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_分布特征与培育策略_杜侦.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首届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_分布特征与培育策略_杜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届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_分布特征与培育策略_杜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6 年第 18 期 第 37 卷 总 832 期 No.18, 2016 Vol.37 General No.832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39 首届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分布特征与培育策略 杜 侦 王梦麟 池丽泉 摘 要 通过对首届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在区域分布上,东部地 区获奖的数量、比例、等次呈现为 “多、大、高 ”,西部地区则为 “少、小、低 ”的格局;在产业分布上,获奖项目 的产业分布与我国三大产业的发展态势呈正相关,与第三产业相关的成果居主导地位;从获奖单位看,国家重 点建设职业院校是
2、获奖的主体;从成果主题内容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主题内容的成果 “体量 ”巨大,体 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成果占有优势地位;从成果完成方式来看,合作研究成果是获奖的 “生力军 ”。职业院校在 培育职教成果奖项目时,应顺应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发展趋势,把握我国职 教改革的发展方向和政策指向,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为中心,着力选准培育方向、选好培育项目、选拔项目负 责人、选配好项目团队、保障培育项目所需的时间和经费选录好成果支撑材料。 关键词 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分布特征 ;培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 2016) 18-00
3、39-08 2014 年,教育部在部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 选时,对奖项设置做了重大调整,在原来只评选 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的基础上,新增了 职 业教育教学成果奖 和 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两大类奖项。在首届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以下简称 职教成果奖 )评奖中,一共评出获 奖成果 451 个,占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总数 1320 项的 34.17%。见表 1。 表 1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奖情况(单位:项) 注: “ ” 处,因为此时未评选,故无数据。 在 451 个获奖成果中,奖项的等级分布如何? 区域分布如何?省际差异大不大?成果的产业分布 情况如何,与产业的相关度强不强?高职院校、中 职学校
4、获奖的均衡性如何?获奖成果 聚焦 在哪 些届次 奖项类型 第 一 届 第 二 届 第 三 届 第 四 届 第 五 届 第 六 届 第 七 届 高 等 教 育国 家 级 教 学成 果 奖 433 368 421 495 599 651 452 职 业 教 育国 家 级 教 学 成 果 奖 451 基础教 育国 家 级 教 学 成 果 奖 417 COMMENT 评 析 2 主题、内容上?这些成果是否反映我国职业院 校人才培养改革研究、创新和实践的最新成就? 是否体现国家对职业教育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 业为导向 产教融合 的总要求 ?是否与 建设现 作者简介 杜侦( 1962- ),男, 江西省教
5、育厅处长,研 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 理(南昌, 330000);王 梦麟( 1992- ),女, 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 理;池丽泉,江西师范 大学 基金项目 2012 年江西省教育科学 规划政策专项课题 “江 西省高校特色 发 展 研 究 ”( 12ZCZX0 03); 2014 年江西省科技 厅 软科 学 研 究计 划项目 “符 合 创新 型高端 人 才培养 路 线图制定 ” ( 20141BBA10 011), 主持人:杜侦 2016 年第 18 期 第 37 卷 总 832 期 No.18, 2016 Vol.37 General No.832 VOCATIONA
6、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39 代职业教育体系 总目标相吻合?面对 4 年一轮的国家级奖 项评选,职业院校教师、研究者如何设计出具有独创性、新 颖性、实用性,对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技能型人才 培养质量产生明显效果的人才培养方案?职业院校、职业教 育研究机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如何培育奖项?国家如何改 进评选办法?我们在全面分析获奖名单的基础上,尝试解答 上述问题。 一、职教成果奖的分布特征 本研究对首届职教成果奖奖项的等级分布、 区域分布、 省际分布、产业分布、层次分布、获奖单位类型分布情况进 行了分析研究,并对成果完成形式、成果主题内容开展了统 计归类和理性分析
7、。 (一)奖项的等级分布特征 统计结果显示,首届职教成果奖的等级分布呈顶部小、 底部大特征。本届职教成果奖共评出 451 个奖项,其中特等 奖 1 项,占奖项总数的 0.22%;一等奖 50 项,占 11.09%;二等奖 400 项,占 88.69%。 (二)奖项单位的区域分布特征 根据国家统计局将中国大陆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 区域的划分办法,本研究对获奖单位(若某成果有多个获奖 单位,则取第一获奖单位进行统计)的所属地区进行区域划 分。结果如表 2 所示。 表 2 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所获奖项分布概况(单位:项) 奖项 地区 特等奖 (%) 一等奖 (%) 二等奖 (%) 总数 (%)
