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经典的现实主义诗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经典的现实主义诗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杜甫经典的现实主义诗歌 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今日我就与大家共享杜甫现实主义诗歌,仅供大家参考! 杜甫现实主义诗歌1 1、春望 杜甫唐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致,
2、声情悲壮。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厚,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绽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望远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了很久,以致于家里音信全无,最终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苍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建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酷爱国家、期盼和平的美妙愿望,表达了大家一样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
3、伤怀的高尚情感。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唐代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死亦足 一作:死意足) 此诗作者抒发的情怀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的情怀基本一样。也表达了作者关切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
4、思想感情。 杜甫现实主义诗歌2 1、登高 杜甫唐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的登高总体上给人一种萧瑟荒芜之感,情景交融之中,融情于景,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极尽沉郁顿挫之能事,使人读来,感伤之情喷涌而出,如火山爆发而一发不行整理。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似乎“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细致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
5、诗薮)的盛誉,就是天经地义的了。 2、春夜喜雨 杜甫唐代 好雨知季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望岳 杜甫唐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 同: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宏伟磅礴的景象,热忱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概和奇妙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酷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一二句写泰山山脉绵延宽阔;三四句写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写细致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七八句想
6、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理想。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予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杜甫现实主义诗歌3 1、绝句 杜甫唐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四周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全诗看起来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但诗人的内在情感使其内容一以贯之,以清爽轻快的景色寄予诗人内心困难的心情,构成一个统
7、一的意境。一起先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心情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表面上表现的是朝气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光明的景象内,却寄予着诗人对时间消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困难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悲观的感伤。 2、月夜忆舍弟 杜甫唐代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 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凡,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需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
8、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挥而就。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杜甫现实主义诗歌4 1、蜀相 杜甫唐代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石壕吏 杜甫唐代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出门看
9、 一作:出看门)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它以“耳闻”为线索,按时间的依次,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化,从投宿叙起,以告辞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辞,整个故事有起先、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惊慌。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活动着的人物有五六个之多,诗
10、人奇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凄惨遭受。诗人的叙述、老妇的说白,到处呼应,环环紧扣,层次非常清晰。 杜甫现实主义诗歌5 1、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唐代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季节又逢君。 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闻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颂。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观赏李龟年的歌颂艺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从前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注:开元时期为713年741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 2、江畔
11、独步寻花 杜甫唐代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由娇莺恰恰啼。 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小路上花团锦簇,长满花朵的枝条被压得低垂下来,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它们围围着花枝翩翩起舞。从这里,我们嗅到了浓郁的花香。花旁的小路上,有嘹亮啼鸣的黄莺,它们活泼自由的神态,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诗人用时时、恰恰这些极富韵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溢了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全诗语言充溢了口语化色调。读起来令人感到特别亲切,而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欢乐跃然纸上。 3、登岳阳楼 杜甫唐代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此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哀痛,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反映了其关切民生疾苦的风格。 杜甫现实主义诗歌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