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2教学反思.docx
《中班音乐教案2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音乐教案2教学反思.docx(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中班音乐教案20篇教学反思 第1篇、中班音乐咏鹅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1、在把握古诗咏鹅的根底上,感受歌曲的美丽旋律与浓浓诗意。2、用动作、绘画等形式表现歌曲的意境。3、体验文学、动作、颜色等艺术美带来的开心心情。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与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欢乐。活动预备:1、已会念古诗咏鹅,初步了解作品大意。2、人手一盒彩笔,白纸一张。活动过程:一、在杨柳青乐曲声中进教室。二、复习歌曲小蝌蚪。(1)唱出歌曲中的三拍子、两拍子节奏。(2)进展歌表演。三、观赏歌曲咏鹅。(1)集体念古诗泳鹅。(2)倾听观赏歌曲。(3)争论歌曲特点:歌曲中有的地方很
2、连贯,有的地方很断顿,就像看到:鹅伸着脖子向天嘎嘎地叫,像唱歌一样。洁白的身体浮在碧绿的水面上,鲜红的脚掌在清清的水里划着,泛起阵阵波浪。(4)重复倾听。进一步感受其美丽旋律。(5)边听歌曲,边做即兴动作。四、在歌曲录音的反复播放中,幼儿即兴画出歌曲的内容,并在画完后,边看自己的作品边跟随歌曲轻声哼唱,表达活动带来的愉悦。(一)猜谜导入主题,激发幼儿兴趣。(1)活动开头,我说出谜语“头戴红帽子,身披白袍子,脚穿红袜子,唱歌伸脖子”让孩子们猜一动物的名称,多数孩子都能在积极动脑思索后猜出谜底是鹅。这样的导入,不仅让孩子开动脑筋还激起了孩子深厚的学习兴趣。(2)教师:在唐朝的时候有个诗人叫王骆宾,
3、他小时候很喜爱大白鹅,觉得大白鹅在水里的样子很漂亮,于是写了一首诗,叫咏鹅。(二)由画入境,感知古诗大意及韵律1、诗歌观赏,利用视频放大画面,调动幼儿视觉感知古诗中描绘的风光。2、教师:小朋友们知道这首诗吗?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吧!“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主要目标是让幼儿在学会古诗的根底上进展歌曲的观赏和演唱。这首咏鹅生动的描绘了鹅在水中的漂亮姿势,在本次歌曲演唱中可以让幼儿用身体动作加以表现,从而理解曲调,较连贯的进展演唱。一、古诗朗读,加深对诗的理解这首古诗短小精湛,为孩子所熟识与喜爱,所以这一环节中,我带着幼儿有感情的进展朗读,以富有韵律感的语调来
4、朗读这首诗,加深幼儿对诗的理解与喜爱。二、观赏歌曲,用动作把握歌曲曲调。歌曲咏鹅曲调委婉、曲折,具有古典感。跳音和连音的有机的结合让歌曲更具韵律感。这种曲调的歌曲对孩子们来说还是第一次接触。观赏完一遍歌曲后,很多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觉得这首歌曲非常好听、很美丽、很特殊。但我考虑到让孩子进展演唱还是有肯定困难,于是在观赏这首歌曲时,我请幼儿创编简洁的动作,然后依据他们创编的动作进展韵律的编排,让动作与歌词旋律相匹配。如第一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请小朋友用手的动作创编鹅儿瘦长美丽的脖子。前两个“鹅、鹅”时用手掌表示鹅儿的头向前伸两次,表示跳音。第三个“鹅”依据曲调,节奏放慢,用手臂和手
5、掌摇摆的动作表示鹅儿甩甩头快乐的样子,从而感受第一句“鹅、鹅、鹅”中跳音和延长音的不同特点。后两句我用同样的方法进展教学,孩子们在动作表现的过程中自然的理解了歌曲的曲调,并能用自己的动作加以表现。三、动作帮助,歌曲演唱轻松自然。由于其次环节采纳了动作的创编与表现,孩子们对唱曲的有了很好的理解,所以在歌曲演唱环节中,我引导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来表现鹅儿的漂亮,这时孩子们自由动作的表演帮忙他们更好的把握了歌曲曲调,幼儿演唱的很投入,很轻松自然。幼儿音乐学习的过程是认知和情感相互影响作用的过程,在幼儿艺术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幼儿的情感、思索和身体感受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激活幼