8、东部地区 1( 100) 38( 76) 245( 61.25) 284( 62.97) 中部地区 0( 0) 7( 14) 79( 19.75) 86( 19.07) 西部地区 0( 0) 5( 10) 72( 18) 77( 17.07) 注:另有 4项二等奖成果(占比为 1%)为全国性协会获得。 300 学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获奖,余下 396 项的分布情况 为:东部地区245 项(占二等奖比例的 61.25%),中部地区 79 项 (占 19.75%),西部地区 72 项(占 18%)。 如图 1 所示,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三个地区的获奖 数量呈逐次降低的态势,构成 东强西弱
9、。东部地区在级 别的获奖数量上均居绝对优势。 (三)奖项的省际分布特征 在获奖数量的分布上,除了三大地区之间呈现出极为明 显的数量差异外,即使是同一地区,其内部各省之间也有明 显的数量差异,经济实力强、教育发展较快的省份在获奖数 量和质量(获奖等级)方面领先于经济实力较弱、教育发展 较慢的省份。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图 2 三大地区及各省市区的获奖数量图 如图 2 所示,从各省、市、自治区的获奖数量上看,获奖 总数前五名的省市均属东部地区,依次为人均 GDP 长期居全 国榜首的江苏( 59 项),经济总量多年居全国首位的广东( 45 项),人均收入长年稳居全国榜首的浙
10、江( 42 项),经济大省 山东( 33 项),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首都北京( 26 项)。 中、西部地区获奖数量较多的省市是该地区经济较发达的 省市,如湖南、重庆,以及近几年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下 迅速发展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获奖数量为 0 的省区(青海、西 藏)以及只有 12 个成果获奖的省区(如贵州、甘肃、宁夏、内 250 200 150 100 50 0 图 1 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所获奖项分布概况 特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蒙古)多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 由此可以看出,第一,首届职教成果奖奖项数量分布极 不均衡。以地区计算,东部地区在奖项数量方面处于绝对优 势的地位,占奖项总数的 6
11、2.97%。第二,省市之间获奖数量 相差很大。以省份计,获奖数量最多的是 59 项,最少为 0 项。 第三,无论从宏观层面的三大区域来看,还是从中观层面的 省一级行政区域来看,奖项数量的多少与该区域、该省市的 首届职教成果奖的特等奖仅 1 项,由东部地区的天津市 摘取。一等奖共 50 项,其中东部地区 38 项(占一等奖比例的 76%),中部地区 7 项(占 14%),西部地区 5 项(仅占10%)。二 等奖共 400 项,除去 4 项是社团组织(如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38 1 0 7 0 5 245 79 72 东部 中部 西部 59 数量 4245 33 26 19 23 22 1412 1
12、4 17 19 2 4 11 8 8 111110 13 10 1 1 4 0 2 0 2 3 北上 江 天河 辽 福山 浙 广海 山 吉黑 安 江河 湖 湖内 重 四贵 云 西陕 甘 青宁 新 广 京海 苏 津北 宁 建东 江 东南 西 林龙 徽 西南 北 南蒙 庆 川州 南 藏西 肃 海夏 疆 西 江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COMMENT 评 析 4 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可见物质条件、经济基础是职业教 育改革、发展、创新的一个重要前提。 另外,在研究中发现,各省、市、自治区高职院校数量与 获奖数量分布图基本呈正相关关系,但是中部地区多数省份 2016 年第 18 期 第 37 卷
13、 总 832 期 No.18, 2016 Vol.37 General No.832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41 79 76 70 66 63 66 59 52 50 42 4545 49 41 53 3342 35 48 35 2626 30 233334 23 12 26 19 14 17 14 10 17 2 4 11 8 8 111110 19 13 19 1 22 1 10 31 22 22 4 1 8 9 0 2 3 0 2 北上 江 天河 辽 福山 浙 广海 山 吉黑 安 江河 湖 湖内 重 四贵 云 西陕 甘 青宁新 广 京海 苏
14、 津北 宁 建东 江 东南 西 林龙 徽 西南 北 南蒙 庆 川州 南 藏西 肃 海夏疆 西 江 高职院校数量多,但获奖项目却比较少。见图 3。 比方面,均排第一,而与第一产业相关的成果最少、占比最 高职院校数量(单位:所) 90 80 获奖 数 量 ( 单 位 : 项 ) 小。 由表 3 还可以看出,一、二等奖 450 个获奖项目中,与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图 3 各省、市、自治区高职院校数量与获奖数量分布图 (四)奖项的产业分布特征 依据国家统计局关于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规定 :农、 林、牧、渔业属第一产业;采矿、制造、电力、热力、燃气、水 业、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
15、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 行业都属于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据此,本文提出 奖项的产 业分布 概念,将职教成果奖获奖项目的所属产业进行了关 联、归类、划分。具体做法是,以成果关键词覆盖的领域与 某次产业的相关度来划分成果的产业归属。如,把 对接现 代农业产业链,构建高职涉农专业链的探索与实践 划入与 第一产业相关的成果,把 钢铁生产全仿真实训系统的开发 与应用 划入与第二产业相关的成果,把 高职金融保险专 业 三阶递进混成式 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划入与第三产 业相关的成果。在统计中还发现,有 20 个成果出自军事院 校,它们既不便划入第一产 业,也难以划入第二、第三产业, 因此,本研究将它们单列
