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及土建主体工程施工方案9933.pdf
《基础及土建主体工程施工方案993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及土建主体工程施工方案9933.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基础及土建主体工程施工方案 1.1 桩基工程 1.1.1 设计对桩基工程的要求(1)桩基施工必须遵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之相关要求。单桩承载力的试验及检测,按规范有关条文执行。静载试验采用堆载方法。静载试验桩数不小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 3 根,并对 20%的桩进行小应变检测,三桩或三桩以上承台每个承台抽检数量不少于1 根。高应变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 5 根。(2)施工前必须清除地上和地下障碍物,现场事先平整,挖出地下障碍物后应做好回填处理工作。(3)机械开挖不得碰撞桩体,桩顶以上30cm 土体必须采用人工开挖。(4)本工程桩应以标高和压力值双重控制。(5)在施
2、工前先在场地中间试打两根试桩,待单桩承载力的试验及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工程桩的施工。(6)材料要求:桩的强度压桩时要求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100%。接桩用焊条,型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接桩用钢板,材质、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宜用低碳钢。1.1.2 作业前准备(1)取得工程地质资料、桩基施工平面图,编制桩基施工方案。(2)排除桩基施工范围内的高空、地面和地下障碍物。场地平整压实、能保证打桩机械在场地内正常运行。(3)桩基的轴线桩和水准基点桩设置完毕,并经过复查并办理了签证手续。每根桩的桩位经测定,用小木桩或短钢筋打好定位桩,并用白灰做出标记。(4)选择和确定打桩设备进出路线
3、和打桩顺序。(5)检查桩的质量,将需用的桩按平面布置图堆放在打桩机附近,不合格的桩另行堆放。(6)检查打桩机械设备及起重工具,铺设水电管线,进行设备架立组装。在桩架上设立标尺或在桩侧面画上标尺,以便能观测桩身入土深度。(7)准备好桩基工程沉桩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格,并安排好记录和监理人员等。1.1.3 操作工艺 (1)机械静力压桩的施工顺序为:测量桩位桩机就位吊桩插桩桩身对中调直静压沉桩接桩压桩与送桩稳压桩机移位。(2)压桩机的安装,必须按有关程序或说明书进行,压桩机的配重应平衡配置于平台上。压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启动平台支腿油缸,校正平台处于水平状态。(3)启动门架支撑油缸,使门架作微
4、倾 15 度,以便吊插预制桩。起吊预制桩时先拴好吊装用的钢丝绳及索具,然后应用索具捆绑桩上部约 50cm 处,起吊预制桩,将桩尖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插入土中,回复门架在桩顶扣好桩帽,卸去索具,桩帽与桩顶之间应有相适应的衬垫付,一般采用硬木板,其厚度在10cm 左右。(4)当桩尖插入桩位后,微微启动压桩油缸,待桩入土至 50cm 时,再次校正桩的垂直度和平台的水平度,使桩的纵横双向垂直度偏差不超过0.5%。然后启动压桩油缸,把桩徐徐压下,控制施压速度不超过2 米/分钟。压桩的顺序:当建筑物面积较大,桩数较多时,可将基桩分为数段,压桩在各段范围内分别 进行。对多桩台,应由中心向两边施压。在粉质粘
5、土及粘土地基施工,应避免沿单一方向进行,以免向一边挤压,造成压入深度不一,地基挤密程度不均。(5)接桩:采用焊接法接桩,接桩一般在距离地面 1 米左右进行。上下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10mm,节点弯曲夭高不得大于1桩长。接桩时预埋铁件表面应清洁,上下节间的缝隙应用铁片垫密焊牢,应采用对称施焊,以减少焊缝变形引起节点弯曲。焊缝应连续、饱满。接桩处外露铁件刷防腐漆后,才可继续压桩。(6)当压桩力已达到两倍设计荷载或桩端已进入持力层时,应随即进行稳压。当桩长小于 15 米或粘性土为持力层时,宜取略大于 2 倍设计荷载作为最后稳压力,并稳压不少于 5 次,每次一分钟;当桩长大于 15 米或持力层为密实
6、砂土层时,宜取 2 倍设计荷载作为最后稳压力,稳压次数宜二至三次为佳,每次稳压一分钟,测定最后各次稳压时的贯入度,设计有具体要求时,按设计要求执行。(7)压桩施工时,应由专人或开启自动记录作好施工记录,开始压桩时应记录桩每沉下 1 米时油压表压力值,当下沉至设计标高或两倍设计荷载时,应记录最后三次稳压时的贯入度。(8)验桩: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验桩位置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质检单位共同指定。1.1.4 质量要求 必须符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第 5.2 条静力压桩的各项规定。1.1.5 成品保护(1)桩应达到设计强度的 70%方可起吊,达到 100%才能运
