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计数4244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细胞计数42440.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参考值 男性:1012/L 女性:1012/L 与传统单位的换算公式为:百万个/mm3106=1012 个/L 1012/L10-6=百万个/mm3 分析变异 阻抗式自动计数法的变异系数 CV=2%。新生儿约增加 35%,高海拔约增加 14%。饮酒约减少 5%,长期剧烈运动约减少 15%,妊娠约减少 16%,2 个月的婴儿约减少 30%。药物影响 1.增加毛果芸香碱可使脾脏收缩。肾上腺素可引起血液浓缩,钴致红细胞生成增加。糖皮质激素可刺激红细胞生成,使红细胞增加 5%左右。应用促皮质素治疗贫血时,红细胞增加较明显。雄激素可致红细胞增加。在用 vitB12 治疗有效时,可致红细胞轻度增多。2.减
2、少视其病理机制分为如下数种:(1)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眠尔通、导眠能、巴比妥酸盐、安眠酮、苯妥英钠、乙琥胺、三甲双酮、羟保泰松、甲基多巴、双氢氯噻嗪、洋地黄、氯噻嗪、氯噻酮、铋盐、他巴唑、氯磺丙脲(少数)、甲磺丁脲、磺胺二甲基异恶唑、氯霉素(与剂量有关)、链霉素、芥子气、苯、金、氟化物。乌拉坦可致骨髓再生障碍。(2)可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药物:抗癫痫药约使红细胞减少 10%30%。乙琥胺、氟奋乃静(少见)、消炎痛、肼苯哒唪、洋地黄、乙酰唑胺、金霉素、马利兰、乌拉坦、自力霉素、四氯化碳、砷剂、锑化合物、妥拉苏林、三氟吡啦嗪。(3)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药物:导眠能、巴比妥酸盐、鲁米那、苯
3、妥英钠、雌激素、口服避孕药、呋喃啶、环丝氨酸、氨基安息香酸、氨基水杨酸、乙氨嘧啶、苯(轻度)、砷剂、戊烷咪。新霉素和秋水仙碱可致 vitB12 吸收障碍而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抗叶酸药和抗肿瘤药(如:氨苯喋啶、氨甲喋呤、三甲氧苯氧嘧啶)及异烟肼均可使红细胞减少 10%30%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4)可引起溶血性贫血的药物:有苯妥英钠、吩噻嗪、氯丙嗪、非那西丁、羧苯磺胺、苯丙胺、甲基多巴(自家免疫性溶贫)、普鲁卡因酰胺、亚硝酸异戊酯、扑敏宁、扑尔敏、苯海拉明、磺胺嘧啶、磺胺甲异恶唑、氨苯磺胺、磺胺药、羧苄青霉素、青霉素、先锋霉素 I、新生霉素(轻度)、竹桃霉素、四环素、氨苯砜、异烟肼、链霉素、
4、驱蛔灵、马利兰、癌宁、亚硝酸盐、煤焦油、苯胺、锑化合物、铅、煤酚。在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者,氨基比林、安替比林、阿司匹林、奎尼丁、奎宁、氯喹、扑疟喹啉、伯氨喹啉、二巯基丙醇可引起溶血性贫血,维生素 K、呋喃西林、呋喃唑酮和萘可引起溶血。可引起溶血的药物有;硝基苯、嗅酸盐、雷琐辛(吸收多时)、苯佐卡因。丙胺卡因的剂量超过 400mg 时可引起溶血。(5)引起骨髓抑制的药物有阿司匹林、保泰松(或继发钠和水潴留)、噻嗪类、三氯甲噻嗪、二甲氧苯青霉素钠(少数)、二性霉素 B、噻替派、氟尿嘧啶、硫唑嘌呤、癌宁、6-巯基嘌呤、一氧化氮等。(6)闷可乐(偶尔)、别嘌呤醇(少数)、汞利尿剂、(速尿)、双
5、香豆素、vitA(超剂量时)、先锋霉素 II、庆大霉素、磷(慢性中毒时)可引起贫血,氨苄青霉素和环酰胺可引起可逆性贫血。青霉胺在儿童和妇女月经期可引起低公素性贫血。消炎痛和皮质类固醇可引起胃肠道出血。病理学变化 1.增加 (1)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血氧减少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支气管肺疾患;心功不全;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3)肿痛性红细胞增多症。(4)反应性红细胞增多症:肾小球肾炎;高铁血红蛋白血症。(5)脱水。(6)未成年的地中海贫血。2.减少 (1)正常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癌、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起源于基本粒子内的溶血,如:酶缺陷、膜异常、血红蛋白病、地中海贫血;起源于基本粒子外的溶血,如寄生虫病、中毒和由免疫作用引起的溶血;急性出血;脾功能亢进 (2)小细胞低色素贫血:铁缺乏;感染性贫血;一氧化碳中毒;维生素 B6 缺乏。(3)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恶性贫血;寄生虫病。医学决定性水平 高于此值之上考虑红细胞增多症。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为诊断贫血的界限,应继续寻找原因。考虑输血的决定性水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