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名师教案:孙权劝学(第2课时)12463.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七年级下语文:名师教案:孙权劝学(第2课时)1246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语文:名师教案:孙权劝学(第2课时)12463.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孙权劝学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技 能 1.熟读并背诵课文,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2.掌握关键词句,积累成语,翻译课文。过程 与方 法 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揣摩文中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对话 描写,体会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揣摩人物的性格特 征。2.理解文本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情感 态度 与 价值 观 明白后天学习的重大作用,重视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1.品味人物对话时表现出来的人物形象特点。2.联系实际,让学生真正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教学难点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2.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课时安排 2 课时
2、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前检测 1.背诵课文。2.填空。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朝代)(司马光)(人物)主持编纂 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 1362 年的史事。其目的是“观古今之 通变,明治乱之得失”。阅读课文合作探究【深层探究】1.孙权劝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请问他是怎样劝学的?2.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可谓是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 融洽关系。作者描写二人的对话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何作用?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现己演变成一耳熟能详的成语。请问这一成 语带给你哪些启示?5.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设计意图:理解文本内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名师 教案 劝学 课时 1246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