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教学设计(18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位置教学设计(1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位置教学设计(18篇).docx(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位置教学设计(18篇)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第10页的例题,第10-1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在详细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拟精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所在的位置,进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在分组学习中培育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提醒课题。 观看:小朋友们观看自己宽阔、美丽的教室,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调疑:它们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呢? 揭题: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 争论沟通,感悟新知。 出示主题教室。 提问:观看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
2、里有些什么? 争论沟通。 (1)、组内争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 (2)、小组汇报。 (3)、争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 分组争论。 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争论后汇报。 联系教室内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_在_的前面。 _在_的后面。 _在_的上面。 _在_的下面。 简要归纳小结。 嬉戏。 (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 (2)、拍手(儿歌):上拍手,下拍手,前拍手,后拍手,你拍手,我拍手,上、下、前、后认得准。 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一题。先让学生说说,指指前后左
3、右的小朋友,再让学生转换位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后、左、右的小朋友分别是谁。 2、“想想做做”第2题。 (1)、根据指定的要求,学生独立摆一摆。 (2)、小组内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 (3)、小组实行互帮活动,把小朋友摆得不对的地方订正过来。 3、“想想做做”第3、4、5题。 情境1:有几只小动物,看到小朋友能相互帮忙,相互学习,也快乐地赶来了。小朋友,你能说说这些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争论后汇报。 情境2:小动物们为了答谢小朋友们说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想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它们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来排排队。(上来排队的小朋友分别说一说,我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 情境3:小朋友,
4、你能依据冰箱里物品的摆放的位置,用上、下说一句话吗? 总结评价。 今日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哪些本事。 回家以后,把家里的各种物品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好吗? 位置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知道在生活中如何依据示意图找到位置。 过程与方法:理解可以用一组数来确定位置关系,通过确立一个坐标图形来找准方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产生数学的亲切感,把位置关系的学习与生活场景严密联系起来。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通过示意图找到物体的详细位置。 难点:理解用一对数来确定位置的方法,并把它用于实践中。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和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预备:
5、 多媒体课件或实物等。 学情分析: 在上节课学习的根底上,让学生通过观看、分析、独立思索、合作沟通等方式来学习这节课,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学生回忆在生活所见的示意图,答复教师问题,。 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前面学问的复习,以及详细的直观演示和详细的情景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新知奠定根底。 二、例题展现。 1、出例如2。 学生读题,明白示意图,初步了解题目中的每个位置是用一个坐标的形式来表示的,每一个巡游区和一对数相对应。 2、学生可提问质疑,可小组争论,可相互回答下列问题。全班沟通。 沟通时教师要引导学生
6、熟悉示意图,知道它们是如何标示各区域所在位置的。 小结:横排和竖排所构成的区域就是整个动物园的范围。 每个小区域所对应的数值就是整个动物园这个大范围的一个坐标点。通过这些坐标点,我们就能够确定某个巡游区的详细位置。 3、组织学生说说其他场馆的位置,同时教师板书。 4、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场馆位置与坐标中各点对应的关系。 5、练习:在图上标出这些场馆的位置。 6、小结:通过例题我们把一个区域的示意图用坐标的形式表示出来,通过对应的坐标位置就可以确定所要找的地方的位置。 三、做一做,稳固确定位置的学问。 出示练习,引导学生完成练习。 四、反应练习。 五、课堂总结。 在练习中,要紧紧把握图形,从题目入
