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23年版).docx





《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23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23年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预防把握技术指南2023 年版甲型流感病毒具有基因多样性和宿主多样性,不同亚型的甲 型流感病毒有相对固定的动物自然宿主,但某些亚型病毒也常出 现跨动物种属传播。人类流感病毒,亦称为季节性流感病毒,包 括在人群中循环并呈季节性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目前为 H1N1 和 H3N2 亚型和乙型流感病毒。而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则是指动物甲型流感病毒如 H5N1 和 H7N9 等亚型突破种属屏障所致的人类感染或疾病。这类动物源性流感病毒所致人类感染,可导致严峻疾病,并会造成肯定规模的爆发。动物源性流感病毒还偶可引发全球流感大流行,如 2023 年发生的动物源性 H1N1 亚型流感流行。准时、
2、敏感地觉察、识别和调查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病例, 加强病毒变异的试验室分析,做好病例治理,加强亲热接触者的 追踪和治理,以及可疑暴露人群的判定和治理,对于监控和评估 病毒的人际传播力量,减轻动物源性流感对人群安康和畜禽养殖 业的危害和影响,做好流感大流行预警和应对预备,均格外重要。为指导各地科学、有序地开展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的防控工作,标准病例报告、诊断、调查、溯源、感染预防和疫情风险沟通等防控措施,特制定本防控技术指南。一、适用范围一本指南适用于我国或境外已觉察和将来可能发生的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疫情的报告、调查、试验室检测、诊断确认、风险评估、病例治理、公众沟通和安康教育等相关措施。二本指南用
3、于指导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的散发病例或共同暴露所致聚拢性病例以及非持续性人际传播聚拢性疫情的防 控和处置。动物源性流感病毒一旦消灭持续人际传播,则需启动国家相关预案,进展防控和应对。三本指南用于指导我国各级卫生安康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疫情的处置和防控工作;高校和各类争辩机构在科研活动中觉察的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疫情的处置和防控工作,参照本指南执行。二、疾病概述一病原学。甲型流感病毒是单股、负链、分节段的 RNA 病毒,共有 8 个不同的 RNA 节段,编码至少 14 种蛋白。其位于病毒外表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
4、ase,NA 蛋白,在病毒感染和复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HA 蛋白可通过与宿主细胞外表特异性受体结合,介导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过 程。不同亚型流感病毒 HA 蛋白的宿主细胞受体结合特性不同, 人季节性流感病毒主要与人或动物上呼吸道上皮细胞外表的-2,6 半乳糖苷唾液酸受体相结合,而禽流感病毒主要与肠道细胞外表的-2,3 半乳糖苷唾液酸受体相结合。NA 蛋白的主要作用是使宿主细胞内的病毒颗粒释放,连续感染的宿主细胞, 造成流感病毒在宿主动物体内集中。此外,HA 和 NA 还是甲型流感病毒分型的标志,已觉察 HA有 18 种,NA 有 11 种。水禽是甲型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除了A(H17N10)
5、和 A(H18N11)亚型流感病毒仅在蝙蝠中觉察外,几乎全部其他亚型甲型流感病毒都可在水禽中分别得到。甲型流感病毒的宿主格外广泛,除了人和禽,甲型流感病毒还能感染多种哺乳动物,包括猪、马、猫以及海洋哺乳动物等。流感病毒的变异以甲型最为频繁,包括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e和抗原转变(antigenic shift)。抗原漂移是指流感病毒亚型内部经常发生的小变异,是量变过程,每次抗原性漂移常带来不同程度的流行。抗原转变是指流感病毒较大幅度突变或基因重排而产生亚型,由于宿主免疫系统不能去除的变异病毒而易造成型流感的大流行。我国目前已觉察和确认的人感染型动物源性流感病毒有:猪源 H3N2、
6、欧亚类禽猪源 H1N1, 禽源 H9N2、H5N1、H7N9、H10N8、H5N6、H6N1、H7N4,国际上,发现和确认感染人的型动物源性流感病毒还有猪源病毒变异株H3N2v,H1N1v,H1N2v,禽源 H7N2、H7N3、H7N7、H10N7 等;造成 2023 年全球流感大流行的甲型 H1N1 病毒PandemicH1N1 2023,即是来源于禽、猪和人的流感病毒重配株。甲型流感病毒对紫外线和加热敏感,通常在 56温度下,30 分钟即可灭活。病毒最适 pH 值为 7.0-8.0,当 pH 值5 或9 时病毒感染性很快被破坏。甲型流感病毒为包膜病毒,对离子和非离子清洁剂、氯化剂和有机溶剂
