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五年级下册安全教案(共29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山西五年级下册安全教案(共2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五年级下册安全教案(共29页).doc(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8地震中的逃生与自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地震相关知识,以及地震来临前的各种征兆,做好震前准备。2.通过观看地震逃生自救视频,掌握地震来临时的逃生自救方法。教学重点:震前的准备和地震来临时的逃生自救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地震来临时的逃生自救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强烈地震,尤其是1976年的河北和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这两场地震给我们大家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也极大的震撼了我们的心灵!虽然地震预报在今天还是个世界性科学难题,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有效地把的损失减小到最
2、低程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掌握一些地震基本知识和逃生自救技巧。环节一:了解地震基本知识观看地震科普知识视频短片并阅读安全教材P38-40“探究之旅”的“地震的检测与预测”环节,思考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地震?地震有哪些危害?2.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哪些类型?3.什么是?什么是?4.我国为什么地震频繁、震灾严重?我国的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地震?5.地震来临前的征兆有哪些?(学生先观看视频再阅读课本,思考以上五个问题,小组讨论探究)(学生回答展示问题答案,教师适时点拨)1.地震:又叫地动,是由于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的振动。 地震是由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地震发生时产生的引起对
3、地面建筑物的破坏,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引起地球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1):它是由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据统计,构造地震约占世界地震总数的90%以上(2):它是由,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3):它是由地下岩洞、矿井塌陷而引起。(4):它是由水库蓄水、等引发产生。(5):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3.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用来衡量地震强度大小的尺子有两把,一把叫地震震级;另一把叫地震烈度。(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的知识见课本P39。)4.(课本P39-40)5. 利用地震前动物、地声、地光、水位水质等客观存在的宏观前兆现象,观测其异常变化,
4、为临震预报提供重要依据。(1)多震区人们把地下水的典型宏观现象形象地总结成下面民谣:井水是个兆,震前多报告。无雨水变浑,天旱水直冒。水位起伏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2)关于震前动物的异常反应,震区群众曾经流传着这样的谚语:震前动物有前兆,密切监视最重要。骡马牛羊不进圈,老鼠成群往外逃。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叫。冬眠老蛇早出洞,燕雀家鸽不回巢。兔子竖耳蹦又撞,游鱼惊慌水面跳。家家户户细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环节二:地震时的逃生自救方法我们了解了地地震的相关知识,那我们遇见地震时候该如何逃生自救呢?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一)案例分析阅读安全教材P43“汶川地震中的黄月和张
5、扬”的案例,思考案例后面的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点拨)(二)探究学习下面请同学们观看防震知识科普短片视频,思考回答以下问题:1.地震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2.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内该如何避震?3.室外避震有哪些注意事项?4.万一地震中不幸被埋我们该如何自救呢?(学生先观看视频再阅读课本,思考以上五个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回答展示问题答案,教师适时点拨有关“安全三角”的知识)(三)总结收获1.地震前的准备工作:(1)学习地震知识,了解地震前的征兆;(2)加固易坠物品: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防止掉下来伤人;(3)熟悉逃生路线并保证逃生路线畅通;(4)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应急包,放在便于
6、取到处。(教师提醒学生总结到课本40页“地震前的准备”;“家庭防震应急包物品清单”见课本45页“我们在行动” 的第1题“”家庭应急包)2.室内避震注意事项:(总结到课本43页“我的收获” 的“室内避震注意事项”)3. 室外避震注意事项:(总结到课本44页“我的收获” 的“室外避震注意事项”)4. 地震被埋后的自救方法:(总结到课本44页“我的收获” 的“震后自救我有法”)(四)知识应用自主完成课本45页“危险判断” 的第2题:下列应对地震发生时的逃生方法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答案:左面正确,错误;右面正确,错误。 课堂小结: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震的相关知识,并知道了一些地震中
7、的逃生自救方法,希望大家牢记这些知识,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并积极向他人宣传防震知识。作业布置:小组为单位,以“防震减灾”为主题完成一期手抄报。(要求:纸张规格为8开,四人小组合作完成9.地质灾害的会防范教学目标:学习应对地质灾害的方法教学过程一、 导入二、 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泥石流、滑坡、地陷、塌方等地质灾害吗?(学习课本48页)三、 说说山西地质灾害的特点(学习49页的资料) 四、学习应对灾害的方法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遇到这类灾害,总的说是要沉着、冷静,不要慌张,迅速想办法。 地震来了怎么办?地震时应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时应
