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克和千克.docx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克和千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克和千克.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克和千克_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教学内容 熟悉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二、教学目标 1. 在详细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熟悉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 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展简洁的计算。 3.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根底上,培育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三、编排特点 1留意以学生已有阅历为根底,供应学生熟识的生活情境,帮忙学生理解学问。 教材编写力求从学生熟识的生活情境动身,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如教材通过呈现学生熟识的生活场景在超市购物,引出质量单位,说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2、”。,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2通过多种方式帮忙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克和千克是两个根本的质量单位,假如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亮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他们进展估测或实测,也简单把握单位间的进率。反过来,学生在进展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稳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详细,不能靠眼睛观看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到达这种相互促进的效果,帮忙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教材实行了一些措施。 (1)通过活动帮忙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借助一个2分硬币和一袋1千克的盐,让学生用手掂
3、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让学生说出大约重1千克的物体,帮忙学生建立克和1千克的表象。 (2)给学生供应测量实际物品的时机。如说明“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秤,让学生熟悉测量的工具。再如,让学生称从家里带来的各种物品。让他们在熟悉一些不同的秤后,实际练习读取盘秤、弹簧秤等常用的秤上的数值,充实实际测量的阅历并稳固重量观念。 (3)培育估测意识。如,在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给他们供应了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拟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异,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四、详细内容 1主题图。 教材第85页是从学生熟识的生活场景引出质量单位的。教学时,教师可从
4、学生的已有阅历动身,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地方用到“克”和“千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克和千克的熟悉。 熟悉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地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应留意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大约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 3熟悉常见的秤。 教材第86页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秤。教师可依据实际状况预备一些常用的秤,如天平、盘秤、电子秤、弹簧秤等,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忙我们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在什么地方见到过
5、这些秤,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再让学生熟悉这些工具,练习读取秤上的数值。但应留意不要要求过高,只要学生能读出整十、整百克和整千克就可以了。 4解决问题。 教材第87页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教学时,教师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生动好玩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让学生调查家里买的苹果和鸡蛋的质量和数量,并推算一下大约多少个苹果重1千克,大约多少个鸡蛋重1千克。还可以让学生依据教材中所给的素材提出一些计算的问题。使学生在生动、详细的情境中加深对克和千克的理解。 5培育学生的估测意识。 在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教师应给学生们供应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如在教学教材第
