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广东公司集中供电拉远覆盖组网技术规范.doc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集中供电拉远覆盖组网技术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广东公司集中供电拉远覆盖组网技术规范.doc(7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移动广东公司集中供电拉远覆盖组网技术规范682020年5月29日文档仅供参考中国移动广东公司”集中供电、拉远覆盖”集成组网技术规范主编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编制日期: 3月 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总 则3第二章 无线设备41、无线设备安装41.1 BBU的安装41.2 RRU抱杆上的安装51.3 RRU铁塔上的安装71.4 室内走线梯81.5 走线槽的布放81.6 走线管81.7设备接地92、基站的线缆的布放92.1 通用电缆布放宜遵循要求92.2 专业线缆布放要求102.3 室外线缆的布放113、室外天馈系统123.1 天线安装123.2塔顶放大器133.3 室外跳线13第三
2、章 通信光缆与电力电缆共杆传送141、杆路测量141.1杆路定线141.2杆距和杆位141.3杆高151.4电杆的埋深161.5杆路拉线的选取162、杆路建设规格162.1建设规格162.2防护与接地163、线缆敷设183.1电力电缆的选择183.2电力电缆的敷设183.3电力电缆的分岔193.4电力电缆与通信光缆间的垂直净距203.5光缆吊线程式及安装203.6光缆程式及敷设203.7通信光缆架设高度要求203.8杆路经过林区等特殊路段的处理方法21第四章 配套部分231、室内机房部分231.1机房高度和面积231.2机房楼面荷载231.3机房建造要求231.4机房电源过电压保护241.5机
3、房照明241.6机房集中动力环境监控系统251.7机房防火251.8机房温湿度251.9机房空调251.10机房环境262、室外RRU支撑杆设计262.1钢结构材料要求262.2杆体部分设计要求272.3制造和运输282.4安装要求292.5使用维护293、电源配套部分303.1电源设备303.2电源设备的环境要求323.3设备供电分路的选取及电缆的敷设323.4标签353.5设备外观353.6电源设备调测354、基站接地354.1 联合接地354.2 机房地网354.3 铁塔地网的设计技术要求354.4 抱杆地网的设计技术要求354.5 室内接地汇集线354.6 入机房的接地引入线354.7
4、 室外天馈系统接地35第五章 安全与维护351、供电安全351.1系统用电安全351.2监控351.3防雷352、线路维护352.1通信光缆线路的维护352.2电力电缆线路的维护352.3其它35附录一、第二章参考资料35附录二、第三章参考资料35附录三、第四章参考资料35前 言为解决移动通信村村通供电施工难度大,市电供应不稳定的问题,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提出基站-拉远基站间实行”集中远供电”建网模式,即利用-现有基站通信电源作为拉远基站的电源输出点,经过电力架空输电方式,将基站电源送至射频拉远处。为实现中心基站-拉远基站间远程馈电,拟采用通信光缆与电源远供电电缆共杆敷设的方式。为了确
5、保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安全、通信设施用电运行安全、设施的维护安全和输电环境安全,在参考了电力和通信的相关规范的基础上,本技术规范对远程馈电方案的实施提出一些规定和建议。本技术规范旨在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通信覆盖新增和改造的无线工程建设提供技术规范和指导,也能够作为工程管理部门和维护部门对工程质量的质监和对工程竣工验收提供评分依据。”集中供电、拉远覆盖”方案简述:整个系统由主设备机房、共杆电力、传输杆路和远端覆盖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无线主设备机房由无线主设备、电源主设备(包含组合开关电源、蓄电池组、DC变换设备、逆变器)、传输主设备构成,负责提供稳定电源及无线、传输接入;电力电
