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俞国良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设计.docx





《主编俞国良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编俞国良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设计.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 小学 三 年级第一学期 心理辅导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备课教师你勇敢吗? x 老师课时 班(年)级1三年级教学目标分层目标1. 通过学习和讨论加深对“勇敢”的认识。2. 用辨证法的观点理解“勇敢”,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上限能用辨证的观点理解“勇敢”,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下限理解“勇敢”的真正含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和讨论加深对“勇敢”的认识。用辨证法的观点理解“勇敢”,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个性准备测试卷一份,三个情境小品。辅导对象教学预设(共性) 1、认识、理解“勇敢”。个性调整(1) 你对勇敢的理解。(2) 说一说你经历的自认为勇敢的一件事。(3)讨论“勇敢”与“大胆”一样吗?教
2、师根据同学们的理解与讨论,阐述“勇敢”的定义。勇敢:不怕危险,不怕困难。2、角色扮演: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小品,请部分同学参与表演,大部分同学观看并思考:你赞同他们的做法吗?这些行为是“勇敢”的表现吗?3、学生结合表演和讨论:勇敢不仅表现在不怕危险,更应该表现在不怕困难上。古有李时珍,现有解放军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如解放军叔叔不怕牺牲性命,保护国家财产,抗洪抢险; 警察叔叔与坏人博斗;科学家攻克难关等等。而我们则应该从身边的小事来培养自己的勇敢。4、回答测试问题,判断“勇敢”程度(1)悄悄话同学们可找你的好朋友或老师互相轻声说一说测试题中的问题。(2)小勇士解难。做法是让同学们试着商量如何解决上
3、述四题的问题,如何排除困惑。派一人上台做小勇士为大家解答他是怎么做的。5、讨论:如何学会“勇敢”,如何培养自己的“勇敢” 教师根据讨论归纳:(1) 自己独处害怕时,分散精力,多想一些开心的事,这称为分散法。(2) 平时多看健康、有益的书籍和电视,并加强身体锻炼,我们称之为健康法。(3) 战胜困难要有勇气、胆量、毅力和知识,我们称它为综合法。6、同学们自由向老师提问,教师答辩7、全课小结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勇敢一的面,这很好!任何一个人的勇敢精神都是从小培养的,人不是天生就勇敢的,所以你今天不勇敢或不很勇敢,不要紧!虽然今后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复杂的人和事,在学习上也会遇到困难,但只要我们敢于面
4、对, 学好知识,学会用微笑对待困难,不急不躁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相信自己,我会勇敢的!教学反思教学心得与困惑xx 小学 三 年级第一学期 心理辅导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备课教师烦恼来了怎么办? x 老师课时 班(年)级1三年级1.认识烦恼产生的原因,以及烦恼处理不当会给自己带来一定危害。教学目标2.教育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烦恼。3.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处理各种不同的烦恼。分层目标上限下限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烦恼,并能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不同的烦恼。认识烦恼产生的原因,并试着解决。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认识烦恼产生的原因,以及烦恼处理不当会给自己带来一定危害。教育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烦恼,并试着
5、处理不同的烦恼。个性准备准备一个消极对待烦恼的小剧, 白纸若干。辅导对象一、引入课题教学预设(共性)个性调整二、认识烦恼的本质,明白不同态度对待烦恼有不同的结果1、小剧表演剧情大意:发试卷了,学生珊珊和菲菲各自在看语文试卷, 珊珊认为自己考试失败,完了,由此产生了烦恼。当发现同一道题自己比菲菲多扣两分时,不从自身的答案找原因,却认为是老师偏心,当菲菲安慰她时,却被她误解,菲菲生气走了。旁白:第二天,珊珊的考卷没有让家长签名,看见语文老师总是避开,语文课上无精打采,作业越来越不认真,还常常迟交思考:(1) 小品中的人物表现的是什么心情?(2) 这种心情给她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学生讨论,老
