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梳理(沪教版)37262.pdf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梳理(沪教版)3726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梳理(沪教版)37262.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诸子喻山水 一通假字 1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必”同“毕”,尽。)2知者乐水 (“知”同“智”,智慧。)3源泉混混 (“混混”同“滚滚”。)4是之取尔 (“尔”同“耳”,罢了。)5正善治 (“正”同“政”,为政。)二古今异义 1未成一篑 (古义:差,今义:未来。)2虽覆一篑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3太山不立好恶 (古义:没有,今义:不树立。)4江海不择小助 (古义:不加选择,今义:不选择。)5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 (古义:君主、气魄,今义:年长的人。)6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 (古义:心胸,今义:经历、心。)7下无伏怨之患 (古义:臣民,今义:下面。)8上下交朴 (古义:都返朴归真,今
2、义:交往、朴素。)9以道为舍 (古义:归宿,今义:舍弃。)10海不辞水 (古义:拒绝,今义:辞别。)11明主不厌人 (古义:嫌弃,今义:讨厌。)12何取于水也 (古义:得到,今义:录取。)13盈科而后进 (古义:坎、再往前流,今义:科学、后来进步。)14放乎四海 (古义:到达,今义:开放。)15苟为无本 (古义:假如,今义:苟且。)16故声闻过情 (古义:名声,感情;今义:见闻,实际。)17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古义:游学,今义:游玩。)18容光必照焉 (古义:小缝隙,今义:容纳、光明。)19不盈科不行 (古义:不向前流,今义:没有能力。)20不成章不达 (古义:达到阶段,今义:写成文章。)
3、21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古义:利导,今义:锋利。)22故几于道 (古义:接近,今义:几乎。)23与善仁 (古义:交友,今义:和。)24夫唯不争 (古义:正,今义:唯独。)25故无尤 (古义:过失,今义:尤其。)26以其无以易之 (古义:代替,今义:容易。)27水因地而制流 (古义:根据,今义:因为。)28故兵无常势 (古义:固定的,今义:经常。)三一词多义 1于(1)仲尼亟称于水 (对)(2)何取于水也 (从)(3)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在)(4)故几于道 (与)(5)天下莫柔弱于水 (比).2而(1)盈科而后进 (表承接,就)(2)可立而待也 (表修饰,着)(3)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表转
4、折,然而)(4)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表转折,却)3之(1)君子耻之 (指代“名不副实的情况”)(2)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的)(3)流水之为物也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4)是之取尔 (宾语前置的标志)4为(1)苟为无本 (是)(2)故观于海者难为水 (被)(3)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成为)5善(1)上善若水 (好的行为典)(2)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善于)6动 (1)知者动 (活跃的思维)(2)动善时 (行动)7下(1)以其善下之 (处下游)(2)水之形避高而趋下 (低处)8厌(1)明主不厌人 (嫌弃)(2)士不厌学 (厌倦)四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作动词:1知者乐 (感到快乐
5、)2仁者寿 (延年益寿)3动善时 (把握时机)4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成王)5以其善下之 (处下游)(二)名词活用作状语:1不舍昼夜 (从早到晚)2七、八月之间雨集 (在七八月)(三)意动用法:1君子耻之 (以为耻)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觉得变小)(四)动词活用作名词:1知者动 (活跃的思维)2故声闻过情 (名声)3动善时 (行动)4兵因敌而制胜 (取胜的策略).(五)形容词活用作动词:1盈科而后进 (注满)2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善于利导)(六)形容词活用作名词:1故能成其富 (富有和浩瀚的胸怀)2仁者静 (宁静的处世态度)3日月有明 (光辉的形象)4上善若水 (好的行为典)5水之形避高而趋
6、下 (高处)6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弱点)五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名望树立在生前,恩德流传在后世,(这)是(国家)大治的最高境界。2苟为无本。假如是(在)没有源头(的情况下)。(二)被动句:1沟浍皆盈。大大小小的沟都被注满。2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所以,观看过大海的人,(便)难以被(其它)水所(吸引了)。3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太阳月亮有光辉的形象,(就连)小缝隙(也)一定被它们照射到。(三)省略句:1不舍昼夜。(省略主语)(它)从早到晚(永)不停留止息。2知者动,仁者静。(省略谓语)智慧的人(爱)活跃的思维,仁厚的人(爱)宁静的处世。3其涸也,可立而待也。(省略动
7、宾)它们(一旦)干涸了,(也)能站着等待(它们的充盈)。4水因地而制流。(省略介宾)水根据地形(的高低)制约(其)流向。5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省略定语)所以(人的)名声超出了(它的)实际,君子(必会)以此为耻。6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省略状语)水,善于利导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夺。7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省略介词)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并坚守理想),所以,(就)与道义(更)接近。(四)介词结构后置:1仲尼亟称于水。(于水称)孔子屡次对水(加以)称赞。2何取于水也?(于水取)(那么我们到底)从水中得到什么(启示)呢?3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于圣人之门游).在圣人的门下学习过的人,(
8、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了)。4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于道几)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并坚守理想),所以,(就)与道义(更)接近。5天下莫柔弱于水。(于水柔弱)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五)宾语前置:1上不天则下不遍覆。(不覆遍)上面(如果)不是(有辽阔的)天,那么下面就不能覆盖整个世界。2何取于水也?(取何)(那么我们到底)从水中得到什么(启示)呢?3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取是,“之”作标志)有本源的(便)像这样,得到这一点(就)罢了。4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莫能胜之)然而(当水)冲击坚强的东西(时),(却)没有能够胜过它的。(六)定语后置:源泉混混。(混混源泉)滚滚
