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29669.pdf





《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2966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29669.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木兰诗导学案 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5、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3、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预习导学:积累与整合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可汗()()机杼()军贴()燕山()朔气()金柝()红妆()胡骑()傍地走()2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通(),_ 2)出门看火
2、伴,火伴皆惊忙。()通(),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_ 写木兰深明大义,代父从军的句子是:_ 2)_ 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_ 3)_ 写战争激烈紧张的句子是:4)_ 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两句是:5)_ 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_ 6)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男子的议论句是:_ 思考与探究 1诗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2说一说木兰是怎样一个人?3你对木兰从军一事是如何评价的?知识链接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 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
3、,因为乐 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课堂学习: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二、诗歌诵读,整体感悟 1、诗歌诵读: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疏通文义,把握情感。学生比读,互评互读。推举一名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学生点评。2、整体感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概述故事情节。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明确:第一部分(13 段)第二部分(第 4 段)第三部分(56 段)第四部分(第
4、 7 段)结尾附文 三、人物赏析,品读探究 1、人物赏析: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2、品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第 5 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第 6 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3、详略分析: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明确:从军缘由 ()写 出征前的准备 ()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 ()写 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
5、()写 写英雄气慨 凯旋辞官 ()写 家人迎接 ()写 木兰改装 ()写 作用:(在内容上)(在结构上)这样安排是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 写,一般的就略写。4、语言品味: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语言精炼的句子,并感受其特点。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 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炼,字字千金。)四、体验反思,互动释疑 1、体验反思: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用自己
6、的话归纳)假如“我”就是木兰姑娘(请发挥合理的想像),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组内交流解决。五、复述表演,走近木兰 学生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可片段),试着表演,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复述故事指导:复述故事情节不必像翻译那样,要求字字落实,复述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必要 时还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人称上可用第三人称。六、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 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
7、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 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2、课外探究:(这些难度较大,可随学生兴趣进行。)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 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 我对木兰的新看法 诗歌的凝练的语言分析 木兰为什么不当官?(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七、达标检测 1.选择对字词理解正确的项。策勋十二 转()A 次 B 回 C.转动 赏赐百千 强()A 多 B 大 C.有余 愿为 市 鞍马()A 市场 B 买 C.集市
8、 愿驰千里足()A 希望 B 愿意 C.能够 2.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B 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D 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3.对第 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B 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D 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4.对“昨夜见军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木兰 诗导学案 答案 2966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