6、师启发引导,认识消极对待烦恼的危害。2、给珊珊“考试失败了,我完了”,这个最初想法唱反调, 也就是说与她不同的看法。3、想法改变,事情的结果又会如何,请互相讨论,并按照自己的讨论结果进行角色扮演。4、珊珊到各组观看,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再次表演。思考:通过珊珊前后两次不同的表现,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讨论:老师启发并小结,指出要学会理智地分析问题, 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很多人的烦恼跟认识态度有关系,当能乐观而自信,用积极的态度来对待烦恼,就能看到烦恼也有积极的一面,从而有利于消除或减轻烦恼。三、学习如何处理各种不同的烦恼1、由心灵博士的话引入。2、发给每人一张白纸,请写下自己感到最烦恼的事,以及
7、什么烦恼,可不署名。3、学生写完烦恼之后,情绪较低落,开展呼吸训练,调节学生心情。4、课前通过测试,已了解到克服烦恼能力较强的学生,请三名代表各列举一次克服烦恼的过程,着重谈谈这件事给自己怎样深刻的心理感受或体验,后来做了什么,花了多长时间等。5、打幻灯,出示名人克服烦恼的事例。 “生活好比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这是英国著名作家萨克雷的一段名言。据悉巨商希尔顿在发迹之前是一个穷汉,母亲仅仅给他五千美元去经营旅馆。几年后,希尔顿成了商界巨子,当希尔顿的母亲问他是怎样克服烦恼的,希尔顿回答说:“微笑”。原来,他每次遇到挫折和不合理的事时,他就马上到卫生间或一个角落
8、拿出镜子练习微笑。小结:每个人生活中都可能遇到令人烦恼的事情,如果你肯开动脑筋,你会发现能使心情变好的方法是很多的。6、组内交流:学生带上写有烦恼的纸条到各自的心理辅导小组去,由组长读,其他同学出谋献策,如果找到适合自己的办法,自己拿一个桌子上放着的快乐小精灵。7、班内交流:(1)请两个小组各举一例摆脱烦恼的办法。(2)师适当启发引导:a、你还有别的方法吗?请给大家介绍一下。b、有哪些方法需要改进?(3)师提醒学生:没有拿到快乐小精灵的同学,如果愿意,请说一说你的烦恼,我们大家都愿为你伸出援助之手。四、总结:1、提供一些常用克服烦恼的方法,如转移注意力,宣泄等。2、赠送名人名言:天空虽有云,但
9、乌云的上面,永远会有太阳在照耀。五、放音乐:“幸福拍手歌”,学生伴随音乐用身体语言表达心情。提醒学生一周后自己再进行一次“克服烦恼能力”测试。教学反思教学心得与困惑xx 小学 三 年级第一学期 心理辅导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备课教师学会说“不”x 老师课时 班(年)级1三年级教学目标1. 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有权利说“不”,但也要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合作精神。2. 初步学习说“不”的三步技巧,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分层目标上限下限学习说“不”的三步技巧,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明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有权利说“
10、不”,教学重点二难情境的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学习演练如何说“不”。教学难点归纳说“不”的三步技巧。个性准备投影片,学生回忆:自己平时有没有不敢拒绝或拒绝不当的经历。辅导对象一、准备活动。教学预设(共性)个性调整1、深呼吸放松练习:端坐,放松头部、身躯,慢慢吸气,慢慢呼气,(时间 2 分钟)2、学生谈自己的感觉。3、教师: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如遇到紧张、生气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消除自己的紧张和生气。4、教师:好!现在开始我们今天的话题。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使我们左右为难的事情。请看投影:二、引入课题(1)出示情景:“已是晚上九点钟,我正忙着写作业,同学小明兴冲冲地拿着一本新买的连
11、环画到我家,要和我一起欣赏,我”(幻灯)教师:我该写作业还是和同学一起看连环画呢?让我们看看三组同学不同的反应(小小品表演):第一组:学生 A:去,难道你不能在家自己看?非要跑来这里看钟了,明天我完不成了作业,谁负责?小明:(生气)我再也不理你了!第二组:学生 B:哎!你有新书就拿来跟我一起看,真看得起我业陪你看,作业明天再说。小明:(高兴)真够朋友!第三组:学生 C:太好了!我也很想和你一起欣赏,但是现在已晚了,真没办法,我的作业还没完成呢!我们明看好不好?小明:(略失望)好吧!(2) 教师:让我们对三组同学的精彩表演表示感谢! 请同学们谈谈“我”和小明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我”:A 写作业/
12、好B 看连环画/不好C 写作业/好小明 :A 很生气B 高兴,够朋友C 有点失望,但可以理解(3) 问题讨论:为什么小明会有不同的感受呢?A 同学敢说“不”但是不善于说“不”,惹得同学很生气, 失去了同学的友谊,想到的是自己,没有想到别人。B 同学人缘好,但缺乏主见,不敢说“不”,过分考虑别人的需要,压抑或违背自己的正当需要。C 同学敢说不,也善于说不,有自己的主见,又能考虑到别人的情绪。(4) 教师总结:当我们有正当的理由时,我们可以拒绝他人, 但也要理解和尊重别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并不因拒绝别人而失去了友谊。三、自我对照。1、分小组讨论。谈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自己平时有