7、,如乙醚、乙醇、甲醛、盐酸、氯仿、丙酮等敏感。75%酒精作用 5 分钟,或 1%盐酸 3 分钟均可灭活甲型流感病毒。二流行病学。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的感染来源主要为携带病毒的家禽或 野禽,也可以为携带病毒的猪等哺乳动物。人通过接触携带病毒的动物或暴露于被病毒污染的环境而受到感染。人群对动物源性流感病毒普遍缺乏特异性的获得性免疫力。但由于流感病毒感染具有较明显的种属特定性,某些亚型的动物源性流感病毒仅可造成人群中的少数个体感染和发病。这些被感染者的易感性机理尚不清楚。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一般多为散发病例,偶见因共同暴露或“有限、非持续人际传播”所致的聚拢性病例。该病全年均可发生,但往往冬春季多发。各
8、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不同亚型病毒引起疾病的人群分布特点有所不同,如人感染 H5N1 禽流感病例以青年为主,人感染 H7N9、H5N6 和 H10N8 禽流感病例以中老年人为主,人感染 H9N2 禽流感病例则以儿童居多。各种动物源性流感病毒感染病例中,除 H7N9 禽流感病例男性病例数高于女性外,其他亚型感染病例未觉察明显的性别差异。慢性根底性疾病患者、孕妇等人群是发生动物源性流感重症和死亡的高危人群。争辩说明,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病毒的埋伏期比季节性流感稍长,其中人感染 H5N1 禽流感和 H7N9 禽流感的埋伏期约为28 天。由于无法确定将来动物源性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埋伏期, 为保证最大可能地觉
9、察发感染病例,降低人际传播风险,本指南推举按发病前 10 天进展感染来源调查和亲热接触者治理。待调查获得疾病特征的明确生疏后,再对最长埋伏期进展调整。人感染 H5N1 和 H7N9 禽流感的埋伏期,可参照相应的技术方案和指南文件执行。三临床特征。不同动物源性流感病毒,所致疾病临床表现不尽一样。H7N7、H7N3 和 H7N2 亚型主要引起人结膜炎和结膜角膜炎。其他亚型主要引起人呼吸系统的疾病,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 炎、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病例发病初期的临床 表现与季节性流感相像,通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可伴有 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等,局部病例初期即消灭胸闷、气
10、短、呼吸困难等病症;胸部影像学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肺部病变;轻症 病例随后好转并痊愈,局部病例病情进展快速,多在 5-7 天内消灭重症肺炎,且多消灭其他并发症,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 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人感染 H5N1、H7N9 和H5N6禽流感病例以重症居多,病死率较高,而人感染 H9N2 禽流感病例轻症居多。人感染猪流感病毒变异株H3N2v、H1N1v、H1N2v 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咽痛、流涕、肌肉酸痛和头 痛,局部病例有恶心、呕吐和腹泻病症,大局部病例病情较轻, 重症较少,偶有死亡。亦有感染者无临床病症消灭。三、觉察与报告一病例定义。1. 疑似病例。通过全国流感
11、监测、住院严峻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监测、不明缘由肺炎监测、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监测等监测系统,以及临 床医生在日常诊疗活动或科研机构在科研活动时,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或其他相关标本中检测到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引物阳性,但季节性流感病毒核酸阴性的,均应视为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疑似病例。2. 确诊病例。从疑似病例呼吸道分泌物或其他相关标本中分别出动物源 性流感病毒或动物源性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是深度测序鉴定为动物源性流感病毒;或双份血清动物源性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滴度呈 4 倍及以上上升。3. 聚拢性病例。疑似聚拢性病例是指连续 2 周内在一个场所如家庭、工作单位、医疗机构或一个社区内觉察 1 例确诊病例
12、,并同时觉察1 例及以上消灭相像病症的病例,且有证据提示病例间有接触传播或共同的环境暴露等流行病学关联。在上述情形中,如觉察 2 例及以上确诊病例的,则可判定为聚拢性病例。二病例觉察。目前,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病例主要觉察机制和途径有:流 感样病例监测、不明缘由肺炎监测、急性呼吸道感染综合征监测、发生动物源性流感疫情后启动的应急监测等。医疗机构在日常诊 疗效劳或争辩机构开展医学争辩时,也有时机觉察疑似动物源性 流感病例。此外,特定人群中发生缘由不明感染性疾病爆发时也 有可能觉察。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生接诊流感样或肺炎等病例后,要有意识地询问病例是否有动物、农贸市场等暴露史。对于有相应临床表现并具备
