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稳压电源设计23635.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2363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流稳压电源设计23635.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摘 要 本文为设计一款高精度数控直流电源,在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中,有机的融入可逆计数器和数模转换技术,对其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证与比较,该电源具有电压调节精度高、数码管显示输出电压的特点。本文实验系统选用了 74LS192 十进制可逆计数器和 D/A 转换器 DAC0832 为核心,同时分析了单元电路设计的原理,也详尽的介绍了此次设计中各组成部件的概念、功能及设备总体结构。关键词:直流电源;可逆计数器;D/A 转换;数码管显示 Abstract This paper is to design a high precision DC power supply,the DC pow
2、er supply design in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reversible counter and digital to analog conversion technology,the design scheme was compared with that,the power supply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precision voltage regulator,digital tube displa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utput voltage.The experiment sys
3、tem using 74LS192 decimal reversible counter and D/A converter DAC0832 as the core,and analyzes the principle of circuit design,but also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the components of the design,function and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equipment.Key words:DC power supply;reversible cou
4、nter;D/A conversion;digital tube display 第一章 前言 现代世界,融合了电子、电气、集成系统、控制理论、材料等一些学科领域的电源技术,特别是其中的数控电源技术更是作为一门非常具有实践性的工程技术,在各行各业都有它的身影。而电能的最佳应用技术之一便是电子电力技术。对于数控电源,在当今社会一场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正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发展而来到,这就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给电力电子技术,因此也给数控电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各国对于电源产品都纷纷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产品精度标准,因为随着数控电源在电子装置中的普遍使用,普通电源在工作时产生的误差,会影响
5、整个系统的精确度,造成很多不良后果。因此只有满足产品标准,才能够进入市场,只有满足国际标准的产品,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下获得进出的通行证。数控电源是从 80 年代才真正的发展起来的,80 年代系统的电力电子理论开始建立,从而为数控电源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让数控电源技术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其产品仍然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分辨率不高、功率密度比较低、可靠性较差、数控程度上达不到要求的缺点。所以是针对上述缺点不断加以改善,是数控电源的主要发展方向。然而随着单片机技术及电压转换模块的出现,精确数控电源的发展具有了有利的条件。新的变换技术和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专用集成电路、数
6、字信号处理器件的研制应用,到 90 年代,己出现了数控精度达到 0.05V 的数控电源,功率密度达到每立方英寸 50W 的数控电源。从组成上,数控电源可分成器件、主电路与控制等三部分。目前在电力电子器件方面,几乎都为旋纽开关调节电压,调节精度不高,而且经常跳变,使用麻烦。数字化能够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和人为参与的环节数,有效地解决电源模块中比如可靠性、智能化和产品一致性的一些工程问题,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可维护性有很大的帮助,这是针对传统电源的不足设计的数字化智能电源。直流稳压电源是最常用的仪器设备,在科研及实验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起,电信与数据通讯设备的技术的更新推
