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电容器技术规范书710.pdf
《串联电容器技术规范书71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串联电容器技术规范书710.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串联电容器组设备 技术规范 I 目 录 1.标准和规范.1 2.系统特征.2 2.1 系统特征.2 2.2 绝缘要求.2 2.3 爬电距离.2 3.环境影响.2 3.1 可听噪声水平要求.2 3.2 电晕水平要求.2 3.4 抗震要求.2 4.主要技术要求.3 4.1 电容器组.3 4.2 电容器单元.4 4.3 熔丝.5 4.5 绝缘子和导线.6 4.5 连接要求.6 4.6 设计、材料和制造质量.6 8.7 其他要求.6 5.试验.8 5.1 型式试验.8 5.2 出厂试验.9 5.3 现场试验.9 6.投标方应提供的资料.9 6.1 图纸要求.9 6.2 所需技术文件.9 6.3 图纸
2、格式.11 6.4 投标方必须提供的技术数据和信息.11 7.投标方应遵循的设备技术参数.12 7.1 电容器组.12 7.2 电容器单元.12 7.3 电容器内熔丝.14 7.4 支柱绝缘子.14 7.5 绝缘水平.15 1 1.标准和规范 标 准 号 标 准 名 称 ISO 1000 国际单位制(SI)和国际单位制的倍数和对某些其它单位的应用推荐 ISO9000 质量标准 ISO 1461 加工的钢铁制品的热镀锌层.规范和试验方法 ISO 14000 环境管理体系 GB 311.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Z 24842 1000kV 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过电压和绝缘配合 GB/T
3、 6115.1 电力系统用串联电容器 第 1 部分:总则 GB/T 6115.2 电力系统用串联电容器 第 2 部分:串联电容器组用保护设备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T 2424.2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3 部分:试验导则 地震试验方法 GB/T 4109 交流电压高于1000V 的绝缘套管 GB/T 5582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 GB/T 6115.3 电力系统用串联电容器第3 部分:内部熔丝 GB/T 7354 局部放电测量 GB/T 8287.1 标称电压高于1000V 系统用户内和户外支柱绝缘子 第 1 部分:瓷或玻璃绝缘子的试验 GB/T 14217
4、 电容器纸介质损耗因数(tan S)测定法 GB/T 16927 高电压试验技术 GB/T 1762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供电系统及所连设备谐波、谐波的测量和测量仪器导则 GB11024.2 高电压并联电容器耐久性试验 IEC60143 电力系统用串联电容器 IEEE Std 824-2004 IEEE Standard for Series Capacitor Banks in Power Systems 所有螺栓、双头螺栓、螺纹、管螺纹、螺栓头和螺帽均应遵照ISO 及 SI 公制标准。2 2.系统特征 2.1 系统特征 系统标称电压:500kV 最高运行电压:550kV 系统额定频
5、率:50Hz 串补装置工作频率:48.5 50.5Hz 2.2 绝缘要求 电容器组设备中压侧对串补平台绝缘水平: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325kVp 额定1min 工频耐受电压有效值(湿试):140kV 2.3 爬电距离 变电站污秽等级为III 级,1000kV 屋外配电装置外绝缘泄漏比距(以系统最高工作电压为基准)2.5cm/kV;额定电压为1100kV 的设备外绝缘爬电比距不小于25mm/kV,伞型结构符合IEC60815 的相关规定。3.环境影响 3.1 可听噪声水平要求 在正常环境条件、正常运行工况下,电容器组设备的在串补围栏处连续性噪声水平应不大于50dB(A)。3.2 电晕水平要