6、缆共杆传输由满足电力工程规范的水泥杆和电力电缆、传输电缆组成,通信光缆与电力电缆共杆架空方式敷设和传送,电力电缆在上方,光缆在下方,同一路由仅敷设;远端覆盖系统由RRU、天线、避雷针和水泥杆组成;系统示意连接及应用范围如下图所示:图例说明:1 电力电缆2 传输电缆3 无线主设备机房4 无线主设备(包含原机房无线设备、BBU)5 电源主设备(包含组合开关电源、蓄电池组、DC变换设备、逆变器)6 传输主设备7 RRU8 天线9 避雷针10 水泥杆11 土壤示意第一章 总 则1.0.1本规范适应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以”集中供电、拉远覆盖”组网模式建设的工程设计,扩建、改建的工程设计也可参照
7、本规范意见执行。1.0.2 工程设计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防空、防震、环保等相关法律法规。1.0.3本规范意见与国家或行业相关技术标准有矛盾时,应优先以国家或行业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执行。1.0.4 特殊情况下,执行本规范意见个别条文有困难时,应充分阐述理由,提出解决方案并报相关管理部门备案。1.0.5本规范的解释和修改权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网络部。第二章 无线设备1、无线设备的选用与安装1.1 设备选用拉远设备可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的不同,具体选用不同类型的设备。当BBU安装于原有机房内时,可采用直流供电的BBU设备;当BBU安装于室外时,可采用交流供电的BBU设备。RRU的选用可根据安
8、装位置的供电情况、维护的简易性、综合线路路由情况和投资成本等因素选择采用直流供电设备或交流供电设备。1.2 BBU的安装1.2.1 BBU的安装固定宜遵循以下要求:1、 BBU应该安装在机房内或者具备防尘防水能力的室外型机柜内,BBU的工作环境的温度范围应控制在-5+45范围内。2、 BBU能够挂墙安装,挂墙安装时,BBU左右两边应该有不小于30cm的通风散热空间,面板前应预留至少800mm 布线和维护空间。3、 BBU挂墙安装时,设备下沿距地建议小于1.5米,便于操作维护。4、 BBU挂墙安装时,顶部应预留至少20mm 维护空间;底部面板距地面应预留至少800mm 布线及维护空间;前部至少留
9、出600mm 维护空间。 5、 BBU能够直接安装在19综合机柜中。1.2.2 BBU电源安装宜遵循以下要求:1、当BBU采用直流供电时,安装布线如下图所示:(1)、为BBU供电的直流电源,宜在直流电源供电侧加装标称工作电压范围在65V90V的SPD,SPD的通流量应大于15kA,SPD应就近接地。(2)、输入到BBU的直流电源应安装一个保护开关,BBU的电源线一端连接到开关,另外一端连接到BBU的电源输入端子上。 2、当BBU采用交流供电时,安装布线如下图所示:1、 BBU内已含有过压和过流保护装置,该设备自带防雷箱,在采用22V交流电供电是需先经过防雷箱。2、 输入到BBU的交流电源应安装
10、一个保护开关,BBU的电源线一端经过防雷箱连接到开关,另外一端连接到BBU的电源输入端子上。 详见第四章无线配套中”6 电源配套部分”。1.2.3 BBU传输安装宜遵循以下要求:1、 进入BBU的光纤应做绝缘处理。2、 光纤在走线过程中应加护套进行保护。3、 BBU和RRU之间的光缆必须使用无金属加强件的全介质光缆。4、 使用单模光纤时,BBU的光纤应在熔纤盒中进行光纤对接,然后再连接到RRU。 光纤的转接头应该为适合FC/PC型的安装接头。5、 熔纤盒与RRU之间的距离应小于2米,宜并行放置。6、 使用多模光纤时,应将光纤直接连接到BBU和RRU,中间不进行转接。7、 BBU与机房内的传输设