8、选择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伏地、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 拥,不要随便点灯火,因为空气中有易燃易爆气体。如果在地震废墟中,应力求在不安全中创造安全环境,沉着镇静,注意休息,保存体力和精力;设法把消息传送出去,等待救援;尽量节省食物和水,必要时采取非常措施;如受伤,应想法包扎;灾区人民应想方设法互救。 在山区野外行走、驾驶、避雨、休息时,要注意防崩塌灾害,以防祸从天降。要特别留意崩塌前兆,如崩塌体后部出现裂缝、崩塌体前缘掉块、土体滚落、小崩小塌不断发生、坡面出现新的破
9、裂变形、甚至小面积土石剥落、岩质崩塌体偶尔发生撕裂摩擦错碎声等,要迅速撤离。 如果遭遇滑坡,当处在滑坡体上时,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安全的地段撤离。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逃离危险区段。跑离时,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向上或向下跑都是很危险的。当遇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更不能慌乱,在一定条件下,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 如何防范泥石流?在雨天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一旦听到上游传来异常声响,应迅速向两岸上坡方向逃离。雨季穿越沟谷时,先要仔细观察,确认安全后再快速通过。山区降雨普遍具有局部性特点,沟谷下游是晴天,沟谷上游不一定也是晴天,
10、同样也要提防泥石流灾害。 五、总结。10远离拥挤防踩踏教学内容: 如何防止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了解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的危险性。2、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如何防止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3、深入开展学生安全活动,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教学过程:一、 通过网上视频观看央视新闻1+1请照亮孩子脚下的路,通过视频能更直观地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而且可以更容易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深思。二、 在网上收集了近年来部分校园踩踏事故:2009年12月7日晚,湖南省湘潭市辖内的湘乡市私立育才中学发生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故,造成8人罹难
11、、26人受伤。2008年4月23日,重庆市涪陵区百胜镇中心小学,在教学楼第一楼的楼梯间内,数名学生因为拥挤倒在人群中,6名小学生在事故中受伤。2007年8月28日,云南曲靖市马龙县通泉小学发生踩踏事故,导致17名小学生不同程度受伤,2名学生伤势严重。 2006年11月18日,江西都昌县土塘中学因学生系鞋带,引发学生拥挤踩踏伤亡事故,造成6人死亡,39名学生受伤。 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发生5.7级地震,湖北阳新、洪湖、薪春三地学生在撤离过程中,发生了踩踏事故,共造成72人受伤,其中7人重伤。2005年10月25日,四川省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停电,一名学生说“见到鬼了”,学生在楼梯间互
12、相挤压、踩踏,导致8人死亡、27人受伤。 2003年12月11日,河北省成安县商城镇中学发生挤压事故,5名学生当场死亡,15名学生受伤。2002年9月23日,内蒙古丰镇二中发生学生挤压事故,造成21人死亡,47人受伤。通过以上的例子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原来许多安全隐患就隐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了解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的危险性。三、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特点(一)易发生事故时间:事故多在下晚自习、下课、上操、就餐和集会时,学生集中上下楼梯,且心情急切。(二)易发生事故地点:事故多发生在教学楼楼层之间的楼梯转角处。(三)易发生事故的学生群体:事故
13、发生主要集中在小学生和初中生。他们年龄较小,自我控制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遇事容易慌乱,使场面失控,造成伤亡。(四)易发生事故的设施设备因素:一是通道狭窄,楼梯,特别是楼梯拐角处狭窄,不能满足学生集中上下的需要;二是建筑不符合标准,一栋楼只有一个楼梯,不易疏散;三是照明不足,晚上突然停电或楼道灯光昏暗,没有及时更换损坏的照明设备,也容易造成恐慌和拥挤。(五)易发生事故的管理因素:一是学生在集中上下楼梯时,没有老师组织和维持秩序;二是学生上晚自习时没有老师值班,下课时无人疏导;三是个别学生搞恶作剧,在混乱情况下狂呼乱叫,推搡拥挤,致使惨剧发生;四是没有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事故防范和训练,无应急措施。四
14、、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如何防止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一)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2、如果路边有商店、咖啡馆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5、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二)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1、在拥挤的人群
15、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4、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三)危急时刻如何保持心理镇定1、在拥挤的人群中,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当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更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2、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面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
