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课标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一、学生状况分析:一年级的小朋友虽然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已经一个学期,但仍存在习惯较差,易失去留意力等年龄特征。通过上学期狠抓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课堂纪律、绘画习惯有明显好转,但还是不太令人满足,这学期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理念起打算作用,假设能在宽松融洽的气氛中开头,那么孩子将 自然地摒弃对美术课的畏惧感,从而激发对美术课的宠爱。所以这学期要加倍努力工作,尽 量让学生能在宽舒、融治的气氛中学习美术,让全部学生轻松承受美术。其次,学生的学习差异很大,还有局部学生根底很薄,这学期有待加强练习、提高。二、教材内容分析: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材共有 20 课,
2、一年级美术教材内容分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究 4 个课型,其中综合与探究课比重较大,主要培育学生综合力量和绘画力量和手工制作技能的探究。以熬炼动手力量和生疏感受力量的绘画和手工制作课题为基 础,其中包括绘画、拼、剪、贴、彩泥、等,在内容方面,题材显得更为丰富和多样,有寻常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也有一些不常见的、比较颖的,对调动学生学习的乐观性很有利, 除了常规的绘画手工之外,本册教材还增加了手工制作等丰富的艺术方式,并参加了一些绘 画技巧,使教材内容更丰富,也能够适应儿童的进展。本期的美术教材不管在绘画还是手工方面,题材和内容都显得很丰富,绘画制作方法细致入微和多样化,对学生
3、根本技能、技法的培育,有很大促进作用。三、教学目标任务:1、通过美术教学,培育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2、学习美术的根底学问和根本技能。3、培育学生安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4、培育学生观看力量、想象力量、形象思维力量等。四、教学重、难点:本学期教学重点着重在于让学生学会绘画中着色,工艺制作中剪、贴、拼、揉、捏、的各种种技能的理论及制作方式,加强学生的动手力量,并从中培育孩子的思维力量,促进学 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共性的张扬。难点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兼顾学生共性进展和学问技能两方面的需要,循序渐进的传授根底学问和根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参与并亲身经受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鼓舞
4、学生查找各种材料,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五、教学措施:1、教师依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悟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细心预备,做好课前工作。利用课堂教学,运用不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 趣。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要标准化,给学生以楷模,学习正确作画方法,充分调动起学习气氛。3、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承受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育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4、留意学生的心情,语言要亲切,气氛要轻松,要乐观鼓舞学生勤动脑、勤动手,培育他们的想象力量和制造力量。第一课 影子的玩耍教学目标:1、