11、备应靠近安装,两者之间距离小于2米,E1线应直接互联, E1线的长度应小于5米。8、 BBU与机房内的传输设备宜进行等电位连接。9、 BBU的E1电缆不允许出建筑物架空走线。1.2.4 BBU告警安装宜遵循以下要求:机房内部的告警信息应连接到BBU的告警输入端口,告警信号线的长度应不超过5m。BBU 告警线用于将外部开关量信号上报给BBU。1.3 RRU抱杆上的安装1.3.1 安装RRU宜遵循以下要求:安装RRU的支撑杆应为RRU提供一个通风的工作环境,工作环境的温度范围在-33+50以内。RRU抱杆安装时,抱杆的直径应小于20cm。1、 为了保证散热和安装维护空间,RRU两边应提供不小于30
12、厘米的空间;底部应预留至少300mm 布线空间;前部应预留至少600mm 维护空间;顶部应预留至少500mm 维护空间。2、 天线和RRU及其附属设备应安装在避雷针45度半角的保护范围之内。3、 RRU所在的安装平台应提供遮阳蓬以避免RRU受到太阳辐射。1.3.2 RRU的电源防雷宜遵循以下要求:RRU的防雷连线如下图所示:(1)、拉远端在抱杆上的交流供电RRU,内置220/48整流模块,需提供最大通流容量15kA的内置防雷设备;在交流电源进入RRU之前需要提供SPD防雷,采用最大通流容量不小于100kA 的限压型SPD。(2)、防雷箱与RRU间线缆距离应大于5m,当防雷箱与RRU间直线距离达
13、不到5m时,应经过绕线,使线缆长度达到5m。(3)、RRU的交流供电线路上应串联一个保护开关,开关的通流量宜大于10A。 1.3.3 RRU的传输安装宜遵循以下要求:1、 使用单模光纤时,RRU的光纤应该在熔纤盒中进行光纤对接,然后再连接到机房的BBU。光纤的转接头应该为适合FC/PC型的安装接头。2、 熔纤盒与RRU之间的距离应小于2米,并行放置。3、 使用多模光纤时,应将光纤直接连接到BBU和RRU,中间不进行转接。4、 从远处过来的光纤如果有金属加强构件,必须将金属加强构件联接到抱杆上的接地点或者接地排。1.3.4 RRU的告警安装宜遵循以下要求:对RRU内部的告警线在安装时应进行防水处
14、理,外部告警线的长度应小于3米,外部告警线与天馈线和地线之间的距离应大于3cm。1.3.5 线缆连接顺序1、 当BBU单元及RRU单元工作电压为均为-48V时,采用BBU单元安装在室内,RRU单元安装于室外铁塔上的安装方式。其连接顺序为:24V(48V)直流电源-24/48DC-DC变换器-室外铁塔安装RRU。2、 当BBU单元及RRU单元工作电压为均为-48V时, RRU单元配置220/48AC-DC整流模块,采用BBU单元安装在室内,RRU单元拉远安装于室外平台上的安装方式。其连接顺序为:24V(48V)直流电源-24(48)/220逆变器-室内防雷箱内保护开关-室外拉远电力电缆远端室外防
15、雷箱内保护开关220/48整流模块-远端RRU。3、 当BBU单元及RRU单元直接供电电压为均为交流220V时,BBU单元安装挂墙安装于室外或者室内,RRU安装于天线远端。其连接顺序为:24V(48V)直流电源-24(48)/220逆变器-室内防雷箱内保护开关-室外拉远电力电缆远端室外防雷箱内保护开关220/48整流模块-远端RRU。1.4 RRU铁塔上的安装1.4.1 安装RRU宜遵循以下要求:安装RRU的铁塔应安装避雷针,天线和RRU及其附属设备应安装在铁塔的避雷针保护角保护范围内,铁塔塔体应在四角处分别连接地线到铁塔的地网。1、 铁塔上应满足RRU安装空间和承重强度需求,并保证RRU的固
16、定和连线不受影响。2、 在塔上安装时,RRU下面的操作安装空间大于30cm。3、 在铁塔上宜安装一条金属立柱,该立柱用于RRU的安装,该立柱的强度应得到保证。4、 铁塔上应设置接地排用于RRU的接地,接地排能够直接安装在铁塔的金属结构上,经过铁塔连接到地网。5、 天线馈线直接连接到RRU,馈线的外屏蔽层无须进行接地处理。6、 RRU应直接在塔上进行就近接地(5m范围内),安装时RRU壳体不应与铁塔进行绝缘隔离。1.4.2 RRU的电源防雷技术要求1、 电源线应该直接连接到RRU维护腔的电源接线端子。2、 进入RRU的电源线应做好防水处理。3、 直流RRU上塔安装时,如果电源线是屏蔽线,应将屏蔽
17、电缆剥皮露出屏蔽层,经过RRU上的压线端子进行接地。4、 直流RRU的屏蔽电源线在进入移动通信站机房入口处,应将屏蔽层剥开进行接地处理。电源线的外屏蔽层应经过接地线连接到机房的外部总接地排。5、 上塔安装的RRU如果为直流供电,则RRU本身应提供C级防雷的能力。6、 上塔安装的RRU如果为交流供电,则交流电源在输入RRU之前应有空气开关保护。7、 上塔安装的交流RRU的电源输入空开与RRU之间应有最大通流容量不小于100kA的SPD进行B级(CLASS I级)防雷,满足YD5098- 的要求。8、 交流RRU本身交流电源输入口应能够提供一个C级防雷的能力。1.4.3 RRU的传输安装技术要求1