16、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同时发扬团队精神,因为组织纪律性在灾难面前非常重要,专家指出,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五、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后如何急救和处理学校一旦发生踩踏事故,要立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学生造成的伤害。踩踏事故发生后,学校要立即启动学校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迅速拨打120、110电话呼救,抢救受伤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做好伤亡者家长的工作。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保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彰显魅力。“珍爱生命,安全第一”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和谐,的发展,筑起一道无坚不摧的安全长城。11综合实践排隐
17、患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探究注意劳动安全,规避实验风险,保证军训与拓 展训练的安全,外出参观、社会调查方隐患。学情分析:学生从事过一些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遇到过一些危险, 因此对于这一课的学习就不会陌生。教学目标1注意劳动安全规避实验风险2、保证军训与拓展训练的安全3、外出参观、社会调查方隐患重点:注意劳动安全规避实验风险保证军训与拓展训练的安全难点:注意劳动安全规避实验风险保证军训与拓展训练的安全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学生在劳动中要注意的安全1、参加劳动,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安全,听从老师或有关 管理人员的指挥,统一行动,不能各行其事。、参加劳动,同学们必然要接触、使用一些劳动工具和机械电器设
18、备,在这个过程中,要仔细了解它们的特点、性能、操作要领,并在有关人员的指导下使用。 、擦窗时,在二楼以上教室里擦玻璃要系安全带,要有足够的安全保护措施,不要站在窗台上擦窗,更不能 将身体探出窗外,更不能在擦窗时打闹。、打扫教室、擦拭灯具时,要确保桌子腿完好且稳定不摇晃;桌子高度不够的情况下,若在桌子上加把椅子, 一定要有同学把扶,千万不要逞强。 、清扫教室内外卫生时,不要嬉闹,更不要用拖布、 扫帚等打闹,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和伤害。 、参加义务劳动(如植树等),要听从老师的安排和指导,拿工具的同学更要小心自己的行为不要给其他同 学带来伤害。 、劳动结束后,严禁到荷塘、水库等不安全的地方冲 洗。
19、、劳动现场的电闸、开关、按钮等,不随意触摸、拨 弄、以免发生危险打、注意在指定的区域内活动,不要随意四处走动、游玩,防止意外事故发生。、防止落物伤害 ()进入建筑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道路行走,必须戴安全帽。()起重装卸、吊运物品的下面严禁站立、 通行。案例分析 上海某学校的学生杨某,在五楼教室内,踏上窗台,跨出窗外去挂脱了勾的窗帘,不慎堕楼身亡。 二规避实验风险(一)下列哪些行为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正确的做法是什么?1实验课上,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2科学上,一名同学点燃酒精灯后,随手将火柴扔在地上。3试验结束后,未关闭电源、气源和窗户就离开实验室。 4科学课上,一名同学因为好奇,口尝化学
20、药品的味道。 想一想:在实验中还有哪些行为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案例分析1、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什么?2、从这起事故中你得到什么启示?3、如何规避实验风险,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三)保证军训与拓展训练的安全随着学生军训工作的普及和发展,确保军训学生安全越显重要。避免和杜绝学生在军训期间发生意外事故,保证军训工作安全顺利开展,做好学生军训期间有关安全防事故工作。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在暑期开展军训的学校,要提早制定和落实各类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学生和其他参训人员的安全。高温季节应利用早晚时间进行军训,避免烈日下活动,当气温较高不适宜进行军训时,应停止室外训练,防止发生中暑。注意学生宿舍的通
21、风、整洁,合理安排作息,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注意饮食卫生。 对食堂采购员和炊事员进行体检和卫生教育,严把采购、加工关。要照食品卫生制度的要求,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检查和监督。尤其要到生熟分开,认真搞好食物容器的消毒工作,对易变质饭菜必须重新加工后方可食用。暑期军训期间,学校要提供足量、卫生的凉开水或矿泉水,保证学生能随时喝水降温(冬天应有热开水)。 注意休息,中午有午睡的时间,抓紧时间充分休息一下为下午备战;在军训过程中,如果真的感觉自己身体不适,不要硬撑,直接向教官打报告,尤其是娇小的女生。 穿的舒服迷彩服里面最好再披一件棉制背心,吸汗性好,否则你的迷彩服背部很快会晒出盐的;袜子也
22、以棉质运动袜为最佳;鞋子里面最好垫软鞋垫,这样脚后跟舒服一点,同时对汗脚、脚臭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四)外出参观、社会调查方隐患1、活动中的安全 (1)活动过程中不得私自外出、离队,有事离开需请假征得同意。(2)参观过程中,每一个人增强安全意识,不到危险之地,不做危险之事,相互照应,相互帮助。(3)活动主持人随时提醒大家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安全事件。(4)如发生意外情况马上通知安全责任人,能做紧急处理的立即处理,必要时到医院就诊。2、活动案例分析 学生游博物馆贪玩摔伤 五年级学生王某在参加学校组织的参观鸦片战争博物馆的活动中,不听其他同学的劝告,越过露天炮台的墙垛,从高处调下,导致腰椎爆裂性
23、骨折,摔成一级伤残。 1、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2、从这起事故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小结:12春游踏青要安全教学设计教学目的:学会户外活动的基本保护,把握春游安全注意事项。教学重点:出行前、出行中、出行后的注意事项。教学难点:掌握出行前、出行中、出行后的注意事项并用于实际生活。教学过程:第一步、前言 同学们好:走进四月,我们感受着明媚的阳光,和煦的春风,青青的嫩芽大自然处处洋溢着春的气息,春的芬芳。就在这样一个温暖而充满了生机的季节里,我们全体师生将一起走出校园拥抱自然,去感受春风的温柔怀抱,去倾听万物生长的声音,让那满眼的新绿,嫩绿,鲜绿,翠绿温柔着我们的视线。春游活动经过老师们的认真策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 年级 下册 安全 教案 2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