5、了解影子形成的缘由、特点。2、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如何利用绘画、剪贴等方式创作作品。3、通过影子玩耍,使学生了解生活中事物丰富、好玩的特点,感悟生活中的乐趣。教学重点:感受影子的存在,了解影子的特点。教学难点:影子与光的关系和由影子引起的联想力量。教学预备:教师:教学课件、教案、手电筒学生:绘画本、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1、教师播放“踩影子”玩耍视频,唤起学生对儿时玩耍的回忆,激发学习兴趣。2、提醒课题:影子的玩耍二、进展阶段1、教师利用手电筒将手型投映在大屏幕上,引导学生探讨影子产生的缘由:影子是由于光线被物体遮挡而消灭的。2、移动手电筒,观看影子的变化,引导学生分析影子的特点:
6、影子和物体如影随行、难舍难分,只要有光就能观察影子。影子的外形和物体轮廓有必定联系,但又自由变幻。同一件物品,由于光的角度、距离发生变化,影子的外形也会产生变化。3、播放皮影戏视频,让学生感受影子的无穷变化和乐趣。4、教师和带着学生集体探究:、出示物体图片,引导学生争辩:怎样添加、装饰影子?、教师演示添加、装饰方法和步骤。三、学生练习要求:描绘一个物体,给它添加影子。四、呈现评价评比富有创意的作品,请学生阐述创作意图。五、整理整理引导学生整理工具材料,保持教室清洁卫生。评价建议:1、学生能否查找各种物品的影子?2、学生能否大胆表现影子的特点?3、作品是否生动、好玩?其次课 走进大自然教学目标:
7、1、了解各种自然物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知晓可以利用自然物的外形、颜色、质感进展创作。2、利用身边的自然物,依据其特性,通过拼接、粘贴等方法创作作品。3、通过创作活动,使学生感受大自然丰厚的物质资源,体验美术造型活动带来的乐趣。教学重点:查找适宜的自然物并合理利用。教学难点:如何依据自然物的外形、颜色、质感特点进展创作。教学预备:教师:教学课件、教案学生:各种自然物、剪刀、胶水等制作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教师呈现范作,引导学生观看、触摸、思考。问题 1:作品中使用了哪些材料?快活果壳、树枝、树叶问题 2:承受了什么方法?奇异利用自然物的外形、颜色特点,通过大胆想象,就可以创作诞生动、形象的作
8、品。二、进展阶段1、呈现学生带来的自然物品,引导学生观看各种物品的外形、颜色、质感。2、播放课件,出示利用自然物创作的作品图片,教师引领学生探究作品中运用的材料, 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创作欲望。3、出示银杏叶、鹅卵石、瓜子壳,引导学生集体探讨:我们依据这些物品的外形和颜色特点,可以创作出什么作品?学生阐释自己的构思,教师指导加以完善。三、学生练习要求:奇异利用物品外形、颜色、质感特点,大胆想象,创作诞生动、好玩的作品。四、呈现评价学生评比自己宠爱的作品,请学生阐述创作意图。五、整理整理引导学生整理工具材料,保持教室清洁卫生。评价建议:1、学生课前能否提前预备,课堂中能否乐观参与?2、作品是否奇
9、异利用了物品的外形、颜色、质感特征?第三课 花地毯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地毯的有用性与装饰性。2、鼓舞学生通过简洁的组合与装饰,独立完成“小地毯”。3、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培育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制造力。教学重点:了解图案的根本构成特点。教学难点:把握个人创作与集体组合的关系。教学预备:教师:教学课件、教案、范画学生:画笔、剪刀、胶水、彩色卡纸等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教师出示一张地毯的图片,请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二、进展阶段1、教师简洁介绍地毯的材料、作用,提升学生对地毯的认知。地毯主要是用羊毛、棉、丝、麻、合成纤维编织而成的有装饰图案的织物,主要用于铺地御寒,也可以用于装饰。
10、2、呈现一组地毯的图片,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3、引导学生欣赏同龄人的优秀作品,集体探讨“地毯”的装饰方法:自然物外形、装饰图案。4、教师演示“小地毯”的制作步骤: 画出图案的外形添加颜色完善作品三、学生练习1、学生承受不同的方法绘画、剪纸、粘贴等独立完成一幅“小地毯”。2、以小组为单位拼接一块“大地毯”。四、呈现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呈现“大地毯”,使学生体会合作产生的成就感,评比优秀作品并阐述理由。五、整理整理引导学生整理工具材料,保持教室清洁卫生。评价建议:1、学生能否设计美观、大方的装饰图案?2、小组成员协作是否默契,是否乐观参与活动?第四课 分一分 变一变教学目标:1、通过对