6、87页“做一做”中第2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活动。在小组内活动时,依次出示大家带来的物品,让每个学生都先估一估,记录下来,再选择适宜的秤称一称,比拟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异,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千克和克的熟悉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l、情境导入,看一看。 程序:同学们你们都到过商场买东西吧?那你们都喜爱到商场买些什么呢?教师这有几件物品,你能看出哪件商品重一些,那些轻一些吗? 2、联系实际,掂一掂。 说话:请你拿出你到商店购置的商品。如:一袋红枣、膨化食品等等。然后分小组用手掂一掂,相互比拟一下自己所买的商品和小组同学的商品那些重那些轻。让学生选出其中最
7、重的和最轻的物品。 简析:商场里常见食品的轻重学生一般比拟熟识,特殊是他们自己喜爱的食品,这样设计简单激活学生的学习阅历。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活动课是集学问性、趣味性和消遣性于一体的课程,教师引导学生参加,重在学生实践。 二、新课教学,熟悉质量 1、熟悉秤。 提问:怎样才能更精确的对这些商品的重量进展比拟呢?你们能想出用什么方法吗?引导出用秤称一称的方法) 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都有哪些秤吗? 让学生把提前预备好的各种秤的资料读一读,介绍一下它们的在不同方面的用途? 教师总结:展现课件中的秤。 简析:学生要想获得关于秤方面的学问,必需查阅许多学习资料。这也是引导学生课外学习的很好方法。 2、熟悉千
8、克 (1)猜一猜。 提问出示三包物品(1千克桔子、一千克棉花、l千克图钉)猜一猜你认为哪一包重?(学生间产生争辩) (2)称一称。 说话:同学们都产生了不同的看法,究竟你的看法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称称看吧。 学生动手称,并相互沟通称后的结果。 (3)感受1千克。 说话:这几袋物品都是1千克,看来只凭物品堆大堆小,不能推断出它们的重量,应当用秤称一称。 学生在通过拎一拎、掂一掂、看一看验证结论。 (4)感受几千克。 学生分小组秤一下所带商品的精确重量。并指名请演示秤重量的过程。一开头秤的物品的重量肯定要接近1千克,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些物品l千克有多少。然后再类推出看秤面上2千克、3千克物品的重量。
9、让学生通过“在玩中学”把握根本学问。 (5) 动手操作 称出1千克大米,装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感受一下有多重。 称出1千克鸡蛋,装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在数数有多少个。 说一说书上37页上一些物品的重量。其次题说出电梯或卡车的载重量,一方面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既有几千克重量的物品,也有数千千克重量的物品,同时为今后学习“吨”打下根底。 4、熟悉重量单位“克”。 (1)称一称。 a、用台秤称一枚2分硬币。 b、用台秤称1块橡皮。 c、质疑:你发觉了什么? (2)认一认。 秤比拟轻的物品,常用“克”做单位。我们常用天平秤比拟轻的物品。用天平秤物品时,需要用砝码。你知道下面这些砝码各重多少克吗?教师用
10、实物投影向学生出示砝码。教师向学生简洁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学生动手称出10克黄豆有多重。1个乒乓球有多重。 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这是感受1克重的好材料,可以让学生掂一掂一枚2分硬币,感受“克”。小组同学通过掂鹅毛和塑料尺进展比拟,进一步体会1克有多重,初步建立起1克的观念。 练习:称一称铅笔盒里的学习用具的重量。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千克的熟悉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并熟悉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会用“千克”表示物体的重量。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通过小组活动
11、,培育学生合作沟通的力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熟悉秤 1多媒体课件演示:两个小卡通人物,一个举着一包红枣,另一个举着一包膨化食品。两人争辩不休,都说自己的东西重。 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来比一比,哪个物品重些? 2小组争论,沟通解决方法,得出结论:掂一掂、称一称。 3师生共同小结:比拟物体的轻重,可以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 4熟悉秤。教师出示生活中常见的秤,让学生进展全面的观看和充分感知。 说明:用“掂一掂”的方法来比拟物体的轻重,是学生比拟熟识的生活情境,简单激活学生的生活阅历和数学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学生依据“称一称”活动的需要,很自然想到“秤”,让学生在需要中学。
12、二、操作体验,熟悉千克 1活动体验,初步感知。 掂一掂1千克红枣的重量,体验“1千克”。 掂一掂不够1千克的膨化食品的重量。 比一比,掂两种实物重量的感觉。 学生实践后沟通体验的结果。 说明:通过掂一掂、比一比,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使学生深刻地感受1千克重量的大小,有利于1千克概念的形成。 2观看秤面,熟悉秤面上的数字刻度。 依据秤面上的数字刻度,让学生说说从这些数据中知道什么? 小组争论、沟通。 师生共同概括:假如称某种物体重量时,秤面上的指针指着1,就表示这个物体重1千克,假如指着2,就是重2千克 3教学“试一试”,进一步感受和体验1千克。 小组活动:分工合作,轮番实践,沟通
13、体验。 活动一:称出1千克大米,装进袋里,拎一拎1千克大米有多重,专心好好体验。 活动二:称出1千克鸡蛋。先估一估大约有多少个重1千克,再称一称,然后数一数,拎一拎。 4介绍千克的符号:kg,板书:千克(kg) 说明:为学生供应充分的活动时间和体验空间,目的是让每位学生都经受称一称、拎一拎、估一估、数一数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真实体验和触觉感知,深化对千克的熟悉,加快概念的建立。 三、稳固概念、拓展应用 1出示标有净含量的袋装食品,让学生观看外包装,沟通从包装袋上获得的数据信息,然后再掂一掂,称一称。 比拟净含量和秤得的重量,理解“净含量”的意义。 2借助多媒体播放乘坐电梯的录像实况,了解电梯和货