9、的源头活水。(七)固定句式:1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江海能成为百川(所汇注的地方且)成王的原因。2以其无以易之。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秋水 一、词语解释(一)实词 1两涘(水边)渚(水中的小块陆地)崖(高岸)之间 2不见水端(尽头)3河伯始(才)旋(掉转)其面目 4始(开始)吾弗(不)信 5今(现在)我睹(看到)子(您)之难穷也 6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危险)矣 7笃(限制)于时(季节)也 8束(束缚)于教也 9观于大海,乃(才)知尔丑(鄙陋)10尔将可与(参与)语矣 11不知何时止(停息)而不盈 12不知何时已(停止)而不虚(空,流尽).13水旱不知(觉,影响)14此其过(超过)江河之流
10、15不可为量数(计算)16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认为.多,夸耀)者 17犹(好像)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18方(正)存(存念)乎见少 19不似豪末(末梢)之在于马体乎?20不似尔向(先前)之自多于水乎?21望洋(的样子)向若而叹曰 22泾(直流的水)流之大(二)古今异义 1百川灌河 (特指黄河)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专通某种学问)3计中国之在海 (中原地区)(三)通假字 1不辩牛马 (“辩”同“辨”,辨识。)2拘于虚也 (“虚”通墟,所居之所)3人卒九州 (”卒”同”萃”,聚集。)4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豪”同”毫”,动物身上的细毛。)(四)虚词 1于是焉 (语气词,相当于“乎”,无义)2河伯
11、欣然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自喜 3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动词,认为)4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介词,凭)5伯夷辞之以为名 (连词,来)6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助词,的)7野语有之曰 (代词,这样的话)8我之谓也 (助词,宾语前置标志)9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助词,取独)10顺流而东行 (连词,表修饰)11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连词,表并列)12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连词,然而)13于是焉 (介词,在)14至于 (介词,到)1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介词,表被动)16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 (介词,介入对象,不译).17莫大于海 (介词,比)18今尔出于崖涘 (介词,从)19方存乎见少 (相当于
12、“于”,介词,在)20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语助词,表反诘)三、词类活用 1秋水时至 (名词做状语,按时节)2.顺流而东行 (名词做状语,向东)3.今我睹子之穷也 (形容词做动词,走到尽头)4.东面而视 (东,名词做状语,向东)(面,名词作动词,面对)5.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少、轻,意动用法,认为少,认为轻;闻,动词用作名词,见闻)6.不可为量数 (名词做状语,用量器。)7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形容词做动词,以为多。)8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形作名,美景)9尽此矣 (形作动,终结)10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形容词做动词,满溢)四、特殊句式与固定句式 1、介词结构后置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
13、大海,乃知尔丑。如今你从河岸边走出来,看到了大海,才知道自己的鄙陋。天下之水,莫大于海。天下的水,没有哪个比还海更大的了。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这是因为)我自认为从天地那里承受了形体并且从阴阳那里秉承到元气。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不正像你先前看到河水上涨而自满一样吗?2、宾语前置 以为莫己若者 认为天下没有谁比得上自己 我之谓也。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正存念会被人看少,又凭什么自满呢?3、定语后置 闻道百 听到了上百条(许多)的道理 4、省略句 百川灌河(省略介词“于”)众多河流的水注入黄河.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省略主语“海水”)尾闾泄漏海水,永无停止的
14、时候,但海水却不会流尽。人卒九州(省略介词“于”)人们遍布在九州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省略介词的宾语)伯夷辞让天下以此来取得名声,孔子谈论天下以此获得博学的美名(注:如果“以”解释为连词就不算省略句)5、被动句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我将永远被有极高修养的人所讥笑 方存乎见少 正存念会被人看少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井里的青蛙不可以和他们谈论海,是因为他们被居住的地方所局限;对只生存在夏天的昆虫不可以和他谈论冰雪的事,是由于他被生存的时令所限制;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大道理,是由于他的眼界被所受教育所束缚。6、固
15、定句式 1.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表示假设,译为:“如果不是就”)我如果不是来到您的门前,就危险了。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且夫”,再说,而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层意思)而且我曾经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见闻少,伯夷的节义轻(不值得看重)的话 前赤壁赋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 (属,通“嘱”劝酒)2、浩浩乎如虚御风 (,通“凭”乘)3、山川相缪 (缪,通“缭”连结、盘绕)4、杯盘狼籍 (籍,通“藉”,凌乱)5、举匏尊以相属 (尊,通“樽”,酒杯)二、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 (歌,名作动,唱)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使起舞
16、;泣,使哭泣)3、正襟危坐 (正,形作动,整理)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南,名作状,向南)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8、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2、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四、一词多义 1、望:(1)七月之望 (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2)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2、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第三 文言文 知识 梳理 沪教版 3726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