6、求 在 1.1 550/3kV 电压下,户外晴天夜晚应无可见电晕。3.4 抗震要求 1)在地震及其持续波的作用下,装置应保证其正常功能和正常运行,安全系数1.67 2)电容器组框架机械设计标准应按下面因素组合:冰雪荷载、风荷载(提高一度设防或罕遇)组合。3 4.主要技术要求 4.1 电容器组 1)串补装置电容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应满足下表要求:三相相间容抗偏差()1%每相容抗偏差()2%臂间容抗差()0.05%说明 1)容抗偏差为(0.91.1)Un 下与额定容抗值之间的偏差。Un 为串补电容器额定电压的有效值。2)所有容抗偏差均为在(0.91.1)Un 下测得。3)配平计算时,电容器单元电容值精
7、度至少保留到0.01 F;4)配平时需考虑电容器组运行时由于阳光照射,局部电容器温度变化引起的不平衡电流变化。2)每相串联电容器由若干电容器单元以串并联方式组成,而每个电容器单元由若干元件经串并联后,装在一个箱壳内实现。电容器组的配平应按每个并联段电容量基本一致的原则进行配平,以保证每个并联段电容器单元所承受的电压基本一致。成套的外形尺寸需满足买方的要求并经认可。3)电容器组低压端接平台低压母线,电容器组高压端接平台高压母线,电容器组中部框架上引出测量端子接不平衡电流互感器。4)电容器相组应严格配组以缩小H 型接线各臂电容之差,对内熔丝电容器组各相组初始不平衡电流不得超过3 根内熔线熔断所引起
8、的不平衡电流。5)对内熔丝电容器组提供电容器内熔丝在电容器组工作电压范围内能够正常隔离的最大允许隔离故障元件数,该数不小于电容器内部元件直接并联数的50%。电容器组的设计能保证电容器内熔丝隔离最大允许的故障元件数目后,电容器在各种工作条件(包括电容器过负荷及放电,线路摇摆及故障等)下内熔丝不误动作且不出现损坏。提供电容器组的熔丝配合。6)电容器组的设计应能保证在极限电压下单台电容器损坏(包括元件损坏及内、外主绝缘击穿故障),电容器外壳不出现开裂、爆炸等。7)电容器组应具有在极限电压下直接端部短路放电1 次而所有设备(包括电容器、框架、母线及内部联接线)不出现损坏的能力。8)在2Ulim(不低于
9、2.5UN)条件下,电容器回路应能承受电容器对绝缘平台闪络或限压器故障时的无阻尼放电电流。9)电容器组的设计应便于维护和更换设备。电容器组外露的金属件应有良好的防腐蚀层,并符合户外防腐电工产品涂漆的有关规定。4 10)电容器组母线采用硬母线,应能长期通过1.5 倍电容器组额定电流。内部联接线(各电容器间的联接线)应能长期通过1.5 倍电容器额定电流。电容器组母线及内部联接线即使在电容器组直接端部短路放电时也应有足够的热容量和机械强度,即使摆动也应和周围设备保持足够的电气净距。电容器组母线及内部联接线应接触良好、牢固、不变形,配置应整齐、美观。11)所有绝缘子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质量要求,额定电
10、压不低于12kV 并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12)电容器组应在明显位置安装坚固的永久性铭牌,确保每个塔架、层与单元都有唯一识别标志,铭牌内容按IEC60143。13)在规定条件下使用时电容器年损坏率应不超过0.1%。14)环境温度为20时,电容器组额定损耗应不超过0.2W/kvar(含熔丝和放电电阻)。15)串联电容器的短时过流能力应满足下表要求:持续时间 过电流倍数(p.u.)长期持续运行 1.00 8 小时(间隔12 小时)1.10 2 小时(间隔8 小时)1.20 30 分钟(间隔 6 小时)1.35 10 分钟(2 小时内)1.50 10 秒钟 1.80 16)电容器能承受重合闸过程中的摇
11、摆电流。17)电容器组的可听噪音水平应满足2.1 条款所规定水平和相关的IEC 标准。18)电容器组阻尼放电电流衰减系数(同一极性前后两半波幅值之比)为 2。4.2 电容器单元 1)根据相应的GB、IEC 和 ANSI 标准设计、制造和试验。2)采用全膜设计,全密封防腐防锈箱壳,寿命期内不得有任何泄漏,适应户外露天运行,应考虑串补安装地的环境条件和最高电压的作用,无掉皮,无裂纹。绝缘介质应无毒。供方应提供关于绝缘介质环保标准的证明文件。3)电容器单元的额定电压、额定容量根据串补装置的设计确定。每个单元的阻抗偏差应不大于2%。电容器单元的额定基本绝缘水平(BIL)和最小爬电距离根据串补装置设计要