7、输,以防出现裂缝或断裂。桩起吊和搬运时吊点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平稳,不得损伤。(2)桩的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不得产生不均匀沉降,垫木靠近吊点处,并应保持在同一平面内;同规格的桩应堆放在一起,桩尖应向一端;桩重叠堆放时,上下层垫付木应对齐,堆放层数一般不宜超过四层。(3)妥善保护桩基的轴线桩和水平基点桩,不得受到碰撞和振动造成位移。(4)在软土地基打桩完毕,基坑开挖应制定合理的开挖顺序和采取一定技术措施,防止桩倾斜或位移。1.1.6 安全措施(1)打桩机行走道路必须平整,坚实,必要时宜铺设道渣,经压路机碾压密实。场地四周应挖排水沟以利排水,保证移动桩机时的安全。(2)沉桩前应先检查机械各个部件
8、及润滑情况,钢丝绳是否完好,发现问题时及时解决,检查后要进行试运转,严禁带病作业。沉桩机械设备应由专人操作,并经常检查机架部位有无脱焊和螺丝松动,注意机械的运转情况,加强机械的维护保养,以保证机械的正常使用。(3)打桩机安设应铺垫平稳,牢固,吊桩就位时,起吊要慢,并拉住溜绳,防止桩头冲击桩架,撞坏桩身。吊立后要加强检查,发现不安全情况,及时处理。(4)打桩过程中遇到地坪隆起或下陷时,应随时对机架及路轨调平或垫平。(5)现场操作人员要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佩安全带,高空检修桩机,不得向下乱丢物件。(6)机械司机在操作中,要精力集中,服从指挥信号,并应经常注意机械运转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检查处理,
9、以防机械倾倒。(7)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雷雨天、大风、大雾天,应停止打桩作业。1.2 土方工程施工 1.2.1 施工准备(1)在对本工程施工前,要结合甲方与规划等有关部门联系,摸清地下管线的走向、埋置深度等情况,在现场用灰线和木桩标识,施工时,对操作人员进行交底,挖出管线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能加深的加深,能改道的改道,尽量迁出建筑物以外。地上设施,如:树木、围墙、等,应根据实际情况与有关部门联系,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2)基坑开挖前应做好技术交底,使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对施工要求和步骤都心中有数。(3)在土方开挖前,应提前办好车辆通行证等有关事宜,并对所有司机进行
10、安全行车教育。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4)提前办理市容、环卫的一切相应手续。1.2.2 基坑排水措施(1)本工程基坑总体采用明排水法,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开挖排水沟、集水井,基坑内若有积水可经排水沟流向集水井,然后用水泵抽走。(2)槽内拐角处设内径 1000 砖集水井,槽周挖明排水沟 300300 至 600深将水引入集水井。1.2.3 基坑设计 机械大开挖,放坡比例 10.5;工作面宽度 0.5m;明沟集水井排水,集水井 3 口。1.2.4 土方开挖(1)本工程基坑采用机械式大开挖,由挖掘机挖至设计标高附近,人工进行局部修整。(2)挖槽作业时由土建工长跟槽,严格控制挖土标高,基槽开挖至桩顶标高以上
11、 10cm 地基土必须由人工开挖。(3)工程桩 0.5m 范围内的土体由人工剥离。(4)当挖土遇到地下构筑物或管线时,应通报技术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可行处理方案。1.2.5 土方回填(1)填土前,应将基坑的松散土及垃圾、杂物等清理干净,并把基层整平。(2)在摊铺土料前,做好水平标高的控制标志。(3)回填土施工应连续进行并应夯实,采用机械碾压时,每层铺土厚度2535cm,并应及时夯(压)实。(4)基坑回填应分层铺摊,每层虚铺厚度为 250mm,用蛙式打夯机从坑边按回形路线夯向中间,夯打 34 遍。夯打时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不得漏夯。振动冲击夯及蛙式打夯机(5)当整个土方回填完成
12、,应进行资料整理。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设计要求的土干密度,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和试验人员签字归档。(6)基坑和室内填土,每层 100500m2取样一组,但每层均不少一组;基础回填每 20m350m3取样一组,每层均不少一组,取样部位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7)回填土压实后测试土的干密度应 100%达到要求。1.2.6 临边防护措施(1)槽边设 1200mm 高钢管防护栏,夜间悬挂安全标志灯,防护栏立柱根部固定牢固,并挂密眼安全网一道与钢管绑扎牢固。(2)施工人员上下处,设置钢管斜梯,上下两端固定牢,中间与坑壁附着一点。斜梯两侧均带扶手,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1.3 基础钢筋绑扎模板支设 1.3