13、可疑流行病学史的病例尤其是在曾经发生过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疫情的地区,医疗机构应报告辖区疾控中心并准时采集病例相关标本送至所在辖区疾控中心,由辖区疾控中心将标本送至本地区国家级流感监测网络试验室。试验室接到标本后应在 48 小时内开展甲型流感病毒检测,并进展病毒分型。对于不能分型的甲型流感病毒阳性标本,应参考全国流感监测技术指南,在 48 小时内将标本逐级送至国家流感中心。三病例报告。各地在觉察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病例含疑似病例或聚拢性病例含疑似聚拢性病例时,应进展病例个案报告,并依据风险评估状况,进展突发公共卫生大事报告。其中,人感染 H5N1 和 H7N9 禽流感仍依据乙类传染病以及相应疾病的
14、防控方案和指南等,进展病例个案和突发公共卫生大事的报告。1.病例报告。中国疾病预防把握中心在传染病报告系统中设立“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个案报告条目,以便于区分“其他传染病”报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觉察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病例含疑似病例时,应当于 24 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进展网络直报, 在传染病疫情报告网页中,选择“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菜单进行填报,并在备注中注明病毒亚型,如“HxNy”x 和 y 分别代表 HA 和 NA 抗原的型别。尚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 应当于诊断后 24 小时内填写并寄出传染病报告卡,辖区疾控中心在接到报告后马上进展网络直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独立医学试验
15、室、检验检疫等机构在开展人类相关标本检测时,检测到动物源性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或分别到病毒,应在 24 小时内向辖区疾控中心报告,且将标本送辖区流感网络试验室进展复核检测。在经辖区卫生安康行政部门组织对病例进展会诊后,明确诊断的病例应由辖区疾控中心在24 小时内行网络直报。2. 突发公共卫生大事报告。假设觉察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聚拢性病例包括疑似聚拢性病例,疾控中心要核实疫情,并开展风险评估,在卫生安康行政部门认定大事级别后,2 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大事报告治理信息系统进展网络直报,并依据大事进展,准时进展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3. 调查信息上报。发生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疫情后,辖区疾控中心应准时将病
16、 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展整理、分析,撰写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并准时向同级卫生安康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机构报告。各省级疾 控中心应定期汇总本省份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报送至中国疾控中心。中国疾控中心开发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专用信息治理系统后,将另文提出信息报告要求。四、病例诊断与治理一病例诊断。各省区、市首例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病毒病例由觉察地省级卫生安康行政部门组织省级专家组,结合病例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省级疾控中心检测结果,作出疑似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病毒病例的诊断,待中国疾控中心试验室复核后,再作出确诊病例的诊断,并由省级卫生安康行政部门报告国家卫生安康委。需国家级诊断专家组
17、进展确认诊断的病例,待国家级专家组作出确诊或排解诊断后,由病例报告单位进展网络报告订正。各省区、市后续病例的诊断程序和规章,由各省级卫生安康行政部门打算。病例的试验室检测结果可不需要提交中国疾控中心试验室进展复核。既往在我国未曾觉察过的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首例病例,需由国家卫生安康委组织专家组,结合病例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省级疾控中心检测结果及中国疾控中心试验室复核检测结果等,进展诊断确认。二病例治理。1.病例隔离。对有临床病症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隔离治疗。对于轻症病例,假设确诊时仍有临床病症者,也需按规定进展隔离治疗。病例隔离原则和方法如下:(1) 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标准等有关要求
