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哨与小狗》教案二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口哨与小狗》教案二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哨与小狗》教案二 .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口哨与小狗口哨与小狗 口哨与小狗 ,又译吹口哨的少年和小狗 。它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于 1905 年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乐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C 大调,2/4 拍,乐曲前面有一个短小的前奏:它取自 A 段的第一乐句,后半部稍有变化。前奏之后,口哨以主奏“乐器”的身份加入其它高音乐器为之衬托。由于这里用了许多附点音符和三连音,显得十分活泼而富于弹跳性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小主人轻松、愉快的心情:经过一段过门,是乐曲的 B 段。它转到 F 大调上,这时,口哨停止,主旋律转给低音乐器演奏。因此在音色上与 A 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它描绘了小狗跟随小主人在马路上跑跑跳跳的可爱动作,同时,也描绘了街头喧闹的景象。在经过一段过门,A 段出现。这支曲子,有的乐队把它改成其它调性来演奏。例如奥斯卡乐队 8 是用 G 调演奏的,这样,乐曲的 B 段成了 C 大调,在广播剧布克的奇遇里,由于有一段是写一个少年和心爱的小狗上街散步,因此选了这段音乐配乐,并填上了歌词,使之成为一首歌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口哨 小狗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