13、.1 一般规定(1)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材料代用手续。(2)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面分率等;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避雷网线的布设与焊接等。1.3.2 施工准备 1.3.2.1 技术准备(1)熟悉图纸、钢筋下料完成。(2)在垫层上弹出钢筋位置线。(3)做好技术交底。1.3.2.2 材料要求(1)工程所用钢筋种类、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经检验合格。(2)钢筋半成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3)钢筋绑扎用的钢丝(镀锌钢丝)
14、可采用 2022 号钢丝,其中 22 号钢丝只用于绑扎直径 12mm 以下的钢筋。(4)钢筋绑扎铁丝长度参考表(mm)钢筋直径(mm)6-8 10-12 14-16 18-20 22 25 28 32 6-8 150 170 190 220 250 270 290 320 10-12 190 220 250 270 290 310 340 14-16 250 270 290 310 340 360 18-20 290 310 330 350 380 22 330 350 370 400 1.3.2.3 主要机具 钢筋钩子、钢筋运输车、石笔、墨斗、尺子等。1.3.2.4 作业条件(1)基础垫层完
15、成,并符合设计要求。垫层上钢筋位置线已弹好。(2)检查钢筋的出厂合格证,按规定进行复试,并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钢筋无老锈及油污,成型钢筋经现场检验合格。(3)钢筋应按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中指定位置堆放,钢筋外表面如有铁锈时,应在绑扎前清除干净,锈蚀严重的钢筋不得使用。(4)绑扎钢筋地点已清理干净。1.3.3 材料和质量要点 1.3.3.1 材料的关键要求 施工现场所用材料的材质、规格应和设计图纸相一致,材料代用应征得设计、监理、甲方的同意。1.3.3.2 技术关键要求 基础钢筋的绑扎一定要牢固,脱扣松扣数量一定要符合本标准要求;钢筋绑扎前要先弹出钢筋位置线,确保钢筋位置准确。1.3.3.3 质
16、量关键要求 施工中应注意下列质量问题,妥善解决,达到质量要求:(1)施工中要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准确,若采用双排筋时要保证上下两排筋的距离。(2)钢筋的接头位置及接头面积百分率要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3)钢筋的布放位置要准确,绑扎要牢固。1.3.4 施工工艺 1.3.4.1 工艺流程 基础垫层完弹基础钢筋位置线钢筋半成品运输到位按线布放钢筑绑扎 1.3.4.2 操作工艺(1)将基础垫层清扫干净,用石笔和墨斗在上面弹放钢筋位置线。(2)按钢筋位置线布放基础钢筋。(3)绑扎钢筋。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需将全
17、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相邻绑扎点的钢线扣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4)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5)独立柱基础为双向弯曲,其底面积短向的钢筋应放在长向钢筋的上面。(6)现浇柱与基础连用的插筋,其箍筋应比柱的箍筋小一个柱筋直径,以便连接。箍筋的位置一定要绑扎固定牢靠,以免造成柱轴线偏移。(7)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 70mm。(8)钢筋的连接:受力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 倍;若采用绑扎搭接头,则接头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相互错开。钢筋绑扎接头连
18、接区段的长度为1.3 倍搭接长度,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区段的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25%;当钢筋的直径 d16mm 时,不宜采用绑扎接头;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连接区段的长度为 35d(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值)且不小于 500mm。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 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B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基础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 50%。(9)基础钢筋的若干规定:当条形基础的宽度 B1600mm 时,横向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至 0.9B,交错布置;当单独基础的边长B3000mm(