11、外形的表现到分割再重组合的外形,体会外形变化和造型表现的关系。2、能够绘制蛋糕,再利用剪、贴的方法,将蛋糕分割并重组合的造型。3、培育学生团结合作意识,体验共享成果的乐趣。教学重点:体验外形分割与重组。教学难点:学会选择适当的分割角度。教学预备:教师:教学课件、教案、范画学生:绘画工具、剪刀、胶水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播放庆祝生日视频或者生日歌,引导学生回忆过生日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进展阶段1、出示各种各样的生日蛋糕图片,引导学生观看蛋糕的外形及图样,丰富学生的认知。2、呈现一组手工绘制的生日蛋糕范画,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3、教师演示如何分割蛋糕,并将它们重组合。预备一张课前绘制
12、的蛋糕范画;依据本课意图分割成假设干块;将分割后的蛋糕重组合成的图形。三、学生练习以小组为单位模拟一个小型生日聚会,用绘画或者粘贴的方法制作一个蛋糕,然后进展 分割,将分割后的蛋糕重摆放成的图形,分发给组员,让每位组员体会共享成果的乐趣。四、呈现评价各小组呈现本组作品,并由小组长阐述创作意图,评比最正确作品。五、整理整理引导学生整理工具材料,保持教室清洁卫生。评价建议:1、各小组成员能否乐观参与教学活动?2、学生代表能否大胆阐述本组的创作意图?3、作品是否颖、独特?第五课 好玩的半圆形教学目标:1、通过生疏半圆形,体会几何形与事物外形的关联,知道利用半圆形概括生活中常见事物的形象。2、学生将生
13、活中的事物运用半圆形进展概括,通过添画、剪贴等方法,将半圆形变成的形象。3、通过学习创作,学生将生活中与半圆形相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培育学生的观看力和想象力。教学重点:利用对造型的概括和联想力量进展创作。教学难点:如何引发学生的概括与联想力量。教学预备:教师:教学课件、教案、范画学生:剪刀、胶水、手工纸、绘画工具等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出示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用概括的方法找出哪些事物由半圆形组成,提醒课题好玩的半圆形。二、进展阶段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的外形可以用半圆形概括?2、出示范画,让学生直观了解通过对半圆形进展添加、组合,可以变化出的形象, 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翻开他们
14、的想象思维。3、教师演示如何对半圆形进展添加、组合,将半圆形演化成小乌龟。绘制或者剪出一个半圆形;依据设计意图,承受绘画、剪贴的方法进展添加;细节处理,完成作品。4、思维接龙:请学生说说预备用半圆形概括什么事物? 三、学生练习1、用半圆形演化一个好玩的形象;2、鼓舞学生开放联想、大胆创作。四、呈现评价学生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说出自己的创作意图,评比创意之星。五、整理整理引导学生整理工具材料,保持教室清洁卫生。评价建议:1、能否用半圆形变化出好玩的形象;2、能否大胆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第六课 摸一摸 画一画教学目标:1、通过触摸,让学生明白不同物体有不同感受。2、引导学生用颜色、点、线条等造型语言
15、把摸到的感觉画出来。3、引导学生运用造型语言表达自己对触觉的独特感受。教学重点:运用造型语言表达自己对触觉的感受。教学难点:运用线条、颜色、外形将触觉感受表现出来。教学预备:教师:教学课件、教案、毛线、麻布、面团、核桃、玻璃珠、薯片、棉花等学生:绘画本、水彩笔、油画棒等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引导学生触摸自己的学习用具,了解什么是触觉?除了我们的五官可以感知事物外,当我们的皮肤、手与物体接触时,同样有感觉,这叫触觉。二、进展阶段1、教师拿出一个口袋,让学生摸一摸口袋里的物品,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冰凉的、粗糙的、松软的等等2、翻开教科书观看图例,说说哪些材料是软的、哪些是硬的、哪些是光滑的、哪些是
16、 粗糙的?用什么颜色、线条、图形最适宜,请学生将自己的感受用颜色、线条、外形表现出来。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展点评,完善创作意图。4、欣赏艺术大师的作品,体会艺术大师怎样用颜色、线条、外形表现不同物体的感受。三、学生练习1、每组分发一个装有物品的口袋,让学生顺手摸物品,说一说自己的感受。2、将自己的触觉感受用颜色、线条、图形表现出来。四、呈现评价评比优秀作品,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五、整理整理引导学生整理工具材料,保持教室清洁卫生。评价建议:1、能否感知不同特性的材质?2、能否用颜色、线条、图形表现触觉感受?第七课 纸风铃教学目标:1、了解风铃的外观、造型构造的特点及作用。2、将收集到的物品进