13、没有不敢拒绝或拒绝不当的经历?并举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例子。2、学生发言,讲述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要求学生说出:什么事情、自己如何应对、自己和对方有什么感受等。四、怎样说“不”。根据第三个小品和学生列举的例子,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归纳说“不”的方法:1、作出判断,该不该拒绝。2、如何说“不”。拒绝(直接或间接相告,注意文明礼貌,尊重别人)并说出理由(如太晚了、考试作弊)想出替代的方式(提出一些健康可行的可供选择的替代方式)五、实际演练。1、出示问题情景:(投影)(分 4 组进行讨论)A、我的好朋友要抄我的作业,我该怎样对他说?B、我和小华是好朋友,小华很喜欢玩游戏机,放学后经常因为玩游戏机而晚回家。小
14、华却欺骗父母说在我家做作业,并要我替他圆谎,我该怎么办?C、放学后,陈明约我们几个同学去游泳,我该怎样对他说?D、李华叫王敏期末考试时给他抄一抄,王敏心里挺害怕的, 他该怎么办呢?2、每个两难情景请两个学生作一组进行角色扮演。教师要注意学生扮演中是否有拒绝、理由、替代方式三方面(若不全教师提示)六、小结1、你能拒绝的只是对你不合理的要求,而不能拒绝一个应该帮助的人。2、在说“不”的过程中,要做到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学会与人沟通。3、当我们要向别人提出要求时,也应该考虑考虑:我提出的要求是否正当?是否使别人为难?也要尊重别人。教学反思教学心得与困惑xx 小学 三 年级第一学期 心理辅导教学设计教
15、学内容备课教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x 老师课时 班(年)级1三年级教学目标分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也有短处,教育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上限不仅明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道理,并能真正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下限明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个性准备辅导对象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也有短处。教育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幻灯片谁的本领大教学预设(共性)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个性调整1、看幻灯,讲故事谁的本领大。2、思考讨论,发现问题。(1)提问:自认为本领高强的小猴子,梅花鹿最终都没有摘到果子,你能发现其中的原因吗?(2)小结:因为小
16、猴子只想到自己的动作灵活,并没有想到自己不会过河,而梅花鹿只想到自己的四条腿跑得飞快而没想到自己不会爬树。他们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优点)而没有看到自己的短处(缺点,不足),所以它们都没有摘到果子。3、故事新编,阐明主题。(1) 让我们来帮助梅花鹿、小猴子,使它们顺利摘到果子好吗?(2) 提问:通过帮助梅花鹿、小猴子,你明白了什么一个道理? (3)小结:我们知道了每个人都有长处,也有短处,我们要努力学习别人的优点,通过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就叫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二、动手演算,激发动机1、提问:“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好处在哪里呢?我们来动手做几道题:假如我们从全组每个同学身
17、上找出两条优点,14 个同学能找出多少条优点?从全班每个同学身上找出两条优点呢,54 个同学一共能找出多少条优点?演示乘法算式:WB214=28DW254=1082、提问:如果老师从全班每位同学身上学到一条优点,我一共能学到多少优点?如果同学们从我们班任课的老师身上各学一条优点,你就会有多少优点?3、提问:通过演算这几道题,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小结:不断学习别人的优点,可以使我们的品德更加高尚,学习更加优秀,工作更加出色,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事情啊!同学们一定非常愿意这样做,下面我们就来听听同学们是怎样做的。三、联系实际,树立榜样1、请学生列举同学中能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事例,并请这些同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主编 俞国良 小学 三年级 心理健康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