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状零件内涨夹具设计说明书讲解44118.pdf





《管状零件内涨夹具设计说明书讲解4411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状零件内涨夹具设计说明书讲解44118.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专业课程综合设计说明书 题 目 管状零件内涨夹具设计 院(系)别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专 业 机械电子2 班 级 别 2010 级 学 号 1011113042 姓 名 肖晓杰 指导老师 郑亚青老师 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2014 年 1 月 2 目 录 第 1 章、设计任务介绍.2 1.1零件的工艺分析.3 1.2零件生产类型.3 1.3夹具设计任务简述.3 第 2 章、夹具设计.3 2.1方案选择.4 2.2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5 2.3夹具的夹紧力分析.7 2.4夹具体各个非标零件的确定.9 2.5各个非标零件表面粗糙度值、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的确定.12 第 3 章、夹具在机床上的安
2、装与调整过程分析.12 第 4 章、夹具设计的注意事项.13 第 5 章、夹具优缺点.13 第 6 章、设计小结.14 参考文献.15 第 1 章、设计任务介绍 3 1.1零件的工艺分析 下图为某工厂需要生产的管状工件。该工件毛坯沿轴线方向整个外圆表面在数控车床上一次加工完成;该工件上90、95、98、100等 4处有规定长度的直径部位,表面粗糙度应达到0 8um,需上磨床磨削;中段及尾段各有25 mm及 15 mm长的两段螺纹有待加工;最后有一段57 mm长的花键需要加工。这些部位均有同轴度要求。1.2零件生产类型 工件毛坯为模锻成型,沿轴线方向整个外圆表面在型号CK6140数控车床上一次加
3、工完成。为满足成批生产,针对该工件的加工工艺需设计一套夹具来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同时又能提高生产效率。1.3夹具设计任务简述 夹具是工艺装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机械产品的质量、生产率及生产成本。机械行业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的普遍使用,快速工装准备显得尤为关键。使用夹具可以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并保证零件的互换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使用夹具还可以扩大现有机床的应用范围,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资源。由于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推向市场的周期越来越短,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并制造出结构简单、夹紧
4、点固定、夹紧力可靠、能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和人为因素的不稳定性的夹具。第 2 章、夹具设计 4 夹具的设计不宜太复杂,在保证质量的生产率的前提下,应尽量简化结构,做到经济合理。该工件的通身需在数控车床上一次加工到预定尺寸,所以夹持内孔成了唯一可行的方案。2.1方案选择 方案一:方案分析:该夹具以M12 螺纹杆为夹具中心,四根压杆与压片和圆弧柱体压轴通过铰链连接。右侧M12 螺母固定,当工件装上后,通过锁紧与拧松左侧M12 螺母,使压轴向内外移动。当锁紧时,压轴向外移动,通过螺母作用使夹紧力向外,涨紧内孔,从而夹紧工件,达到装夹目的。同时,加工时工件右侧用顶尖顶住。当工件加工完毕,螺母拧松,压轴向着
5、轴心方向运动,从而松开工件。但是,该方案不太合理,因为压轴面积相对较小,向外的夹紧力会使管件内壁受一些集中应力作用,管状零件在数控车床上加工时易出现变形,导致不符合工件加工要求。同时,由于管件内壁直径较小,四根压杆较细,若螺母预紧力较大,压杆强度无法保证。方案二:5 方案分析:该夹具通过联接盘3与数控车床夹盘头部联接。利用M20螺母1控制心轴8左右移动,当工件装上后,螺母带动心轴向左移动,三个夹爪9在心轴的斜面作用下沿槽向外运动,涨紧内孔,准确夹持工件;当工件加工完毕,螺母控制心轴向右运动,夹爪向着轴心方向运动,从而松开工件。由于该工件的轴向尺寸相对径向尺寸比例较大,在加工过程中为防止轴线变形
6、,一端为内孔夹持的同时,另一端要用顶尖11顶住。该工件轴向尺寸比较大,在夹持工件时为防止轴线偏斜,要先加工出左边内孔及左端面,作为粗基准。上数控车床加工时,用此内涨夹具夹持左内孔并将左端面靠紧定位衬套6。这种机床夹具设计方案是合理的,因为一方面它保证了加工基准与定位基准,误差较小,能够满足要求。综合上述分析,管状零件内涨专用夹具设计采用方案二。2.2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 该夹具定位时,由心轴顶住夹爪向外,使管状零件内孔受4 个自由度限制,再由工件左侧的定位衬套补充定位,总共限制5 个自由度(除绕X 轴旋转自由度未限制外),属于不完全定位,但是是合理定位,满足加工要求。定位误差是由于定位不准确而引
7、起加工表面相对工序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 6 上的最大位移量,以dw表示。定位误差由基准不重合误差jb和定位基准位移误差jw两部分组成。基准不重合误差由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其大小为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之间的尺寸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化量。定位基准位移误差是由于定位副制造不准确或间隙配合引起定位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化量。基准不重合误差jb分析(此时,暂不考虑定位副制造误差和间隙配合,及定位孔径与工件孔径完全重合):由于待加工件是管状零件,加工外圆,其定位基面是管状零件70内孔,由心轴、夹爪、定位衬套组成的定位基准是中心轴线,而工序基准是管状零件中心轴线,即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
8、故不存在基准不重合误差,即基准不重合误差0jb。定位基准位移误差jw分析:由于心轴和夹爪要插入管状零件内孔,故它们与零件的配合方式是间隙配合,必然存在由配合间隙引起的定位基准位移误差。加工时,工件以孔中心线为定位基准在水平放置的心轴上定位,由于工件受重力的作用使工件定位孔与心轴和夹爪在上母线处接触,且非标准零件心轴与夹爪子都存在制造误差,心轴与本体的配合代号为7740hH,本体与管件内孔的配合 代 号 为7870hK,心 轴 外 径mm0025.040本 体 内 径mm025.0040本 体 外 径mm0030.070管状零件内径mm007.0039.070 故定位基准位移误差jw为 mmTT
9、Tjw063.0046.021030.021025.021025.02121212121管内本外本内轴外 所以,定位误差dw=基准不重合误差jb+定位基准位移误差jw mm063.0063.00 查阅资料可知,工件加工允许误差mm17.0允许,7 则有允许dw,故该定位方案合理。2.3夹具的夹紧力分析(1)夹紧机构:根据成批生产的类型所设计的该管状零件内涨夹具,采用的夹紧方式是螺旋夹紧机构方式,当工件装上后,M20螺母带动心轴向左移动,三个夹爪9在心轴的斜面作用下沿槽向外运动,涨紧内孔,准确夹持工件;当工件加工完毕,螺母控制心轴向右运动,夹爪向着轴心方向运动,从而松开工件。由于工件和夹具一起随
10、着主轴旋转,工件除受切削力作用外,还受到离心力作用,故要求夹紧装置产生的夹紧力足够。在该夹具设计中特意将夹爪设计成长方形块状,与管状零件的轴向接触长度为40 mm,以保证比较长的接触长度;其次在夹爪上设计出夹角为60的沟槽,增大夹爪表面与工件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增大夹持力。(2)夹紧力的确定:方法一(查表法):由于该夹具运用螺旋夹紧机构,其夹紧力可通过查机床夹具设计手册(1979 年 7 月,上海科学出版社,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洛阳农业机械学院、长春汽车厂工人大学 编 )表 2-18 可知,用扳手的M20 六角螺母的夹紧力计算:螺纹公称直径(mm)螺纹中径(mm)手柄长度(mm)手柄上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状 零件 夹具 设计 说明书 讲解 4411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