19、除基础支承桩上外时,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至 0.9B 交错布置。(10)基础浇筑完毕后,把基础上预留墙柱插筋扶正理顺,保证插筋位置准确。1.3.5 基础模板支设 阶梯形独立基础:根据图纸尺寸制作每一阶梯模板,支模顺序由下至上逐层向上安装,先安装底层阶梯模板,用斜撑和水平撑钉牢撑稳;核对模板墨线及标高,配合绑扎钢筋及垫块,再进行上一阶模板安装,重新核对墨线各部位尺寸,并把斜撑、水平支撑以及拉杆加以钉紧、撑牢,最后检查拉杆是否稳固,校核基础模板几何尺寸及轴线位置。1.4 模板工程 1.4.1 框架柱模板(1)方柱采用多层板模板,50100 木方次背楞中距 200mm 配制,16 对拉螺栓紧固,螺栓外
20、套塑料管兼作顶杆。柱箍采用双钢管,也可采用方管,间距不大于 500,下部 1m 加密至 400。(2)柱模板支设前,先在四周弹上模板控制线,离地 50cm 处主筋焊上钢筋支杆,柱模用钢管与满堂架子进行拉结。(3)柱模组装加固柱箍后用线坠按模板边线进行吊正,吊正合格后用钢管、扣件加固牢固。柱模板组装就位后应提前校正,固定两端模板,然后拉通长线校正中间纵横各模板。1.4.2 框梁模板 大梁下设三排 48 立杆支撑。梁两侧立杆支撑排距 1000mm,沿梁立杆间距1000mm。梁底支顶立杆纵向间距 1000mm。上顶螺旋式早拆器。板下立杆至梁侧立杆距离 1000mm。梁底小横杆间距 300mm。水平拉
21、杆步距 1700mm。主体梁板支模示意图如下:梁底小横杆梁两侧立杆梁底小横杆梁下大横杆砼板下立杆梁两侧立杆梁底立杆扫地杆早拆头 1.4.3 楼板及模板支撑系统 采用木胶合板 15mm。木次楞 5080mm,300mm。主楞采用 50100 木方,间距 1000mm,也可采用双钢管。胶合板木方400螺旋可调节支托(早拆器)早拆头顶在砼上 1.4.4 模板支撑 模板支撑采用钢管扣件满堂红硬架支顶系统,主楞下立杆间距1000mm(双向)。水平拉杆步距 1700mm。扫地杆距地 200,立杆下设木垫板。同时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设置剪刀撑、与建筑物水平拉结等构造
22、措施。剪刀撑斜杆与十字结点相交偏离不应超过 15。1.4.5 楼梯模板 楼梯板采用 15 厚多层板模板,楼梯梁底及侧邦、凳板、凳角采用组合钢模板配制;支顶采用钢管硬架,木次楞50100mm300mm。主楞采用 48 双根钢管。楼梯板模板及支撑系统如下图所示:12mm多层板楼梯支模示意图50*100木方300 1.4.6 模板工程施工准备(1)模板安装前应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有关施工及操作人员应熟悉施工图及模板工程的施工设计。(2)施工现场应有可靠的能满足模板安装和检验需用的测量控制点。(3)现场使用的模板及配件应按规格的数量逐项清点和检查,未经修复的部件不得使用。(4)首层梁和楼板模板的支
23、柱设在土壤地面时,应将地面事先整平夯实,并准备柱底垫板。(5)竖向模板的安装底面应平整坚实,清理干净,并采取可靠的定位措施。(6)竖向模板应按施工设计要求预埋支承锚固件。(7)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1.4.7 模板安装(1)配件必须装插牢固。支柱和斜撑下的支承面应平整垫实,并有足够的受压面积。支撑件应着力于外主楞。(2)预埋件与预留孔洞必须位置准确,安设牢固。(3)柱子模板的底面应找平,下端应与事先做好的定位基准靠紧垫平,在墙、柱上
24、继续安装模板时,模板应有可靠的支承点,其平直度应进行校正。(4)楼板模板支模时,应先完成一个格构的水平支撑及斜撑安装再逐渐向外扩展,以保持支撑系统的稳定性。(5)立柱与梁板同时施工时,应先支设立柱模板,调整固定后,再在其上架设梁板模板。(6)当立柱混凝土已经浇灌完毕时,可以利用已灌注的混凝土结构来支承梁、板模板。(7)支柱在高度方向所设的水平撑与剪力撑,应按构造与整体稳定性布置。(8)上下层对应的模板支柱应设置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9)主楞宜取用整根杆件,接头应错开设置,搭接长度不应少于200mm。(10)模板工程安装完毕,必须经检查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1.4.8 模板的拆除 底模及其支
25、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球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规范规定。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实验报告。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100 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1.4.9 成品保护(1)吊装模板时轻起轻放,不准碰撞,防止模板变形。(2)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和楞角。1.4.10 安全和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土建 主体 工程施工 方案 993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