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传播策略分析40271.pdf
《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传播策略分析4027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传播策略分析40271.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传播策略分析 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概述(一)空间科学的内涵 1.空间科学的定义 空间科学是以航天器为主要平台,研究发生在日地空间、行星际空间乃至整个宇宙空间的物理、天文、化学以及生命等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未来科学的发展无非是继续向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进军”。空间科学开展宇宙、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和基本物理规律的探索,占据自然科学的宏观和微观两大前沿,是蕴含重大科学突破的前沿科学领域。当代科学发展的历史已充分证明了大量的科学突破和发现来自于对宇宙和太空的探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升空,人类已经发现了大量的未知天体,并使人类的视界延伸到了14
2、0亿光年的距离,几乎达到了宇宙自身自大爆炸以来膨胀的尺度,并使宇宙学研究尺度到了精确研究的阶段;特别是 2003 年以来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精确测量以及斯隆数字巡天(SDSS)对大尺度结构和超新星的观测等更坚实有力地支持了以暗物质和暗能量为主导的暴涨宇宙模型。正是因为这些观测和研究,2002 年、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分别授予了成功探测到中微子、发现宇宙 X 射线源和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与各向异性的四位空间科学领域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增进人类对宇宙的了解和认识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2.发展空间科学的战略性意义 空间科学是促进航天技术创新、拓展空
3、间应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和平利用空间、提升大国地位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领域。空间科学致力于发现和验证新的空间现象和规律,如通过研究太阳系与人类的关系等重大应用科学问题,将为人类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同时空间科学所发现的新知识、新规律将为空间应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极大拓展空间应用的范围,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科学是我国和平利用太空、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重要舞台。空间科学以贡献新的科学发现与知识为己任,并向全人类开放和共享,是我国遵守和平利用空间宗旨、体现大国责任、树立国际形象的重要阵地。自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我国的航天技术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加速发展空间科学
4、的基本技术条件已经具备。我国的空间科学家由于长期使用国外科学卫星探测数据,也已经建立了初步的研究队伍和力量。但是由于缺少自主的科学卫星计划和第一手的探测数据,科学家原创性的科学发现还比较少,原创性的科学思想也不能快速、直接得到验证。空间科学卫星计划对空间技术发展的独特的牵动和引领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通过实施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可以尽快弥补我国在前沿基础科学发现和具有潜在应用意义的空间知识创新方面与国外的差距,同时也将为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二)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的内涵 1.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的定义 在空间科学卫星方面,2010 年以来我国空间科学领域最重要的系统性进展
5、即为启动实施由中国科学院牵头的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2010 年 3 月 31 日,国务院第 105 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科学院“创新 2020”规划,要求我院“组织实施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形成重大创新突破和集群优势”。2011 年 1 月 11 日,中国科学院 2010 年冬季党组会决定启动第一批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作为首批启动的先导专项之一由此正式进入了实施阶段。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的立项实施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也是我院“创新 2020”规划试点启动阶段的重要内容,是“创新 2020”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总体目标是:在最具优势和最具重大
6、科学发现潜力的科学热点领域,通过自主和国际合作的科学卫星计划,实现科学上的重大创新突破,带动相关高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发挥空间科学早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战略作用。2.“十二五”期间的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十二五”期间,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将重点针对黑洞的性质及极端条件下物理规律、暗物质的性质、空间环境下的物质运动规律和生命活动规律、太阳爆发等太阳活动对地球空间环境的影响和检验量子力学完备性等方面开展研究,实现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和突破,深化人类对宇宙和自然规律的认识,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我国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专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科学卫星系列,为我国从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奠定了基础。
7、截止2016年底,已成功发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三)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十三五”规划 2020 年前,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重点针对黑洞的性质及极端条件下的物理规律、暗物质的性质、空间环境下的物质运动规律和生命活动规律、太阳爆发等太阳活动对地球空间环境的影响和检验量子力学等完备性等方面开展研究,致力于实现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和突破,深化人类对宇宙和自然规律的认识,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我国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目前,我院已遴选出 5 个空间科学卫星项目,争取在 2020 年前后发射。这 5 个项目包括:中欧联合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太阳风磁
