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生物复习计划246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年级生物复习计划2467.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一年级生物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2)把基础知识教学与能力发展融为一体,即把导、学、讲、练融为一体,优化课堂结构。(3)识记知识和知识运用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二、目标要求 根据新课标要求,使学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使用恰当的专业术语,阐述已学过的生物学概念、事实、方法和原理。(2)用各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一些生物现象和事实。(3)对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部分和整体、生物与环境的一些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比较、解释。(1)出 12 张生物复习试卷,让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2)把每单元重点的知识结构进行梳理,针对一些难点,对照基础训练进行知识的订正和讲解。(4)
2、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复习,让优生带动后进生更好的复习。(5)让学生自己举出某一个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6)针对某些差生老师进行单独辅导。四、复习重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生物的特征、观察法、调查的一般方法、生物的分类、生物圈、环境与生物的关系、生态系统。紧张的复习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我们组继续发扬踏实的工作方式,争取把工作做的更好!(一)时间安排:这一册总共七章,每一章一节课,最多三个星期可以完成全部的复习任务。(二)具体步骤:1 首先编一个总复习提纲,把常考点,易错点,易混点编出来,让学生去理解记忆。分章节理解记忆。2 在复习的时候,先默写基础部分,然后再重点突破,
3、选一些学生常错的题目作为探究创新,再当堂达标。每一位同学必须全部弄懂,特别是那些生物学困生,必须一个个让他们弄懂。当天批改当堂达标,不过关的学生必须留下来过关。一、指导思想(1)处理好初一生物教材,揭示单个知识、知识联系、知识扩展3 个层次知识的内涵及内在逻辑联系,形成立体知识结构。(2)把基础知识教学与能力发展融为一体,即把导、学、讲、练融为一体,优化课堂结构。(3)识记知识和知识运用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二、目标要求 根据新课标要求,使学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使用恰当的专业术语,阐述已学过的生物学概念、事实、方法和原理。(2)用各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一些生物现
4、象和事实。(3)对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部分和整体、生物与环境的一些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比较、解释。三、具体教学措施(1)出 12 张生物复习试卷,让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2)把每单元重点的知识结构进行梳理,针对一些难点,对照基础训练进行知识的订正和讲解。(3)每节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考题,让学生以竞赛的形式完成,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促进学生的复习兴趣。(4)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复习,让优生带动后进生更好的复习。(5)让学生自己举出某一个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6)针对某些差生老师进行单独辅导。一、复习目标 以教材为依据,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重点,加强识记环节的安排与
5、督促,使学生扎实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争取期末考试取得较好成绩。二、复习措施 本学期内容多、时间紧,只有两个星期的复习时间,要让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复习完整册内容,取得好的成绩,需要给同学把知识系统起来,便于学生复习,同时给学生精心编制复习提纲,删去一些难繁偏旧的知识,让学生短时间内获得成绩。看过初一年级生物复习计划的还看了:2020 年中考生物 10 大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 中考生物常考的 50 个知识点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6、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4。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物因素,可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7。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8。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9。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10。目镜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
7、1。在视野看到的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才能将物像移到中央。标本朝右上方移动,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其实朝左下方移动。12。载玻片上着p,视野里看到的其实是d。判断方法:把纸片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180 度。1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用吸水纸吸)。14。细胞的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15。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轻刮口腔内侧、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用吸水纸吸)。16.与
8、绿色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16。与绿色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17。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和有机物(如糖类、核酸、蛋白质)组成。18。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绿色植物有)和线粒体(动、植物均有)是能量转换器。19.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 DNA 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叫基因。20。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体无系统。21。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离开活细胞不能存活。22。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与生殖细胞(孢子)不是同一概念。23。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
