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富国先进事迹党员学习心得体会精选21篇_时代楷模观后感范文(2).docx
《杜富国先进事迹党员学习心得体会精选21篇_时代楷模观后感范文(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富国先进事迹党员学习心得体会精选21篇_时代楷模观后感范文(2).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杜富国先进事迹党员学习心得体会精选21篇_时代楷模观后感范文(2) 杜富国先进事迹感想精选 苦练本领:主动请缨扫雷 舍生忘死冲锋 在没有硝烟的和平年头,排雷是最危急的军事任务之一,排雷兵是离生死最近的军人,雷场便是战场。 杜富国参与的这次中越边疆云南段扫雷行动,是响应习近平主席号令而实行的一次重大作战行动,也是继1992年、1997年两次大排雷之后的第三次大排雷行动。 统帅号令如山,战士快速行动。当时,还在原边防某团教育队担当炊事员的杜富国,得知组建扫雷大队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向连队党支部递交申请,主动请缨参与排雷。身边有战友劝他,排雷如刀尖上跳舞,每天都与“死神”打交道,何必去冒这个险。他坚决
2、地说:“当兵不怕死,怕死不当兵,现在国家有须要,我们决不能后退半步。”。 从2022年6月起先,杜富国和来自不同单位的战友,义无反顾踏上了为人民扫雷的征程。刚到扫雷大队时,队干部打算支配杜富国到炊事班,但他坚决要求去战斗班,坚决说道:“既然申请来扫雷,就要到一线去战斗!” 练就“金刚钻”,才能和死亡叫板。雷场看似宁静无声,实则凶险残酷。杜富国静默告诫自己:“排雷,没有真本领不行,学不好排雷理论,就扫不了雷、保不了命,一刻也不能掉以轻心”。 新兵下连时,他成了连队出名的“训练狂人”;理论学习不明白,点滴时间啃教材;专业技能不达标、午睡时间练一练;体能素养跟不上、早晚负重跑一趟。经过刻苦训练和不懈
3、努力,最终他凭借过硬的军事技能和坚韧的拼搏精神走在了连队前列。 超乎常人的毅力与付出勤学苦练,让杜富国成为了单位出名的“多面手”“实干家”,是每个连队都争着要的“珍宝疙瘩”。 当兵半年,他就被破格举荐参与原边防某团预提指挥士官集训,上等兵期间就担当副班长,成为连队官兵学习的榜样。入伍8年,他被5个单位争先选调、从事4个专业,始终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 为学深悟透扫雷理论,他把学问要点写成小纸条、制成小卡片,有空就拿出来看一看、背一背,晚上熄灯后常常加班加点,缠着身边战友讨教至深夜。为娴熟驾驭排雷技能,他严格根据程序反复练习,别人练1个小时,他练2个小时,每个动作都重复上百遍;为训练探
4、雷针手感,每天坚持练习上万针,像绣花一样将分队前的草皮翻了个遍;为娴熟探雷器,将铁钉、石块、弹片等混合埋设,并运用斜放、混合、覆盖等方法增加难度,3个月的训练期还没结束,他就娴熟驾驭了10余种地雷的解除方法,做到探雷器一探就能精确辨别地雷埋设位置、知晓地雷种类。在临战训练综合性考核中,全部考核科目被评为全优。3年来,杜富国累计排出各类地雷和爆炸物2400余枚。 在天保口岸、马嘿、老山、662.6高地等因雷而令人生畏的“骷髅地带”。杜富国总是坚持第一个进雷场,第一个设置炸药,第一个引爆,第一个搜排,大家都称他为“雷大胆”。 开拓通路时,他打破固有逐点逐片爆破作业方式,提出田字分割爆破、多人多块同
5、步作业的方法,实践中有效提升了搜排效率,得到广泛推广,被大家称为“田字切割法”;探测作业中,他反复琢磨教材中“连续扫描探测、目标精确定位”十字交叉定位法,渐渐摸索出“分块扫描、木棍标识、交叉划线、精确定位”的搜排要诀,极大提高了探测速度和精度,是全队驾驭这一方法最娴熟的作业手;运输弹体上,他合理区分解除爆炸物的规格尺寸、性能种类,手工制作了10余种装运沙箱,较好地提升了搬运效益和平安系数。他凭借平常扎实的训练积累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解除了一颗颗“索命雷”,铺设了一条条“平安道”。 军人血性:把危急给自己 把平安给战友 中越边疆云南段第三次大扫雷,雷场地势险,大都处于陡峭的
6、山崖、茂密的丛林、锐利的山石中,机械作业几乎无法绽开,只能采纳爆破和人工搜排的方式;自然环境差,气温高,雨量大,常常发生山洪、塌方和山体滑坡;雷障种类多,布雷密度高,每平方公里布雷达数千枚。 在八里河东山某雷场,班长刘贵涛探到1枚罕见而危急的抛撒雷。没等刘贵涛吩咐杜富国撤下时,他就抢先道:“班长,我来吧。” “他就是这样,不管与上级还是下级同组作业,都‘强词夺理’争着上。”杜富国负伤后,刘贵涛回忆起这些细微环节,抹着泪说:“他其实是不想让别人冒险,这早已成了他的习惯。” 生死一线,视死如归,哪里有任务杜富国就出现在哪里,哪里雷最多杜富国就铆在哪里,哪里有危急杜富国就冲锋
