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环境和我们》第4课《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案教学设计10878.pdf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环境和我们》第4课《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案教学设计1087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环境和我们》第4课《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案教学设计10878.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7 页 教科版_科学_六年级下册_环境和我们_4_分类和回收利用 教 学 设 计 一、背景和目标 生活中,我们每天要产生很多废弃物,面对这些废弃物垃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变废为宝”、“点石成金”,如何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资源意识,让学生认清解决垃圾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为创建清洁美丽的环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二、教材分析(一)地位与作用 分类和回收利用 是教育科学出版社 科学 六年级下册(2004 年 5 月第 1 版)环境和我们一单元中的第 4 课内容。本单元的核心理念是:“人类是环境中的一部
2、分,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人类的活动与环境有密切关系”。本课是在学生对垃圾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发现 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可以从垃圾中回收它们并重新加工利用,这样做不但能够减少垃圾的数量,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自然资源。为后面 污水和污水处理、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和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使课标中关于环境教育的要求得到全面落实。(二)教材处理 将教材中的调查活动安排在课前来完成,一是因为学校门口就有一个小型废品回收站和部分学生的家长就是废品回收者的缘故,这些都为调查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二是因为课堂上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让学生对身边的伙伴讲述这部分内容,分享自己的劳动成
3、果,对担当汇报工作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锻炼,对听取汇报的学生来说,觉得更亲切,更贴近。三是因为调查活动本身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将科学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课前指名让两三名学生上网查阅“有毒垃圾”的信息,这是因为:其一,学生家庭条件所限班上只有两三名学生的家里有计算机,有网络。其二,学生信息素养所限班上只有两三名学生具备上网搜集信息的能力。课前要求其他同学利用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和课本搜集整理“有毒垃圾”的信息,既发挥了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和课本的优势,又弥补了这部分同学无法上网的不足。三、学情分析 第 2 页 共 7 页 本课教学对象
4、是六年级学生,经过三年半的科学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科学素养,能够与老师、与同学很好地沟通交流,开展互动。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回收并重新加工利用,这样做不但能够减少垃圾数量,而且能够节约大量自然资源。2、认识对垃圾分类、分装有利于垃圾回收利用。3、了解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有用的肥料。(二)过程与方法 1、进行垃圾的分类分装,参与回收利用的活动,认识可回收利用的材料,了解一些常见的可回收材料的分类方法。2、调查当地废品回收情况,了解垃圾回收利用的好处,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 1、培养学生合作和共同探究的精神。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强烈的资源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五、教学重点 学会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毒垃圾的正确分类方法,理解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回收并重新加工利用。六、教学难点 掌握垃圾的分类方法,了解垃圾利用的知识,认识这样做不但能够减少垃圾数量,而且能够节约大量自然资源。七、课时数 1 课时 八、教学方法(一)任务驱动法:课前,一是要求学生成立调查小组,对附近废品回收站或废品工作者开展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调查,二是要求学生利用网络、图书和课本搜集整理“有毒垃圾”的信息,将任务明确细化,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
6、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同时也为课堂上的交流学习奠定基础。课堂上,一是要求学生观察图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一下塑料、玻璃和金属回收利用的方法和好处。二是独立完成课本 77 页表格和堆肥箱制作方法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他们利用科学思维和观念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素质。第 3 页 共 7 页(二)评价交流法:通过学生互评、师生共同评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懂得如何公正、正确地评价他人,既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又培养了评价能力和审美能力。(三)讲授法:在垃圾的分类和分装学习过程中,采用简单明了的讲授,使学生很快了解了垃圾的一般分类方法。(四)引导组织
7、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多次转换角色,将自己变成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引导组织学生去交流,去汇报,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九、教学准备(一)要求学生每 6 人组成一个调查小组,调查附近的废品回收站或询问废品回收工作者,他们回收些什么?这些物品回收后有什么用处?要求在调查前设计好采访的问题(除了课本中提到的两个问题之外,还可自行设计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并要求在采访时做好记录,为课堂上的汇报做准备。(二)指名让两三名学生上网查阅、搜集关于“有毒垃圾”的信息,并进行整理,为课堂上交流做准备。(三)要求其他同学利用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和课本搜集“有毒垃圾”的信息,做好记录,
8、为课堂交流做准备。(四)多媒体(PPT)课件 十、设计思路 第 4 页 共 7 页 十一、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1、回顾旧知:同学们,通过第 3 课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的学习,我们发现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可以从垃圾中回收并重新加工利用。这样做不但能够减少垃圾的数量,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自然资源。认真听,回顾第 3 课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的内容 回顾旧知,为探究新知做铺垫 2、揭示课题:那么,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怎样回收利用它们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板书课题:分类和回收利用 认真听 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内容,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和我们 分类和回收利用 教科版 科学 六年级 下册 环境 我们 分类 回收 利用 教案 教学 设计 1087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