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物理试卷(满分11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共28分;8-12有多个选项正确,每小题6分,共30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经典力学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适用于高速运动问题C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表示经典力学已失去意义D安培提出了场的概念并用电场线形象地描述电场2一个小球由足够高处由静止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它在01s、1s3s、3s6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A1:3:5 B
2、1:2:3 C D1:4:93在处于O点的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如图所示,以OA为半径画弧交OB于C,试探电荷+q由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W1;再把试探电荷由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W2;由C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W3。则三次电场力做功的大小关系为( )AW1=W2=W30BW1W2=W30CW1= W3W2=0DW2=W3W1=04如图所示,一颗人造卫星原来在椭圆轨道1绕地球E运行,在P点变轨后进入轨道2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论在轨道1还是轨道2运行,卫星在P点的动能都相同B不论在轨道1还是轨道2运行,卫星在P点的加速度都相同C卫星在轨道1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
3、加速度D卫星在轨道2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动量5现有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放在斜面上,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和2,两物体间用一根轻质弹簧连接,一起沿斜面加速下滑,如下图所示,在一起下滑的过程中,m1和m2之间的相对距离保持不变,弹簧的长度小于原长,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1 =2 B12C12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6如图所示,R1、R2为定值电阻,L为小灯泡,R3为光敏电阻,当照射光强度减弱时( )A电压表的示数增大BR2中电流减小C小灯泡的功率减小D电路的路端电压降低7如图,在水平桌面上固定一斜面体C,倾角为,斜面光滑,将两物体A、B叠放在斜面上,且同时由静止释放,若A、B相对
4、静止且接触面与斜面平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相对于物体B向上运动B斜面C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A、B、C三者重力之和C物体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可能为零D物体A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8如图所示,斜面体固定不动,一轻质弹簧沿光滑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部挡板上。分两次将质量为m1、m2(m2vB B运动周期TA=TBC它们受到的摩擦力fAfB D筒壁对它们的弹力NANB10斜面体ABC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小滑块在斜面底端以初速度v0=9.6 m/s沿斜面上滑。斜面倾角,滑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整个过程斜面体保持静止不动,已知小滑块的质量m=1 kg,sin37=0.6,cos3
5、7=0.8,g取10 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滑块上滑的位移大小为9.6mB.小滑块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为4.8m/sC.斜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恒定,方向变化D.小滑块上滑时斜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11如图甲ABC为竖直放置的半径为01m的半圆形轨道,在轨道的最低点A和最高点C各安装了一个压力传感器,可测定小球在轨道内侧通过这两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FA和FC。质量为01kg的小球,以不同的初速度v冲入ABC轨道,若FC和FA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10m/s2) ( ) A.小球在C点的最小速度为0.5m/s B.若FA=13N,小球滑经
6、A点时的速度vA的大小为 C.小球由A滑至C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小球由A滑至C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02J12.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物块,以速度=4m/s从右侧滑上正沿顺时针转动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两滑轮间的距离L=6m,已知传送带的速度为v1 ,若抛出点距地面高度为0.8m,抛出点与落地点间的水平距离也为0.8m,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2,在物块整个的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传送带的速率为2m/sB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4sC传送带对物块的摩擦力对物块做功为6D整个运动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为18二、实验题(2小题,共13分)13(6分)某同学为探究恒力做功
7、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1)实验时,该同学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_ (填选项前的字母)A保证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B选取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第1点与第2点 间的距离约为2mm的纸带来处理数据C把长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以平 衡摩擦力D必须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2)已知小车质量为0.2kg,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 m/s2,所用钩码的总质量为200 g。实验中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为纸带的起始点,A、B、C为纸带上选取的三个连续点。根据以上数据
8、,可知由O运动到B点时小车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 J,合力对小车做的功等于_ J(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14.(7分)(1)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1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个由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长度,如下左图所示,图示的读数是 mm。用下面的螺旋测微器测量圆柱体的直径,读数是 mm(2)某同学要测量此圆柱体的电阻,(电阻大约为2左右),为精确地测量其电阻,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电流表(量程,内阻约为);电流表(量程,内阻约为)电压表(量程,内阻);电压表(量程,内阻约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电源(电动势约为,内阻约为)
