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2.0能力研修总结范文(8篇).docx
《信息技术2.0能力研修总结范文(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2.0能力研修总结范文(8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信息技术2.0能力研修总结范文(8篇)信息技术2.0力量研修总结1 其次小学自20xx年9月25日接到区教育局转发20xx年汕头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力量提升工程2.0“整校推动”工作通知以后,正式启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力量提升工程2.0工程”研修培训活动,在中国研修网工程组治理员、濠江区教育局教师进展中心指导下,按部就班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截止到11月底,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力量提升工程2.0工程研修学习已全部合格。为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师信息化队伍建立,不断探求新方法、总结新阅历,现将此次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力量提升工程2.0工程开展的“整校推动”信息化建立校本研修活动做如下总
2、结: 一、重视领导,明确分工 1、成立领导小组,供应组织保障 20xx年10月至11月中旬,学校领导及信息技术治理团队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坐下讨论信息技术应用力量提升工程2.0工程相关活动的时间、内容、形式、成果等细节工作。为有效落实此次任务,务必使全部教师在研修活动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力量得到提升,学校讨论打算,成立了以洪祥荣校长为首及信息技术应用骨干教师组成“学校信息化治理团队”小组,详细操作落实研修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工作,为此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力量提升培训工作供应组织保障。 2、明确任务内容,组织分工实施 在学校信息化治理团队的指导下,结合培训内容将此次提升工程活动任务明晰化、详细化,围绕三个
3、力量点梳理出线上研讨活动、线上听评课、研修作业及线下活动并加以实施。在研修活动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学校确定的3个教研组长起到了不行无视的定性作用,他们既要按学校要求严格推动工程实施,还要准时处理、反应组员在培训过程中消失的各种问题。各教研组有条不紊地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二、抓落实促研修 1、重视监管落实,扎实开展培训 研修活动的顺当开展离不开学校合理有效的监管。学校监管人员主要分为:校级主管领导,信息团队人员、教研组长。监管人员在工作中各司其责、相互协作,在上下联动的过程中准时有效的解决研修过程中消失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依据学校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结合信息技术应用力量提升工程线下研修活动需求,学校
4、教育处设安排了相应的研修活动,结合11月份开头的以课堂实践为载体的校本研修活动。全部活动详细到研修的每个重点环节都有作业要求,都有记录留痕,为线下作业的上传和简报制作等工作提前做好了资料预备。 2、明确研修主题,有效推动培训 考虑到参培教师对微力量点的理解和选择,经学校治理团队讨论打算,由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对其所属教师的微力量点进展统一规划,并要求每个教研组在明确了三个微力量点的根底上确定研修主题,分步开展研修活动。各教研组长在明确研修主题之后,都能积极的带着组员在教育处的指导下开展主题研修活动。通过一步步的推动,打破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瓶颈,让全部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力量在此次活动中得到提升,
5、在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推精品,助反思 1、理清活动形式,打造研修精品 在此次信息技术应用力量提升工程2.0培训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采纳边学习边推动,边反应边更正,边应用边提升的形式开展研修活动的。通过明确环节、反应问题、布置任务、召开教研组长研讨会等细致工作,不断推动提升工程工程实施。教研组长依据研修活动安排和校本平台实际工作需要,带着组员共同研课磨课,并推选出一名优秀教师做组内展现课,打造精品课堂案例。 2、强化力量提升,注意分析反思 此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力量提升工程2.0工程开展的目的旨在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力量,学校在进展“整校推动”校本研修活动的时候,力争多角度思索,
6、力求多方位入手,通过修理维护信息化教学设备、设计实施多载体活动、校内学习培训考核制度等方法,为教师创立良好的信息化教学学习实践环境,为教师信息化教学力量的提升工作奠定坚实根底。在整个工程推动过程中学校着重抓好三个重要环节,促进教师养成良好教学习惯: 一是评估。通过精确的自我评估,明确研修目的、预期效果和成长方向; 二是分析。通过撰写教学设计,回忆课堂教学过程,找出其中的优缺点,优点加以利用,缺点努力回避; 三是反思。通过撰写课后反思报告,从对教学实践的再思索中总结阅历教训,反观自我得失,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信息技术应用力量提升工程2.0工程是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升级,我校紧紧跟随这次培训行动,努
7、力建立信息化进展环境,强化熬炼信息化师资队伍,为实现信息技术教学建立的美妙将来奠定坚实根底。 信息技术2.0力量研修总结2 校本研修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进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必需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准时发觉、讨论和解决学生教育和治理工作中的新状况、新问题,把握其特点、发觉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通过这次信息技术力量提升工程2.0的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研修的重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校本研修已成为教师可持续进展的有效平台。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
