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运动万有引力易错题解析概论13554.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易错题解析概论1355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曲线运动万有引力易错题解析概论13554.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7 第四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易错点 1 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不熟练而出错 一、能力要求:1、在一个具体问题中知道什么是合运动,什么是分运动;知道合运动和分运动是同时发生的,并且互不影响。2、知道什么是运动的合成,什么是运动的分解。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3、会用作图法解有关位移和速度的合成、分解问题。二、易错题演练:1.(2010 江苏卷)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 O 点,用铅笔靠着线的左侧水平向右匀速移动,运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则橡皮运动的速度 A大小和方向均不变 B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C大小改变,方向不变 D大小和方向均改变 正确答案:A 典型错误:D 错因
2、分析:橡皮往右运动的同时受到一竖直向上的拉力,力和运动方向有一夹角,则物体作曲线运动故错选 D,没有分析到橡皮还受到重力作用。实际橡皮在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在竖直方向匀速运动,合运动是匀速运动。2.(2000 全国卷)图为空间探测器的示意图,是四个喷气发动机,的连线与空间一固定坐标系的 x 轴平行,的连线与 y 轴平行。每台发动机开动时,都能向探测器提供推力,但不会使探测器转动。开始时,探测器以恒定的速率向正 x 方向平动,要使探测器改为向正 x 偏负 y60的方向以原来的速率平动,则可 A先开动适当时间,再开动适当时间 B先开动适当时间,再开动适当时间 C先开动适当时间,再开动适当时间 D先开
3、动适当时间,再开动适当时间 正确答案:C 典型错误:D 错因分析:没有抓住关键字“原来的速率”感觉要使探测器改为向正 x 偏负 y60,必须给它一个向右的力,没有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来考虑到水平速度必须减小。故错选 D.7 3.如图所示,一人站在岸上,利用绳和定滑轮,拉船靠岸,在某一时刻绳的速度为 v,绳 AO 段与水平面夹角为,不计摩擦和轮的质量,则此时小船的水平速度多大?典型错误:将绳的速度按图 1 所示的方法分解,则 v1即为船的水平速度 v1=vcos。错因分析:上述错误的原因是没有弄清船的运动情况。实际上船是在做平动,每一时刻船上各点都有相同的水平速度。而 AO 绳上各点运动比较复杂,
4、既有平动又有转动。以连接船上的 A 点来说,它有沿绳的平动分速度 v,也有与 v 垂直的法向速度 vn,即转动分速度,A 点的合速度 vA即为两个分速度的和。vA=v/cos 正确答案:小船的运动为平动,而绳 AO 上各点的运动是平动+转动。以连接船上的 A 点为研究对象,如图 2,A 的平动速度为 v,转动速度为 vn,合速度 vA即与船的平动速度相同。则由图可以看出 vA=v/cos。也许学生不易理解绳上各点的运动。从能量角度来讲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还应指出的是要有实际力、实际加速度、实际速度才可分解。4.(2011 上海卷)如图所示,人沿平直的河岸以速度v行走,且通过不可伸长的绳拖船,
5、船沿绳的方向行进,此过程中绳始终与水面平行。当绳与河岸的夹角为,船的速率为 A.sinv B.sinv C.cosv D.cosv 正确答案:C 典型错误:D 错因分析:误认为小船的运动是沿绳子方向的平动,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等于人沿平直的河岸的速度,故错选D 5.一条宽为 L 的河流,河水流速为 v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 v2,要使船划到对岸时航程最短,船头应指向什么方向?最短航程是多少?典型错误:要使航程最短船头应指向与岸垂直的方向。最短航程为 L。错因分析:上述错解的原因是对运动的合成不理解。船在水中航行并不是船头指向什么方向就向什么方向运动。它的运动方向是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方向与水流方向共
6、同决定的。要使航程最短应是合速度垂直于岸。正确答案:题中没有给出 v1与 v2的大小关系,所以应考虑以下可能情况:7 此种情况下航程最短为 L。当 v2v1时,如图 2,船头斜向上游,与岸夹角为 时,用三角形法则分析当它的方向与圆相切时,航程最短,设为 S,由几何关系可知此时 v2v(合速度)(0)当 v2=v1时,如图 3,越小航程越短。(0)注意:航程最短与时间最短是两个不同概念。航程最短是指合位移最小。时间最短是指用最大垂直河岸的速度过河的时间。解决这类问题的依据就是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时性及两个方向运动的独立性。6.(2011 江苏卷)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从河中 O 点出发,分别沿直线