6、儿的感悟力和表现力。我想敏捷的化解难点、充分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享受与欢乐是一个胜利的艺术活动需要遵循的地方。第2篇、中班音乐活动办家家教案反思活动目标 1、在图示中学习演唱歌曲,把握XXX|XXX|XXXX|XXX的节奏。 2、运用接唱和分角色唱等多种独唱方式稳固歌曲,并替换式创编歌曲,体验其中的乐趣。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与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4、观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好玩的特点。5、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活动预备办家家图谱,节奏图,其它菜肴的图片若干。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你们有没有玩过办家家嬉戏?你在办家家时有没有玩过炒菜吗?怎么炒?”(引导幼儿用
7、动作表示)(引出炒菜玩办家家)(出示图谱)二、倾听歌曲。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办家家、炒小菜吧!认真听。 1、师清唱歌曲。唱到“炒小菜”时用动作表示(帮助)。 师:歌曲里哪一句最有意思? 幼儿尝试演唱,教师示范唱。(带着幼儿一起来学唱)(读歌词)。 2、出示XXX|XXX|XXXX|XXX|的节奏图,跟着节奏说一说。 师:这段歌词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这是说唱法,可以让歌曲更有节奏感。(幼儿有节奏地拍手和炒小菜一遍) 3、师:看图谱,把你学会的局部唱出来。 集体尝试演唱(教师指图谱)有哪句不会唱? 三、用不同的语速稳固练习歌曲。 1、师:今日这么多的客人教师,我们要炒许多的菜。菜刚下锅,我们用
8、小火渐渐炒。渐渐唱出来。(慢速) 评价:幼儿边看图谱边唱。 菜还没有炒好的,我们用大火快快炒。快快唱出来。(快速) 评价: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唱或有好的坐姿唱。 2、看图谱,集体演唱。 师准时订正不对的音调,(认真听,这句怎样唱的更好听?) 四、不同形式来演唱。 师:你们都是能干的小厨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合作演唱。 (1)接唱法。 (2)分角色对唱。(男女对唱,3-5名幼儿炒小菜) 活动延长:自主选择,结伴表演唱。 师:你们看,这里还有个圆圆的大锅子呢!还有许多菜需要我们一起来炒呢!请幼儿自己选择一局部人做小菜,一局部人做厨师,一起来炒小菜吧!活动反思歌曲办家家本身就是依据“办家家”这个嬉戏改编
9、而来的,它来源于幼儿生活,布满儿童情趣,深受幼儿宠爱。其中旁白局部节奏性特殊强,朗朗上口,也正是这个地方可以给孩子一个拓展的空间。本活动通过嬉戏贯穿整个各活动,让孩子在轻松开心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活动中,孩子们对嬉戏的兴趣和积极性都很高,对于节奏的把握也比拟好,在学会边唱边表演的同时,注意了声情并茂的沟通,对他们音乐活动中嬉戏的形式合作嬉戏得到一种熬炼。第3篇、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大树妈妈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感受乐曲轻松,开心的情调,并理解歌词内容。2、尝试用不同的身体姿势来表现大树和小鸟。3、结伴表演大树和小鸟,表现角色间相亲相爱的情感。活动预备:1、多媒体课件2、大树和小鸟头饰若干活动过程:
10、一、谈话,唤起已有阅历。1.我们都有妈妈,妈妈喜爱你吗?你爱妈妈吗?2.(出示ppt图片1)大树妈妈也喜爱你们,今日教师带来一首好听的诗歌大树妈妈。3.教师念一遍儿歌,放音乐,引起幼儿留意。1)这首歌好听吗?2)这首歌听起来有什么感觉?3)你喜爱歌里的哪一句?(多提问几个小朋友),小朋友喜爱哪一句,教师就清唱哪一句。4)听音乐再次观赏,幼儿跟唱,并随着旋律轻轻晃动身体。这首歌听起来特别舒适,好听,我们再来听一遍吧!你们轻轻的晃动身体和教师一起唱。二、教师讲故事大树妈妈,提问幼儿1.大树每天怎样为为小花、小草们遮风挡雨呢?(举着茂密的叶子)大家都叫它什么?(大树妈妈)2.小鸟为什么叫大树妈妈呢?