9、: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24。苔藓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25。菜豆种子是由种皮和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构成的,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子叶(两片),能发育成新植株的是胚。我们平常吃的豆瓣酱主要来自大豆的子叶。玉米种子是由种皮、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和胚乳构成的,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胚乳,子叶一片。我们平常吃的面粉成分主要来自小麦的胚乳。26.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26。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27。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28。根生
10、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29。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因为该区长有大量的根毛。30。在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是导管;运输有机物的通道是筛管。31。庄稼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有机物(光合作用合成),其中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缺氮时叶片发黄,植株矮小瘦弱,严重时叶脉淡棕色;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并出现紫色;缺钾时茎杆软弱,叶边缘呈褐色。32。雌蕊发育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中,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过程。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33
11、。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植物气体交换的“窗口”,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34。在营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有些向日葵的果实仍然是空瘪的。这主要是由传粉不足引起的。要想减少瘪籽,可以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35。木本植物的茎可以不断长粗,因为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所以嫁接时,要确保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接穗才能成活。36.19 世纪,两位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恩格斯将它列为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37。蒸腾作用能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并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38。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39。光合作用:二氧化
12、碳、氧从气孔进出,水由根吸收后通过导管运输到叶。40.呼吸作用:发生在动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内。40。呼吸作用:发生在动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内。4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叶放在凉开水中,放在阳光下照射,叶不会放出气泡,原因是烧开的水中缺少二氧化碳,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42。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43。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建立者。他认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44。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45。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排出的过程叫做分娩。46。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完成受精过程;胎儿生活在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
13、获得营养物质和氧。47。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水和维生素六类营养物质。48。维生素的常见缺乏症 维生素 A:夜盲症、干眼症等;维生素 B1:脚气病、神经炎等;维生素 C:牙龈出血、坏血病;维生素 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49。人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肝脏是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没有消化作用,但可以乳化脂肪。50。淀粉在口腔开始被消化,蛋白质在胃开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肠开始被消化。小肠液和胰液能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初一生物复习资料之物质代谢调控 初一生物复习资料之物质代谢调控 婴幼儿以奶为最主要的食品,故其胃粘膜分泌凝乳酶较多,而不食用或少食用奶的成年人胃中这种酶则几
14、近缺如,因此有些成年人在食用牛奶后,不能将其很好凝结而消化,以致腹泻。特殊情况 在特殊情况下,如饥饿或应激,体内必须调节物质代谢,以应变故。某些病现状态可使病人不能进食,若不及时补充营养素,尤其是葡萄糖,当即造成体内一种饥饿状态。饥饿时,体内物质代谢必定发生变化,且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改变,这可从其血糖水平的变化看出一梗概。在饥饿期间,体外营养素的供应断绝,但体内不能无葡萄糖;虽然脑组织可以适应或多或少的利用酮体,而红细胞所需的 ATP 则完全依靠血糖在细胞内的分解,所以其它器官组织中糖的分解代谢逐渐降低,而蛋白质的分解加强以增加糖异生作用;同时三羧酸循环不能不运行以产生 ATP,因此大量动用脂
15、肪进行分解,使体内能量需求得到满足。这些物质代谢的改变都是由某些激素来调节的。现将饥饿中一些代谢参数列于表 2-4-2从表 2-4-1 可以看到血中胰岛素水平逐渐下降,胰高糖素有所提高;还可以看到酮体明显增多,也可看到氨基酸水平下降。这无疑是脂肪分解及糖异生作用等增加的结果。异常情况 应激就是机体对外界异常刺激的适应初中历史。这样的刺激可包括创伤、某些外科手术、肾衰竭、烧伤、感染、受冻及强烈情绪激动等。出现任何一种这样的情况时,体内总的表现有血液中皮质醇、胰高糖素、儿茶酚胺及生长激素等升高;胰岛素的分泌虽然不受影响,体内的抗胰岛素性明显存在;结果脂肪分解增加,故许多组织内脂肪的氧化代替了葡萄糖的氧化,因而加速了酮体的生成,使体内能量代谢发生改变;同时蛋白质代谢亦发生异常,总的看来,分解增加,合成减少,使绝大多数的氨基酸在肝内脱去氨基,将生糖氨基酸的碳骨架经糖异生途径生成糖,并将氨基合成为尿素,因此造成患者体内氮的负平衡,这可能与皮质醇在应激者体内水平大量升高有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