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及测量原理.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及测量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及测量原理.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好的沉淀整理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及测量原理1 引言12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结构与测量原理12.1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结构12.2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33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特点61 引言电容式传感器利用了非电量的变化转化为电容量的变化来实现对物理量的 测量。电容式传感器广泛用于位移、振动、角度、加速度等机械量的精密测量, 并正逐步扩大到压力、差压、液面(料位)、成分含量等方面的测量。电容式传感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机构简单,体积小,分辨力高;2) 可实非接触式测量;3) 动态效应好。电容式传感器的固有频率很高,因此动态效应时间短,且其介质耗损小,可使用较高的工作频率,可用于测量高速变
2、化的参数;4) 温度稳定性好。它本身发热量极小;5) 能在高温、辐射和强振动等恶劣条件下工作6) 电容量小,功率小,输出阻抗高,因此,负载能力差,易受外界抗干扰产生不稳定现象。2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结构与测量原理2.1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结构电容式传感器是把被测的非电量转换为自身电容量变化的一种传感器。这些被测量是用于改变组成电容器的可变参数而实现其转换的。电容式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可以用最普通的平行极板电容器来说明。两块相互平行的金属极板,当不考虑其边缘效应(两个极板边缘处的电力线分布不均匀引起电容量的变化)时, 其电容量为:C =e Ad(1)公式中 电容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A 两平行板
3、所覆盖的面积; d 两平行板之间的距离。因此只要改变其中的一个参数,就会引起电容量的变化,根据这一电容结构关系可构成变极距电容传感器,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和变介质型传感器、用于测量液位的电容式传感器。是利用容器中的物料为恒定的介电常数时,极间电容正比于液位的原理而构成的,并应用电子学方法测量电容值,从而探测液面位置信息。特点是液位测量只与电容结构有关,与物料的密度无关 根据这一特点,可采用圆筒形结构构成变面积型的液位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结构的探头是由这两个电极极板构成,通过气、液或料相介质的高度不同引起极间电容改变来探测物面位置的。其结构十分简单轻巧,便于安装、维护与使用。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电极结
4、构如图 1 所示。图 1(a)适用于导电容器中的绝缘液体的液位测量,且容器为立式圆筒形,容器壁为一极,沿轴线插入裸金属棒作为另一极电极,其间构成的电容 CX 与液位成比例,也可悬挂带重锤的软导线作为电极。图 1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电极结构图 1(b)适用于非金属容器,或虽为金属容器但非立式圆筒形,液体为绝缘性的,这时在棒状电极周围用绝缘支架套装金属筒,筒上下开口,或整体上均匀分布多个孔,使内外液位相同。中央圆棒及与之同轴的套筒构成两个电极,其间电容和容器形状无关,只取决于液位,这种结构的物位传感器最适合于液位测量,对于粉粒测量容易产生滞留物在极间。图 1(c)用于导电性液体,其形状和位置和图 1
5、(a)一样,但中央圆棒电极上包有绝缘材料,电容 CX 是由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和待测液位高度决定的, 与液体的介电常数无关,导电液体使筒壁与中央电极间的距离缩短为绝缘层的厚度,液位升降相当于电极面积改变。2.2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导电液体电容式传感器主要利用传感器两电极的覆盖面积随被测液体液位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引起电容量变化的关系进行液位测量,属于面积变化型电容传感器。以图 1(a)为例 设导电容器直径为 D,中央电极直径为 d,上部空气的介电常数为 1 下部液体的介电常数为2,电极总长为 H0,浸没在液体中的长度为,H1,则根据同心圆筒状电容的公式可写出空气部分的电容数学模型为:-1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容 式液位 传感器 测量 原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