7、动电源行业中直流/直流电源转换器向更高灵活性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是应对系统高效率和低功耗的需求的表现。直流电源智能化,基本实现直流电源的无人值守,就是因为整流系统由以前的分立元件和集成电路控制发展为微机控制。随着现代信息化革命的发展,电源技术给电子技术提供了稳定的发展前提,同时也给电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电源在工作时容易产生老化、误差、可调节性变差等现象。严重的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精确度或造成系统崩溃、毁坏,为此各个企业对电源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数控电源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技术突破。但其产品存在数控程度达不够、精度不高、纹波较高、可靠性较差的缺点。因此
8、现代数控电源的主要发展趋势,是针对以上不足而加以改进的。本设计也是主要针对数控电源的缺点而设计的,重点在提高数控程度、降低功耗、提高带负载能力。电源采用数字控制,具有以下明显优点:1)易于采用先进的控制方法和智能控制策略,使电源模块的智能化程度更高,性能更完美。2)控制灵活,系统升级方便,甚至可以在线修改控制算法,而不必改动硬件线路。3)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提高,易于标准化,可以针对不同的系统(或不同型号的产品),采用统一的控制板,而只是对控制软件做一些调整即可。4)系统维护方便,一旦出现故障,可以很方便地通过 RS232 接口或 RS485接口或 USB 接口进行调试,故障查询,历史记录查询,故
9、障诊断,软件修复,甚至控制参数的在线修改、调试;也可以通过 MODEM 远程操作。5)系统的一致性好,成本低,生产制造方便。由于控制软件不像模拟器件那样存在差异,所以,其一致性很好。由于采用软件控制,控制板的体积将大大减小,生产成本下降。6)易组成高可靠性的多模块逆变电源并联运行系统。为了得到高性能的并联运行逆变电源系统,每个并联运行的逆变电源单元模块都采用全数字化控制,易于在模块之间更好地进行均流控制和通讯或者在模块中实现复杂的均流控制算法(不需要通讯),从而实现高可靠性、高冗余度的逆变电源并联运行系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字化控制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所给人带来的方便也是不
10、可否定的,其中数控制直流稳压电源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例子,但人们对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为现代人工作、科研,生活、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设施就需要从数字电子技术入手,一切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本文所介绍的简易直流稳压电源计与传统的稳压电源相比,具有操作方便,电压稳定度高的特点,其输出电压大小采用数字显示,主要用于要求电源精度比较高的设备,或科研实验电源使用,并且此设计,没有用到单片机,只用到了数字技术中的可逆计数器,D/A 转换器,译码显示等电路,具有控制精度高,制作比较容易等优点。数控部分方案 数控部分采用是以宏晶科技的 STC12C5A32S2 为主,以其他电路为辅的一个控制部分。STC1
11、2C5A32S2 的性能特点如下:(1)它是增强型 8051 单片机,指令代码与传统 8051 的相似,1 个时钟周期就是 1 个机器周期,比普通的 8051 单片机快 11 倍。(2)工作电压为:3.5V5.3V;2.1V3.6V。(3)工作频率范围为:0 到 34MHz,相当于普通 8051 单片机的 0 到411 MHz。(4)Flash 为 32K 字节,内部集成有 1280 字节的 RAM。(5)具有 ISP(在系统可编程)/IAP(在应用课编程)的功能,无需专用编译器、仿真器,可直接通过串口下载程序代码。(6)4 个 16 位定时器/计数器,4 路多种电平方式触发的外部中断,2 路
12、 PCA实现 2 个定时器。(7)具有 8 路,10 位的 ADC;2 路 PWM。(8)I/O 口可以设置为四种模式。总体的控制模型示意图如图 2.4 所示:根据本设计的要求,LM317 的一些参数是非常合适本设计的,但是电流参数达不到要求,而且本设计是要求输出电压是可以大于输入电压的,因此用LM317 是很难达到要求得。所以方案一不可行。方案二和方案三理论上都可行,但在本人实际的把电路板做出来检测时,发现方案二的负载调整率、电压调整率都达不到要求,而且对于元件的参数要求比较严格。因此电源部分选择方案三来实施。数控部分的方案如图 2.4 所示,它具有结构简单、易于集成、节省元件和空间、费用较
13、少等特点。根据所选的方案,总体的设计框图如图 3.1 所示。本设计的思路是:以两个电阻组成的分压电路将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降低”到符合 STC12C5A32S2 单片机的 AD 电压采集范围,即 05V。通过测量两个电阻的阻值比就可以倒推出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以 LCD1602 液晶显示模块为屏幕显示输入、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工作模式。以 5 个独立按键来作为按键输入,即电压输出的设定、模式的选择、电压输出的增减、记录当前电压都可以用 5 个独立按键来完成。让输出电流经过负载再经过采样电阻后流到地,这样就可以在采样电阻上产生压降,将此电压放大到适合 STC12C5A32S2 单片机的 AD 电