18、。(2) 对疑似或确诊病例应当准时实行隔离措施,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不应在同一间病房内进展隔离治疗;疑似病例进展单间隔离,经病原学确诊的同亚型流感病毒感染病例可以在同一间病房隔离治疗。(3) 依据目前对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病毒传播途径的生疏, 建议在实施标准预防的根底上,实行飞沫防护和接触防护等措施。具体措施包括: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隔离病房时,应当遵循医院隔离技术标准的有关要求,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原则上, 病例的活动应限制在隔离病房内,假设确需离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 域时,应当实行相应措施如佩戴外科口罩,防止造成穿插感染; 用于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应专 人专用,非专人专用
19、的医疗器具使用后应彻底清洁和消毒;严格探视制度,原则上不设陪护。2.解除隔离条件。病例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病症根本消逝,呼吸道或其他排毒部位标本中,动物源性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连续 2 次阴性者,可以出院。因根底疾病或并发症较重,需较长时间住院治疗的病例,待动物源性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连续 2 次阴性后,可转出隔离病房进一步治疗。两次采样检测的时间间隔应超过 24 小时。3.病例救治。1主要实行对症的支持性治疗。2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使用原则为:在使用抗病毒药物之前应留取临床标本;抗病毒药物应尽量在发病 48 小时内使用,不必等待病原学结果回报;对于临床认为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病人
20、,即使发病超过 48 小时也应使用。五、流行病学调查病例所在地的疾控机构应在疫情报告后快速开展病例的流 行病学调查,依据统一的病例个案调查表见附件 1,收集病例的相关信息。各地也可依据需要,适当调整调查表的内容。一次调查未能收集完整信息的,应进展再次病例调查或现场访视, 尽可能收集到完整的调查信息。一散发病例调查。1. 调查的组织与实施。散发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由病例发生地县级卫生安康行政 部门负责辖区内疫情调查的组织实施;县级疾控机构应在接到疫情报告后 2 小时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准时实行相应预防、把握措施,并将调查结果准时向同级卫生安康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机构报告。假设病例发生地和就诊、救
21、治医疗机构不在同一个省/地市/县区,可在上一级卫生安康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协调下,或者省际间/地市间/县区间自行通报病例相关信息后,共同开展调查。地市级及以上卫生安康行政部门可依据实际状况打算是否派遣调查组前往疫情发生地进展调查;地市级及以上疾控机构可应邀或受同级卫生安康行政部门派遣指导疫情发生地疾控机构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2. 调查人员。调查单位应当快速成立现场调查组,制订流行病学调查打算,明确调查目的、调查组人员组成,确定成员任务及职责。调查组成员一般包括流行病学、临床、试验室及相关工作人员。3.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主要包括病例、病例家属/同事/同学/朋友等相关知情者和对病例进展诊治的医务人
22、员等。应尽可能直接对病例本人进展访视和询问。如因病例病情较重、死亡或其他缘由无法直接调查,或当病例供给的资料不详或有疑问时,可通过其亲友、医生、同事或其他知情者进展调查或核实。4. 调查方法。调查方法包括对上述调查对象的访视和询问,查阅病例的诊疗记录病历、化验单、用药等,现场实地查看病例的居住环境及可能暴露感染的场所,如禽类、家畜等动物饲养和交易场所等。5. 调查内容。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病例根本状况、发病就诊经过、临床表现、试验室检查、诊断和转归状况、病例家庭、家居和工作环境状况、暴露史、亲热接触者状况等。血清学和病例比照争辩等专项调查方案另行制定。诊疗状况。疾控机构通过查阅病历,询问病例、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感染 动物 流感 预防 控制 技术 指南 2023 年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