7、游到 A 点和 B点后,立即沿原路线返回到 O 点,OA、OB 分别与水流方向平行和垂直,且 OAOB。若水流速度不变,两人在靜水中游速相等,则他们所用时间 t甲、t乙的大小关系为 At甲t乙 Bt甲t乙 Ct甲t乙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C 典型错误:D 错因分析:错解的原因是对运动的合成不理解,未知量比较多,不知如何下手。如果设游速为,水速为,则甲时间 已为了沿 OB 运动,速度图如图:则乙时间,经运算得。7(2010 全国卷 1)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右图中虚线所示。小球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 7 比为 A1tan
8、B12tan Ctan D2tan 正确答案:D 典型错误:C 错因分析:(1)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这一隐含条件没有挖掘出来(2)平抛速度和位移的分解没能熟练掌握。本题隐含平抛的末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 角 等 于 斜 面 倾 角,有:gtv0tan。则 下 落 高 度 与 水 平 射 程 之 比 为tan2122002vgttvgtxy,故 D 正确。8(2011 安徽卷)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替。如图(a)所示,曲线上的 A 点的曲率圆定义为:通过 A 点和曲线上紧邻 A 点两侧的两点作一圆,在极限情况下,这个
9、圆就叫做 A 点的曲率圆,其半径 叫做 A 点的曲率半径。现将一物体沿与水平面成 角的方向以速度 0抛出,如图(b)所示。则在其轨迹最高点 P 处的曲率半径是 A20vg B220sinvg C220cosvg D220cossinvg 正确答案:C 典型错误:A 错因分析:错误认为物体在最高点的速度为 0故选 A。实际上物体在其轨迹最高点 P 处只有水平速度,其水平速度大小为 v0cos,根据牛顿第定律得,所以在其轨迹最高点 P 处的曲率半径是,C 正确。A v0 P 图(a)图(b)7 三、易错警示:1、绳拉物体的速度分解关键是分清楚哪个是分运动、分速度,哪个是合运动、合速度。最易出错的解
10、法是将绳速 v 当作合速度,将船(其它相连的物体)速当作分速度进行分解.在进行运动的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分解)时,两个分运动的方向不是任意选取的,应根据运动的实际效果来确定.对于这种绳物模型(绳子连结着物体相互作用问题)中绳端速度分解通常的原则是:分解实际速度(合运动的速度);两个分速度:一个沿绳子方向,一个与绳垂直;若被拉紧的绳子的两端有两个物体做不同的运动时,绳子的哪一端有绕轴的转动,则将该端物体的运动看成合运 2、小船渡河时,可把它的运动分解为两个分运动:一是小船相对水的运动(设河水静止时船的运动,即船在静水中的运动);另一个是船随水流的运动(水冲船的运动,等于水流的运动),船的实
11、际运动为合运动。航程最短与时间最短是两个不同概念。航程最短是指合位移最小。时间最短是指用最大垂直河岸的速度过河的时间。解决这类问题的依据就是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时性及两个方向运动的独立性。四、我的错题本:易错点 2 对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的来源搞不清楚而出错 一、能力要求:1、知道如果一个力或几个力的合力的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它就是物体所受的向心力,会在具体问题中分析向心力的来源,进一步理解向心力的概念。2、理解向心力公式,进一步明确匀速圆周运动的产生条件,掌握向心力公式的应用,知道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也适用于变速圆周运动。7 二、易错题演练:1.质量为 m 的物体沿着半径为 r 的半球
12、形金属球壳滑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v,如图所示,若物体与球壳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物体在最低点时()A.向心加速度为rv2 B.向心力为 m(grv2)C.对球壳的压力为 D.受到的摩擦力为 正确答案:A 典型错误:CD 错因分析:没有分清物体在最低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的来源,故错选 CD。实际上物体在最低点沿半径方向受重力、球壳对物体的支持力,两力的合力提供物体做圆周运动在此位置的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Nmgrmv2,物体的向心加速度为rv2,向心力为rmv2,物体对球壳的压力为 m(grv2),在沿速度方向,物体受滑动摩擦力,有 FFNm(grv2),综上所述,选项 A 正确.2一