14、压采集范围。STC12C5A32S2单片机再进行程序运算就可以计算出输出电流,并显示在 LCD1602 液晶显示模块上。当单片机启动后或者通过按键设定好输出电压后,单片机就自动运算,产生合适的 PWM 波形。该 PWM 波形进入控制电路部分后会被整流成直流电压,并与电阻分压电路进行比较,最后接入到XL4016 的 FB 引脚,这样就可以控制输出电压。如图3.2所示,STC12C5A32S2单片机最小系统主要由STC12C5A32S2芯片、晶振电路、复位电路和各种插针组成。其中按键 S2 为复位按键,它是通过高电平来触发 STC12C5A32S2 复位的。C10 的作用是让复位的高电平保持至少
15、2 个机器周期的时间,而让 STC12C5A32S2 有做够的时间来判断是不是该复位。R16的作用是给 C10 放电,这使得 STC12C5A32S2 的复位引脚上的电平逐渐降低,当降低到 0 时,单片机开始工作。STC12C5A32S2的P0口是接LCD1602的数据口,P2.7和P2.6是接LCD1602的使能端和寄存器选择引脚。P2.5 接的是图 3.8 中的蜂鸣器控制端。P2.2 接的是图 3.10 中的继电器控制端。P2.1 和 P2.0 接的是图 3.8 中的指示灯。P1.0、P1.1、P1.2 都是 ADC 输入引脚。P1.3 是作为 PWM 波的输出引脚。STC12C5A32S
16、2 的6 号、7 号、8 号、10 号 11 号引脚接的是 5 个独立按键。15 号、16 号和 17 号引脚接的是 TLC1549 的 7 号、6 号和 5 号引脚。18 号和 19 号引脚接的是晶振电路,其实 STC12C5A32S2 内部也有振荡电路,但因为它是 RC 振荡电路,频率不够精准也不够稳定,所以采用外部晶振电路。由于本人只有 11.0591MHz 的晶振,所以本次设计就采用 11.0591MHz 的晶振。第二章 功能要求 (1)系统输出电压为范围 030V,步进 0.1V;(2)系统输出电流为3A;(3)由数码管显示输出电压值;(4)输出电压步进增减由“”、“”两键分别控制;
17、(5)系统需要自制一稳压直流电源,输出15V,5V。(6)输出电压可预置在 030V 之间的任意一个值;第三章 总体方案论证比较 3.1 方案实施 3.1.1 方案一:采用调整管的双十进制计数器的数控电压源的设计 此方案采用两片十进制可逆计数器级联而成,主要用两按钮开关作为电压调整键,通过电压调整键改变输入数字量来改变输出电压值,从而使输出功率管的基极电压发生变化,间接地改变输出电压的大小。通过电压调整键来设置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设置步进等级可达 0.1V,并可由译码后数码管显示电压值。将可逆计数器的输出数字信号,经过 D/A 转换器(DAC0832)输出模拟量,再经过运算放大器隔离放大,控制
18、输出功率管的基极,随着功率管基极电电流的变化而输出不同的电压。3.1.2 方 案 二:采 用 调 整 管 的 双 计 数 器 的 数 控 电 压 源 的 设计 此方案采用传统的调整管方案,主要特点在于使用一套双计数器完成系统的控制功能,其中二进制计数器的输出经过 D/A 变换后去控制误差放大的基准电压,以控制输出步进。十进制计数器通过译码后数码管显示输出电压值,为了使系统工作正常,必须保证双十计数器同步工作。2.1.3 方案三:采用调整管的十进制计数器的数控电压源的设计 此方案不同于方案之二处在于使用一套十进制计数器,一方面完成电压的译码显示,另一方面其作为 EPROM 的地址输入,而由 EP
19、ROM 的输出经 D/A 变换后控制误差放大的基准电压来实现输出步进,只使用了一套计数器,回避了方案二中必须保证双计数器同步的问题,但由于控制数据烧录在 EPROM 中,使系统设计灵活性降低。3.2 方案比较 3.2.1 数控部分的比较 方案二、三中采用中、小规模器件实现系统的数控部分,使用的芯片很多,造成控制电路内部接口信号繁琐,中间相互关联多,抗干扰能力差。在方案一中采用了两片十进制可逆计数器级联,通过调整管电压调整键完成整个数控部分的功能,抗干扰能力强。3.2.2 输出部分的比较 方案二、三中采用线性调压电源,以改变其基准电压的方式使输出步进增加或减少,这不能不考虑整流滤波后的纹波对输出
20、的影响,而方案一中使用运算放大器放大电压,由于运算放大器具有很大的电源电压抑制化,可以大大减少输出端的纹波电压。3.2.3 显示部分的比较 方案二、三中的显示输出是对电压的量化值直接进行译码显示输出,显示值为 D/A 变化输入量,由于 D/A 变换与功率驱动电路引入的误差,显示值与电源实际输出值之间可能出现较大偏差,而方案一中采用三位一体的数码管直接对电压值进行显示。总之,方案一的优点是具有精度高,使用方便,硬件电路简单等特点;方案二、三的优点是电路结构简单,其缺点是使用比较复杂,精度没有那么高。考虑到各种因素,本设计采用方案一。3.3 方案一的单元电路设计 对于方案一数控直流电源的设计,此数
21、控直流稳压电源共有六部分,输出电压的 调节是通过“+”,“-”两键操作,步进电压精确到 0.1V 控制可逆计数器分别作加,减计数,可逆计数器的二进制数字输出分两路运行:一路用于驱动数字显示电路,精确显示当前输出电压值;另一路进入数模转换电路(D/A 转换电路),数模转换电路将数字量按比例,转换成模拟电压,然后经过射极跟随器控制,调整输出级,输出稳定直流电压。为了实现上述几部分的正常工作,需要另制15V,和5V 的直流稳压电源,及一组未经稳压的 12V17V 的直流电压。此下所讲的数控电源主要就是对此组电压进行控制,使输出 05V 的稳定的可调直流电压。此原理方框图如下图 1-1 所示。第四章
22、系统硬件设计 4.2 系统面板设计及控制原理图 4.2.1 面板设计 控制系统面板如图 2-1 所示。在图 2-1 中控制面板中设置了一个“+”一个“”控制区两个控制按键,两个发光二极管(分别是警报指示、运行指示)、三位数码显示管。4.2.2 系统控制原理图 4.3 输入/输出接口系统设计 输入/输出接口系统就是指人与计算机之间建立联系、交换信息的输入/输出设备接口,就是人机交互接口。这些输入/输出设备主要有键盘和显示器等。它们是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输入、输出设备,是控制系统与操作人员之间交互的窗口。4.3.1“+”,“-”键控制的可逆计数器的设计 此部分电路主要用两按钮开关作为电压调整键,与可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直流 稳压电源 设计 2363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