17、展合抱负象,用添加、组合等方法设计制作纸风铃。3、通过制作纸风铃,培育学生的动手力量,提高学生的审美力量。教学重点:了解风铃的根本构造,学会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纸风铃。教学难点:各种材料混合使用,制作形式颖的纸风铃。教学预备:教师:教学课件、教案、风铃学生:剪刀、胶水、绳子、水彩笔、各种废旧物品等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播放风铃的声音,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物品发出的声音?提醒课题纸风铃。二、进展阶段1、出示风铃,引导学生观看、分析风铃的组成局部。三局部:主体、铃绳、铃舌2、想一想:风铃为什么会发出响声?它适合挂在什么地方?风铃由金属器件制作而成,在风吹动的时候金属器件发生碰撞而发出动听的声音。3、呈
18、现图片,拓宽视野,让学生知晓废旧物品经过装饰处理后,也可以制作纸风铃。4、讲解、演示纸风铃的制作过程先用绘画或者粘贴的方式将各种小物品装饰美化;再用绳子将装饰后的小物品串联起来;给纸风铃穿上挂绳和铃舌5、引导学生争辩:生活中哪些材料制作纸风铃?怎样让纸风铃发出声响? 瓶盖、贝壳、扣子、珠子等三、学生练习1、以 4 人小组为单位,用各种废旧物品制作一串纸风铃。2、大胆想象、乐观创。四、呈现评价呈现各组作品,承受互评的方式评比最正确作品,并阐述优缺点。五、整理整理引导学生整理工具材料,保持教室清洁卫生。评价建议:1、能否合理选用废旧物品;2、制作的纸风铃装饰是否美观;3、小组成员是否乐观参与制作活
19、动。第八课 瓢虫的花衣裳教学目标:1、观看了解瓢虫的特性和组成局部。2、尝试实行多种多样的绘制方式,大胆表现与众不同的瓢虫。3、让学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审美力量。教学重点:表现秀丽、好玩的瓢虫。教学难点:表现与众不同、生动好玩的瓢虫。教学预备:教师:教学课件、教案、范画学生:绘画本、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猜谜语,导入课题瓢虫的花衣裳。身体是个半球形,身上背着七颗星,蚜虫见了最怕它,棉花丰收全靠它。二、进展阶段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看自然界中不同种类的瓢虫。觉察:不同种类的瓢虫身上的花纹也不同。提问:瓢虫由哪几局部组成? 头部、身体、腿、翅膀2、教师演示作
20、画方法和步骤:勾画出大小有别、方向各异的瓢虫外形;依据瓢虫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添加适当的背景;给瓢虫添加秀丽的颜色。3、教师呈现关于瓢虫的范画,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三、学生练习1、独立完成一幅以瓢虫为主题的作品;2、主题突出、构图合理、画面完整。四、呈现评价呈现优秀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五、整理整理引导学生整理工具材料,保持教室清洁卫生。评价建议:1、能否表现瓢虫的根本特征?2、画面是否具好玩味性?第九课 生活中的趣事教学目标:1、回忆生活中的趣事,体验人物动态、表情的夸大以及表现主题的方法。2、用绘画方式表现生活中的趣事,提高学生的观看力量和表现力量。3、通过描绘
21、生活中的趣事,培育学生宠爱生活的情感态度。教学重点:共享、体验生活中的趣事。教学难点:画面内容好玩并且主体突出。教学预备:教师:教学课件、教案、范画学生:绘画本、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呈现一段快板:小朋友真快乐,唱段快板赞生活。校园中有乐趣,大家有笑意;趣味活动真叫多,颖的事儿也不少,请你赶快说一说,你的趣事有多少!有多少?请把其中的楷体字连起来读一读,你觉察了什么?提醒课题生活中的趣事。二、进展阶段1、邀请一名学生表达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经受的好玩的事情。2、欣赏画家丰子恺的作品,引导学生探讨画家是怎样表现趣事? 物品、表情、动作3、教师以小女孩洗头发为例,讲解作画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一年级 下册 美术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