12、求和4.2 节给出的绝缘要求确定,当采用内熔丝,套管绝缘水平应提高一级。5 4)每个电容器单元应配有内部放电电阻,保证在10min 内将电容器的电压自额定电压峰值降低到75V 以下。5)电容器单元应为内熔丝、双套管设计,套管要求高强瓷、滚压式工艺,并适合户外卧式布置(宽面垂直)。为了固定电容器外壳的电位并承受电容器对壳击穿时产生的故障电流,电容器外壳上应配有M10 及以上螺栓或其它适当的联接部件。电容器套管上应配有适当的导线联接部件。6)电容器套管应能承受不小于600N 的垂直方向的力,导电杆应能承受不小于30N m 的扭矩。投标方应提供电容器套管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平拉力和导电杆所能承受的最大扭
13、矩。7)每单元电容器电容量偏差应不超过2%。8)每个单元都应有不锈钢或铝质铭牌。铭牌内容符合IEC 标准。每台电容器按ANSI-70 刷灰漆,铭牌安装位置应宜于观察。9)每台电容器单元所有外表面至少要涂一道底漆和二道面漆,如箱壳采用不锈钢材质且为抛丸工艺,可不涂底漆。底漆和面漆的干漆层厚度不应小于0.125mm,其中至少50为表层面漆,并有足够的弹性以耐受各种温度变化,耐剥落且不褪色。10)每个单元的重量应方便人力安装和拆卸。各电容器组的单元应可互换。11)为了不影响电容器的寿命,设计时应考虑限制电容器单元内部温升的措施。12)电容器端子间及端子与箱壳间最小净距160mm。13)电容器单元的外
14、壳耐爆能力不低于15kJ,设计爆破能量不高于15kJ。14)提供温度类别范围内,额定输出的稳态条件下电容器电容及损耗与周围空气温度的关系曲线。15)投标方应提供适当数量的原质油漆,以备安装后现场补刷。16)电容器单元额定电压时的介质场强(K=1)不得大于57kV/mm。4.3 熔丝 1)采用内熔丝作为电容器元件的保护,将故障元件从回路中切除,熔丝设计应满足IEC60143-3 的要求。电容器在各种工作条件(包括电容器过负荷及放电、线路摇摆及故障等)下内熔丝不误动作且不出现损坏。2)当熔丝熔断,在任何天气条件下,电容器单元不得发生渗漏。3)在任何工况下(如放电间隙或旁路断路器动作时),熔丝不得误
15、动(鼓破或爆炸)。4)为判断熔丝是否动作,应在不解开单元间连线的前提下,通过定期测量电容器单元电容量来实现。该电容量测量装置由供方提供。6 4.5 绝缘子和导线 所有连接线参数及其设计应满足电容器组设备的要求,保证弹性模量值,汇流管母线采用铝合金系列材料,绝缘子颜色为棕色。1)绝缘子的爬电系数、外形系数、直径系数以及表示伞裙形状的参数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2)绝缘子最小公称爬电比距为25mm/kV,伞形要求为大小伞。3)绝缘子外观质量、主要尺寸除应符合图样要求外,其余应符合GB/T 8287.1 的规定。4)瓷件除在验收标准GB/T 772 限度内的缺陷外,应光滑,无翘缺、裂缝、砂眼气泡、层理
16、、凸点、外物及其他缺陷。绝缘子的瓷件应逐个对每个伞进行打击,方法是用木榔头(加适当的力)自上而下依次每翻转120 度重复打击一次。5)绝缘子的瓷件应逐个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测。6)绝缘子应逐个进行四向弯曲负荷试验而不破坏,其施加的负荷为额定破坏负荷的60%(特殊情况例外),负荷应施加到四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每个方向至少持续3s。7)绝缘子胶装剂应符合JB/T 4307 的规定。胶装剂表面应涂有硅橡胶密封。8)绝缘子应进行人工污秽耐受电压试验,供货时应提供人工污秽试验报告。9)绝缘子其它技术要求应符合GB/T 8287.1、GB/T 8287.2 的相应规定。4.5 连接要求 所有电容器框架支撑用支
17、柱绝缘子的底部连接用端面应满足买方的要求。导体及其固定金具材料以及连接用的螺栓、螺母和垫圈供货范围在图纸认定后确定。连接端面与固定金具接触面应不产生电化学反应。4.6 设计、材料和制造质量 1)所有货物应是新的。并应用最合理的方式设计、制造,使用最适合特定用途的高质量的,无缺陷的材料。设计和材料应能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可靠性、耐磨损、减少维修 工作,便于检查和调整。2)货物中所配备的设备元件应是由有信誉的制造商制造的高质量产品,并应能在所有运行条件下提供所要求的服务。3)所有的易损部件、密封圈和垫圈都应是可更换的。4)同类型及尺寸相同的设备,其一切部件公差应相同且可以互换。5)所有需要调节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串联 电容器 技术规范 7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