9、开关,导线若干为了使测量尽量准确,测量时电表读数不得小于其量程的,电压表应选 ,电流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器材代号)根据你选择的器材,请在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用所选器材的符号表示)三、计算题(共3小题 ,共39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12分)一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物块质量m2kg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物块动能Ek与其发生位移x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g=10m/s2,求:(1)x1m时物块的速度大小(2)x3m时物块的加速度大
10、小(3)在前4m的运动过程中拉力对物块做的功16.(12分) 如图所示,一光滑绝缘斜面体ABC处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 AB长05m、倾角为=370。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2m/s沿斜面匀速上滑(g=10m/s2,sin 370=06,cos370=08 ),求:(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的大小(2)若电场强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3)若电场强度减为原来的一半,小球运动到B点时速度大小17(15分)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带电粒子a、b在同一位置A以大小相同的速度射入同一匀强磁场,两粒子的入射方向与磁场边界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经磁场
11、偏转后两粒子都经过B点, AB连线与磁场边界垂直,求:(1)两粒子的轨道半径之比(2)两粒子所带电荷量之比(3)两粒子的运动时间之比物理试卷1. 【答案】B【解析】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错误;经典力学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适用于高速运动问题,故B正确;虽然提出相对论、量子论,但经典力学仍具有一定的价值,故C错误; 法拉第提出了场的概念并用电场线形象地描述电场,故D错误。2.【答案】D【解析】01s内的位移为,所以平均速度为,13s内的位移为,所以平均速度为,36s内的位移为,所以平均速度为,故平均速度之比为1:4:9,D正确3.【答案】D【解析】
12、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等势线为以O为圆心的同心圆。故AC两点电势相等。故从A到C,电场力做功为0,故W1=0,故A错。从A、C两点分别到B点做功不为0且应相等。故W2= W3不等于0,故BC错D对。4.【答案】B【解析】从轨道1变轨到轨道2,需要加速逃逸,所以在2轨道时速度较大,动能较大,故A错误;根据公式可得,故只要半径相同,加速度就相同,由于卫星在轨道1做椭圆运动,运动半径在变化,所以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在变化,B正确,C错误;卫星在轨道2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方向时刻在变,所以动量方向不同,D错误。5.【答案】B【解析】由题可得,化简得,所以21 ,故B正确。6.【答案】C【解析】当
13、R3的光照减弱,光敏电阻的阻值增大,故回路中的总阻值增大,总电流减小,由,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减小,故A选项错误;R2两端的电压,知R2两端的电压增大,故通过R2的电流增大,故B选项错误;由知IL减小,故小灯泡的功率减小,故C选项正确;电路的路端电压,总电流减小,知路端电压增大,故D选项错误。7.【答案】C【解析】同时释放两物体时,对两物体的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A+mB)gsin=(mA+mB)a,解得a=gsin,AB之间保持相对静止,选项A、D错误;根据牛顿定律,对斜面及AB整体,在竖直方向:,解得,选项B错误;对物体A:,解得f=0,故物体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可能为零,也可能不
14、为零,选项C正确。8.【答案】ACD【解析】因为两次运动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相同,即弹簧的弹性势能相等,下落过程中的重力势能减小量转化为弹性势能,故,因为m2vB,故A、B选项正确;对A、B作受力分析可得竖直方向平衡故f=mg,所以fA、fB大小未知,故C错,水平方向弹力N提供向心力 N =mw2r可得NA、NB大小不能确定,故D错。10.【答案】BD【解析】滑块沿斜面上滑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解得,设滑块上滑位移大小为L,则由,解得,故A选项错误;滑块沿斜面下滑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解得,根据,解得,故B选项正确;滑块沿斜面上滑过程,对斜面与滑块构成的系统受力分析可得,滑块沿斜面下滑过程,
15、对斜面与滑块构成的系统受力分析可得 ,故C选项错误而D选项正确。11.【答案】BD【解析】在C点时,由 得 =1m/s,故A选项错误;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在A、C两点所受轨道的弹力大小为FNA=FA,FNC=FC在A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故B选项正确;在C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至C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A至C的过程,由功能关系得 E损=|Wf|由以上三式解得损失的机械能为:E损=02J,故C选项错误而D选项正确。12.【答案】AD【解析】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加速度,速度减速到零向左的位移为,由题目条件可知,物块没有滑离传送带,当物块减速到零后以加速度a再向右加速运动,由平抛运动得:h
16、=,x=可以得到=2m/s,即物块从右端滑离时速率为2m/s,物块向右加速到传送带的速率后,物块的速度不再增大,所以传送带的速率为2m/s,A选项正确;物块向左减速到零的时间为,物块向右加速到与传送带共速的时间为,向右运动的位移为,还有,解得,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所以B项错误;向左减速过程和向右加速过程中,摩擦力为恒力,摩擦力对物块做的功为-6J,所以C项错误;整个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等于滑块与传送带之间的一对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摩擦力与相对路程的乘积,物块向左减速过程,传动带向右移动的距离为,产生的热量为,物块向右加速过程中,传送带运动的距离为,产生的热量,整个运动过程中摩擦
17、力产生的热量为18J,所以D项正确。13.【答案】(1)AC;(2)0369 、0376 (每空2分)【解析】(1)由于小车运动过程中会受到阻力,同时由于小车加速下降,处于失重状态,拉力小于重力,故要使拉力近似等于钩码的重力,要平衡摩擦力,以及要使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故AC正确。(2)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小车由O运动到B点时动能的增加量mvB2=02(192)2=0369J合力对小车做功为mgh=mgsOB=029.80192=0376J14. 【答案】(1)29.8mm 5.698mm (每空1分) (2);(每空1分)如图所示 (2分)【解析】(1)29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沂水县 第一 中学 2018 届高三 12 月月 物理试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