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设计7篇.docx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设计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设计7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设计7篇 教学目标: 1、学问与力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比拟阅读提高审美情趣。品尝积存文章精致语言。 2、过程与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材简析: 漫步是一篇清爽美丽的散文,在选材上颇具特色。深深懂得“一滴水可以辉映太阳的光芒”的道理,细心选材,以小见大,文章只是选取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次漫步的小事来写,就表现了一个重大主题: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有传统在新的时代的得到了发扬光大。结合实际生活 ,体会身边的亲情,培育尊老爱幼的人文素养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文章最终一句话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过
2、程: 一、 激情导入 二、 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 读准字音 2、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用一句话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题目“漫步”是从文章主要大事的角度确定的,你能换个角度为本文再拟一个题目,并说说理由吗? 品尝探究 (一) 朗读铺垫 1、指名学生范读 2、学生自主评价,总结朗读要领。 3、学生相互挑战读 4、教师范读片段,学生评价。 (二) 学法指引 教师示范,提问题,学生解答来源:学,科,网Z,X,X,K 教师引导学法 “问题探究法” (三)、深入探究 学生分组探究学习 全班集体沟通 沟通引导的重点: A、理解主题,感悟亲情 B、感悟积存精致语言 (四)、拓展
3、延长 1、比拟阅读:学生分组合作争论沟通 读文章三代,与课文比拟,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你的理由。在生活中,你觉得自己应当怎样做到尊老爱幼。 2、说说你知道的关于尊老爱幼的故事、成语、谚语、俗语、歌曲、诗歌、美文。 (五)、小结:谈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篇2 教学目标: 学问与力量: 1、娴熟把握文中生字词的字音、字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分析文中重点语句,把握比方、夸大等修辞手法以及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 2、品尝文章的语言特色,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对孩子的童真童趣的赞美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保持童真童趣的天性,能够用
4、孩童的眼光对待世界,发觉生活的美。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文中侧面描写等写作手法并运用。 2、体会在文中所蕴含的含蓄情感,理解对童真童趣的赞美之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应 1、检查、矫正课前预习。 2、沟通作家作品状况。 二、朗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 1、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请逐段朗读课文,想一想:各段都写了哪些景物? 第1段:树林全貌; 第2段:垂柳、杨叶、芦苇; 第3段:断绳羊、女孩; 第4段:葡萄蔓、苍蝇; 第5段:鸟巢、鸟儿; 第6段:废纸、猫、瓦; 第7段:浮萍、鱼儿; 第8段:老头、孩子。 2、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风的?
5、写出了风怎样的特点? 文章先从树林子开头着手,呈现给我们一幅恣意的狂风图。接下来,从外形、声状方面对被风吹得乱了的垂柳、杨叶、芦苇进展了生动的描写,连续呈现狂风大作的画面。写了几组自然物,的笔锋陡转,写到了动物,写到了人。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进展景物描写来详细表现风雨之大之猛烈。 三、精读课文,学习写作技巧 1、课文写“风”,看不见一个“风”字,却写出了狂风的肆虐;写“雨”,不着一个“雨”字,却为我们呈现出了风雨夹击的情景。采纳的是一种什么写法? 侧面衬托。 2、“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周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这句话采纳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比方,将树林子比方为一块面团,并用一个
6、“鼓”字、一个“陷”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林地狂风中飘摇的情景。 3、“一头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在撑着,忽地撞在一棵树上,又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还是跌倒在一个粪堆旁,失去了白的颜色。”你认为句中哪些动词用得好?为什么? “跑”、“撑”、“撞”、“跌”、“失去”,几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断了绳的羊”的一连串表现,从侧面衬托了风之狂。 4、“一个穿红衫子的女孩冲出门去牵羊,又马上要返回,却不行能了,在院子里旋转,锐声叫唤,离台阶只有两步远,长时间走不上去。”这句话采纳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夸大。只有“两步远”却“长时间走不上去”,让人犹如身临其境,浮想联翩,可见风之大。 5、“槐树上的葡萄
