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及其化合物性质.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硫及其化合物性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硫及其化合物性质.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知识精要】 1二氧化硫化学性质(1) 酸性氧化物通性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 SO 澄清石灰水反应:2(2) 还原性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SO 物理性质:无色固体,熔点:,沸点:都较低。SO 是硫酸的酸酐,SO 与水化合生成硫酸,同时放出大量的热。333方程式为:SO + H O = H SO + Q322 4SO 的水溶液可被 O 、H O 、X 、Fe3 +、KMnO 、Ca(ClO) 等强氧化剂氧化:222 2242SO 通入氯水2(3) 氧化性(4) 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品红通二氧化硫后颜色变化;褪色后的溶液加热后的颜色变化。2. 酸雨的形成3. 硫酸的制备4. 硫酸的吸
2、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例 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 上述装置中,在反应前用手掌紧贴烧瓶外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还可以用什么简单的方法证明该装置不漏气。答:。(2) 写出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 如果用图中的装置检验上述反应的全部产物,写出下面标号所表示的仪器中应加入的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A 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B 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C 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D 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4)实验时,C 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例 2一定物质的量的 SO 与 NaOH 溶液反应,所得产物中含 Na SO 和 NaHSO 物质的量之比为
3、35,则2233参加反应的SO 与NaOH 物质的量之比为()2A12B35C811D188例 3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 15 亿多元,为了有效控制酸雨,目前国务院已批准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测试时间/h01234雨水的pH(1) 现有雨水样品 1 份,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该雨水样品的pH,所得数据如下: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雨水样品的pH 变化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如果将刚取样的上述雨水与自来水相混合, pH 将变 ,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为防治酸雨,降低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 SO ,工业上将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后使用,请写出燃
4、2烧时,有关“固硫”(不使硫化合物进入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例 4根据下列化学反应和事实,说明反应利用了硫酸的什么性质,将表示性质的选项的字母填在各小题的横线上。A难挥发性B酸性C吸水性D脱水性E强氧化性F强酸性(1) 浓硫酸可作气体干燥剂 ;(2) CuSO 5H O 浓 硫酸 CuSO 5H O;4242(3)2NaClH SO (浓)Na SO 2HCl ;2424(4) FeSH SO FeSO H S ;2442(5) ZnH SO ZnSO H ;2442(6) Na SO H SO (浓)Na SO SO H O ;23242422(7) Cu2H SO (浓)CuSO
5、SO 2H O ;24422(8)S2H SO (浓)3SO 2H O ;2422【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已知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未知液足 量稀盐酸BaCl2溶液白色沉淀气体滤液沉淀【思考】三个学生设计了下述三个实验方案,并都认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设计的方案一致,即可确证试液中含有SO 2-。42方案甲:试液 BaCl2溶液 白色沉淀 足量稀盐酸 沉淀不溶解足量稀盐酸BaCl 溶液方案乙:试液无沉淀白色沉淀足量稀硝酸硝酸钡溶液方案丙:试液无沉淀白色沉淀试评价上述三种方案是否严格,并分别说明理由。例 1写出可除去下列气体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试剂:(1) Cl (HCl、H O)22(2)
6、 CO (HCl)2(3) CO (SO )22(4) SO (SO )(5)CO (CO)232(6)CO(CO )(7)SO (HCl)22(8)N (O 、Cl 、H O)2222例 2下列反应中,一定有沉淀生成的是ACO 通入CaCl 溶液B足量CO 通入饱和Na CO 溶液22223CSO 通入BaCl 溶液D过量SO 通入澄清石灰水222E. 向久置的Na SO 溶液中加入BaCl 溶液,再加入稀盐酸232F. 向Na SO 溶液中通入Cl ,再滴加BaCl 和稀盐酸2322例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锌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时,甲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硫, 而乙同学认为除
7、二氧化硫外,还可能产生氢气。为了验证甲、乙两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丙同学设计了 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锌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为X,且该装置略去)试回答:(1)上述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2)乙同学认为还可能产生氢气的理由。(3)丙同学在安装好装置后,必不可少的一步操作是。(4)A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作用是 B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作用是E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作用是(5)可以证明气体X中含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C中:,D中:。如果去掉装置B,还能否根据D中的现象判断气体X中有氢气(填能或不能),原因是。【练习】1. Cl2 和 SO2 都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若将等物质的量的C
8、l2 和 SO2 混合后,再通入品红与BaCl2 的混合溶液,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很快褪色; 溶液不褪色; 出现沉淀; 不出现沉淀A2. 浓2SO4 在下列反应中,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A. 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 2H2OB. C + 2H2SO4(浓) = CO2 + 2SO2 +2H2OC. 2FeO + 4H2SO4(浓) = Fe2(SO4)3 + SO2 + 4H2OD. Fe2O3 + 3H2SO4(浓) = Fe2(SO4)3 + 3H2O3. 关 于 SO2 的 叙 述 中 正 确 的 是它可使石蕊试液褪色与水作用生成硫酸能使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及其 化合物 性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