8、社会的需求。 本学期,我仔细参与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动身,加强学习,相互沟通,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业务水平,从各个方面不断完善自己。以讨论的眼光端详、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现将研修成果总结如下: 1、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勤于学习思索,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学问,新技能。从而不断探究教育教学新规律。工作生活中积极参加线上培训学习,并与学友沟通沟通,开拓自己的视野,对于课堂教学进展积极的思索,多学习信息技术,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2、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积极开展课堂教学讨论,不断探究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寻常教学中严格要求自己。仔细做好教学常规,并进
9、展有效性的探究好讨论。将在培训中学到的好的思路好的方法,以及应用信息技术中搜集、制作的好的素材,都运用于日常教学中,以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力量和效果。 3、形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采纳敏捷运用多种活动方式,深入了解并准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边学习边实践。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和同事共同探究。常常反思自己在备课时、上课时有哪些缺乏,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在不断的探究、创新、总结中,丰富和完善了课堂教学,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效果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通过这次研修学习,我仔细地学习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力量课程,使自己具有了更高的职业
10、道德水平,更扎实的教育教学力量,更宽阔的学问背景,更快地适应了信息技术飞速进展的需要。 “老骥伏枥,壮志不已”。在今后的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将连续紧跟时代的进展,努力学习,再接再厉,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信息技术2.0力量研修总结3 信息技术应用力量是新时代高素养教师的核心素养,通过信息技术培训学习赋能教育教学,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质量,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立的根底工程。依据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力量提升工程2.0整校推动实施指南(简称力量提升工程2.0)和根据XX自治区教育厅关于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力量提升工程2.0工程的通知精神,xxx小学自20xx年3月信
11、息化2.0培训工程启动以来,坚持以整校推动为根底,围绕总体目标,强化治理,优化指导,稳步推动,截至目前根本完成培训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师信息化队伍建立,不断探求新方法、总结新阅历,现将这次学校此次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力量提升工程2.0工程开展的“整校推动”信息化建立校本研修活动做如下总结: 一、重视领导,明确分工 1、成立领导小组,供应组织保障 开学初至10月中旬学校领导及分管信息技术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坐下讨论信息技术应用力量提升工程2.0工程相关活动开展的时间、内容、形式、成果等细节工作。为有效落实此次培工程,务使全部教师在研修活动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力量得到提升,
12、学校讨论打算,成立了以校长为首及中青年信息技术应用骨干教师组成“学校信息化治理团队”小组。详细操作落实研修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工作。为此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力量提升培训工作供应组织保障。 2、明确任务内容,组织分工实施 在学校信息化治理团队的指导下,结合培训内容将此次提升工程研修活动任务明晰化、详细化,围绕三个微力量点梳理出线上网络学习10学时和集中面授90学时两个局部(集中面授:选择三个微力量、观课计时;线下:组织公布研修活动、公布公告、公布研修规划、设计上传信息化教学设计、设计上传作业),并成立xxx小学综合组坊,有目的的、有规划的、有成效的加以实施。在研修活动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准时处理、反应组
13、员在培训过程中消失的各种问题。本次培训我校共有12名教师参加,截止到11月底,xxx小学12名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力量提升工程2.0工程研修学习已经全部合格。如图: 二、抓落实,促研修 1、重视监管落实,扎实开展培训 研修活动的顺当开展离不开学校合理有效的监管。学校监管人员主要分为:校级主管领导、,教研组长。监管人员在工作中各司其责、相互协作,在上下联动的过程中准时有效的解决研修过程中消失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依据学校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结合信息技术应用力量提升工程线下研修活动需求,学校教育处设安排了相应的研修活动:结合10-11月份开头的以课堂力量评价为载体的其他学科校本研修活动。全部活动详细
14、到研修的每个重点环节都有天数限制,都有作业要求,都有记录留痕,为线下作业的上传和简报制作等工作提前做好了资料预备。 2、明确研修主题,有效推动培训 考虑到参培教师对微力量点的理解和选择,由坊主对其教师的微力量点进展统一规划,并要求每个教师在明确了三个微力量点的根底上确定研修主题,分步开展研修活动。各教师在明确研修主题之后,都能积极的开展主题研修活动。通过一步步的推动,打破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瓶颈,让全部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力量在此次活动中得到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综合实践阅历 通过本次培训,帮忙教师们实现了教育理念的更新和专业学问力量的提升,教师们受益匪浅,营造出有利于
