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案.docx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案 伯牙绝弦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艺术的魅力”这一主题下的一篇文言文,全文共5句话,77个字。这篇课文语言精粹,简洁流畅,适于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古文意蕴,品尝文字精妙,享受审美乐趣。 知音相逢,千载其一,伯牙绝弦,荡气回肠。古人与学生虽相隔遥远,但文字中所传递出的真挚情感却跨越时空,叩击着我们的心灵,值得我们在读中体验、读中感受、读中理解。峨峨群山,仁者之乐,洋洋江河,智者情抒,作为流传不衰的文化经典。“高山流水觅知音”所传递出的,不仅是挚友间的心心相映,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这就需要我与学生一起,透过语言文字,去触摸伯牙、子期博大的胸襟、高
2、洁的情怀;通过组合阅读,感受文化经典在历史长河中的恒久魅力。 学生在五年级时,对于“文言文”这种“古代书面语”已有了初步感知,也把握了阅读文言文的一些方法。但是,由于文言文特有的表达形式,使学生在走进文本、把握情感方面仍具有肯定的”困难。作为其次课时教学,就需要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在诵读、感悟、对话、拓展中,含英咀华,披文入情,提升语感,感受意蕴。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在自读自悟中,丰富对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3.通过组合阅读,形成对“知音”内涵的理解,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教学预备 学生预备: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能依据解释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触摸到伯牙、子期
3、的知音之情,借助课外资料了解“高山流水”的文化含义。 教师预备:相应课件,组合文本。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稳固 (二)体会知音情深 1.阅读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感受知音深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知音深情: (1)学生自由读。 (2)创设情境,感受知音深情。 (3)生生合作读。 3.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知音”内涵。 (1)知志。 出示: 以伯牙之艺,而独一子期能知其志。吕氏春秋 (2)指导读出伯牙、子期的志向。 (3)师生对读,衬托情感: 当伯牙志在高山时,唯有子期会对他说(生读) 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唯有子期会对他说(生读) (4)课文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发觉? (5)再次创设情景引读,感受生命之交。 师读:当伯牙“志在高山”时,已听不到子期说 生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读: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已听不到 生读: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4.读写结合。 5.紧扣“绝”字,感受文言文的语言。 (1)沟通对 “绝”字的理解。 (2)从“绝”字中发觉文言文语言的特点。 (3)再读课文,感受文言文语言魅力。 (三)组合阅读,触摸知音文化 1.出示诗文,表达感受。 2.自读诗句,积存语言。 3.背诵课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伯牙绝弦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