛性本来就存在于人性之中,不脱离世俗生活,也可成佛。他打掉了彼岸世界与此岸世界的界线,扩大了彼岸世界的
15、影响。三、论述题。(20 分*2)1.如何理解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1、仁的基本性质和容 1)“克已复礼为仁”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2)“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求仁的具体条目是视听言动,求仁完全是自觉的,由自己决定。不依靠他人。2、孔子说仁的性质时,强调了从政治的角度理解仁,即只有恢复礼制,巩固礼所制订的政治秩序的行为才能叫做仁。作为统治者要求达到仁的标准的具体要求特点:恭、宽、信、敏、惠。对于统治者这方面来说既要保持统治贵族的尊严与权威(恭、信、敏);又要善于使用人民(宽、惠),仁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也就是礼的作用。2、仁的基本要求孝悌的思想 1)孔子将恢复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历年 哲学 考研 试题 4150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