7、在哪里,他的心里装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却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每次扫雷杜富国总是第一个喊出“让我来,我先上”,背着50多斤重的炸药拉着绳索滑降,穿着近30斤防护服、鞋底厚达18厘米的排雷鞋,绑着一条细绳在近70度的陡坡上一米一米地排雷。他认为,多排一次就多担一分风险,多给队友一分平安,多送群众一分平安。 今年10月11日下午,在麻栗坡县猛硐乡老山西侧雷场扫雷作业时,发觉少部分露于地表的一个弹体,初步推断是一颗当量大、危急性高的加重手榴弹。杜富国立刻向分队长报告,接到“查明有无阴谋设置”的指令后,他吩咐艾岩:“你退后,让我来!”艾岩转身后退了几步。正值杜富国根据作业规程,清除弹体四周的浮土时突
8、然爆炸,他下意识地倒向艾岩一侧。飞来的弹片伴随着剧烈的冲击波,把杜富国的防护服炸成了棉花状,也把他炸成了一个血人。 面对危急,杜富国用血肉之躯,舍生忘死的刹那一挡,确保了两三米之外的艾岩仅受了皮外伤。经过3年艰苦奋战,扫雷大队共扫除雷区57.6平方公里,人工搜排出地雷和各种爆炸物19.82万枚(发)。 观看杜富国心得体会范文 红色之城,黔北遵义,一座奇妙、神圣、神奇而又令人神往的城市。 从宏大的遵义会议的历史转折,到攻克娄山关的成功大捷;从文军长征(浙大西迁办学)的光辉壮举,到红九军团播下的红色革命火种;从操场上一个人的升旗礼,到细雨中止不住的爱国心;从流淌的遵义会议纪念馆,到获得全国优秀的红
9、色义务宣讲员……始终以来,红色基因在这里薪火相传, 杜富国从红色基因中传承走来,又走到了为人民扫雷,为军旗增辉的事业中去。他的英雄事迹,带来的不仅仅是震撼和感动,而且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思索和探寻。 “英雄是平凡真实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触手可及的。富国有优点,也有不足,他以真心实诚让自己活成了一束光,静默燃烧着自己,暖和照亮着别人。”对扫雷大队队长李华健来说,提起杜富国的名字,便有说不完的话。 李华健说,富国受伤以来,我和战友们经常在沟通探讨,“我们为什么扫雷,富国为何能成为英雄,他又从何而来?而今日我们又该向英雄学习什么?”。每一次思索对自己都是一次启发,一次精神洗礼,
10、一次灵魂升华。 扫雷大队大队长陈安游也感同身受。他认为,富国关键时刻很英勇,负伤之后很坚毅。这个战士身上的点点滴滴都不是与生俱来的,他的奉献精神、坚毅品质、高尚品德都是在人生成长的平凡真实中一种厚积薄发。 正如他们所言,英雄从来不是一时出现的,培育的,而是许久的积累与酝酿。其实早在无形之中,红色的基因,信仰的力气早已注入他的生命里。 在杜富国的家乡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这样的评价再一次得到印证。 历史的记忆深刻印记这片土地上:天主教堂,一座始建于清光绪后期的浪漫法式建筑,因为上个世纪三十年头中期一支军团的莅临而铺染上一层红色,成为了今日重要的全国文物爱护单位,这就是长征时期在湄潭驻扎过的中国工农
11、红军第九军团司令部旧址——“红色天主堂”。在其次次国内革命斗争中,红九军团参与了中心苏区反“围剿”斗争,驰骋在湘赣大地,屡建奇功。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进入黔北,中心政治局召开遵义会议,红九军团当时就驻扎在湄潭,保卫了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 科教救国路漫漫 上下求索兴国魂。当年,浙江高校校长竺可桢带领莘莘学子,穿过战火硝烟,辗转多地来到湄潭艰难办学,这文军长征的线路与三年前中心主力红军长征的上段路途基本吻合,这些都是革命精神的薪火传承。 浙大“求是精神”就是产生于家国山河破裂,民族生死攸关,中华民族奋起抗日之际。在这种特别的时代背景下,“求是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
12、年文明历史的接着延长,也是一个宏大民族灵魂的觉醒和升华。 而天城中学也是载满了红色记忆。该校校长金粟说,天城镇是红军经过的地方,当年不少红军战士在这里牺牲,烈士英雄的后人在这里读过书。2003年,杜富国从皂角小学转到天城中学就读小学四年级,直到初中毕业。他从小就是在红色基因薪火传承中长大。 “他从小就有个军人梦。”回忆起杜富国,九年级语文老师邱重鸣说,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去为在当地牺牲的红军烈士扫墓。活动结束后,杜富国在心得体会中写道:对英雄烈士很崇敬,我也想当一名光荣的军人。 红色土壤孕育了英雄儿女,成就了英雄传奇,也是杜富国“让我来”的志气、信念的精神源泉。 杜富国最新观后感 一个时代有一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富国 先进事迹 党员 学习心得 体会 精选 21 时代 楷模 观后感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