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古文陋室铭1336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内古文陋室铭13365.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翻译题】1.朗读“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停顿准确的句子是()。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文学常识 词语解释 句子翻译 本文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_(人名)。可以调素琴 素:_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译句:_ 3.无
2、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孔子云:“何陋之有?”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6.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D 2.刘禹锡 朴素,不加装饰的(在这里与我)谈笑的都是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跟我)往来的没有(一个)是没有学问的人。3.没有(嘈杂的)管弦乐声扰乱耳朵,(也)没有(繁杂的)官府公文使我身心劳累。4.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5.苔藓爬上台阶,使得台阶也显露出绿意;草色映入了门帘,室内也染成了青色。6.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或“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填空题】1.选文的作者是 代文学家刘禹锡。他写下的描绘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名句是:,。2
3、.“何陋之有?”的意思是 。题目是“陋室铭”,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原因是 。3.本文首尾呼应的句子是 与 。1.唐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有什么简陋呢?(有何陋)居室主人品德高尚(惟吾德馨/君子居之)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孔子云:“何陋之有?”【选择题】1.下列对“陋室不陋”的原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因为陋室处在一个有仙有龙的地方。B.因为陋室里住的是品德高尚的人。C.因为陋室环境幽美清雅,陋室生活恬然自适。D.因为陋室主人安贫乐道、情趣高雅。2.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首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仙”、“龙”比喻陋室的“室主”。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写了交往宾客的身份,以此表明作者孤傲的心情。C.从文中看,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D.作者把陋室与“诸葛庐”、“子云亭”相比,表达了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层通过类比点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B.第二层描写了来客学问渊博和生活怡然自适。C.第三层运用典故与名人名言证明“陋室不陋”D.全文借助陋室不陋体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思想。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以山与仙,水与龙的关系自然引出文章主旨。B.本文以陋室之景、陋室之人、陋室之事安排顺序。C.本文运用叙述、说明、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D.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物质享受和精神寄托两者的
5、取舍。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龙”和“仙”比喻道德高尚的人。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追名逐利的世俗生活的厌弃。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文中“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B.本文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来形容陋室之陋。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D.文中作者以诸葛、杨雄自比,含蓄表达了自己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7.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1.A 2.B 3.B 4.C 5.C 6.B 7.D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