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填空题考点精题训练17047.pdf
《高中地理填空题考点精题训练1704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填空题考点精题训练17047.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高中地理填空题考点精题训练 填空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1、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表现 类型 成因 表现 环 境问题 城镇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污染物超出一定的限度 城镇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_污染、水污染、_污染和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 社 会问题 城市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加上缺乏合理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城市的基础设施远远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出现_、_等现象 答案:大气 垃圾 交通拥堵 住房紧张 解析:略 2、读“19502015 年中国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a 年份中国总人口大约是_亿,城市人口比重是_。目前,我国人口总数居世界第_位。(2)
2、三个阶段中,人口增长速度最低的是_。庞大的人口数量对_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3)1978 年以来,中国城市化速度_,主要原因是_化进程加快。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处于_阶段。答案:(1)10 20%一(2)资源 2 (3)明显加快 工业 中期 解析:本题主要通过图像来考查人口相关知识,旨在考查信息获取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等地理核心素养。(1)读图“19502015 年中国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曲线图”可以看出,图中 a 年份中国总人口大约是 10 亿人,城市人口比重是 20%。目前,我国人口总数居世界第一位。(2)由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图中三个阶段中,人口增长速度最低的是,该阶段人口增长曲线倾斜度最小。
3、庞大的人口数量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3)1978 年以来,中国城市化速度加快,主要原因是工业化进程加快。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处于中期加速阶段。小提示:3、搬运作用:移动_的产物,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答案:风化或侵蚀 解析:略 4、大牧场放牧业具有_、_的特点。答案:生产规模大 专业化程度高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知识。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3 5、读太阳光照侧视图,其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虚线为回归线和极圈。回答下列问题。(1)若只考虑纬度因素,A、B、C 三地
4、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是_;此时,太阳直射点坐标是_;C地地处_(热量带)。(2)A、D 所在的半圆弧为_(晨线/昏线)。此后三个月内,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夹角_。(变大/变小)。(3)此日,B 地的昼夜长短的分布情况是_,日出_方向;D 地的昼长为_小时,日落_方向。(4)此日,A 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且正午时该地旗杆影子朝向_方向。(5)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_;此后的半年内,D 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的变化为_。(6)请在下图中画出一年内 C 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答案:(1)ACB (2326N,60E)热带(2)晨线 变小 4 (3)昼长夜短 东北 8 西北(4)
5、6634 正南(5)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逐渐变大(6)绘图如下:解析:本题以太阳光照侧视图为材料设置六道试题,涉及地 球自转和公转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地 球自转和公转运用的能力,要求学生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1)只考虑纬度因素,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所以 ACB;由图可知,此时晨昏线和回归线相切,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线,晨线和赤道的交点 A 的地方时为 6 时,A 的经度为 30W,地方时为 12 是的地方经度为 60E,故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2326N,60E);C 地地处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属于热带。(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A、D 所在的半圆弧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黑夜进入白昼是晨
6、线;此后三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夹角变小。(3)由图可知 B 地在北半球,太阳直射点也在北半球,所以 B 地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也在北半球,D 地太阳东北日出,西北日落;由图可知,此时晨昏线和回归线相切,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线,晨线和赤道的交点 A 的地方时为 6 时,此时 D 点的日出时间是 8 时,昼长=(12-日出时间)2,计算的昼长为 8 小时。5 (4)由图可知 A 地在赤道上,太阳直射点在 2326N,太阳高度=90-2326=6634;正午时该地的太阳位于正北,旗杆影子朝向正南。(5)由图可知:太阳直射点在 2326N,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北回归
