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反垄断立法执法实践挑战38099.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我国反垄断立法执法实践挑战3809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反垄断立法执法实践挑战38099.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国反垄断立法执法的实践与挑战 国家工商总局 瑞斌 1993 年底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布实施,我国反垄断立法和执法工作已经经历了近 13 年。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开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反垄断立法和执法工作也在不断完善和加强,对市场竞争秩序的规和市场经济的安康开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开展与现状 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我国的竞争法律政策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并不断开展完善的过程,逐步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规市场竞争主体行为和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法律、法规和政策。1980 年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开展和保
2、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是我国最早关于反垄断的规性文件。该规定肯定了竞争对于现代化建立的重大作用,正式提出了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它明确规定在经济生活中,除国家指定由有关部门和单位专营的商品外,一律不准进展垄断,不准搞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要求要严格遵守法律,采取合法的手段进展竞争。1993 年底公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我国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一部根本法律。它是一部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局部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该法第二章规定的 11 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中,有 5 种属于限制竞争行为,它们分别是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制竞争行为、行政性垄断行为、低于本钱价销售行为、搭售行为和串通招标投
3、标行为。由于当时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开展的初期,市场竞争行为表现不充分、卡特尔行为不突出,经济性垄断行为还没有出现等,致使反不正当竞争法带有它时代的特点和缺陷。-为增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可操作性,更好地开展反垄断执法工作,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依据职责,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宗旨和有关规定,并结 合执法工作实际,积极开展了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配套规章的工作。其中,制定反垄断配套规章两部,分别是关于制止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假设干规定和关于制止串通招标投标行为的暂行规定。这些规章的公布实施,有效地解决了执法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在行政执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有 20 多个享有立法权的地方性立法机关还
4、制定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施条例或实施方法。这些地方性法规除细化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以外,还做出一些补充规定,特别是规定了一些联合操纵市场的卡特尔行为等反垄断法律规,如、等地方性法规规定,制止联合限定价格或约定不合理的经营条件,制止划定市场、限定产量和销售量,制止联合拒绝购置、销售或效劳等。1997 年国家公布的价格法、1999 年公布的招标投标法、2000 年公布的电信条例、2001 年公布的关于制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和国际海运条例、2002 年公布的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中,都不同程度地对一些限制竞争行为做出了规定。目前我国虽然还没有反垄断法典,但在多部法律法规中,已规定了为数
5、不少的反垄断法律规,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目前竞争法律的根本框架。沉着来看,它们涉及到制止滥用市场优势地位、制止垄断协议和制止行政性垄断等反垄断法律制度。为适应市场经济开展要求,反不正当竞争法正在修订,反垄断法也在制定之中。随着这两部法律的修订和出台,我国的竞争法律制度将进一步完善。二、我国反垄断执法取得积极成效,积累了珍贵的经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我国反垄断主要执法机关,严格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规定,在打破地区封锁、地方保护、规垄断性行业市场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一)设立机构加强反垄断执法工作 1994 年国家工商局成立公平交易局,其主要职责之
6、一,就是组织监视检查市场行为,查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案件。公平交易局下设反垄断处,具体负责日常反垄断工作。同时,在省、地、县三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均设立了公平交易执法机构。1998 年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体制改革,实行省以下垂直领导后,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执法队伍的建立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目前,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从事公平交易的执法人员已达 6 万多人。(二)查处了大量的限制竞争案件 1999 年至 2006 年,国家工商总局连续 8 年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反垄断专项执法工作。据总局统计,从 1995 年到 2005 年,全国共查处行业垄断案件 6073件,行政垄断案件 475 件。从查处的限制竞争案件的行为来
7、看,涉及滥用市场优势地位限制竞争、垄断协议限制竞争以及行政性垄断等诸多方面。具体情况如下:1.经营者滥用市场优势地位限制竞争行为 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滥用市场优势地位的垄断行为分为两类:一是水、电、气、暖、交通、邮政、电信等自然垄断性行业企业的垄断行为;二是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如烟草、盐业、石油、石化、电视台、银行、保险、殡葬等)的垄断行为。查处的垄断行为的主要表现是:强制交易、强制效劳、差异待遇、搭售和附加不合理条件、滥收费用等。-查处的典型案例有:省沐川县供排水公司强制收取用水底度费行为。省邳州市邮电局在收取费时,限定用户使用其指定的中国工商银行邳州市支行发行的牡丹交费卡,否则
8、不予办理交费手续的行为。省聊城市电信局在给用户办理手机入网过程中,采取差异待遇的方式,对申请移动入网的用户根据其购置移动来源的不同,收取不同的入网费的行为。省火车站强行向客户收取铲车作业费、发送综合效劳费、仓储保管费、场地保管费等延伸效劳费行为。省建昌县烟草公司依靠其批发卷烟的专卖地位,强制搭售卷烟的行为。2.经营者之间的卡特尔限制竞争行为 随着反垄断执法工作的深入和执法经历的积累,一些省市的工商部门依据本省的反不正当竞争条例对经营者之间通过卡特尔协议划分市场、固定价格等限制竞争行为进展了查处。查处的典型案例有:省市工商局对该市 7 家从事燃气经营的公司签订统一市场价格、划分市场的卡特尔行为依
9、据该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进展了调查处理。市工商局对市三家氧气生产销售企业通过协议分割市场、统一并抬高氧气销售价格的限制竞争行为,依据市反不正当竞争条例分别对三家企业处以一万元的罚款。3.行政垄断限制竞争行为 从工商部门执法实践来看,对行政性垄断限制竞争行为的查处分为两类:一是地方政府的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行为:二是政府所属部门(公安、交通、民政、卫生、教育等)滥用权力限制竞争行为。由于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有关行政垄断的法律责任规定操作性差、力度弱,实际执法中对行政垄断案件的查处难度较大。工商部门在实际执法中积极采取行政建议或行政告诫的方式,制止了大量行政垄断行为。-查处的典型案例有:对省大洼县专卖事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垄断 立法 执法 实践 挑战 3809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