15、教师教研的气氛,扎实推动了校本教研活动“步步有实效”,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形成了有效的教研机制。 信息技术2.0力量研修总结4 一、帮忙各科教师具备适应现代教育的信息技术力量。 在现代社会中,广阔教师要学好现代教育技术的根本理论,要注意把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同时还必需要加强学习教育根底理论学问和专业学问,注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是制造高质量、高效益教育的迫切要求。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必需要以教师的学问构造更新和教学的根本素养提高为起点。教师只有努力适应时代的要求,具备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养。并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信息素养不断提高,推广信息技术,
16、最终到达培育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二、拓展培训渠道,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力量,为专业化进展打下根底。 首先,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让教师从观念上内更新,理解整合的内涵:不是简洁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帮助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从思想上达成共识;其次,加强教师队伍建立,针对师资现状,确定培训内容:即:计算机意识、学问、技能与态度;学科教育理论与学科最新进展;教育技术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最终,供应展现平台让教师通过“设计实践反思再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素养。积极创设气氛,将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力量。 (一)培训方式上 1、走出去,请进来。选派骨干教师参与培训,请周边学校优秀的信
17、息技术教师到学校进展讲课。 2、定时学习,以骨干带全体。做好校本培训 3、进展考核,严格把关。 4、通过教师之间相互观摩、相互介绍阅历、相互切磋等形式,提高教师运用计算机帮助教学的创新力量。 (二)培训内容上 主要侧重信息技术操作力量,实施“硬考核”。培训内容分为四个阶段:根本技术阶段、开发技术阶段、整合技术阶段、技术娴熟阶段。 1、根本技术阶段。主要培训内容是Windows的操作技能和Office的使用方法,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根本力量,主要解决信息技术“怎么使用”的问题; 2、开发技术阶段。主要培训内容是工具软件,像Flash、Photoshop等,主要解决信息技术“能做什么”的问题; 3
18、、整合技术阶段。主要培训内容是信息技术与课例讨论相结合起来的培训,主要解决信息技术“为什么用”的问题。 4、技术娴熟阶段。主要的培训内容是Office中的Powerpoint、Frongpage和Flash的根本使用方法,主要解决信息技术“怎么样用好”的问题。 三、加强整合教学问题反思,为讨论型教师进展开拓思索之路。 教学反思是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方法,把握新的教育技术,提高自己的一个重要途经。教师不仅要重视根底理论的学习,更要特殊重视把握“诊断性”讨论方法,重视发觉问题,解决问题和教育教学实践力量的进展,突出对教学和实际情境与自身教育阅历的分析与反思。在实施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时,留
19、意以下原则: 1、要明确以课程为本的信息技术整合目标,坚持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进展需求的方式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终极目标是学生的进展而不是技术的有无、多寡和先进与否。在教学中是否使用信息技术、使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如何使用信息技术都应效劳于课程、教学和学生全面进展的需要。在理解信息技术整合的目标时,应避开“技术本位”的目标取向,避开单纯为了炫耀技术的优势,而偏离课程培育目标或无视学生的体验和进展。同时,作为学科教师,要留意处理好学科本体目标与进展目标之间的关系,不管采纳何种技术、何种应用方式,应首先保障本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此根底上将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等进展性目标有机融合进来,不能在学生
20、未把握本事域或本学科必备根底学问、根本技能时,就本末倒置地培育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或其他力量,并影响课程根本目标的实现。 2、在追求课程“效果”的同时兼顾“效益” 假如不采纳信息技术就可到达很好的教学效果甚至更佳教学效果时,我们就应当尽量不要刻意地使用信息技术。不能不加选择地将信息技术用于全部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中;当有多种技术方案可供选择时,利用低本钱的技术解决方案就能到达一样的、甚至更好的教学效果时,就不要脱离实际地一味追求技术奢华和技术时髦。我们在评价信息技术应用效果时,应留意考察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学生的学习及其全面进展是否有效、应用是否适度,而不要过多关注技术应用的多寡和技术是否前沿高端。在
21、学校具有不同层次技术设备时,也应留意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集胜利能,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教学技术结合使用,不能由于购置了新设备就盲目地弃置原有技术设备。 3、在选择或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和学习活动时,应追求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变革的相互促进 教师应留意有机组合各种技术手段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帮忙和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问题解决、沟通协作等学习活动,并积极探究和组织学生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中特有的学习方式,如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远程协作学习等,实现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变革之间的相互促进和有机结合。肯定要留意避开利用信息技术进展“机械电灌”,或有了信息技术支持反倒不利于学生进展的教学方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 2.0 能力 研修 总结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