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余姚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通关提分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浙江省余姚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通关提分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归省(xng)麋子(m)羁绊(j)恬静(tin)B纨绔(wn)蕴藻(zo)行辈(hng)闭塞(si)C分量(fn)冗杂(rng)撺掇(cun)踱步(du)D亢奋(kng)静穆(m)蓦然(m)斡旋(w)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雄辩强词夺理挑拔离间分崩离析B彷惶阳奉阴违论资排辈袖手旁观C阻碍相辅相成格物致知招摇撞骗D捡讨自圆其说出类拔萃不修边幅3、将下列句子连接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走进一环,回首只见浮云衬着初冬的天空,自由自在地游动。下面众峰峥嵘,各不相让,实在看不出船是怎样硬从群山缝隙里钻过来
3、的。天又晓得船将怎样从这些巨汉的腋下钻出去。往前看呢,山岚弥漫,重岩叠嶂:有的如笋如柱,直插云霄;有的像彩屏般屹立在前,恰似巨汉挡住去路。整个大江有如一环环接起来的银链,每一环四壁都是蔽天翳日的峰峦,中间各自形成一个独特天地,有的椭圆如琵琶,有的修长如梭。ABCD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B能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关键在于人们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为。C“扶贫楷模”王新法同志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在全社会迅速引发了巨大反映。D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公园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按课文默写古
4、诗。求之不得,_。悠哉悠哉,_。溯洄从之,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杨炯在从军行中,用“_,_”抒发了自己投笔从戎,从军报国之志。月下独酌中“_,_”两句,看似写热闹的饮酒场面,实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情。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
5、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桃花源记)【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节选自资治通鉴)注释:上:皇上,此处指唐太宗。哂:微笑,此处含有微讽之意。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屋舍俨然()(2)安用重法邪()2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民之所以为/盗者
6、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B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C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D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3翻译下面的句子。(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或请重法以禁之。4(1)桃花源是个美好境界,它之所以美好,用【乙】段里的话来说,起码是因为那里没有_和_。5陶渊明虚构这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其目的是什么?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安塞腰鼓(节选)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
7、,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裳。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但是:看!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腰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1作者用“一群茂腾腾的后生”这句话做文章的开头,有什么作用?2选文为什么要先写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和他们的衣衫,又写他们的沉稳安静的神情和“呆呆”的腰鼓?3“但是:”“看!”单独成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在选文
8、中找出表现这群后生的两个比喻句,并分别指出它们的表达效果是什么?五、诗歌鉴赏(共5分)石壕吏(唐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歌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B首句“暮投石壕村”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
9、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C“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D在诗中,作者先叙事,后抒情、议论,通过抒情和议论,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全诗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2把“有吏夜捉人”中的“捉人”换成“征兵”好不好?为什么?六、语言表达(共10分)仿造下面的句子,用“如果便”的句式造句。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秘密花园。也许是记忆的痕迹,幽深的小径,浓郁的花香那里有解读童年的密码:也许是私密的空间,翠绿的芳草地,珍藏的记事本那里有享受孤独的密码;也许是独特的体验,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玩过的游戏那里有释放天性的密码。请以“我的秘密花园”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写作通道:(1)可以写游记,带领读者参观你的秘密花园。(2)可以写故事,记叙你记忆宝库里的秘密往事。(3)可以写读后感(观后感),揭开你精神家园的神秘面纱。(4)可以写演讲稿,为你的听众奉上一场关于“秘密”的哲思盛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