8、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计划(SMILE)、磁层电离层热层耦合小卫星星座探测计划(MIT)、全球水循环观测卫星(WCOM)、爱因斯坦探针(EP)和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据介绍,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计划(SMILE),对人类进一步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等离子体环境和空间天气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在今年 5 月底举行的第十一届中欧空间科学双边研讨会上,中科院和欧空局一致同意 SMILE 任务入选中欧联合空间科学卫星任务。SMILE 计划作为我国科学卫星系列的重要新成员,拟于 2021 年发射。磁层电离层热层耦合小卫星星座探测计划(MIT),对于深入理解影响空间天气的一
9、些重要物理过程有着重要意义,与国际同领域的任务相比具有独特的切入点和创新思想。全球水循环观测卫星(WCOM)将实现对地球系统中水的分布、传输与相变过程的机理及水循环系统的时空分布特征认识上的突破,揭示全球变化背景下水循环变化特征,深化理解水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作用的科学规律。爱因斯坦探针(EP)致力于发现和探测几乎所有尺度上的沉寂的黑洞;探测引力波爆发源的电磁波对应体并对其定位;系统性地开展大样本 X 射线源的时变巡天监测。中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将结束中国科学家一直使用国外太阳观测资料的局面。这颗卫星将观测并研究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相互关系和形成规律、太阳
10、耀斑爆发和日冕物质抛射与太阳磁场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太阳爆发能量的传输机制及动力学特征等。它对重大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的预报,将为中国空间环境保障做出重要贡献。(四)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宣传意义 严格来说,空间科学研究领域是我国科研领域的较薄弱环节,受材料、技术等限制,长久以来空间科学工作采用“一事一议”,在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立项前一直未形成系统的科研工作战略性规划。在社会大众熟知的载人航天和月球探秘方面,我国从“神州五号”开始不断取得科研突破,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相较于空间科学强国还有不小的距离。所以积极开展对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的宣传工作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民族自豪感,彰显中国空间科学科技实力,狭义来说有
11、利于显示我院空间科学领域的“硬实力”。二、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宣传情况汇总(一)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关于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宣传工作,我们准确及时把握工程节点,从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工程总体开工至卫星成功发射以及首轨数据接收,新闻联络处发挥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和较强的新闻策划和媒体资源整合能力,开展了为期 8 个月的融媒体跟踪宣传,累计播发原创性报道 110 篇,其中 28 次头版报道、7 次头版头条报道、3 次整版报道.(二)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 2016 年 4 月 6 日,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 12 天太空飞行后,其回收舱于 1
12、8 日降落在内蒙古预定着陆区域。为积极宣传我院在空间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新闻联络处联合空间中心、力学所等相关单位提前制定了实践十号卫星发射与回收的新闻宣传工作方案,并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核心中央新闻媒体以及果壳网等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网络媒体开展了全媒体深度报道与传播的策划,分别就卫星发射、空间科学实验、返回舱回收和实验进展等方面开展有计划、有条理的宣传工作。2016 年 4 月,新闻联络处先后两次组织数十位中央媒体记者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内蒙古四子王旗,全程报道“实践十号”发射和回收。在各方的努力和支持下,实践十号卫星发射与回收的新闻宣传与科普传播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三)量子
13、科学实验卫星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是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第三颗科学卫星,“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新闻宣传工作,科学传播局新闻联络处在中宣部新闻局和战略支援部队政治工作局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核心中央媒体经过多次研讨,精心策划,联合制订了长时间、大跨度、多层次的多媒体融合报道方案。在长达半年的新闻宣传周期里,新闻联络处按照“有策略、有步骤、有重点,逐步推进、梯次发布”的原则,精细组织,稳步实施,使“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新闻宣传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报道形式,无论在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领域,都实现了“刷屏”效果,形成了强大舆论声势,全面超额完成既定宣传目标!据不完全统
14、计,仅仅在发射报道阶段的 5 天时间里(8 月 16 日至8 月 20 日),由新闻联络处组织的媒体记者发布的原创性报道就达 300余条,各大门户网站转载和网友评论数以百万计,形成了强大舆论声势,掀起了全民量子风暴。三、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传播策略浅析 科学传播是马克思主义科技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技术的一种文化形式。科学传播既是科学普及,也不仅仅是科学普及。科学传播的目的更具有指向性和能动性,除了提升全民的科学文化素养,科学传播最终希望通过传播科学技术,影响社会大众乃至整个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培养社会大众的科技意识,最终促进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融合。这也就决定在科学传播工作中,尤其是
15、在新闻宣传工作中,要用更“功利”的态度。据此,个人认为,可以从商业化的角度分析科学传播工作。在商业化的语境下,把相关工作定义为“营销”。营销是指,企业发现或挖掘准消费者需求,从整体氛围的营造以及自身产品形态的营造去推广和销售产品,主要是深挖产品的内涵,切合准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让消费者深刻了解该产品进而购买的过程。营销是以产生可持续性收益为目的。营销的本质是抓住用户的需求,并快速把需求商品化。在科学传播语境下,希望通过对重大科研成果或进展的宣传,使社会大众深入了解我国科技工作,并抱以长期的关注,从而树立民族自信心。“营销方式分析”和“受众分析”是研究现代营销的重要切入点,故本文拟从以上两个方面对
16、我们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的宣传工作进行粗浅分析。(一)营销分析 1.事件营销 事件营销是国内外主流的一种公关传播与市场推广手段,集新闻效应、广告效应、公共关系、形象传播、客户关系于一体,并为新产品推介、品牌展示创造机会、建立品牌识别和品牌定位,是一种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的营销手段。与广告和其它传播活动相比,事件营销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创 造强大的影响力。“事件营销”是指借社会事件、新闻及热点话题之势,有计划的策划、组织、举行和利用具体新闻价值的营销活动。在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宣传工作中,我们多次利用事件营销的方式开展工作。在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宣传工作中,我处 8 个月全程跟踪暗物质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空间科学 先导 专项 传播 策略 分析 4027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