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北县腻脚彝族乡2023年年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汇报c.docx
《丘北县腻脚彝族乡2023年年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汇报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丘北县腻脚彝族乡2023年年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汇报c.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丘北县腻脚彝族乡201*年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汇报c 丘北县腻脚彝族乡201*年抗旱救灾工作状况汇报c 腻脚乡抗旱救灾状况汇报 中共腻脚彝族乡党委腻脚彝族乡人民政府 (201*年9月22日) 敬重的胡副州长及各位领导: 特别感谢各位领导在百忙中莅临我乡检查指导抗旱救灾及各项工作,这是州委、州人民政府及县委、县人民政府对腻脚乡各项工作的鼓舞和鞭策,下面,我受腻脚乡党委书记刁大文同志、乡长杨永文同志的托付,就腻脚乡当前的抗旱救灾工作向各位领导作如下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判指正。 一、腻脚乡乡情简介和旱情状况 腻脚彝族乡位于丘北县西南部,地处滇南岩溶高原西北部丘陵地带,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全乡
2、国土面积423.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4.5万亩,辖7个村民委83个自然村86个村民小组,共有6143户26576人,居住着汉、彝、苗、壮等民族(少数民族占全乡总人口的59%)。最高海拔2222米,最低海拔1511米,平均海拔为1992米,年平均降雨量825毫米,平均气温14。在畜牧业方面,腻脚是丘北县的黑山羊养殖基地,黄牛、生猪的养殖也有肯定规模,截止今年8月份,全乡大牲畜存栏16574头。境内还有较为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该水点地处腻脚乡黄泥哨村西北3km处,其取水点高程1584.91m,高位水池出水口高程2200m,垂直高差615.09m,暗河日出水量70008000m。 201*年6月至今
3、,我乡腻革龙、地白、架木革、大铁、 1 鲁底五个村委会近三个月没有一次有效降雨,旱情导致全乡农作物受灾57727亩、成灾17644亩、6690亩大春作物绝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22万元。全乡共有人饮小水窖4541口,小坝塘3座,通过深入摸底调查,截止9月19日,全乡人饮小水窖蓄水约7.62万m,占总蓄水量的56%,2座小坝塘处于干枯状态,仅有一座还有蓄水0.25万m,占总蓄水量的2.42%。日益严峻的旱灾,给我乡农业生产、经济进展带来极大影响,粮食减产已成定局,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的迹像已初步凸现。 二、实行的做法和措施(一)提高熟悉,加强领导。 针对全乡旱情,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切实
4、做好抗旱救灾工作,屡次召开工作会议,仔细分析讨论全乡旱情及抗旱工作,于7月初组织工作组深入各村各户开展调查,并发动群众集雨蓄水、引水入塘,8月初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指挥长,乡长和分管副乡长任副指挥长,水务站、农技站、林业站、财政所等相关单位为小组成员的抗旱救灾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加强对全乡抗旱救灾工作的指挥协调。随着旱情的不断加重,乡党委政府于8月25日召开各站所、各村民委、村小组紧急会议,安排部署做好抗旱救灾工作,全乡抗旱救灾工作全面启动,为抗旱救灾工作有序开展供应坚实的组织保证。同时,把乡党委委员、副乡长分别挂到各村委会,政府干部职工和各站所职工挂到村寨,责任到人,分片包干。依
5、据旱情的进展趋势,特制定了腻脚乡201*年抗旱救灾工作实施方案,使抗旱工作有章可循。目前,全乡83个自然村均有旱情通讯员,7个水源点均 23 安排了监测员,做到有特别状况能随时把握。县委政府也安排了县属各有关部门挂钩到腻脚乡旱情较严峻的村寨进展抗旱救灾指导工作,挂钩部门积极为旱情严峻的村寨出谋划策,为经济困难的群众解决房屋集水枧槽所需资金,为群众办了实事。 (二)深入农户,做好灾情的调查统计。 仔细贯彻落实省、州、县抗旱工作会议精神,截止9月19日,我乡已组织7个工作组6批次近300余人(次)深入各村寨,对每个村的户数人口、弱势群体、水窖和水塘蓄水量、有无水源点、现有水量能供天数、取水点距离等
6、进展仔细细致的调查统计,把握了第一手资料,为开展抗旱工作奠定了坚实根底。 (三)抗旱保丰收工作状况。 一是全力加强大春作物中后期治理工作。将播种早、成熟早的大春作物抓住有利时机收割,对因旱致灾的农作物做好抗旱浇灌工作、追施化肥,并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二是全力抓好晚秋作物播种工作。我乡准时组织农户进展晚秋生产,大力进展适销的粮、菜作物,依靠科技提高晚秋作物综合效益,促进增产增收。 (四)集雨蓄水状况。 受去年特大干旱的影响,全乡小坝塘、小水池、小水窖蓄水较少,经猜测,9月至12月底降雨偏少,增加了蓄水难度。为保障今冬明春生产生活用水,腻脚乡党委政府积极组织群众实行措施做好当前蓄水储水工作