7、线及其以北地区;此后的半年内,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D 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6)C 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如下:小提示: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6、中国在行动 主要姿态: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向持积极态度,愿意承担合理的_,作出应有的贡献。主要表现:我国批准了一系列_和议定书,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成效显著。我国与世界许多国家开展了_、_的国际合作,已经形成高层次、多渠道、宽领域的合作局面。近年来,我国提出的建设_、推进绿色发展等一系列新发展理念,不仅有利于解决然自身资源环境问题,还将为其他国家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对
8、建立新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产生了积极影响。答案:国际义务 环境公约 资源 环境领域 生态文明 解析:6 略 7、生产力水平: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力水平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不同,人口分布的特点也不同。(1)农业社会以_农业生产为主,人口主要分布在农业_地区。(2)工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发展,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工业企业集中在城镇,导致_。在一些工业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城市带。答案:(1)个体 发达(2)人口向城镇聚集 解析:本题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生产力水平为材料,设置了两个小题,涉及到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人口分布的特征,考察的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1)农业社会以个体农业生产
9、为主,人口主要分布在农业发达的地区,比如,四大文明发源地都位于中低纬度沿河、沿江、沿海的平原地区,这些区域农业较发达,人口分布比较集中。(2)工业社会以工业占经济的主导地位,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城镇,从而使人口向城镇聚集。工业发达地区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城市带,比如东亚、西欧、北美东部都是工业发达地区,形成了人口稠密区域。小提示:8、水源因素: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_方便,具有交通、_等方面的优势,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人口较密集。答案:供水 水产养殖 解析:略 7 9、分布地区:主要发生在北半球_地区的_时节,势力强大的寒潮甚至可影响到低纬度地区。答案: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深秋到初春 解析:略 1
10、0、只有提高全民族的_,树立人与自然_的新型文化观念,约束自身行为,协助政府推动环境保护的发展,社会经济和_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答案:环保意识 和谐共处 环境 解析: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追求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提高环保意识。一条正确的处理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出路,使人地关系走向和谐,即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故只有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型文化观念,约束自身行为,协助政府推动环境保护的发展,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小提示:11、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
11、管理中用途(1)市民日常生活:借助_对各类空间信息的储存、分析和处理功能,结合_的定位、导航功能,可为市民日常生活搭建信息平台,提供便利。(2)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_依托其强大的数据管理、图层分析、制图等功能,为政府、企业等提供全方位的应用服务。答案:(1)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地理信息系统 解析:略 8 12、概念 在保证资源_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答案:合理 解析:略 13、右表是生物的进化、灭绝与地质年代变迁关系归纳表。根据所学完成该表格。_代_代;_动物时代;_动物时代;_植物时代;_植物时代;_动物时代;_代;_宙;_
12、生物 答案:新生 中生 哺乳 爬行 被子 裸子 两栖 古生 元古 原核 解析:地球的演化史:太古宙:(1)陆地的变化:太古代晚期,出现小规模的陆地。(2)重要的成矿时期:铁矿。(3)生物:出现原始细菌,蓝绿藻类。元古宙:(1)陆地的变化:元古代末期形成稳定的古陆地。(2)含有丰富的矿产:铁矿。(3)生物:藻类繁盛。显生宙包括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古生代:(1)陆地的变化:北方有劳亚古陆,南方有冈瓦纳古陆。(2)生物:动物:无脊椎动物繁盛;水生动物-两栖类动物。9 植物:蕨类植物繁盛。(3)重要的成矿时期:煤炭。中生代:(1)陆地的变化:形成了中国的地质构造轮廓和地貌基础:劳亚古陆面积扩大,冈
13、瓦纳古陆逐渐分离。(2)矿产丰富:煤、石油、石膏岩盐、铁、钨、锡等。(3)生物:植物:裸子植物繁盛。动物:爬行动物繁盛。新生代:(1)陆地的变化:喜马拉雅运动之后,海陆分布与现在渐趋一致。(2)主要矿产:煤、石油、石膏、油页岩、岩盐。(3)生物:植物:被子植物繁盛。动物:哺乳动物繁盛,人类出现。小提示:14、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由于_差异,冬季亚欧大陆形成_高压,北太平洋形成_低压;夏季亚欧大陆形成_低压,北太平洋形成_高压。答案:海陆热力性质 冷 阿留申 热 夏威夷 解析:略 15、读“太阳大气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的 A 为_层,其主要活动是_,变化周期大约为_年。(
14、2)图中的 B 为_层,其主要活动有_、_,会影响地面无线电_通讯,也会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_现象。(3)图中的 C 为_层,其主要活动是_。答案:光球 太阳黑子 11 色球层 耀斑 日珥 短波 磁暴 日冕层 太阳风 解析:(1)图中 A 为太阳大气层的最内层,为光球层,主要发生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黑子,太阳活动的变化周期大约10 为 11 年。(2)B 为太阳大气层的中间层,为色球层,发生的太阳活动是耀斑和日珥,其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动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会扰动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C 为太阳大气层的最外层,为日冕层,发生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小提示:不同的太阳大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填空 考点 训练 1704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