14、车的载重状况。 3看秤面上的刻度说蔬菜、水果的重量。(想想做做第3、4题) 4阅读课本32页:“你知道吗”的内容。 说明:练习让学生经受了千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过程,稳固概念的同时也了解到数学学问的应用价值。 四、课内总结,课外延长 1通过今日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吗? 2课后实践活动: (1)到超市里看一看,哪些物品重 1千克。 (2)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到菜场去买菜,看看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再帮忙妈妈拎一拎,看自己能拎起几千克的物品。 说明:把课堂里学到的数学学问延长到课外现实生活中,表达了数学的生活性和社会性,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更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5、,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推理 加强教材研读 关注常态备课 打造有效课堂 数学 学科教案 主备人: 教学内容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第一课时 推理教学目标 1、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最简洁的事例,让学生进展分析、推理得出结论,培育学生初步观看、分析与推理的力量。2、 培育学生的观看、操作及归纳推理的力量。3、 培育学生有挨次地、全面思索问题的力量。教学重点 培育学生分析、推理的思维过程及有挨次地、全面思索问题的力量。教学难点 培育学生分析、推理的思维过程及有挨次地、全面思索问题的力量。教学预备 ppT课件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 师:
16、日常生活中经常通过一个现象或是一句话就能推想出未知的结果,这个过程就是推理,今日我们学习推理。二、新课:1、出例如题1:把知道的信息说一说。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小红、小丽和小刚各拿一本。小红拿的是语文,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请猜一猜小刚拿的是( )书,小丽拿的是( )书。2、请学生答复,并说出理由。师:从三个知道的信息,你能猜出小红拿的是什么书吗?师:从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这句话能分析推理出什么?提问:小丽拿的是什么书?4、教师小结:通过分析同学说的话,推理得出正确的答案,这种思索问题的方法就叫做简洁的推理,推理是依据所给的条件通过分析、推理、推断出正确的答案。师假如我们只分
17、析小刚说的话,而不看小红说的话,能得正确的答案吗?5、小结:在简洁推理时,肯定要全面地分析,进展推断,才能得到正确答案。5、做一做。1)欢欢、乐乐和笑笑是三只得意的小狗。体重分别是7千克、5千克、9千克。乐乐比欢欢重,笑笑最轻。你能写出他们的名字吗?2)小冬、小雨和小伟三人分别在一、二、三班,小伟是三班的,小雨下课后去一班找小冬玩。小冬和小雨各是几班的?三、练习。1、嬉戏帮小动物找家。森林里的小鹿、熊猫、小羊、猫和小兔分到了新居子。小鹿说:猫在我的左边。小羊说:我家的左边是熊猫家,右边是小兔家。小兔说:右数第3家就是我家。你能帮他们找到各自的新家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猜一猜下面小动物各住几
18、号房间。公鸡、小羊、熊猫、梅花鹿和松鼠去旅游,它们住在宾馆里的15号房间,效劳员告知他们:熊猫住的不是1、3、5号,梅花鹿住的号码比熊猫多一倍,小羊住在梅花鹿的右边,公鸡住的离熊猫最近,熊猫住在公鸡的右边。猜一猜,这几只动物各住几号房间。四、动笔练习。让学生自己说出已知的信息,然后解答。思索题:甲、乙、丙三位教师分别教语文、数学和英语。已知:1、每个教师只教一门课。 2、甲上课全用一般话。 3、外语教师是一个学生的哥哥。 4、丙是一位女教师,她比数学教师年轻。 请问三位教师各教什么课?四、小结。今日我们学习的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吗?板书设计 推理 例1 小刚拿的是( 数学 )书 熊猫、羊、
19、兔、猫、鹿 小丽拿的是( 英语 )书 加强教材研读 关注常态备课 打造有效课堂 数学 学科教案 主备人: 教学内容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其次课时 简洁推理(数独)教学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比拟、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洁推理的过程,找出简洁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探究简洁事物的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发觉数的排列规律。2、培育学生有挨次地、全面思索问题的力量。教学重点 运用排解、猜想等方法推算出所在方位的数字是几。教学难点 培育分析、推理的思维过程及思索的有序性和全面性力量。教学预备 ppT课件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复习。 有香蕉、苹果、橘子三种水果。小刚说:“
20、每人只吃一种水果,我不吃橘子。”小林说:“我既不吃苹果,也不吃橘子。”猜一猜他们三人各吃什么水果?二、新课。1、出例如2 在下列图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只消失一次。B应当是几? 给学生读题思索的时间,然后说说知道了什么信息?师:你们首先确定哪行哪列的数?先看哪个空格所在的行和列消失了三个不同的数,就能确定这个空格应填的数。A是几?怎么想的?B是几?怎么想的?接着该怎么填?2、订正答案。并说理由。3、做一做。在图中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消失一次。B应当是几?其他方格里的数是多少?4、师:在解题时同学们肯定先确定哪个空格的行和列消
21、失了三个不同的数,依照这样的线索,就能逐一找出其他空格的数。三、练习。1、在图中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消失一次。B应当是几?其他方格里的数是多少? 2、在图中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消失一次。B、C各是几?其他方格里的数是多少?3、动笔练习,完成书上第6、7题。四、课堂小结:今日你有什么收获?你们做这样的题是不是很有兴趣?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写数读数 教学内容:p7-p9例1、例2、例3、例4,课堂活动1、2、3、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建立数位的概念,能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的含义。 2、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 下册 教案 千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