7、,制定了腻脚乡201*年蓄水储水方案。大力宣传发动群众树立防汛抗旱自救意识,积极发动未安装集雨枧槽、引水管的农户把枧槽和 引水管安装好,务必将雨水引进小水窖;积极发动群众对各村寨周边的坝塘、水池进展修理、清淤及清理引水渠、排涝沟,尽量削减跑水、漏水、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应有效益,促使群众不等不靠,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做好蓄水储水工作。8月下旬,通过入户调查统计我乡小坝塘、人饮水窖、地边水窖蓄水状况分别为:小坝塘为3件,现总蓄水容积为0.25万m;人饮水窖现蓄水总容积为7.62万m;旱地水窖现蓄水总容积为0.84m。 (五)水源点维护和水源点查找状况 旱情发生后,乡党委政府未雨绸缪,对现有的水源点
8、进展了维护和治理。对乡政府所在地群众用水水源点红布克进展了沙袋堵坝蓄水,以保证每日正常供水,针对此水源点输水管道存在漏水、供水压力缺乏等问题,水务部门已进展了修缮并投入了使用,目前此水源点供水正常。在维护和治理好原有水源点的同时,乡党委政府也积极查找新的水源点。经过探寻,发觉了腻脚村委会黄泥哨村西北部2.2公里处的大硝洞地下暗河,据勘测数据显示,洞底有一条出水量70008000m/d的地下暗河通过,从洞口距暗河斜距1.5km,从取水点至山顶高位水池垂直高差615.09m,若该暗河用提水机械提出后,每天可从洞中提水201*m左右,可解决腻脚、黄泥哨、夺落山、瓦厂上寨、中寨、凹子、大梁子、牛屎坡新
9、老寨及松花坡等10个自然村1106户4765人1659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估算工程总投资为304万元。另外一个新的水源点是腻革龙村委会十字卡村有一个水源点。该水源点属打井抽水类型,经过3天不连续的监测,此水源点每小时平均可出水6m。再一个水源点是腻革龙村委会发克村,因该 433 村是“云桂铁路”经过的一个村寨,乡党委政府积极与铁路施工单位进展了沟通协调,由铁路施工单位在该村打一口井,供当地群众饮用。 三、水利根底设施建立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我乡现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4561件,其中小坝塘3件、小水池4件、小水窖4541件、乡镇供水1件、农村管引工程12件,这些水利工程在肯定程度上保证了人畜饮水的临
10、时安全,依据腻脚乡地理环境和现有设施来看,局部水利工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水利化程度低,抵挡灾难力量弱,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 (二)资金投入不够,工程设施不完善。小坝塘放水涵洞、溢洪道、坝坡不完善;农村管引工程配套不健全、供水水池陈旧,需修理的较多。 (三)水源点较少,拉水入窖储水难度较大。(四)水源点取水根底设施建立点较为分散,所需资金数额较大,仅乡财政实力,恐难解决。 四、下步工作准备 (一)进一步加强对“抗旱救灾保民生”工作的领导,坚固树立抗长旱、救大灾和“人定胜天”的思想意识,进一步健全抗旱救灾工作的各项工作机制,层层抓落实,确保抗旱救灾工作取得最终成功。 (二)积极联系
11、气象、水务等有关部门,增大人工降雨作业和增加人饮小水窖建立工程。 (三)进一步积极查找新的水源,对现有水源点进展爱护利用和治理,制定合理的供水方案,根据“先生活、后生产、 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的用水原则,做好抗旱蓄水储水工作。 (四)仔细做好水利设施工程规划和协调工作,积极争取水利根底设施建立,兴建人饮小水窖,加强管引设施建立。同时,加大自筹力度,仔细组织开展抗旱自救。 (五)做好群众节省用水的教育引导工作,树立长久抗旱思想和战胜旱灾的信念,充分利用播送、标语、专栏等形式,做好节省用水、规划用水的宣传工作,加大节省用水宣传力度,发动全社会共同参加节省用水。同时做好各类水事冲突纠纷的
12、摸排、调处,避开消失储、供水冲突,确保储、供水秩序正常,保证社会和谐稳定。 扩展阅读:抗旱救灾工作状况汇报 马过河镇抗旱减灾工作状况汇报 各位领导: 欢送各位领导亲临马过河镇调研工作,诚心感谢各位领导长期以来对马过河镇各项工作的关怀和帮忙。现将马过河镇的抗旱救灾状况汇报如下: 一、马过河镇概况及上半年经济社会进展状况马过河镇位于马龙县城西部,素有“小码头”之称。全镇辖5个村(居)委会、49个自然村、59个村民小组,有国土面积131.09平方公里,总人口16071人、3935户,有耕地面积12900亩(其中水田6738亩、旱地6162亩),人均占有耕地0.8亩,主要经济作物以水稻、包谷、洋芋、小