16、计算。结果如下: 表 3 各奖项的产业分布情况 (单位:项) 第一、二、三产业相关的成果比重分别为 4.88%、 11.31%、 79.38%。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 2013 年我国第一、 二、三次产业的生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 9.4%、 43.7%、 46.9%1。上述两组升幂排列的数据表明,首届职教 成果奖的产业分布比重呈现为 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第 一产业 的结构,且与我国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 的结构相一致。 可见,首届职教成果奖获奖项目所属产业分布与目前我 国三大产业的发展状况呈正相关。这组数据还显示,我国职 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相
17、关度呈强相关,职业教育的研究与 实践与社会需求相符合,职业院校在服务产业发展、为社会 经济发展培养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改 革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五)获奖成果的教育层次分布特征 在本文中,获奖成果的 教育层次分布 指教学成果归 属于职业教育的哪个层次,统计结果如图 4 所示。 其他 26 6% 中等职业教育 151 33% 高等职业教育 274 61% 由表 3 可知,获得特等奖的项目为与第二产业相关的成 图 4 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获奖数量和占比 表 4 获奖成果所属教育层次分布(单位:项) 果。在一等奖的 50 个获奖奖项中,与第一产业相关的成果有 4项(占 8%
18、),与第二产业相关的有 1项(占 2%),与第三产业 项目分类 奖项、比例、 数量 特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相关的为 42 项(占 84%),军事类有 3 项(占 6%)。由此可以看 出,在一等奖奖项中,与第三产业相关的奖项数量最多,比 例最大。 在二等奖的 400 个获奖奖项中,与第一产业相关的成果 有 18 项,占 4.5%;与第二产业相关的有 49 项,占 12.25%;与第 三产业相关的为 316 项,占 79%;军事类有 17 项,占4.25%。可 以看出,在二等奖中,与第三产业相关的成果在绝对数和占 奖项 所属 产业 第 一 产 业 特 等 奖 一 等 奖 二 等 奖 合 计 项
19、目 数 比例 项 目 数 比例 项 目 数 比例 项 目 数 比例 0 0% 4 8% 18 4.50% 22 4.88% 第 二 产 业 1 100% 1 2% 49 12.25% 51 11.31% 第 三 产 业 0 0% 42 84% 316 79% 358 79.38% 军 事 类 0 0% 3 6% 17 4.25% 20 4.43% COMMENT 评 析 6 成 高等职业教育 果 中等职业教育 层 次 其他 特等奖只有一个, 花落 高等职业教育层次里(天津 中德职院)。在一、二等奖获奖项目中,高等职业学校分别获 得 29、 244 项,占比分别为 58%、 61%;中等职业学校
20、分别获得 16、 135 项,占比分别为 32%、 33.75%。可以看出,获奖成果约 有 2/3 归于高等职业教育。见表 4。 数量 比 例 数量 比 例 数量 比 例 1 100% 29 58% 244 61% 0 0.0% 16 32% 135 33.75% 0 0.0% 5 10% 21 5.25% 2016 年第 18 期 第 37 卷 总 832 期 No.18, 2016 Vol.37 General No.832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41 (六)获奖单位类型的分布特征 在本研究中,获奖单位类型系指成果完成单位的性质 归属,即它是
21、教学机构还是科研机构,是政府机关还是非政 府机构、社团组织。在研究过程中,又把教学机构分为国家 示范性高职学校、骨干高职学校,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省 级示范性高职学校,一般职业院校,军事院校,本科院校。 表 5 获奖单位的类型分布表 (单位: 个) 是由一个单位独立完成,还是由多个单位合作完成。多个单 位共同完成一个成果的情形又分两种:一是同一类型单位 之间的合作完成,另一种是不同类型单位之间的合作完成。 前者如职校与职校之间合作完成,后者如学校与政府机关合 作完成,学校与科研机构合作完成,学校与企业公司合作完 成。统计结果见表 6。 表 6 成果完成形式分布概况(单位:个) 注:特等奖只有一
22、个,由教学机构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获得。受表格空间所限,不单独 列入表内。 本文以成果第一完成人(即排位第一的获奖单位)为依 据,对获奖单位所属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第一, 唯一的一个特等奖是由教学机构完成的; 90%的一等奖成 果, 73%的二等奖成果是教学机构完成,说明各级各类教学 机构是职教成果奖的获奖主力军。第二,由科研机构、政府 机关、 NGO 社团作为成果第一完成人完成的获奖项目共32 项,说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不仅是学校关注的问题,而且已 经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参与。在获奖单位中,军事院 校有 20 所,表明我国军事教育的教学建设、改革、研究与实 践成果得到了认可。见
23、表 5。 在 50 个一等奖的完成者中,由国家示范性高职学校、骨 干高职学校,国家重点中职完成的有 35 个,占一等奖总数的 70%;在 400 个二等奖完成者中,由国家示范性 高职学校、骨 干高职学校、国家重点中职学校以及省级示范性高职学校完 成的成果占比为 59%。这一方面反映了进入政府重点建设单 位行列的职业院校对本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和研究非 常重视,另一方面说明高质量的教学成果与重点职校优秀的 师资力量、丰富的教育资源、较强教育科研能力以及国家的 重点投入是分不开的。一般职业院校获奖总数分别占一、二 等奖的 8%和 25.75%,说明普通职校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 综合实力,找准自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首届 职业教育 国家级 教学 成果奖 分布 特征 培育 策略 杜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