11、(大树妈妈用树叶做成了一个暖和的摇篮,随着风儿摇呀摇,在大树妈妈的怀抱里,小鸟甜甜地进入了梦乡!)3.教师总结:原来鸟妈妈出去捉虫不在家时,小鸟可怕了,大树就像妈妈一样,小鸟和大树妈妈相亲相爱,小鸟把家安在了大树上,大树妈妈随着风轻轻摇动树枝,沙沙的声音似乎在为鸟宝宝唱摇篮曲。下雨了,大树妈妈那长着叶子的手臂就像撑起的一把伞,为鸟宝宝拦住风雨。三、让幼儿介绍自己的妈妈,你们想对妈妈说什么?让幼儿观看青蛙妈妈爱护孩子和小燕子妈妈爱护孩子的图片四、教师播放大树妈妈视频,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大树妈妈的.爱。五、请若干名幼儿与教师分角色表演,进一步体验大树妈妈对小鸟的爱。教师戴大树妈妈头饰,带幼儿一边听音
12、乐,一边随音乐晃动身体,并感受妈妈对小鸟的爱。六、活动延长1.教师将头饰投放到益智区,没有玩的小朋友,区域活动时可以玩。2.幼儿回家把自己想对妈妈说的话告知妈妈。活动反思:本节课的我的设计思路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母爱”为情感体验主线,教学过程体验音乐来设计整个教学环节。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加课堂实践,从而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和认知力量;通过不同的音乐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量。第4篇、中班音乐活动教案:长鼻子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意图:音乐是幼儿园教学生活不行缺少的组成局部,除了对幼儿进展音乐教学,我还将音乐渗透到幼儿的一日
13、生活之中,不仅提高了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力量,而且对于我们一日生活中的各项工作都有所帮忙。为此开展了此次活动长鼻子。进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表达力及制造力等方面的音乐力量,促进了幼儿音乐素养水平的提高。活动目标:1、熟识旋律,初步学唱歌曲长鼻子,能用正确的姿态、自然的声音唱歌。2、创编大象的各种造型,体验创编表演的乐趣。3、感受音乐的心情和形象。4、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5、愿意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欢乐。活动预备:钢琴,音乐。活动过程:一、发声练习(仿照动物叫声)小老鼠来了,吱吱吱吱吱;母鸡来了,喔喔喔喔喔二、复习歌曲表演袋鼠1、 集体演唱。2、 小组表
14、演唱。三、说说做做,激发兴趣提问:你们见过动物园里的大象吗?大象是什么样子的?你见过它在做什么事情?请你说一说并用动作表示出来。小结:大象有长长的鼻子和牙齿,身体很强壮,它会用鼻子送东西吃,吹口琴,卷木头,投球等等,大象长鼻子本事可真大!四、新授歌曲长鼻子过渡语:歌曲里也有一只大象,我们来听一听,这只大象是什么样子的?1、观赏歌曲长鼻子提问:你听到了吗?这只大象是什么样子的?(提示:鼻子、牙齿、耳朵、身体、大腿)小结:长鼻子,大牙齿,耳朵是扇子,身体像堵墙,大腿像柱子。(边唱边小结)2、 熟识歌词。教师弹琴,幼儿边拍手边有节奏的念歌词。3、学唱歌曲。1)跟随教师一起演唱歌曲。2) 集体演唱歌曲
15、。重点指导:提示幼儿留意空拍,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并唱准3/4拍五、创编动作1、提问:这是一只在杂技团表演的大象,你们想想看,它都会表演哪些节目?(幼儿自由争论)小结:它会表演用鼻子送东西,吹口琴,卷木头,投球等等节目。过渡语:我们也来做一只表演节目的大象好吗?唱到最终一句“这是什么”的时候摆出一个动作,让大家猜猜你在表演什么节目。2、 个别幼儿表演,其他幼儿猜一猜。重点指导:教师对幼儿创编的动作进展指导,使之更为形象,便于大家猜想。3、集体边唱边表演。教学反思:通过轻松活泼的律动形式把孩子带到音乐的殿堂,调动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情感, 在学习歌曲时教师先范唱让学生体会歌曲的心情。让孩子轻声模唱
16、从而感受歌曲的情感, 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并能很好的演唱。为了发挥孩子制造力让孩子自编动作, 使活动气氛到达*。在不知不觉中把握了歌曲,也发挥了孩子的制造力量,真正的到达了教学目的。第5篇、中班音乐秋叶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在嬉戏的过程中尝试辨别sou和mi的音高。2、喜爱音乐嬉戏,体验音乐嬉戏带来的欢乐。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与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欢乐。5、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活动预备:1、前期阅历的预备:幼儿会唱歌曲秋天并能出不表演。2、物质预备:PPT 音乐、树叶、两个大树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价值取向:幼儿
