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优秀教案(第一课时).doc
《《拿来主义》优秀教案(第一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拿来主义》优秀教案(第一课时).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拿来主义优秀教案(第一课时)拿来主义优秀教案(第一课时)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所作的一篇著名的杂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鲁迅在文中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 一、教学目标 1、明确文章的整体思路; 2、归纳总结鲁迅杂文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重点语句; 2、以16段为例学习鲁迅杂文“论时事不留情面,砭痼弊常取类型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设计课前预习内容:1、你喜欢阅读鲁迅的文章吗?2、关于拿来主义,你希望老师讲些什么?3、对这篇文章,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二)导入课文 利用
2、课前的交流时间,老师问了同学们一些问题。其一、你们喜欢阅读鲁迅的文章吗?结果正如我所想象,大多数的同学表示不太喜欢鲁迅的文章;其二、你们希望老师课堂上讲些什么?有宏观的要求:多讲讲文章的写作思路,多谈谈文章的写作特色;也有微观的要求:把拿来主义的含义讲明白,解释一下鲁迅先生为什么不欢迎外国送来的香粉、电影;其三、你们有什么不太理解的地方?这个就更多了,“不知后事如何”是什么意思?梅兰芳不是让人敬仰的京剧艺术大师吗,他还蓄须明志呢,鲁迅先生为何还批评他?为什么要从“送去主义说起呢?“抛来”不就是“抛给”吗,两者有何区别?为什么突然讲到一所大宅子?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我弱弱地问一下,为什么鲁迅
3、写的文章总是含义非常丰富,比如我曾经读过的一个句子: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树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两个问题:其一、这篇文章怎样理解?其二,我们从拿来主义里拿什么? 老师看到这些,一方面觉得你们是一群善于思考的热爱阅读的学生,一方面又担心这有限的课堂怎可解决如此多的问题。因而,老师将根据你们的要求与质疑,结合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来确定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学习随笔、杂文,这一类文章可以归为论述类文章。而学习论述类文章的要求,请大家阅读单元提示:从结构入手,把握文章的思路;从不同角度思考,理解文章的内涵. (三)整体把握 过渡段第七段“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
4、拿!”表明1-6段阐述的主要是“为什么要拿来”,而下文阐述的主要是“怎样拿来”。我们还可以用“送”“拿”两个字来概括这篇文章的前后两部分主要内容. (四)学习第一第二段 请学生朗读一遍,概括主要内容。 明确:这两段主要批判“闭关主义“送去主义”。 然后围绕以下思考解读。 1、“闭关主义有哪些表现呢? 明确: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2、如果要和“送”“拿”结合起来,“闭关主义”就是“不送不拿”,这有什么不好的吗?作者直接指出了“闭关主义”危害吗? 明确:作者没有直接指出,但“给枪炮打跑了大门,又碰了一串钉子则指出“闭关主义”“不送不拿”注定“落后挨打”,必须严厉批判。 (板书:不送不
5、拿落后挨打) 3、和下文所述的“送去主义”有什么关系? 明确:因为落后挨打了,便“自己不去”变成了“什么都送去”。 4、 从那里能够体现“什么都是送去主义”? 明确:“别的且不说罢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这一句可以体现. 5、这里只列举了三个现象,这怎么就能体现“什么都是送去主义呢? 明确:这一句非常严密地把所要揭露的、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单讲文学艺术上的东西.其实,国民党反动派搞“送去主义,何止只是“学艺上的问题?何止只是文化领域的事情?先送古董,再送活人,如果任其发展,最后会送什么?(送完梅兰芳,再送竹叶青,送完竹叶青,再送司马光,让他去外国砸缸,天天送,月月送,年年送,今年过节不送礼
6、呀,送礼就送中国人!送到最后,东西送完了,人也送完了,最后把整个中华民族都葬送了)可能是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因此,用“别的且不说罢”的句子,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添了揭露的深刻性. 6、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我们知道论述的思路要清晰,更要严谨,你觉得这一段的阐述严谨吗? 例如:古董展览,画作交流,文化访谈都是正常的国与国之间的文化活动,这难道也要批判吗? 7、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讨论一下。 明确:其一,鲁迅先生的矛头指向的是当时的政府而非艺术家个人或群体;其二,这些文化交流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所谓“发扬国光”,本质上是媚外的;其三,这样的文化交流是单向的
7、,不是平等的。也就是说,我们的一味的送去,并没有得到对方平等的真诚的回应,“终不知后事如何(1、送去巴黎展览,并没有引起人家对于中国的钦慕;2、据有关资料显示,“后事是盗卖文物,盗卖古代珍宝。以展览古董为名,行盗卖古董之事。鲁迅明知,却说“不知”,以此表达强烈的憎恨.) 8、因而,在第二段,鲁迅先生就顺理成章地提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词,这个词是? 明确:礼尚往来 9、我们怎样理解“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了一点进步了? 明确:这个反语中包含了先生怎样的憎恨与鄙视.而第二段的“但”字,显得是那么的斩钉截铁。也就是说“我们的这样的热情地不顾一切地送去,是没有顾及礼尚往来的仪节的,国际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拿来主义 优秀 教案 第一 课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