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构成说课稿.31895.pdf





《原子的构成说课稿.3189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的构成说课稿.31895.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原子的构成说课稿 郑永林【教材分析】本课题处于初中化学第四单元第一课题,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基本概念集中,这些概念是全书的一个重点,所以本单元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而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原子的构成,同时介绍了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然后又形象的介绍了原子的大小,以及原子中各部分的大小和运动情况。第二部分介绍相对原子质量,由于原子的质量太小,书写和使用都很不方便,于是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教材还通过介绍张青莲教授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分析】学生课外知识有限,而本
2、课题内容又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课堂上需要老师尽可能的多提供一些信息,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好在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不过,他们并不知道原子是否就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它的质量到底有多大,本课题就是要解决学生的这些问题。【教学目标】1 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了解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知道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的关系。2 让学生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知道中子数只和原子的质量有关,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3 通过比较、讨论、归纳等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1。原子的构成 2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
3、概念的形成【教学媒体】1 实验媒体:投影仪、挂图、多媒体 2 学案(附后)【教学设计思路】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原子这种微观粒子只能靠分析宏观现象去诱发想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使用多媒体、投影仪、挂图来诱发学生想象,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教学方法】1、探究讨论法 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探究讨论促进学生多渠道地获取知识。师生不断问答,学生积极讨论,老师适当点拨和评价。这种教学方法有益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这种教学方式。2、情景教学法 心理实验表明,人在满怀兴趣的状
4、态下学习,注意力集中,思维最活跃,接受最快,记忆最好。所以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当重要。本课题内容抽象,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3、分析比较法 让学生分析原子构成的表格,比较相对原子质量和实际质量以达到以下目的 A 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B 训练学生整理资料的技能 4、采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热情,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同时扩大教学容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教师展示水分解的动画 学生回忆前面讲过的分子、原子的概念 用情景教学法去激发学
5、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回忆旧知 提出猜想 提出问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那么它是否就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呢?【板书】课题1 原子的构成 学生思考,这里不用给出答案,留个悬念 利用问题把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很快引到本课重点 通过科学史实引入问题 老师介绍汤姆生发现电子的过程和卢瑟福做的粒子穿过金箔的实验后 提出问题:原子是一个空心,还是一个实心的球体?原子能不能再分?如能,那么由哪些部分构成?原子中有带正负电的粒子,那么原子带电吗?学生听介绍后再阅读 P68内容,分组讨论 通过两个实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开始探究原子的结构,设计三个问题初步教会学生怎样探讨,从哪些方面探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子 构成 说课稿 3189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