17、能应动作和好听的歌声表现歌曲过渡语:我们学过一首关于秋天的歌,一起唱唱吧。1、幼儿围在教师身边唱歌。2、幼儿边做动作边唱歌。3、完整的边做动作边唱歌。二、树叶找妈妈。价值取向:在听听看看做做中幼儿辨别sou 与 mi的音高1、你们觉得是什么颜色的树叶从大树妈妈身上飞下来?小结:秋天到了。红色的和黄色的树叶把秋天装扮的真漂亮。2、红色和黄色的树叶是怎么掉下来的呢?听听他们自己是怎么说的。小结:原来红色的树叶听着3的音落下来,黄色的树叶是听着5的音落下来。3、教师与幼儿一起验证。4、嬉戏:树叶找妈妈。规章:幼儿做树叶唱秋天的歌,音乐停,听到那听到什么音,就到那个大树妈妈的身边。三、扫落叶。价值取向
18、:在扫落叶的嬉戏中,幼儿进一步辨别音高出示PPT:清洁工人在扫落叶,我们也来玩扫落叶的嬉戏。第一编嬉戏:嬉戏规章:1、幼儿每人选择一片落叶,看清晰是什么颜色的。2、幼儿随音乐自由飞,教师来扫落叶。其次遍嬉戏:幼儿来做清洁工人延长活动:树上的蓝色树叶从树上落下来了?猜猜他是听到什么落下来的呢?原来是la我们回去也和蓝色的树叶一起玩嬉戏吧。活动反思:本次活动源于主题活动中的一首歌秋天,但是在唱歌的时候我发觉孩子们的音是把握不准的,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节区分音高的活动。活动前期孩子们对于根本音有了肯定的了解,对于区分音有了肯定的根底。在活动中对于3与5的音给予了颜色,孩子们更加直观的能说出是哪个音。在
19、 PPT中我参加之前录好的声音,孩子们更加能认真的听辨。活动中以嬉戏的形式贯穿始终,孩子们都能积极地参加进来,使得目标能顺当的达成。活动中在听辨3与5的先后挨次上,有一点争议,应当先出示5的音,然后在出示3的音,这样孩子们就能有比拟,听辨起来会更简单。这一点还需要调整。第6篇、中班音乐活动捉螃蟹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能跟随音乐的节奏变化做出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2、积极参加表演活动,体验韵律活动带来的乐趣。3、尝试创编螃蟹走路、吐泡泡、洗澡等动作并跟随音乐律动。4、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5、愿意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欢乐。活动预备:螃蟹图片、音乐捉螃蟹 场景布置活动过程
20、: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教师:得意的小朋友们,跟着教师到海边去玩咯,走,动身。(随音乐入场)海边到了,你们看这里是一个漂亮的沙滩,有一群得意的小螃蟹们会在这里做一些好玩的事情,这些事情就藏在一段音乐里,来,一起听听,猜猜会是哪些好玩事情呢?二、观赏乐曲,感受乐曲的节奏1、幼儿倾听音乐第一遍感知乐曲的旋律提问:听完了,有谁来说说看,小螃蟹听了这段音乐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幼儿迁移生活阅历,自由表达)。教师:哦!有的说螃蟹在洗澡,有的说螃蟹在游泳,说的好,那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呢?我们再来听一遍,这次要用自己动作表现出来。(幼儿听其次遍音乐)三、肢体动作感应乐曲的节奏和不同乐段。教师通过肢体动
21、作的变化引导幼儿感应不同乐段。例如:a段拍手、b段跺脚、c段拍肩、d段拍腿,留意强调倾听前的预备。(1)播放音乐,放慢速度,肢体动作感应(2)引导幼儿随音乐的不同乐段变换肢体动作,感应乐曲构造四、分段创编动作(1)创编a段教师:小螃蟹走起路来得意极了,你们知道它是怎样走路的? (引导幼儿仿照螃蟹横着走路的动作,集体仿照。除了可以这样走还可以哪样走,试试看)(2)创编b段教师:螃蟹在沙滩上欢乐的走着,它还做了什么事情?(引出吐泡泡,创编吐泡泡的动作)你看我的泡泡可以往上吹,你的呢?可以俩俩小朋友对着吐泡泡,可以跑着吐泡泡等。(3)创编c段教师:真是一群得意的螃蟹,哎呀呀?玩得一身脏兮兮的,去洗个
22、澡吧。洗澡的动作,幼儿学习洗澡的动作,还有没有和教师不一样的。(4)创编d段教师:螃蟹洗完澡真舒适呀?我要和小伙伴跳舞去咯,找找你的好朋友,一起学学它是怎样跳舞的。创编跳舞的动作。小结:刚刚小螃蟹做了这么多动作,我们把这些动作串起来,一起来做嬉戏吧。预备开头咯!(播放音乐第四遍)(5)完整的跟随音乐来一遍教师:小螃蟹在沙滩上玩得可真快乐啦!突然发生了一件事情,有一个捉螃蟹的人来了,他来干什么的呢?他是来捉螃蟹的?小螃蟹们遇到了捉螃蟹的人该怎么办?怎样才不会被螃蟹人捉到。 组织幼儿争论如何躲避捉螃蟹人(,快快跑、躲开等) 教师:我们一起来玩嬉戏,当教师喊捉螃蟹了,小朋友要抓紧避开捉螃蟹人哦。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班 音乐 教案 教学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