18、、 使用单模光纤时,RRU的光纤应在熔纤盒中进行光纤对接,然后再连接到机房的BBU。光纤的转接头应为适合FC/PC型的安装接头。2、 熔纤盒与RRU之间的距离应小于2米,并行放置。3、 使用多模光纤时,应将光纤直接连接到BBU和RRU,中间不进行转接。4、 光纤应加装护套进行保护。5、 RRU与BBU之间的光纤宜使用无金属加强构件的光缆。如果该光缆带有金属加强构件,必须将金属加强构件进行接地。1.5 室内走线梯1.5.1 走线梯的布放宜牢固,平稳。竖立的走线梯必须垂直,平放的走线梯必须水平。 1.5.2 走线梯经过梁、柱时,宜就近与梁、柱加固。在走线梯上相邻固定点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2m。1.5
19、.3 为了不阻碍机架里空气与外界的对流,机架顶与走线梯的距离必须大于200mm;同时为了方便在走线梯上电缆的布放,走线梯与机房顶的净空距离宜大于300mm。1.5.4 走线梯必须作保护接地。接地方法:用一根不小于16mm2的接地线与总地线排连接,各段走线架接头处用16mm2电缆保持电气连通。1.6 走线槽的布放走线槽的布放宜牢固、美观。切割走线槽时,切口必须垂直整齐。走线槽的两端应安装盖子。1.7 走线管走线管宜整齐、美观,其转弯处应使用转弯接头。1.8设备接地1.8.1 无线设备的母地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35 mm多股铜缆;当总汇集线采用均压环形式时,设备可直接接入环形接地排而无需母地线。1
20、.8.2 设备母地线要求沿着走线梯内侧布放,且用绑带固定在走线梯边上。1.8.3 接地导线应采用铜芯导线。1.8.4 对于无线机架,应用截面积不小于25 mm的多股铜缆作为接地线与母地线连接,并用绝缘盒将连接点盖上。1.8.5 设备与母地线相接方向宜顺着地线排的方向。1.8.6 走线梯上母地线的每个接地点只能接一个设备,严禁两个或以上设备同接在母地线的同一点上。1.8.7 所有接地连接件必须有两点压接。1.8.8 不同类型的设备宜单独接入地线排(如无线架、电源架、天馈线、AC屏等),并在地线排处标明。1.8.9 当BBU在挂墙安装时,安装的位置应靠近机房的保护接地排,两者之间的距离应小于2米,
21、以便BBU就近进行接地。1.8.10 当BBU安装在19英寸机架或者机柜中时,机架或者机柜上应提供接地点,供BBU的保护接地线接地。2、基站的线缆的布放在移动通信站内布放电源线、信号线时,应满足一定的布放要求,以防信号被电磁干扰。互连的各种信号线、告警线、光纤,应套PVC套管加以防护。2.1 通用电缆布放宜遵循要求2.1.1 线缆的折弯半径要求:1、 馈线弯曲半径:7/8馈线250mm,5/4馈线380mm。2、 跳线弯曲半径:1/4跳线35mm,1/2跳线(超柔)50mm,1/2跳线(普通)127mm。3、 电源线/保护地线弯曲半径:电源线/保护地线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直径的5倍。4、 光纤
22、弯曲半径:光纤的折弯半径应不小于光纤直径的20 倍。5、 E1/T1 线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直径的5 倍。6、 信号线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直径的5 倍。2.1.2 线缆绑扎要求:1、 不同类电缆宜分开布放,不能线缆混扎于一束内,不能相互缠绕。2、 绑扎后的电缆应应相互紧密靠拢,外观平直整齐,无外皮损伤。3、 绑扎线扣时,线扣头朝同一方向,处于相同位置的线扣应在同一水平线上,线扣头应被剪平。4、 线缆安装完成后,必须粘贴标签或绑扎标牌。2.1.3 分类布放要求:1、 不同类电缆分开布放。2、 不同类电缆不得交叉布放。3、 不同类电缆平行走线,或使用专门的隔离物分开。2.2 专业线缆布放要求2.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移动 广东 公司 集中 供电 覆盖 组网 技术规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