13、麦、烤烟为主。201*年人均年收入4524元,人均有粮463公斤。马过河区位优越,位于昆明和马龙之间,东接马龙县王家庄镇、南接马龙县旧县镇、西北与昆明市寻甸县接壤,集镇距离昆明78公里、马龙27公里,属昆明的远郊、马龙的近郊。马过河交通便利,320国道由西向东横贯全境,马寻、马澄两条省道在此交汇,镇、村大路四通八达。马过河生态良好,属低纬高原季风型气候,冬春干旱,夏秋潮湿,季节干旱清楚,雨量充足,冬无寒冷,夏无酷署,海拔在18002300米之间,是县委、政府确定的“生物制药”基地,森林掩盖率达55%,201*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生态”乡 镇,马过河自然风光秀美,有原始的河谷风貌和典型的河谷
14、风光,旅游资源非常丰富,长达16公里的水上风景线,九曲十八弯,数条水流岔道涌入深山幽谷,山乡野趣与平湖风光兼备,亦如“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马过河餐饮风味独特,麻辣鲜嫩适宜,色香味俱全,有远近著名的“马过河风味”品牌,“赏马过河风光,品马过河风味”,是马过河生态旅游、特色餐饮的真实写照。 201*年,马过河镇仔细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严格根据“强烟兴菌活畜禽、兴科重教拓文卫、优化生态美环境、依托风光聚人气、强化效劳凝人心、争取外援强根底、齐心协力谋进展”的进展思路,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村进展、农夫增收的目标,抢抓机遇,主动作为,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进展。201*年,全镇实
15、现农业总产值10995万元,同比增长10%;实现农业增加值为6486.59万元,同比增长11.9%;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1390.2万元,同比增长13%;实现畜牧业总产值4930万元,同比增长4.38%;实现粮食总产7876吨,同比增长11%,全镇农夫人均有粮463公斤,同比增长13%。实现农村经济纯收入7485.6万元,同比增长5.2%;全镇农夫人均纯收入4524元,同比增长21.9%。 二、马过河镇干旱灾难状况 (一)当前气象干旱状况。201*年1月至201*年2月上 旬,全镇降水总量严峻偏少,同期相比,干旱程度是马过河镇自有气象记录以来(1958年)以来最严峻的一年。全镇区域累计降雨量仅
16、529.1毫米,正常状况下此季节降雨量达1162.8余毫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偏少54.5%。同时,从201*年以来各月平均气温均较常偏高,尤其是201*年3至6月份,全镇气温突然上升,平均气温24,较历年同期偏高2.6,最高气温28,201*年2月上旬无降水,平均气温11.2,比历年同期偏高3.3,日照时数比历年同时偏多17小时。依据省气候中心检测的云南省气象旱涝图显示,马过河全镇皆处于特旱区域内,是马龙县干旱灾难最严峻的乡镇之一。 (二)后期天气猜测状况。估计近期马过河全镇仍无降水天气过程,20日以前都是晴间多云天气。 (三)农作物受灾状况。201*年,全镇完成大春作物种植面积40703.3亩
17、,其中粮食作物22632亩、经济作物18071.3亩。全镇大春作物100%受旱,粮食作物严峻干旱面积达14220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62.8%;枯死面积达9210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40.6%。烤烟受不同程度旱灾、冰雹等灾难9152亩,占实栽面积的50.64%。农作物受灾累计直接经济损失达2460多万元。201*年,全镇完成小春作物种植面积14850亩。当前,全镇小春作物100%受灾,小春作物严峻干旱面积达201*亩,占小春作物种植面积的 13.5%,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余万元。 (四)人畜饮水及饮水困难状况。全镇1.6万人口均不同程度受灾,全镇59个村民小组,有54个村(组)存在人畜
18、饮水困难,涉及3534户14818人,和9639头(匹)大牲畜消失饮水困难,主要靠抽、拉、挑维持人畜饮水,各处水源点如龙潭、水井出水渐渐削减,局部井水已干枯。各村饮水详细状况如下: 1、马过河居委会 (1)马过河集镇(含马过河居民小组、两个学校及卫生院): 原水源点状况:通过管网饮用五里箐水库水,现五里箐水库因干旱无法饮用。 解决措施:已于201*年2月份打深井一口(每天出水量150万m),解决了集镇及马过河居民小组人畜饮水困难(含中学、马过河完小、新车站村)。 (2)大漠浪村: 原水源点状况:仍饮用漠浪河水,至5月底人畜饮水正常。 (3)小漠浪村: 原水源点状况:以前饮用龙潭水,现龙潭水已经
19、干枯。解决措施:现饮用漠浪河水,取水路程一个来回4公里左右,可维持到4月份。(4)白龙潭村: 原水源点状况:以前饮用龙潭水,现龙潭水已经干枯。解决措施:现饮用漠浪河水,可维持到4月份。(5)小汤姑村: 原水源点状况:以前饮用龙潭水,现龙潭水已经干枯。解决措施:现饮用漠浪河水,可维持到4月份。(6)杨家冲村: 原水源点状况:原自来水水源已干枯。 解决措施:从201*年12月份开头到门前龙潭取水,可维持到5月份。(7)色格村: 原水源点状况:仍饮用自来水,人畜饮水正常,可维持到5月底。 (8)河边村: 原水源点状况:原自来水水源已干枯。 解决措施:现饮用河边井水及马龙河水,可维持到5月份。 (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丘北县 彝族 2023 年年 抗旱 救灾 工作情况 汇报
限制150内