13、小球质量为 m,用长为 L 的悬绳(不可伸长,质量不计)固定于 O 点,在 O 点正下方 L/2 处钉有一颗钉子,如图所示,将悬线沿水平方向拉直无初速释放后,当悬线碰到钉子后的瞬间 A小球线速度没有变化 B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到原来的 2 倍 C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到原来的 2 倍 D悬线对小球的拉力突然增大到原来的 2 倍 正确答案:ABC 典型错误:D 错因分析:虽然分析出了速度、角速度的变化情况,但在最低点向心力的来源误认为就是绳子的拉力故错选 D.在小球通过最低点的瞬间,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作用,沿切线方向小球的加速度等于零,因而小球的线速度不会发生变化,故 A 正确;在线速度不变的
14、情况下,小球的半径突然减小到原来的一半,由 v=r 可知角速度增大为原来的 2 倍,故 B 正确;由a=v2/r,可知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到原来的 2 倍,故 C 正确;在最低点,F-mg=ma,可以看出 D 不正确 3(2010 海淀区)质量为 m 的飞机以恒定速率 v 在空中水平盘旋,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 R,则空气对飞机的作用力为:ARvm2 Bmg C242Rvgm D242Rrgm 7 正确答案:C 典型错误:AD 错因分析:(1)对飞机受力情况分析错误,错误认为空气对飞机的作用力就是向心力而选 A (2)不能建立圆周运动的物理模型(实质是圆锥摆模型)故误选 D 4.(2005 高考模
15、拟)假设有一固定的 S 极磁单极子,其磁场分布与负点电荷电场分布相似,周围磁感线呈均匀辐射状分布,如图所示。距离它 r 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k/r2,k 为常数。现有一带电小球在 S 极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关于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判断正确的是 A 若小球带正电,其运动轨迹平面在 S 的正上方,如图甲所示 B 若小球带正电,其运动轨迹平面在 S 的正下方,如图乙所示 C若小球带负电,其运动轨迹平面在 S 的正上方,如图甲所示 D若小球带负电,其运动轨迹平面在 S 的正上方,如图甲所示 正确答案:AC 典型错误:BD 错因分析:(1)轨道平面不能确定为水平面,且向心力的来源不清楚(2)洛伦兹
16、力方向的判断不正确也造成错选。实际上小球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即重力和洛伦兹力,因为洛伦兹力不做功,小球又在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重力也不做功,故小球只能在水平面内运动,并且洛伦兹力的水平分力要提供向心力,而竖直分力平衡重力,设 F洛与运动平面的夹角为,运动半径为 R,则。由左手定则可知,小球不论带正电还是负电,只可能在 S 上方运动。5.(2008 山东模拟)铁路转弯处的弯道半径 r 是根据地形决定的,弯道处要求外轨比内轨高,其内外高度差 h 的设计不仅与 r 有关,还取决于火车在弯道上行驶的速率.下表中是铁路设计人员技术手册中弯道半径 r 及与之相对应的轨道的高度差 h.(1)根据表中数据,试导
17、出 h 与 r 关系的表达式,并求出当 r440 m 时,h 的设计值.(2)铁路建成后,火车通过弯道时,为保证绝对安全,要求内外轨道均不向车轮施加侧向压力,又已知我国铁路内外轨的距离设计值 L1.435 m,结合表中数据,求出我国火车的转弯速率 v.(路轨倾角 很小时,可认为tan sin)典型错误:(2)转弯中,当内外轨对车轮均没有侧向压力时,火车的受力如图所示。弯道半径 r(m)660 330 220 165 132 110 内外轨高度差 h(m)0.05 0.10 0.15 0.20 0.25 0.30 7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mrv2 错因分析:误认为轨道平面平行于斜面,实际
18、上火车的受力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tan mrv2 正确答案:(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每组的h 与r 之乘积均等于常数 C66050103 m33 m2,因此 hr33(或 hr33)当 r440 m 时,有 h44033m0.075 m75 mm(2)转弯中,当内外轨对车轮均没有侧向压力时,火车的受力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tan mrv2 因为 很小,有 tan sin Lh 由可得 vLghr 代入数据解得 v15 m/s54 km/h 6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小球用长为 l 的细绳悬于光滑的斜面上的 O 点,小球在这个倾角为的斜面内做圆周运动。若小球在最高点和最低点
19、的速度分别是 v1和 v2,则绳子在这两个位置时的张力大小分别是多大?典型错误:在最高点:重力与绳子拉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mg+T1=mRv21,所以 T1=mRv21mg 同理,在最低点:T2mg=mRv22,所以 T2=mRv22+mg 最高点:T1=mRv21mg,最低点:T2=mRv22+mg 错因分析:不能正确地分析向心力的来源,没能正确确定轨道平面 正确答案:在最高点:分解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为 mgsin,这个重力的分力与绳子拉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向心力沿斜面向下指心圆心:mgsin+T1=mRv21,所以 T1=mRv21mgsin 同理,在最低点:T2mgsin=mRv22,所以