7、手,查找位置与坐标数值的对应关系,明确它们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可以相互推断对方。 位置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用数对确定位置。关于确定位置,学生学习过用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路线等内容。用数对确定位置,以往我们经常注意得到数对后的稳固应用,而无视了让学生经受数对产生和对数对意义理解的过程。因此,教学本节课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座位图,使学生体会到确定位置统一标准的必要性,经受座位图抽象为方格图,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探究过程,体会数对与方格图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渗透对应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符号意识,为初中学
8、习直角坐标系奠定根底。 学习目标 1、结合座位图,经受探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点(行列或者列行)的对应关系,了解数对的意义,进展符号意识。 2、结合详细的问题,把握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由位置写出数对,直观感受直角坐标系。 3、在数对的探究与应用中,体会学问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教具预备 学生的座位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多种方式描述位置。 1、同学们,教师很想找个时间去同学们家做客,哪位同学欢送教师呀?你能告知教师,从学校到你家怎么走吗?到了你家居住的小区,我怎样才能找到你家呢? 师:要精确地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你认为要说清晰几件事? (产生“组
9、”和“排”商定的需要,规定从教师的角度看,从左向右横着数分别是第几组,从前向后竖着数分别是第几排。)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的方向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感受确定位置需要描述的方面和条件的简单性。 2、规定了“组”和“排”,我们就形成了班级学生的座位图。说一说自己在第几组、第几排吗? (平面图的座位上最好标出学生的真实名字,这样会感觉很亲切。) 【设计意图】在平面图上查找自己的位置,会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确定位置所需要的两个条件和得到两个条件的观看挨次。 二、自主探究,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1、每位同学都能说出自己的位置,现在教师写一个同学的位置,你们看这个位置坐的是谁? (板书:第3组第4排
10、。) 我再说几个同学的位置,请你根据教师这种记录方式记录下他们的位置,看谁记录得又准又快? (此时,教师要快速地说出一些学生的位置,如第4组第3排,第5组第2排等,有意让学生跟不上,产生简洁记录的需要。) 2、都有谁记录下了教师所说同学的位置了?有什么问题吗? (教师说得太快了,每个同学的位置都需要写6个字,这么多同学要写多少字呀。) 那么,怎样才能快速而精确地记录同学的位置呢?现在以第3组第4排为例,你来想想方法,看看怎样记录这个位置能比拟快呢? 【设计意图】学生尝试制造共性化的表达方式,并予以展现,学生讲自己的想法。 学习成果预设:省略“第”字,即3组4排;3/4;3。4;34;圈;3,4
11、; 3、理解数对的意义。 (1)抽象方格图,给出数对的概念。 同学们制造了不同的记录位置的方式,很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数学语言是一种人人都懂的简洁化的语言,那么,究竟用哪种方式记录位置更好呢?我们暂不揭晓答案。先回到座位图上,每个座位都有一个横向的位置和一个纵向的位置,我们将这两个方向用线标示出来,便形成了方格图,横向和纵向就会形成穿插点,这些穿插点就是我们所在的位置,而每个穿插点都可以用两个数字来表示它横向和纵向的位置,即第3组第4排,就可以写成(3,4)来表示,3和4中间写个逗号,外面加个括号,这对数我们称为数对,它表示的是一个确定的位置。 (教师一边语言描述,一边利用课件直观演示方格图动态
12、生成和抽象过程。) (2)数对与点的对应关系。每个位置都可以写出一个数对,请你尝试写出自己位置的数对。每个数对都表示一个位置,请你找到(5,2)的位置,沟通在方格图上找点的方法。 (师生共同检验学生表示位置的正确性,稳固对数对的理解。) (3)我们可以用数对表示出全班同学的位置(课件出示数对)。请你观看这些数对,你有什么发觉? 学习成果预设:同一组的学生,数对的第一个数一样;同一排的学生,数对的其次个数一样;斜着看,组数增加,排数也增加;确定一个位置,需要两个条件,即横向的位置和纵向的位置 三、分析思索,加深对数对有序性的理解。 1、独立完成学习卡片。 (1)请在方格图上,圈出数对(3,5)和
13、(5,3)表示的位置。 (2)观看并思索:(3,5)和(5,3)表示的位置是否一样? (3)两个数对用到了一样的数字,为什么表示的位置不同?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2、展现学生学习卡片,辨析数对的有序性。 【设计意图】体会用数对表示一个确定位置时,第一个数字表示横向的位置,其次个数字表示纵向的位置。 四、稳固应用。 1、学习了用数对确定位置,想一想,假如这是你家居住的那栋楼房(出示方格图,每个方格代表一户人家),你想怎样介绍你家的位置呢? (检测学生是否能学以致用,是否能将单元和楼层用数对表示出来。) 2、数对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特别广泛,你还想到了数对在哪些地方的应用? (可以先由学生想,教师