7、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蜷曲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这里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妙用? 比方。将葡萄蔓比作“一条死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葡萄蔓被风吹落的情状。 6、比方、夸大等修辞手法、动词的使用及侧面衬托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除上面所涉及到的句子外,你还能从课文中找出其它句子,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吗? 四、合作探究,体会行文妙处 1、有人说结尾写到大雨了,你赞同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同意这种说法。文章结尾,写孩子们“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由此看来,孩子们的脚下、门外,已是积水漫漫,否则又怎么可以放纸船呢? 2、读课文最终一段,说说
8、文章结尾的场景和情调与前面相比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结尾处,与前面风雨中无法自主的植物、惊慌万状的鸟畜不同,孩子们天性活泼,看一切都好玩,即便是暴风骤雨也阻挡不了欢乐的嬉戏。至此,揪着读者心的这场风雨终于有了暖和的画面,可以松口气合上书闭目回味了。文末含蓄地表达了对儿童天真纯净性情的讴歌和赞美之情,这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五、布置作业 学了本文,你肯定收获不少。请选择某一熟识的景物写一篇片段作文,不少于200字,尽量用上比方、夸大等修辞手法和侧面衬托的表现手法。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篇3 多做题完全符合我们教育学和心理学中的规律:我们熟悉一个事物就应是从实践到理论,再
9、从理论到实践。 一、常识填空 1、次北固山下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五言律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是王湾,是唐代诗人。 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按要求写出诗句 1、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颔联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四、探究提高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风光?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初春。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 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
10、这种感情? 思念家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假如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好像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说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1)在描写景物、季节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2)表现了时间匆忙,光阴荏苒。 1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请你描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呈现的画面,并提醒其中蕴含的哲理。(3分) 人教版七年
11、级语文教案设计篇4 一、教学目标: 1、能读通读懂课文,并能很流畅的读。 2、能依据课下注解理解课文内容。 3、能对课文中的描写局部绽开丰富的想象。 4、了解对山市的科学的解释。 二、重点和难点: 1、第2、3、4点为重点。 2、第3、犯难点。 三、课时安排:共四课时(本教案主要为第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对鬼的熟悉: 1、世界上有没有鬼? 2、鬼是什么样子的? 3、你看过鬼没有? 4、为什么称之为鬼? 在黑板上板书鬼市 二)、及背景介绍: 见教材全解 三)、文意疏通(估计三个课时) 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学起来难免会有些吃力,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肯定要具体,最好能把重要字词的解释都板书在
12、黑板上(详细见课本)。此过程特别重要,肯定要强化和深化 EG: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惊讶怀疑不解心想四周,近处 一切乌有 通“无”没有 第四课时 - 1、什么叫山市? 山里面的海市蜃楼 2、谁知道海市蜃楼是怎么产生的? (这一问题应当很少有同学能答复上来) 大家现在对这个问题应当是很难解释的,我们想想远在好几百好几千年前的古人他们知不知道是怎么产生的了?他们不知道,不明白海市蜃楼象产生的真正的缘由,假如硬要他们来解释的话这种现象的话,猜猜 他们会怎么解释鬼神在作怪所以在古代人们又把海市蜃楼叫做“鬼市”。 鬼市:古时的人们由于科学学问不够全面法解释山市等大自然的现象,总以为
13、是鬼神在作怪,所以把这些解释不了的现象称做“鬼市” 海市蜃楼产生的现象:海市蜃楼,是大自然中一种光的折射与反射现象。 首先要明白为甚么光线在空气中会被折射。原来,不同温度的空气有不同的折射率,就似乎很多不同的介质一样。靠近地面的空气较热,折射率较低。我们可以把空气想像为很多层的介质,而每一层的折射率都不同,越接近地面,折射率越低。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知道甚么是全内反射。假如光线微微倾斜地从玻璃射进空气,一局部的光线会被反射回去,另一局部就会被折射,从玻璃中走出来。由于玻璃的折射率较空气高,所以折射角总是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越来越大,被折射的光线便会越来贴近空气与玻璃的界面,直至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14、度,光线便只会被反射,而不会折射出去。这个现像叫做全内反射 3、(海市蜃楼不是每天可以看到的,但是由于他的奇妙和变换,它仍旧被评为县里的八大景观之一,在写孙公子他们看到的山市时也写得特别的具体,我们一起再来看一下课本,) 笔下的山市是怎么样的? 孤塔宫殿城郭危楼常楼高舍消逝 4、一共写了山市的六种景象,这五种景象都是同时产生的吗?它们是根据一种什么挨次来写的了? 不是,时间挨次 忽见无何未几继而逾时倏忽 (一词多义) 文中一词多义的例子: 然:然数年恒不一见(但是)尘气莽莽然(的样子) 数:然数年恒不一见(数词,几)层层指数(点数,计算) 5、海市蜃楼变换多端,数年都见不到一次,大家想想孙公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 年级 语文教案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