20、 T2=mRv22+mgsin 7 最高点:T1=mRv21mgsin,最低点:T2=mRv22+mgsin 7如图所示,半径为 R,内径很小的光滑半圆管竖直放置,两个质量均为 m 的小球 A、B 以不同速率进入管内,A 通过最高点 C 时,对管壁上部的压力为 3mg,B 通过最高点 C 时,对管壁下部的压力为 075mg求 A、B 两球落地点间的距离 典型错误:对 A 球:3mgmg=mRvA2 对 B 球:mg075mg=mRvB2 sA=vAt sB=vBt sAsB=R 错因分析:在最高点对 A 球的受力不清楚,导致向心力计算错误。正确答案:两个小球在最高点时,受重力和管壁的作用力,这
21、两个力的合力作为向心力,离开轨道后两球均做平抛运动,A、B 两球落地点间的距离等于它们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之差 对 A 球:3mg+mg=mRvA2 vA=gR4 对 B 球:mg075mg=mRvB2 vB=gR41 sA=vAt=vAgR4=4R sB=vBt=vBgR4=R sAsB=3R 8一内壁光滑的环形细圆管,位于竖直平面内,环的半径为 R(比细管的半径大得多),圆管中有两个直径与细管内径相同的小球(可视为质点)。A 球的质量为 m1,B 球的质量为m2。它们沿环形圆管顺时针运动,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都为 v0。设 A 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球恰好运动到最高点,若要此时两球作用于圆管的合力
22、为零,那么 m1,m2,R 与 v0应满足关系式是。典型错误:依题意可知在 A 球通过最低点时,圆管给 A 球向上的弹力 N1为向心力,则有 B 球在最高点时,圆管对它的作用力 N2为 m2的向心力,方向向下,则有 7 因为 m2由最高点到最低点机械能守恒,则有 错因分析:错解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向心力的分析中缺乏规范的解题过程。没有做受力分析,导致漏掉重力,表面上看分析出了 N1=N2,但实际并没有真正明白为什么圆管给 m2向下的力。总之从根本上看还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功受力分析不过关。正确答案:首先画出小球运动达到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受力图,如图所示。A 球在圆管最低点必受向上弹力 N1,此时两球
23、对圆管的合力为零,m2必受圆管向下的弹力 N2,且 N1=N2。据牛顿第二定律 A 球在圆管的最低点有 同理 m2在最高点有 m2球由最高点到最低点机械能守恒 三、易错警示:1、向心力是按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不是某种性质的力。同学们在解有关圆周运动和向心力时,往往容易错误分析受力,多分析了向心力,导致求解出错。求解向心力问题的关键是找准向心力的来源。2、物体做曲线运动则说明在垂直于速度方向具有了加速度,即向心加速度。其运动学计算方法是:Rva2,R 为曲率半径。3、任何加速度均由力产生,所以向心加速度是由物体所受的力来产生的。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矢量性,垂直于 v 方向的合外力是由此方向的外力产
24、生的。四、我的错题本:7 易错点 3 圆周运动的临界条件 一、能力要求:1、掌握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的特点: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一般是变速圆周运动,其合外力一般不指向圆心。2、知道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在最高点和最低点时合外力沿半径指向圆心,全部提供向力,这类问题经常出现临界状态。3、理解没有物体支撑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和有物体支撑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临界条件。二、易错题演练:1使一小球沿半径为 R 的圆形轨道从最低点上升,那么需给它最小速度为多大时,才能使它达到轨道的最高点?典型错误:如图所示,根据机械能守恒,小球在圆形轨道最高点A 时的势能等于它在圆形
25、轨道最低点 B 时的动能(以 B 点作为零势能位置),所以有,从而得 错因分析:小球到达最高点 A 时的速度 vA不能为零,否则小球早在到达 A 点之前就离开了圆形轨道。要使小球到达 A 点(自然不脱离圆形轨道),则小球在 A 点的速度必须满足:式中 NA为圆形轨道对小球的弹力。上式表示小球在 A 点作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由轨道对它的弹力和它本身的重力共同提供。当 NA=0 时,正确答案: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小球在轨道最高点时,受重力和轨道给的弹力。小球在圆形轨道最高点 A 时满足方程 7 根据机械能守恒,小球在圆形轨道最低点 B 时的速度满足方程 解(1),(2)方程组得 轨道的最高点 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题解 概论 1355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