14、适时出示:国际象棋的棋盘和棋子,地球上经纬线等。) 3、关于今日学习的用数对确定位置,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位置教学设计(4) 教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详细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在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力量。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课堂常规,学会在教师的组织下参加数学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能比拟精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教学难点: 体会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比出来的,是相对的。 教学具预备: 教师:光盘课件。学生:文具盒、学具
15、盒等。 上课时间: 9月7日 教学过程: 一、嬉戏引入,提醒课题。 1、嬉戏一。 上指天,下指地,两手向前指,再摸后脑勺。 先由教师示范做,再请学生起立,师生一起做。 提问:谁来说一说,哪边是上,哪边是下,哪边是前,哪边是后。(先同桌相互说说,再指名说说) 2、谈话: 上课时想发言怎么办?(要举手) 想发言,举哪只手?(举右手) 哪只手是右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3、嬉戏二。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教师背向学生,先示范做,再请学生起立,师生一起做。 4、现在知道哪边是左,哪边是右了吗?我们在熟悉了上下、前后、左右后,就可以利用这些学问来熟悉物
16、体的位置了。(板书课题:认位置) 二、争论沟通,感悟新知。 1、出示主题图教室。? 提问:观看主题图,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举起的是哪个手。 告知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分别是小明、小红、小刚和小芳。 2、练习本和数学书的位置。 观看小刚和小芳的桌上放的是什么物品?(练习本和数学书)是怎样放的? (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边,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边。) 3、图中人和人及物和物的位置。? (你还能看图说说图中还有哪些位置关系吗?) (1)四个小朋友坐的位置:(指名汇报沟通) 小明在小红的左面,小红在小明的右面; 小红在小芳的前面,小芳在小红的后面。 (小刚和小芳?小明和小刚?) (2)国旗和黑板的
17、位置:国旗在黑板的上面,黑板在国旗的下面。(小组汇报沟通) (3)争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 4、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争论后汇报: 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 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 5、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指定一位同学说一说自己前、后、左、右坐的各是谁? 再指定一位坐在边上的学生说一说。(准时集体订正) 再指定一位从在角落里的学生说一说。(准时集体订正) 小组内相互说一说。相互订正。 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食品橱图,提问:谁能按从上到
18、下的挨次说一说食品橱里放了哪些食品?(指名答复) (2)苹果上面是什么?(苹果上面是鸡蛋) (3)“苹果上面是鸡蛋”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鸡蛋下面是苹果) (4)你看着图,还能说说哪些食物的位置关系?(小组里相互说一说,再指名沟通。先用上、下描述物品的位置关系,再用左、右来描述。) 2、“想想做做”第4题。 按教师的要求在课桌上摆东西,看谁能都摆对。 要求: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书的后面,把学具盒摆在书的左面,把橡皮摆在文具盒在上面。 同桌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 3、“想想做做”第5题。 请一组小朋友(6人)起立。 请每位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前面有几位同学,后面有几位同学。 (先要帮
19、忙小朋友弄懂图中小朋友说的话;再让学生依据这句话想想是哪个小朋友说的,说得对不对;然后让学生依据其他小朋友所站的位置仿照说一说。) 4、“想想做做”第6题。 光盘出示第6题的图,提问:图中有几朵红花?几朵黄花?红花左边有几朵花?右边呢? 先同桌相互说一说,再指名答复。 四、总结评价。 今日这节课我们熟悉了上下,还有?你能用上下说句话吗?你还能用前后、或左右再说句话吗?(先让学生相互说一说,再告知大家) 板书设计: 认位置 前 后 左 右 上 下 作业设计: 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种物品间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学问是和学生的生活亲密相关的。课堂上通过和学生玩嬉戏的
20、方式,让学生明确哪里是左、哪里是右、哪里是后哪里是上、哪里是下、哪里是前后,使学生初步熟悉到这些位置都在我们的生活中。 2、在描述两个物体的详细位置时,有些学生还不能体会两个物体间的位置时相对的,而且说不清晰究竟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后来为了帮忙学生能正确说出谁在谁的哪边,我要求学生分两个步骤来做: (1)分清a和b的左右位置,各说一句话。a在左边,b在右边。 (2)再让学生思索“a在谁的左边?”类似于语文的扩句,最终说出“a在b的左边。”但是由于学生年龄的特点,他们的语言和规律思维力量不是很强,所以还是有局部学生说不清晰,这需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进展反复练习。 位置教学设计(5)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位置 教学 设计 1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