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的民间习俗.docx





《二月二龙抬头的民间习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月二龙抬头的民间习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月二龙抬头的民间习俗 龙抬头是古代人民对节气的称呼,龙抬头代表者春季来临,万物复苏,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起先。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二月二龙抬头的民间习俗,供大家阅读参考。 书目 二月二龙抬头的民间习俗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闻有什么 二月二龙抬头历史沿革 二月二龙抬头的民间习俗 在春龙节这一天,我国古代民间都要焚香设供祭祀龙神,其目的是祈求雨水普降,消退虫害,五谷丰登。 我国山东等地区过春龙节,用灶烟在地面上画一条龙,俗称引钱龙。俗信引龙有两种目的:一是请龙回来,兴云布雨,祈求农业丰收,二是龙为百虫之神,龙来了,百虫就躲起来,这对人体健康、农作物生长都是有益的。江苏南通民间有用面粉制作寿桃、牲畜,
2、蒸熟后插在竹签上,晚上再插在田间,认为这是供百虫之神和祭祀祖先的食品,祈求祖先驱逐虫灾,也希望百虫之神不要危害庄稼。 是日,各地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食“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等。 妇女们在这一天不能做针线活,因为苍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运用针会刺伤龙的眼睛。妇女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有的地方妇女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等。 二月初三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诞辰日,该日文人雅士敬奉文昌,求科举登第。旧俗,儿童在二月
3、二这天行开笔礼,表明起先正式学习。过去,读书人要行四个礼,即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和状元礼,其中,开笔礼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礼。开笔就是起先写文章,仪式主要有拜孔子像、讲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赠文房四宝等内容。 <<<返回书目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闻有什么 事实上,之所以说“二月二,龙抬头”,是与古代观测天象的天文学有关。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依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把黄道旁边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又依据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将其分为四宫,并依照它们的形象将四宫附会为四种动物。 其中东宫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很像想象中的龙形星象,便称其为东方苍龙(其它为西
4、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每年农历二月二傍晚,苍龙星宿起先从东方露头,代表龙角的角宿起先从东方地平线上显现(而整个“龙身”即其它六宿尚隐没在地平线以下),故称为“龙抬头”。 那么为什么要在“二月二”祭龙呢?这与农业生产有着亲密关系。二月二,正值惊蛰前后,也是农田春耕、春播季节,能否风调雨顺,这干脆关系到一年庄稼的丰歉。而在古代诸神谱系中,龙是掌管降雨的神仙。为了求得龙神行云布雨,二月二这天,人们便在龙神面前摆供,实行隆重的祭拜仪式除唱大戏娱龙之外,有的地方还要舞龙、戴龙尾、开笔(旧时这天让孩子开笔写字,取龙抬头之吉兆,祝福孩子长大后能断文识字)等,以求得“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5、 在民间,则盛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怒了玉皇大帝,下令龙王三年不得降雨。龙王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便将龙王赶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并立碑告示天下:“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挽救龙王,到处找寻开花的金豆,直到其次年二月初一,一位中年妇女背了一袋黄豆走亲戚,途中不慎将黄豆撒了一路,阳光下,这些黄豆闪闪发光。人们望见后兴奋地说:“这不就是金豆吗?炒熟了不就开花了吗?”其次天即二月二,家家户户把炒好的、开了花的黄豆供在当院,看管龙王的太白金星一看,的确是“金豆开了花”,便让龙王重返天宫。 后来,人们为了怀
6、念、纪念龙王,便在每年的二月二炒黄豆,一边炒嘴里还叨念着流传的俗语:“二月二,吃(黄)豆花,大人小孩给一把。”明朝玉米传入中国,之后,人们又用香喷喷的爆玉米花祭祀龙王,始终流传至今。 二月二祭祀龙王,还寄寓着人们“引龙伏虫,驱毒除瘟,保佑平安”的愿望。二月二正是惊蛰前后,“惊蛰过,百虫苏,蝎子、蜈蚣都露头。”百虫萌动,易传疾病,易伤五谷,而“龙是鳞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因此人们“引龙伏虫”,希望借龙威镇伏百虫,驱毒除瘟,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明代沈榜宛属杂记载:“二月引龙,熏百虫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步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撒灰非常讲究,也很有意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月 抬头 民间 习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